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16例療效觀察《浙江中醫雜誌》 關鍵詞 獨活寄生湯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中醫藥療法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傷骨科臨牀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快,其發病有顯著上升趨勢,已嚴重影響老年人日常運動和正常生活。筆者自2001年~2005年,採用中藥內服、外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16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牀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116例中,男48例,女68例;年齡最小41歲,最大86歲,平均62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16年;體形肥胖82例;左膝發病60例,右膝71例,其中雙膝發病15例;28例既往有患膝關節周圍外傷史,3例患者有痛風史,13例患者有高血壓史,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其餘病例既往無明顯可引起繼發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疾病史。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骨傷科學》診斷,並根據患膝關節的X線表現,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分為五度:0度:未見關節異常者;1度:可疑關節內骨贅,關節間隙正常;2度:肯定關節內骨贅,可疑關節間隙狹窄;3度:少量關節內骨贅、硬化,肯定關節間隙狹窄;4度:關節內多發骨贅、硬化、囊性變,關節間隙嚴重狹窄或消失。116例患者X線表現屬於0度的62例,1度至2度的42例,3度的有12例。

2 治療方法

2.1 藥物治療: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藥用:獨活、白茯苓、丹參各15g,桑寄生、生薏苡仁各30g,秦艽、防風、當歸、甘草、川芎各9g,乾地黃10g,白芍、杜仲各12g,制附片、細辛各3g。瘀甚刺痛者加乳香9g,沒藥、蘇木各6g;濕重者加木瓜6g,滑石9g;腎陰虛加杞子15g,女貞子10g;舌紅陰虛加生地10g,石斛15g。每日1劑,煎2汁分2次服,15天為1個療程。在服藥同時再將藥渣加水1000ml,煎湯後再加醋50ml外洗敷患膝,溫度適宜,邊洗邊輕柔地拍打患膝關節與髕骨,按摩患膝及其周圍組織,屈伸患膝,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鐘。

2.2 功能鍛煉:指導患者對患肢進行肢體功能的鍛煉,加強患膝屈伸度,指導進行股四頭肌等長、等張訓練,循序漸進,每天80~150次,適量活動,以增加股四頭肌力,可選擇應用沙袋壓腿法、牀邊壓腿法、弓箭式膝關節鍛煉法以增加膝關節屈曲範圍。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治癒:膝關節疼痛及僵硬消失,活動時咔扎音消失或偶見,患膝活動功能恢復正常。好轉:膝關節疼痛減輕,僵硬減輕,活動時咔扎音存在,活動功能明顯改善。無效:膝關節疼痛、僵硬等癥狀無明顯變化,活動功能無好轉。

3.2 結果:治療2個療程後,116例中治癒76例,好轉3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3.10%。

4 體會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和痿證範疇。中醫理論認為本病是由於氣血虧虛、肝腎不足,正虛不能抗邪,風寒濕熱之邪久稽不去所致。病久可出現痰瘀交阻,筋脈失和,關節痹阻,則發為骨痹。骨痹不已,肝腎陰精內虧,腎氣不足,骨髓精血化源不足,骨失所養,而致骨弱膝軟無力,不能久立、久站、行走發為痿證。本病病變初發於髕股關節或股脛關節,然後波及全關節,主要病理變化是關節軟骨受損、破壞,從髕骨和股骨有軟骨片剝脫,形成遊離體,骨骼異常增生形成骨贅,滑膜、關節囊和脂肪墊充血、增生、肥厚和纖維化。因此本病的治療重點在恢復關節軟骨的平整和關節的功能,改善臨牀體徵,阻止其關節病變進一步發展,促進機體對退變和損傷組織的修復。

本療法以扶正為主,側重養血和營,培補肝腎,又兼祛風化痰、通絡止痛,能長期使用而無消炎鎮痛類西藥的毒副作用,如胃腸道出血、肝腎功能障礙等,鎮痛效果明顯,改善關節功能顯著,通過辨證加減用藥又可以兼顧每個患者的特殊性。臨牀發現本法對早期病變效果確切,3度以上病變效果較差。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