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末很多人流亡都去日本?

留學日本潮風起雲湧,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掀起一股赴日留學熱潮,陳獨秀、李大釗、周恩來、董必武等一批軍政名人,以及魯迅、郭沫若、傅抱石、李叔同等文學巨匠、藝術大師,均取徑東洋,後學成歸國,影響了整個近代中國。

經過認真分析和梳理,我覺得有如下主要原因。

一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的屈辱失敗而結束。之前,我們被西洋人打敗,似乎心服口服,畢竟西方政治民主化、經濟近代化起步早;可是,仰慕中國上千年的蕞爾小國居然把傳統的「亞洲第一」給打敗了,這就擊垮了大清從上到下的最後那點自信。於是,我們學習它,想揭開日本那強大背後的「神祕面紗」。

此後,去日本的輪船常常爆滿艙底。在1896-1945年的50年間,中國赴日留學生數以萬計。其盛況不僅僅在中國留學史上是空前的,也是當時「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學生出洋運動

二是,「取徑於東洋,力省效速」,簡而言之,省時省錢。中國距離日本近,回國也方便;而且與日本的語言文字相通,學起來沒有那麼費勁;去日本留學費用低;日本當時剛剛開放,各種制度不健全,根本沒有簽證的概念。

三是,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戰爭」最後以日本大勝而結束。國際上公認「日俄戰爭」是黃種人第一次打敗白種人的戰爭。要說中國被同是東方的日本人打敗我們能慢慢接受;可是,東方國家居然還能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國度,這就令中國人為之艷羨不已。於是,紛至沓來。

四是,日本政府對中國仁人志士採取比較寬容親近的態度,進出日本則相對容易一些。那時候美國還存在著充滿種族歧視的排華法案,歐洲列國在移民問題上向來比較保守。而日本當局一直是默許、甚至是支持康、梁和孫中山的行動。

與赴歐美留學者不同,日本本身現代化水平不高,留日學生數相對很多,因而留日學生學術水平相對不足。當時人們戲稱留學歐美為「鍍金」,留學日本為「鍍銀」,並有「西洋一等,東洋二等,國內三等」之說。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歐美留學生當中的科學家比較多,而留日學生中則湧現較多的政治家、軍人、文學家及藝術家。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這件事情我們上課的時候老師也提出來問我們,不光是流亡,留學日本也是一時的潮流。相比於當時的其他國家,流亡日本有太多的優勢了。

一、便宜

流亡,留學日本,可以最大程度節省開支,對於當時的人來講,是最佳的選擇。

二、文化相近

日本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歐化洗禮,但是仍然保留著多元的文化內涵,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因此,流亡日本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三、寬鬆自由

日本經歷明治維新,思想相對開放自由,流亡較為方便。

四、地理位置相近

隔海相望,較為方便。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在科學、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進步,孫中山、宋教仁、廖仲愷、秋瑾、黃興、魯迅、郭沫若等都曾在這一時期東渡日本,同時,在20世紀初的10餘年中,有幾萬中國人赴日本學習。

清末為何出現留日熱潮???


  清末名臣張之洞  魯迅(右二)在留日時與仙台醫專同班同學的合影  雲南陸軍講武學校遺址。創辦於1909年,教官多數留學日本士官學校,是我國最早的培養新式陸軍軍官的學校之一。  中國近代留日學生創辦的革命報刊

  王曉秋

  20世紀初,出現了大批中國學生湧向日本留學的熱潮。中國人蜂擁前往日本留學,其中多數是青年學生,也有王公子弟、秀才舉人、在職官員,甚至纏足女子、白髮老翁也不甘落後。有的夫婦同往,有的父子、兄弟相隨。留學生或官費送派,或自籌經費,有的來自沿海城市,有的來自偏僻內地,競相東渡,絡繹不絕。清末留日學生在20世紀初的10餘年中,總數達幾萬人之多。

  民族危機促成留日熱潮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聲勢浩大的留日熱潮呢?最根本的動力乃是處在嚴重民族危機之下的中國人要求向日本學習以挽救民族危亡、振興中華的願望。自從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以後,廣大中國知識分子看到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富國強兵,卓有成效。因此紛紛主張效法日本,作為中國學習西方救亡圖存的一條捷徑。親身到日本留學,直接瞭解日本改革富強的經驗,並吸收經過日本引進消化了的西方文化,自然成了許多中國愛國有志青年的嚮往之路。1898年戊戌維新失敗後,維新派首領康有為、梁啟超等被迫亡命日本。20世紀初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也屢次因發動武裝起義受到清政府通緝而到日本避難。有的青年學生為了追隨他們而到日本留學,而不少流亡志士本身也成為留日學生。

  清政府提倡、鼓勵官費、自費並舉赴日留學的政策,對留日熱潮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898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勸學篇》一書中就大力倡導留學日本。他說,「出洋一年,勝於讀西書五年」;「入外國學堂一年,勝於中國學堂三年」;「至遊學之國,西洋不如東洋」。20世紀初清政府實行清末新政,為了培養新政人才,吸取日本新政經驗,也大力提倡留學日本,並制定了一些獎勵政策。尤其是1905年停止科舉考試以後,更使不少知識分子以出洋留學為重要出路與進階捷徑,競相東渡。

  日本政府主動吸引中國留學生的政策和日本朝野歡迎中國留學生的態度,也是出現留日熱潮的一個重要原因。甲午戰爭後日本為與俄國爭奪遠東霸權,有意籠絡清政府,其中手段之一便是勸說清政府派學生去日本留學。此舉既可密切兩國感情,又可增加日本外匯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中國擴張勢力,培養親日派。日本教育界還特地為接納中國留學生開設了一批學校,如日華學堂、弘文書院、成城學校清國留學生部、法政大學法政速成科、早稻田大學清國留學生部等。

  此外還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因素,如中日地理相近,來往方便,留學日本費用節省,文字習俗相似等。

  清政府向日本官派留學生,最早是在1896年。當時駐日公使裕庚出於使館工作需要,從國內選拔了唐寶鍔等13名學生赴日本留學,並請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嘉納治五郎負責對他們的教育。

  1898年戊戌維新期間,清政府正式下令各省督撫選派學生赴日留學。地方上首先是湖廣總督張之洞派遣官費留日學生20多人赴日本學習陸軍。接著北洋大臣、南洋大臣以及浙江求是書院等也紛紛派出留日學生。至1899年,中國留日學生已有100多人。1901年中國留日學生人數又增加到280餘名,1902年為500多人,1903年1300多人,1904年達2400多人。1905年至1906年中國人留學日本達到高潮。由於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和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等因素影響,留日學生人數猛增到8000多人。1907年以後出現下降趨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於日本政府文部省對中國留日學生制定了種種限制和歧視政策,引起留日學生極大憤慨,不少人憤然回國。另一方面,清政府學部也頒布留學規定,限制留日學生的資格,而且停止派遣速成科留學生,使留日熱開始降溫。而且,中國的學校教育逐漸普及,一般普通教育不必出國留學。此外歐美各國特別是美國也開始積極招收中國留學生。1908年至1909年留日學生減到5000多人。1911年辛亥革命後,許多關心祖國前途命運的留日學生,都爭相回國,投入革命洪流,1912年留日學生人數驟減到1000多人。

  留日青年成為革命骨幹力量

  中國留日學生在日本入學和學習狀況的特點,一是以學習政法和陸軍為熱門。與19世紀清政府派往歐美的留學生大多學習理工和海軍不同,20世紀初中國留日學生學習的專業非常廣泛,從政法、文史、外語、師範到理工、農醫、軍事、商業以至音樂、美術、體育,應有盡有,其中以學政法和陸軍為最多。

  另一個特點是學習速成科和普通科較多。這反映由於當時中國社會動蕩,留日學生大多學習準備不足又急於求成。加上自費生比例高,流動性大,清政府管理不嚴等原因,往往學習質量不太高,還有不少紈絝子弟到日本留學只是為了鍍鍍金玩玩而已。

  中國留日學生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來到正在進行資本主義建設的日本,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鮮。許多留日學生一到日本,就跑書店、看報刊、聽演講,廣求新知。他們在日本接觸到的各種新知識、新思想,促使他們滋長愛國主義和民主、革命思想。但是讓他們受到更深刺激的是由於祖國的貧弱而遭到日本人的歧視和侮辱,這一切都強烈地刺激著他們的民族感情,激發了愛國熱情,也使他們更加不滿清政府的腐敗賣國。因此,清末中國留日學生中形成了一股高漲的愛國熱潮。隨著國內民族危機和革命形勢的發展,加上他們在日本接觸到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和拒俄運動等實際鬥爭的教育,很多留日學生逐漸從愛國、改良走向革命。他們利用在國外求學的條件,舉行各種集會,組織革命團體,出版革命刊物和書籍,日本東京成了20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重要基地。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主要骨幹如黃興、宋教仁、胡漢民、廖仲愷等,革命宣傳家陳天華、鄒容、秋瑾等都是留日學生。同盟會在各省的主盟人與發動的歷次武裝起義的指揮與骨幹也大多是留日學生,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貢獻。

  另外,歸國留日學生也是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幹力量。籌備立憲、法制改革、教育改革、軍事改革等許多建議、法令、制度都是他們起草的。不少歸國留日學生成了清政府各種新政機構的官員和新軍的各級軍官。

  清末留日學生在日本還進行了大量文化交流活動,他們通過創辦報紙雜誌、編譯出版書籍等方式,把來自西方和日本的資產階級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經過自己的消化改造,再向留學生和國內知識青年廣泛傳播。由於留日學生人數多、能量大,所辦刊物種類多、內容新、形式靈活,對於當時啟迪民智、製造革命輿論效果卓著,影響極大,促進了中日文化思想的交流。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初(1900—1911),中國留日學生所辦報刊至少有七八十種之多。大量翻譯日文書籍也是留日學生對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大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僅1902年至1904年短短3年中,以留日學生為主翻譯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科書等各類日文書就有300多種,佔當時中國翻譯外文書總數的60%以上。這些書不僅介紹了日本和西方的文化、思想、科學,而且推動了中國的文化教育和印刷出版事業的發展。同時還引進了不少日語辭彙中的漢字,如哲學、階級、主義、俱樂部等,豐富了漢語的辭彙。

  20世紀初,大批中國留日學生來到日本各地求學,深入日本民間,廣泛進行文化交流,尤其與接觸較多的日本教師、同學、房東等各階層羣眾,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魯迅1904年至1906年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時,與他的解剖學教師藤野嚴九郎之間的師生情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總之,清末留日熱潮對於近代中國革命運動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科學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留日學生中湧現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等。同時也推動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加深了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日本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19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列強侵入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人民展開了反對侵略、反對幕府統治的鬥爭,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鼓勵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日本投降後,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目前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由於社會人口老齡化嚴重,人工智慧被應用於養老與工業。日本計劃在2050年模擬機器人產業問鼎全球第一。[1]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動漫、遊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發達的旅遊業也是其重要象徵。日本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極高的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仍較好地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為代表的日本傳統文化。為什麼清末很多人流亡都到日本?

清朝首次派遣留學生前往日本,是在1896年三月底,主要是為了滿足當時駐日使館的需要。這一事件成為近代史上中國留日運動的開端。此後,留日人數發展迅猛,大致在1906年左右到達頂峯。其中原因較多。(至於個人留日,相較更早。比如,週一川提出,第一位女學生金雅妹大約是在1870年左右抵達日本)留日原因包括:

一、甲午戰爭的失利早期派遣的留學生侷限於美歐。而甲午戰爭的失利刺激了當時的中國人,也讓他們正視這一對手。在實藤惠秀看來,大致是

中國人以為日本的勝利,乃因普及教育和實行法治有成所致。因此戰後第二年,中國立刻派遣13名留學生到日本。

張之洞在《勸學篇》中也提到

日本,小國耳,何興之暴也?伊藤、山縣、榎本、陸奧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學生也,憤其國為西洋所脅,率其徒百餘人分詣德、法、英諸國,或學政治、工商,或學水陸兵法,學成而歸,用為將相,政事一變,雄視東方。

二、留日費用的便宜因為地理位置相近,赴日留學的路費低於美歐,而學費與生活費也較為便宜,所以費用便宜成為留學日本的優勢之一。同樣在《勸學篇》,張提到

至遊學之國,西洋不如東洋,一、路近省費,可多遣

實藤惠秀提到

學費也有關係。比起西洋,日本的生活費便宜得多。根據匯兌行情,在中國國內學校就讀的費用,有時甚至足夠作留學日本之用。因此之故,在匯兌率有利中國的時候,留學生就變得特別多。

後來,自費留學日本的人數迅速增長,也與這一原因有關。三、赴日學習簡捷有效張提到

一、東文近於中文,易通曉;一、西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而酌改之,中、東情勢風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無過於此......至各種西學書之要者,日本皆已譯之,我取徑於東洋,力省效速

雖然他認為美歐是更好的留學選擇,但是日本可以作為當時中國人學習的主要目標。

若自欲求精、求備,再赴西洋有何不可?

四、獎勵政策的推行1903年,清政府向全國轉發了張之洞擬定的《鼓勵遊學畢業生章程》。其中規定

留日歸國學生凡由日本普通中學畢業並得有優秀文憑者,給予拔貢出身,分別錄用;凡由高等學堂畢業並得有優等文憑者,給予舉人出身,分別錄用;凡由大學堂畢業者,給予進士出身,分別錄用;凡由國家大學堂畢業,持有學士文憑者,給予翰林出身,持有博士文憑者,除給予翰林出身外再給予翰林進階,並分別錄用為官。

後又規定

各省市人如有自備資斧出洋遊學得有優等憑照者,回國後複試相符,亦按其第等作為進士舉貢。

後又有學務大臣張百熙奏準考試細則《考驗出洋畢業學生章程折八條》及學部《考試遊學畢業生章程》等,留學生考試獎勵至此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制度。值得注意的是,留日學生實際上以速成教育為主,根據1908年學部遞交的報告可知

比年以來,臣等詳查在日本留學人數雖已逾萬,而習速成者居百分之六十,習普通者成百分之三十,中途退學輾轉無成者居百分之五六,入高等學校者居百分之三四,入大學者僅百分之一。

其中,接受速成教育的留學生不具備留學生考試資格,比如1907年學部在相關文件中說明

凡在外國為中國特設班次之學堂及各國屬地學堂,與外國人在中國設立之學堂畢業者,不得作為遊學畢業一體送考必以在外國大學堂,高等專門學堂畢業者為限,其肄業速成中學堂,尋常專門學堂畢業者,該不準與考

儘管留學日本的學生遠多於留學歐美的學生,但是從錄取比例上看,留日學生並無優勢,而且成績大多不如留學歐美的學生,比如

1906年清政府舉行歸國留學生考試,參加考試的100人中,留日生佔80%以上,但考中的全是留美生。

不過,這一政策對吸引留日運動確實發揮了較大作用。五、科舉制度的廢除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這一舉措意味著傳統讀書人做官的道路已經徹底改變,而當時如火如荼的留學運動則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其中留日又佔多數。比如,時人回憶

家庭環境好的出國留學,其次就地投考學校,沒有錢的投入新軍當兵。

六、留日熱潮的推動日本人青柳篤恆描繪當時景象

學子互相約集......買舟東去,不遠千里,如潮湧來。

留學生紛紛向國內呼喊,比如《勸同鄉父老遣子弟航洋遊學書》,

今日吾國滅亡之風潮誠達於極頂,歐美白人曰奴滅我,地跨歐亞二洲之黃白兩界之俄人曰奴滅我,並同洲同文同種源大陸之區區日本人亦敢陰計曰奴滅我,無非以吾國固守舊學,國勢日減民而氣不伸......惟遊學外國者,為今日救吾國唯一之方針。

七、日本自身利益的規劃留學運動趨勢的逐漸壯大無法離開所留學國政府的支持。這一支持往往帶有其對於自身利益的長遠規劃。對於日本,毫不例外。時任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在1898年致函清政府總理衙門,主動表達了接受留學生的願望。後來,他也毫不否認,

如果將在日本受感化的中國新人才散佈於古老帝國,是為今後樹立日本勢力於東亞大陸的最佳策略。其習武備者,日後不久將效仿日本兵制,軍用器材必仰賴日本,清朝之軍事將成日本化。又因培養理科學生之結果,定將對日本發生密切關係,此係擴張日本工商業於中國的階梯。至於專研政法的學生,定以日本為楷模,為中國將來改革的準則。果真如此,不僅中國官民信賴日本之情將增加二十倍,且可無限量的擴張勢力於大陸。

政法軍事確實是當時留學日本的主要方向,當然,這也不能離開清政府自身的考慮。從1902年《清國留學生會館第一次報告》中可以看出,法政、軍警一類留學生佔了當時總人數的半數以上。日本政府對華政策關於教育的部分可以說非常清晰,也是其主動為中國留學生大量開設預科學校、中等教育學校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遊學之國,西洋不如東洋;一路近費省,可多譴;一去華近,易考察;一東文近於中文,易通曉;一西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而酌改之。中東情勢風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無過於此」—清末?張之洞

以上是晚晴名臣張之洞對為什麼當時比如說魯迅,蔣介石等人都選擇把日本作為留學去處的解釋,而這個解釋同樣可以用來回答為什麼當初革命黨包括一些名流,進步人士只要一流亡海外就選著日本。

我們按前面的說法總結一下,無非也就兩點,一:路近,省錢,這是最實在也是最現實的問題,二:就是中日文化相近,到日本你可以不會說日語,只要會漢語,至少餓死迷路是不可能的。況且那個時候,中日兩國還沒有到如今這種仇恨的地步。但是如果你要是到歐美的話,不管是經濟,路途,最起碼的你得習慣西方那一套文化,餐飲,文字語言吧,顯然都是一個大難題。當然,還有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就是當時的日本對中國是免簽的,不需要簽證,也就相當於你從一個省到另外一個省那麼簡單了。

不過以上是對一名清末普通人為什麼喜歡流亡到日本的解釋,其實我們看到不管是康有為,梁啟超,還是革命黨人,他們去日本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尋求解救中國的「方法」。

我們也歸結出四點。

一: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不僅讓當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只有「學習更加先進的科技、文化」才能拯救風雨飄搖的中國以外,另一個方面同樣推進了中國人去日本的浪潮。畢竟作為當初的小弟,如今卻可以打敗自己的大哥,這點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改變了以前傲慢的看法。而他們相信,那裡有可以取經的救國之道。

二:「閉關」之前的日本跟中國相似頗多,而日本摸索出來的「學習西方」之路,可以讓中國人在毫無經驗的前提下少走很多彎路。

三:中國人「熟人帶熟人」的傳統,人數如雪球般越滾越大,當時的日本街頭的外國人裡面可以說中國人絕對佔第一位,也就說跑到日本去,你是有熟人可以照應的,哪怕你身上一毛錢都沒有,過去至少還能找個朋友喫兩頓飯,借住幾晚。

四:此時而恰逢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的歐洲大亂(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對平安和更加朝氣的日本就成為了更多人的選擇。


地理位置近,流亡日本後依然可以很方便跟國內保持聯繫;

當時在日本的華人也多,籌款、辦報、組織各種活動都比較方便;

很多青年學子在日本留學,其中就包括很多學習軍事的年輕人,這批人成為維新派和革命黨人都要爭取的力量;

日本政界對維新派和革命黨都持同情和支持態度,為他們在日本的活動提供了很多條件;

日本有點類似於前哨基地,歐美、南洋是大後方;

梁啟超能夠逃出北京,躲避掉清廷的捕殺,就是因為日本駐華領事林權助的幫助。


既然是流亡就有政治避難的成分,斯諾登在美國捅了個天大的婁子,他要避難,最早想去拉美,遇到阻撓,就選擇了跟美國對著乾的俄羅斯。流亡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流亡者都不會選擇跟本國當權者關係親密的國家,那樣一過去就是自投羅網,早晚有一天會被扭送回去。

清末時節,部分日本人對中國革命抱有濃厚的興趣,他們滿懷熱情的與中國的留學生們談論革新,談論舉義,談論「揚州十日」,在革命黨遇到挫折與失敗時,他們盡其所能為這些流亡者提供各種便利包括住所、金錢甚至武器等。康有為戊戌變法失敗,面臨殺頭之禍,也是日本使館保護了他。而後來他和梁啟超雙雙逃到了日本。

長期支持孫中山革命的日本友人宮崎滔天也是一位奇人。宮崎滔天原名宮崎寅藏,他一輩子都是個日本浪人(沒落武士),但他是社會平等與自由民權的堅定信奉者,在他看來,日本的社會變革少不了中國的革命與現代化,由此才能阻止歐美的侵略並進而推動整個世界的變革。宮崎滔天稱得上世界革命主義的先行者,只是他把這個目標寄託在了孫中山身上。在孫中山革命失敗潛往日本時,正是宮崎滔天把他介紹給了犬養毅等日本實力派政治家,而中國同盟會的建立,其中也少不了宮崎滔天的推動之功。

這種流亡,和部分日本人古道熱腸,樂於提供幫助有關。也和中日兩國離得近,交通成本、經濟成本較少,兩國同屬東亞國家,文化習俗相近有關。歐美人高鼻子藍眼睛,信奉基督教,那是另一種人類。當時很多人選擇留學,也會選擇日本。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就學習西方,也可能是流亡者主動想去日本取經,來救治自己千瘡百孔的國家。


因為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和日本的關係就迅速緩和,因此大批民主人士均流亡日本。

甲午戰爭

1894年,甲午之戰中日本大獲全勝,迅速強大起來的日本引起來列強的威脅,為了遏制住日本向上的勢頭,俄、德、法三國以武力威脅,逼迫日本將已經割讓的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清政府認為藉此可以於俄國結盟,而且慈禧也一直都有聯俄的想法,於是1896年,李鴻章訪俄,中日兩國簽訂了《中俄密約》,結成了反日同盟。

甲午之後西方還掀起了黃禍論,擔心龐大的中國在已經西化的日本領導下崛起。從1895年起,俄德就黃禍問題不斷交流,德國還製作了《黃禍圖》印刷,廣為散發。《黃禍圖》的畫面上象徵日耳曼民族的天使手執閃光寶劍,正告誡著歐洲列強的各保護神:"黃禍"已經降臨!懸崖對面,象徵"黃禍"的佛祖(指日本)騎著一條巨大的火龍(指中國)正向歐洲逼近。天空烏雲密佈,城市在燃燒,一場浩劫正在發生。在這樣的危機感中,在停戰後的中日之間進行分化瓦解,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德國媒體和民眾對李鴻章的訪問表現了熱烈的興趣,而同時訪德的日本名將、著名政治家山縣友朋,卻受到了冷遇。

黃禍圖

當時的清政府一度以俄德兩國為靠山,希望可以通過列強之間的利益糾葛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沒想到在1897年,先是德國人藉口傳教士在山東被害,出動大軍,強佔膠州灣。隨後,俄國則援引《中俄密約》,藉口保護中國,派軍艦進入了旅順和大連。但是,俄國人來了以後,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驅逐德國人,而是賴著不走。之後德國又以武力強行租借青島。隨後俄國表示,為了抗衡德國,必須租用旅順軍港。清政府這才明白,俄德根本就不是可靠的盟友。 之後中國與日本的關係立即開始升溫。

此時國內輿論普遍認為,應該師法日本,向日本學習,因為雙方背景相同,都是在閉關鎖國下被強行開關,之後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強大起來,那麼,中國學習日本一定也可以。在日本方面,甲午戰爭的勝利遭到了列強的孤立,也有心與中國修好。所以,雙方一拍即合,關係迅速好轉。中日兩國開始互訪,留學生大幅增加,很多留學生在日本成為了民主人士,也以日本為大本營。

張之洞

清政府中以張之洞為首的地方實力派,本來主張聯俄拒日,現在也開始擁護中日和好,甚至結盟。張之洞認為:「今日西洋白人日熾,中(中國)東(日本)日危。中東系同種、同文、同教之國,深願與中國聯絡。」 中日關係就此全面緩和。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的勝利,更是給中國的「日本熱」加了一把火,清政府雖然名義上保持中立,但是暗中也向日本提供了相當多的幫助。之後日本少壯派軍國主義開始抬頭,中日關係又降至冰點。


從地理上講比較近,從經濟上講比清朝發展快,從意識上講日本海納百川,從目的上講是希望中國亂,扶持反對朝庭的各方神聖

還有搞亂朝庭的先烈們只愛中華,是中華脊樑,而不是朝庭奴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