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刚刚发布了一季度的业绩预告,利润大幅下降65%-75%,无数分众股东顿感天雷滚滚。那么,真的分众要凉凉了么?从长期的公司视野看,又是如何呢?本文我们从几个关键点讨论下:

  作者:谷雨轩

  来源:雪球

  其实分众的利润下滑在2018年四季度就已经明显开始了,利润下滑50%,只不过大家都更关注年度,所以对此感觉不太明显。

  分众2017年底资源点位应该是不超过180万个,2018年迅速扩张,媒体点位在260万+,也有说280+的,反正是大幅扩张了50%。媒体点位扩张50%+,收入只增长了20%,如果按照以往的成本来核算,2017年收入120亿,利润总额是72亿,单季度成本简单计算为12亿,那么扩张后的2018年四季度的营收37亿,对应利润总额应该是37-12*1.5=19,然而,4季度实际净利润是10.18亿,睡前利润总额应该是12.3亿左右。问题来了,那不到7亿,去哪里了?如果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大概也就能回答2019一季度的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

  营收增长,利润下滑,问题必然出在中间成本上,而中间成本我们按照扩张幅度同比增加了50%后仍然不能弥补,这不到7亿的差距,就应该不是人员扩张等线性增加的支出所能解释的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个人判断,有三个原因:

  1.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分众的应收坏账计提非常严格,超过3个月就计提,超过7个月直接计提30%,超过390天,计提75%,非常狠毒,而2018年经济形势不好,分众也放松了账期,我怀疑,在会计上,分众仍然严格计提了,所以,这是第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严格的计提,是不是这笔钱就收不回来了呢?当然不是,计提之后分众该收还是会收,并不影响债权关系,我个人认为这些计提的钱,绝大部分还是会收回来,然后可能会在二季度以后反哺利润。

  2.严格的折旧。分众的折旧,也是比较严格的。

  也很粗暴吧。看官可能会问,以前不也这么计提么?2017年之前,点位资源是多年积累下的,扩张相对平缓,所以一定有相当一部分的资产早就折旧为0了。2018年新增的这些资产,就要开始按照严格的计提标准来了,所以也对2018-2023年的利润造成冲击,尤其在2018-2019折旧跟上来了,营收还没上来的时候,就好比一口气生了三个孩子,都张口要饭,而赚钱能力没提升,苦啊。2018资产扩张遇上严格的计提,应该是影响业绩的第二个因素。

  3. 第三个原因,是我的猜测。我猜测分众的扩张步伐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因为分众提出了扩张到500万终端的目标,这个扩张目标应该对应的时间就是2018-2020年间,现在点位才不到300万,应该还没有偃旗息鼓。不过我判断,分众会放缓扩张,毕竟每年扩张50%,股东吃不消不说,市场也吃不消,拿下的点位挂刊率上不去,浪费不是。

  好,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分众一年扩张了不到百万点位(约30万部电梯),成本就如此攀升?那么新潮传媒一年电梯部比分众还多,需要砸出去多少银子?一年会亏损多少?如果新潮真如宣传的扩张了那么多点位,新潮还能熬多久?

  我个人认为,新潮宣传的70万部电梯,纯粹是瞎扯淡,实际上恐怕20万都没有,否则新潮融资的那点钱,早就烧完了,根本活不过2018年。

  再深入想一下,分众传媒的扩张,短期看业绩下滑,但是到底是拓宽了护城河,还是变窄了护城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