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次難得的年假,讓小敏開心不已,

早早計劃好去海南遊,

她也順便把這消息告訴給了同事。

可等她休假回來卻傻眼了,

領導以公司文化建設爲由,

要求她開一場海南旅遊分享會,

不僅如此,還要拿些海南美食來跟同事們分享。

小敏一番出錢出力後,分享會卻遭同事們嫌棄,

被同事背後議論說

“海南遊已經不新鮮”“分享會沒一點實際作用”,

這讓小敏尷尬不已,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該透露我的旅遊計劃。”

休假前:告訴同事去海南旅遊

26歲的吳敏(化名)在一家設計公司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已經三年了。

她告訴記者,公司每年都有一次5天的年假,但此前沒出門遠遊過,“今年就想趁假期跟男友去海南玩一趟。”

吳敏男友秦先生表示,選擇海南是因爲那邊暖和還靠海。

3月8日星期五,年假終於批下來了,算上週六週日,一共有7天的長假,讓吳敏和男友樂開了花。“當晚我倆就定好了去海南的票,5天遊行程很早之前就準備好了。”吳敏說,在出發前她把手上的工作一一交接給同事小浩,因爲倆人關係較好,就把去海南旅遊的計劃告訴給了對方。

吳敏告訴記者,倆人去了玫瑰谷、亞龍灣沙灘、天堂森林公園、檳榔谷等海南必遊景點。

5天下來,倆人花了一萬多元,“除了小浩知道我倆在海南旅遊外,其他領導同事都不知道,並且全程沒發任何朋友圈。”

休假後:公司讓我開旅遊分享會

3月18日,吳敏休假歸來第一天上班,剛到辦公室,同事洋洋就湊了上來,“親,年假是不是玩happy了呀,海南好不好玩啊。”吳敏一聽,愣住了,“你怎麼知道我去海南了?”

不僅是洋洋,一上午有三四人在詢問她到海南旅遊的事,“原本辦公室人就不多,好像全都知道這事。”還沒等吳敏應付過來,就被公司副總經理謝俊叫到他辦公室。謝總專門負責公司後勤,經常組織公司活動,其中就有每月一次的茶話會、聯誼活動等等。

“小敏,你去海南玩了一週,有經驗,那下週你來做一次海南遊的分享會。”謝總強調,這都是爲了公司員工文化建設的需要,不僅如此,還要求她帶一些海南特產零食到分享會上,讓大家也嚐嚐。

吳敏感到無奈,這次去海南主要是玩,怎麼還有額外“作業”,早知道就悄悄去旅遊,不給任何人透露行蹤,“想必是小浩說出去的,但我並不想責怪他,只是公司這樣強行安排任務讓人難受。”

很糾結:出錢出力還遭嫌棄

雖然心裏十分抗拒,但領導安排的任務還得去執行。“開分享會就得做PPT,找圖片,寫攻略,想想都令人頭疼,何況我又不太會做PPT。”吳敏花了3個晚上才勉強做了份海南旅遊攻略。

更困難的是海南特產,“從海南迴來,我們買的特產原本就很少,有的還分給了親友,剩下的不多。”吳敏說,按公司以往分享會規模,至少準備20人的分量。實在沒辦法,她只能想到網購。於是趕緊下單買了椰酥、榴蓮糖、香蕉薄餅等海南特長,共花了300多元。

25日,公司組織員工開分享會,但到場的人數卻不多,中途又有人離開,堅持到最後的僅5個人,特意買的海南特產也沒人吃,這讓小敏很是尷尬。

更惱火的是,有同事還在背後議論說“海南遊已經不新鮮”“分享會沒一點實際作用。擺明是嫌棄吳敏的這次分享會。

同事小浩告訴記者,是他把小敏的海南遊計劃告訴謝總的,事後向小敏道了謙,取得了原諒,“分享會我也有參加,的確沒太大實際收穫,但我想這不是吳敏的錯,或許這樣的分享會不是大家需要的吧。”

昨天,公司謝總也承認對吳敏的分享會不算滿意,主要是員工參與積極性不高,“沒想到小敏爲了公司,自己出錢買海南特產,後面會考慮給她申請點補貼,但公司分享會還得每月一次搞下去。”

案例延伸

像小敏這樣,旅游回來被佈置額外“作業”,確實有些無奈,但在職場中,休假旅遊的計劃讓同事知道後,有時會惹來一堆麻煩,不免讓人糾結。

1、出國遊同事讓代買包包 錢分期付

休假出國旅遊,被要求幫忙帶買點東西,這種事情大家大多都經歷過。27歲的悠悠在亞太商谷7棟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春節去了趟法國。“剛聽說我去法國,就有幾個同事找我帶買口紅包包。”這其中就有同事小凱,想買一款香奈兒包包送女友。

悠悠也照辦了,花了1萬3從法國帶回來,“小凱收到包包後遲遲不轉給我錢,還說要分期付款,每月還1000,分一年還完。”

悠悠肺都要氣炸了,早知道這樣,就不該告訴他我去法國,別看包包不大不重,但從國外帶回來相當麻煩,況且自己又不是銀行,哪能說分期就分期。

最後,在悠悠多次催促下,小凱才不情願的給錢。這以後,悠悠也決定出門遊玩不再告訴同事,尤其是出國遊。

2、旅遊忘給同事帶禮被拉黑 補一箱

李良今年30歲,在南坪光電路開越廣告公司工作,前段時間,他去北京休假旅遊的事情,公司同事很多都知道。公司有個傳統,出去休假旅游回來後,都分別給同事和領導帶點小禮物,這次也不例外。

有同事在微信裏吆喝讓他買北京果脯、懷柔板栗等特產,其中同事小宇提出要棗花糕,“本來想買點的,結果出門倉促,棗花糕忘買了。”等他回到公司分發禮物時,小宇一臉的不爽。第二天微信還被對方拉黑了。

爲了彌補過失,李良臨時網購了一箱交給小宇,“公司人情往來就是很複雜的,但再複雜,也要硬着頭皮去迎合。”李良說,除非自己不把出遊計劃告訴給同事。

我有話說

黃一菡(30歲,婚禮攝影師):我就喜歡一個人悄悄出去玩,不告訴任何人,說出去了像無形中有個人在盯着你。

李明(29歲,程序員):遇到這種,的確不知如何是好,告訴他吧,怕別人麻煩你,不告訴他吧,又擔心同事間誤會你。

秦鵬飛(31歲,汽車銷售):同事就是同事,沒有朋友或親人那麼親,又不互相虧欠什麼,所以沒必要考慮太多,我可以告訴你我在旅遊,但我也可以拒絕你的要求。

姚果(27歲,公司財務):同事關係微妙,休假出去玩,主動告訴同事表明你至少把大家放在了心上,最好還帶點小禮物回來。

點評:同事間該拒絕就拒絕

心理諮詢師陳鑫:出門旅遊,自己有權決定是否告知同事,但在這之前你應該預估,告知和不告知的後果。例如小敏鎖遇到的情況,告訴給同事,最後反而被坑了,那還不如不告知對方。

還有些出國遊,遇到同事求帶買東西,你要知道,答應同事會惹來一堆麻煩,或許有的同事就當你是“代購機器”,甚至提出分期付款,想想同事間該拒絕的還得拒絕,不然困擾的只有自己,對方倒是沒啥心理負擔。

而真正互相理解的同事之間,是不會提出這樣,讓人困擾的要求的。

來源:都市熱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