近日,小米(單方面)發起了一場圍繞硬件和軟件生態的"真僞大辯論",其抨擊對象是蘋果。而從各位"言官"拋出的論據來看,爭執的主要焦點其實是在爭一個誰"先軟"。

"最軟"發佈會後 小米暗嘲蘋果模仿小米

美國西部時間3月25日時間上午10點(北京時間26日凌晨1點),蘋果2019年春季發佈會如期而至,或許因爲在此前幾天蘋果已經頻頻將幾款硬件產品線上售賣,所以此次發佈會就把重頭戲放在了內容服務業,無一款硬件產品,不少媒體紛紛表態這是蘋果有史以來"最軟"的發佈會。

相比媒體的戲謔,友商小米的嘲諷堪稱了得!

蘋果發佈會纔過去三四個鐘頭,微博認證爲小米電視營銷副總裁知名互聯網資訊博主的高雄勇就發微博稱"蘋果學小米,也鐵人三項了"。並鼓了掌,似乎很贊同蘋果這種"跟風"的行爲,還不忘爲小米一直高呼的"移動互聯"背書一番,稱移動互聯網2.0真的來了。

同一天,另一位小米產業投資部合夥人孫昌旭的微博言辭顯得更爲激進,稱小米從9年前成立的時候就開始打造MIUI系統,原則上現在手機系統有三種:一種是蘋果IOS、一種是小米的MIUI,還有一種是"其他"。

原來,在蘋果發佈會上,有一張PPT上寫着硬件(HARDWARE)、軟件(SOFTWARE)、服務(SERVICES),這可能是蘋果提出的"三位一體"的發展策略。

小米認爲這和自己以前提出的"鐵人三項"有所重合。

小米在成立初期提出過圍繞硬件+軟件+互聯網綜合服務的"鐵人三項",幾年後又將"鐵人三項"升級爲硬件+互聯網+電商及新零售。

一時間,不少小米忠實擁躉蜂涌而上。小米產業投資部合夥人潘九堂在高雄勇的微博下面評論:"我覺得應該是雷總2012年穿越到2019年看了蘋果發佈會,然後穿越回去偷偷改了自己的商業計劃書。"

不過在他的評論下,有網友不客氣地回覆指出:"蘋果硬件(iPod)+ 軟件(iTunes)+ 互聯網服務(iTunes Music Store)在2003年成型。"

網友和小米爭執的焦點無非是在爭誰"先軟"。究竟孰是孰非呢?

蘋果VS小米誰"先軟"?

2001年前後,第一波互聯網泡沫破滅浪潮襲來,數字領域陰晴不定,一片混沌。當時主要業務還只是計算機硬件的蘋果在喬布斯的帶領下,宣佈了重要的一個戰略計劃:將電腦等硬件作爲"數字中樞",進而整合各種數字設備,如音樂播放器、相機、視頻播放器。喬布斯的設想是,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連接並同步所有這些設備,同步管理音樂、圖片、視頻、信息,以及喬布斯稱爲"數字生活方式"中包含的方方面面。

而後來順利地推出iPod、iTunes大獲成功,這些都爲iPhone的登臺提供了充足的準備。在iPhone誕生之初,蘋果的軟件生態已經非常成熟。

"我們是唯一一家掌握全部設備的公司——硬件、軟件、操作系統。我們能夠爲用戶體驗負全部的責任。我們能做到其他公司做不到的事情。"喬布斯在蘋果軟硬一體化發展初見成效後如是說過。

可以說在後面的十年裏,ipod、iphone和ipad就成爲了蘋果數字產品的中心。

小米成立於2010年(軟件成型時間上就落後了至少7年),其發展模式與傳統的手機廠商不太一樣,它首先開發了基於安卓開發的MIUI系統,然後再推出了米聊,靠這些積累了一批原始粉絲。據說創業初期,小米在論壇裏邀請了100位極客網友對MIUI系統的使用體驗及時反饋,進一步針對性地對系統進行修正和調節。他們後來被小米稱爲"100名夢想贊助商"。因爲MIUI厚植於用戶體驗,所以直到今天,它應該算得上在安卓陣營裏優化得比較好的系統。而2016年開始,MIUI的廣告多了起來,而且很多關閉廣告的按鈕極其隱祕,要去論壇扒攻略纔可以學到怎麼關,這引發了很多米粉的不滿。

此外,MIUI是基於安卓系統二次開發的,並非像蘋果那樣是自己獨立開發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 所以孫昌旭說手機系統分爲蘋果IOS、小米MIUI和其他這三類的說法實在不道德。

也難怪會有網友毫不留情面地諷刺:"如果開機界面的powered by android去掉,看看谷歌還授權你用不?"

而截至2011年9月30日,在小米手機正式推出前米聊已經擁有700萬註冊用戶。在那個時候,軟件確實給小米整體業績提升帶來了重要的影響。不過後來米聊無聲息間就被微信、釘釘等社交軟件取代,眼下你看身邊誰還用米聊?

縱觀這麼多年,雖然小米一直在強調自己的互聯網屬性(尤其是謀劃上市前),但是其互聯網業務一直都沒超過10%。對於小米的意義來說,互聯網公司的名頭更大的意義也許是給資本更大的想象空間而已。

蘋果VS小米誰更軟?

第二個問題從蘋果和小米兩者的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從服務項目的營收佔比來看,蘋果遠遠勝出小米。2018年財報顯示,小米集團互聯網服務收入1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2%,佔所有業務營收(1749億元)的9.14%。

而2018年蘋果總營收約2615億美元,而該年其服務項目營收約396億美元,服務項目收入佔比爲15.15%。

從絕對值來看,蘋果服務營收396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2574億元),是小米的16倍。

事實上,蘋果互聯網服務方面此前早有積累。目前蘋果靠軟件服務收費成型的項目已經有App Store、Apple Care、Apple Pay、iCloud 、Apple Music等,其中Apple Music無論是用戶數還是營收都是蘋果服務的最大的支撐,Apple Music也爲蘋果流媒體內容生態的堅實基礎。最新的動態顯示,蘋果將新聞、影業等內容進行訂閱,這也是蘋果想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流媒體的決心。

此次蘋果"軟件"發佈會,被認爲是蘋果"轉型"的重要節點,而且隨着這些業務的全面推進,將爲蘋果帶來更爲可觀的營收。

蘋果最新發佈會表示要加入視頻業務,而有投行的分析師發佈的報告預測,如果蘋果公司的流媒體視頻服務發展順利,將成爲巨大的利潤來源。2022-2024年,蘋果流媒體視頻服務的用戶數量可能達到1億,每年或爲蘋果帶來70億-100億美元營收。

如果有2000萬人訂閱每月15美元的服務,那麼年收入有36億美元。(相當於2018財年蘋果公司2615億美元總銷售額的1.37%)。

除了視頻,蘋果在內容生態上還想進一步發力的就是新聞。2015年蘋果就推出了 Apple News,一個多月後Apple News的用戶已達到4000萬。蘋果採取的辦法是與《紐約時報》《每日郵報》等傳統媒體合作,不過在今年可能纔會迎來跨越式發展。如果這些報紙以數字化形式出現在Apple News裏,每個月僅需9.99美元,至少可以比一份傳統報紙低一倍的錢,相信會吸引更多用戶。

可見,論服務變現能力,蘋果遠勝小米。再退一步講,就算小米是先行者,那麼被蘋果反超這麼多是不是也太丟人了呢?

寫在後面:雷軍曾無數次在人前提到自己被那本《硅谷之火》撩動的激情,喬布斯等硅谷精英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巨大影響。後來在iPhone推出後,這種全新的智能手機形態給了他深深的震撼,從此開始也走上了智能手機的道路。應該說在過去的不少時光裏,小米是在學習蘋果的,無論是先打造一個更爲簡便易用的系統,還是利用"粉絲經濟"的門道。對於雷軍個人來講,無論是發佈會的穿着還是說話的語氣,在最初兩年也有點模仿的意味,頗有點像喬布斯的門徒,以至被稱爲"雷布斯"。從這些歷史來看,說蘋果是在模仿小米實在站不住腳。

事實上,蘋果此次重申軟硬一體策略,只是十幾年來蘋果生態的延續和發展,而小米確實從9年前就提出了"鐵人三項",只是面對龐大的蘋果生態,小米還相對太過弱小了。聯想到今年小米各位高管在微博上的各種言論,與其說小米在誇耀自己和嘲諷蘋果,還不如說小米又蹭了一波蘋果的熱度,只不過現在看來,大家對小米的這種做法委實有點厭倦了!而當人們都對小米在互聯網的聲音感到膩味的時候,這對小米的未來又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