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太平邢氏续修宗谱办公室编印 二○一六年七月一日

编者按:辉煌时代,风起云涌,几句铮铮誓言,慨击长空,傲绝峥嵘;不愧对先祖,不辜负全体族人重托,不给子孙留下千古遗憾!《邢氏宗谱》续修理事会全体工作人员,踌躇满志、热情勃发,决心以跨世纪的拼搏精神,持严谨、慎重的态度,高效益、高质量做好新老世系图终稿校对工作。除制订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外,办公地点移至汉溪湾水库白鹭山庄,进行封闭式校对。浩瀚工程已告竣待印。苍天可鉴,天道酬勤,新的《邢氏宗谱》必将再铸辉煌,与世长存。

会议动态

《邢氏宗谱》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议程

一、审批新祖训。二、审批凡例。三、审批跋。四、审批新宗谱样册。五、审批邢氏宗谱编纂设计总方案。六、落实奖学金接轨单位。七、商讨功德林,孝义坊建造方案。

八、汇报前阶段重要工作。1、广泛开展逐户、逐表、系图核对签名工作。市内外族人核准签名率已达95%以上。2、深入宣传发动,掀起新一轮捐资高潮。捐资户已达1000多户,捐认资总额达170多万元。3、历时六个月(包括谱丁核对),经五轮交叉反复,极其严肃认真的校对修改程序后,新老世系图终稿校对工作已告竣待印。4、探讨编写《邢氏宗谱》编纂大纲、凡例、新祖训、跋等纲领性文稿。5、收集资料,编写好地方一级典型族人的传记文稿。6、地毯式调查补遗,谱丁入谱率已达99.5%以上。下阶段工作计划。1、分重点村、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捐资宣传工作,工作要求深入到每一户族人。2、全面开展人物传资料调查登记工作。3、面向广大族人开展宗谱征订资料统计工作。4、编写族风卷,收集汇编反映邢氏族人,优秀的传统美德及典型事迹。5、在整个邢氏宗族中,成立族风楷模评选小组,评选出各个层面的楷模。6、分村、分企业收集汇编资料,写好企业卷。重点企业及风云人物单独立传介绍。7、因资金未到位,准备自己动手建造功德林孝义坊。

修谱纲要

《剡西邢氏宗谱》凡例

茫茫乾坤,四海风云所向披靡,遣丹霞辉韫吴越,瞻仰剡西邢氏,挟千载赫赫辉煌,同庆《嵊州剡西邢氏宗谱》续修志喜。

一、准则,本次续修,遵从国家现有法律法规,以西派敦伦堂(一九三九年),东派叙伦堂(一九四七年),谷诒堂(一九四八年)原谱谍为依据,遵照公平、公正、公开、诚信传承的原则,合堂修谱。 二、入谱对象,为剡西邢氏始祖清风公全体后裔,人不分尊卑亲疏,居不计远村僻壤,平等载谱。入谱时间截止于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经多次联系,仍不提供资料者,概作自弃论处。 三、迁外房派、族人,按原祠堂世系梳理衔接。已修谱又拟归来寻根问祖之房派、分支,将其原谱归纳为宗谱分册统纂。经多次联系无果的房派、分支,视作自弃。远史族派,除亲情联系,往来交流外不议谱事。

四、与时并进,锐意创新,开创历史先河。新世系图采用系图、行传合册编纂。

五世一提,男女、妻婿平等入谱,一家人直连一起的版面排列,凸显和谐美满,其乐融融的气氛。出嫁女后裔,及出继、入继、入赘人员,凡姓邢者皆可入谱。原配、继配等特殊人员处理,可在伦礼范围内,依据当事族人意愿编写入谱。 五、新宗谱设计,延袭先人修谱之精髓,接合本次修谱之特点,分「统」、「分」二大部分编纂。总册(序言、凡例、新祖训,祖像,景观图、工作人员,捐款族人彩照等)及新增谱卷统一编纂,分祠堂设部、立卷单独编纂。老谱谍体例、风格、

谱容完整延袭,不增删、不更改(祖像汇编总册)。新老世系图,按各祠堂所属房派,跨世纪衔接延续,按辈序编排。

六、恪守先祖,宗谱「不涉政,不评世」之训,弃伪求真编写社会卷。刊载世纪社会风云,罗列主宰时代之重大要事。遗作瑰宝,传世代后裔瞻仰参悟,严戒外泄。与官方史记相勃处,留由阅者甄别认定。亦不承负任何法律责任。

七、新立祖训。律诫世代后裔,遵从社会准则,崇尚孝义美德,深明大义,志存高远,以勇于担当,乐于付出之精神,区别于他族,挟辉煌傲立于世。 八、典范标楷,弘扬邢氏传统的优良族风,精编族风卷。以生活在最低层、与世无争的族人为主体,成立族风评选小组,分典范族人、慈父良母、贤妻孝媳等几个层面评选族风楷模,收集弘扬族风的典型事例,除发简报、载谱表彰外,还拟在清风公陵园建孝义坊刻碑永仰。 九、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筹集50万元资金,成立邢氏奖学(助学)基金会。基金由可靠族人负责操作。每年拿5万元盈利,奖励100名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子(方案另定)。树立尊教重学、奋发图强之优良族风。并成立邢氏族人救助机制,一人有难万人帮助。把全体清风公后裔,紧密地凝聚在一起。 十、重墨编写「邢氏族人精英荟萃苑」栏目,汇集所有社会各界出类拔萃、叱咤风云的名人精英,及辛勤耕耘在各个岗位上,对社会、对家乡作出重大贡献的族人、乡贤,把他们的简历(职务职称),拼搏精神、业绩成果,科研著作、殊获荣誉等资料,尽载宗谱,作为一代邢氏族人的骄傲,供世代后裔瞻仰。已故者由家眷提供资料,由常务理事会认可,予以立人物传记。精英汇编对象、范围,参照常务理事会界定条例。

十一、文艺著作,本谱只选刊省级以上出版社出刊的作品,及部分自费出版的作品,一律按目录形式刊载。诗词以格律诗为主,适当刊登部分歌颂国家、家乡的

现代诗。著作及诗词文稿,由编委会选录,报常务理事会审阅终定。

十二、新编教育卷。汇集古代、近代、现代,所有发展教育事业的相关资料,

把传统的教育方式、信仰、理念,同现代办学的方向,形式,质量、规模、发展趋势,都详细收录刊登。

十三、新编企业卷,汇编邢氏族人旗下的所有企业。(行涉工商、建筑,园林、养殖、运输等)著重编辑重点企业的规模、效益,产品知名度。表彰企业界精英,将他们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奋斗史与成功经验,列专辑传承。 十四、凡捐资人员芳名都载谱表彰。捐资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以下同),聘为理事,在宗谱前页刊登全家福六寸彩照,五万元以上聘为常务理事,专页刊登全家福彩照,并配载个人资料简介。捐款5000元以上者刊登二寸个人彩照,及简介。捐款人员芳名,另在清风公陵园建功德林载墙表彰(待建)、捐资一万元以上者芳名刻碑、五万元以上者芳名单独刻碑留仰。义工参照捐款条例实施。 十五、续修宗谱工作人员,义务调查员,刊载二寸彩照,注释所任职务。 十六、理事会任期至圆谱日止,其职能及后续工作移交给「剡西邢氏宗亲协会」(拟成立)处理。

十七、赠谱及购谱者所有人员姓名都载在宗谱后页留档。

十八、因年代久远,老宗谱残缺不全,虽经工作人员倾尽全力寻询仍无果,实属无奈,由此带来不尽人意处,诚望族人体谅,谨表谦意。

注:

一、此凡例文稿参照邢力策宗亲原拟定框架充实修改而成。

二、名、行、字、第,按先祖惯例,排行第按金、木、水、火、土排列,名行第与排行第并列延续。老宗谱各房派都自立名、行、字、第。现在延续非常困难。变通方案:1、只延立名行第,不延立排行第。2、各祠堂名下各房派合一立名、行、字、第。3、此方案有待常务理事会确定后,写入凡例。

《剡西邢氏宗谱》编纂设计总方案

「傲驱时代风云,再炫邢氏雄风」。本次修谱延袭先祖历次修谱之精髓,以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合堂修纂。向全社会彰显邢氏宗族是个团结和睦、欣欣向荣的大宗族。

一、新宗谱设计由统、分两大部分组成。统一设计编排,统一传承延续,统一宣传发动,统一捐资、集资,统一形式印刷。总册(邢氏溯源、序、跋、凡例、新祖训、祖像、族人居住区、景观图、理事会工作人员、大额捐款人员彩照,新宗谱总目录等)及新增编卷册统一编纂。分祠堂独立设部、立卷编纂。 二、各祠堂老宗谱体例、风格、谱容完整延续,不增删、不更改。

(祖像统一汇编刊载总册)新老世系图及迁外房派,按各祠堂所属房派衔接延续。 三、按祠堂分部编纂设计:第一部,太平敦伦堂。第二部,坎流叙伦堂。第三部,沃矶谷诒堂,上南庄贻伦堂。第四部,新编宗卷(社会、教育、企业、族风等卷册),第五部,艺著(诗文、著作、书法、图画、摄影)。

四、社会卷编纂,恪守祖先,宗谱「不涉政、不评世」之训,不讳政见,弃伪求真,真实刊载世纪社会风云,罗列所有主宰时代之重大要事,客观记实,切忌评论。

五、「邢氏族人精英荟萃苑」、「教育」、「企业」、「族风」、「文艺著作」等卷宗编写、及具体操作程序,参照凡例条款。 六、无老谱房派按实际调查资料编辑。

七、新编系图与行传合一编纂。

邢氏新祖训

剡西邢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始于姬周,素以礼乐传家,万世一体。先

祖曾遗立训诫,因世易时移,与当代社会准则,价值取向,微有偏差,今逢盛世,

续修宗谱,借此良机,重拟族规,律诫后裔,以期族兴家和,人皆成才。

一 、荣祖耀宗,传承邢氏千年辉煌,崇敬孝义美德。凡邢氏世代裔孙应爱国敬业,博学宽容,深明大义,志存高远。持理想抒抱负,勤于进取,不愧对祖先,此乃铭志之言也。

二、敬祖孝悌,善亲睦邻。祖宗虽远,遗训不可不遵,父母恩重,奉亲不可不孝,兄弟骨肉同心协力,亲戚邻居互帮互助,情融社会,和谐乡里。此乃处族处村之言也。 三、勤劳俭朴、严谨治家。教化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治家,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规教子女成才,父母应竭担其职,身传言教、潜移默化,放任宠溺,子女损失前程,终怨父母疏教,痛悔已晚矣,此乃治家传家之言也。 四、崇学向善,诚信守法。为人严守道德准则:光明磊落,善良正直,踏实做人,勤恳办事。用无私的奉献感恩社会,诠释忠诚、彰显人性之美。待人接物应诚信为先,人无信不立,人善天不欺。此乃修身处世之言也。 五、礼赞儒雅,注重修养,博弈社会风云、宏观世界。在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锲而不舍,坚忍不拔,艰创基业,发家致富。在激烈的竞争中奋斗不息,熟掌一技之能,才不会被社会遗弃。此乃奋发图强之言也。社会发展,历史沉浮,吾辈族人,奢望历代裔孙,励志图强、精诚团结,弘扬邢氏优良传统族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凯歌声中永铸辉煌。

《剡西邢氏宗谱》「跋」

800多年前,南宋偏隅,屡遭金侵,朝廷苟安,奸侫专权。枢密院直学士邢公达祖,言守边非和议,力主抗金,遂与奸党不合,愤然弃官归隐,择居剡西;筑渔樵、

建远尘、羡闲逸、吟式微。历代先祖勤勉恭谦,繁衍生息,被明县令刘永祚誉题为「剡西第一族」。

邢氏族门兴旺,子息连绵,邢氏宗谱分敦伦堂、叙伦堂,谷诒堂,贻伦堂四个宗祠,前后续修已达十七次,此修与前相隔近于百年,岁月蹉跎,沧桑沉浮,人丁散落,老谱庶几丧轶殆尽,再不续修,谱系或将湮世。

「有情望家乡,谁能缜不变」和谐社会恰逢盛世,邢氏族人有识志士,于2015年6月7日发起并成立理事会,开展续修工作。广大族人宗亲群起而趋之,呼吁四方,奔告千里,进村落、走户牖、上电台、登报刊、张贴标语、印发简报、盛举庆

典,广泛宣传发动,踊跃捐资出力。在广大族人积极配合下,全体编辑人员呕心沥血,克服重重困难,持之以恒,用二年多的时间,1000多万字的《剡西邢氏宗谱》终于荣光问世,乡里志喜,族人雀跃。

新版《剡西邢氏宗谱》有许多璀璨的闪光点:

一、敦宗睦族,彰显邢氏宗族是一个团结和谐、有担当、乐于奉献的宗族。四个宗祠合堂修谱,新入谱的谱丁(包括东阳、义乌、诸暨等迁外房派)多达23000多人。

二、与时并进,锐意创新,系图行传合并、几代人排序、男女平等入谱,凸显一个完整家庭的美满气氛。

三、评选族风楷模,重墨编纂「邢氏族人精英荟萃苑」,大义凛然,弘扬邢氏优良族风,崇敬孝义美德,在道德理念上开创先河。 四、设立「邢氏奖学、助学基金」,激励后裔奋发图强,建功立业。这一积极的创举,必将对全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五、承前启后,经典科学,谱容浩瀚,是一部剡西邢氏宗族历史与文化的珍贵文献。屈原《离骚》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之谓,邢氏续谱,梓书止善,也正有「书邢语、作邢声,纪邢地」之功,惟此而已!

邢亚克传记

邢亚克(1919年至1994年)君牙公第四十五世孙,沃矶村人。一个赤胆忠心,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牺牲,勤于奉献的典范。 公出身贫寒艰苦,上学二年就休学务农,继当学徒。1945年7月赴四明山参加新四军,在嵊新奉办事处做民运工作,北撤后在新四军一纵医院任见习医务员、护士长、助理军医、军医。解放初期,毅然参加志愿军赴朝鲜战场作战。 公铁骨铮铮,浴血疆场,傲显英雄本色。不畏牺牲,多次冒著枪林弹雨抢救伤

员,并在战火纷飞的坑道里,在医疗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凭著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战士宝贵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后,公先后在杭州、宁波、上海、新疆等地部队医院任军医,1969年从上海警备区医院回家休养。享受正团级待遇,1982年3月离休。 在和平年代,公不争名利,旨在奉献,高风亮节,刚正清廉,医术高操,是所在部队中的典范。

公一生励志,躬耕不息。回家休养后,坚持义诊10余年,开外伤科,设简易手术室,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的方式治疗骨折,有独到疗效。公奔波在家乡的原野上,致力于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探索。传帮带赤脚医生,创办「百草园」,自采自种中草药200余种,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公为帮助家乡创办水带厂,出谋划策、呕心沥血,多次带领村干部,厂职工赴上海考察培训,并担任名誉厂长,购买机器,采购原料,制订生产管理机制,除帮助筹措资金外,还自投资金帮助解决困难。使该厂逐步发展成为当时全市的龙头企业。 公因病于1994年逝世,他的光辉形象与事迹,传诵于世!

邢正明传记

邢正明(1921年至2011年)君牙公第四十三世孙,沃矶村人。一个忠心耿耿的革命老战士。

公出身贫寒,15岁就给地主放牛,接著又做木匠学徒,饥寒交迫,不堪忍受折磨,常半夜出逃,露宿街头,他极端仇视反动社会。在地下共产党员邢尧姑的积极引导下,于1945年7月与邢亚克、邢子衡一起,赴四明山参加了新四军,杀向了战场。1947年2月参加莱芜战役,我军大捷,任排长。5月与国民党精粹部队七十四

师45万人激战孟良崮,突围后随刘邓部队到大别山,编入炮兵部队。1948年6月参加豫东战役,11月参加淮海战役,升任副连长。横渡长江,解放上海,直至新中国成立。

公壮志凌云、豪情满怀,响应国家呼呼,报家卫国,于1950年11月6日跨过

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援朝期间,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并于1951年5

月16日起,在朝鲜战场上打了一个月艰苦的阻击战,终于取得了胜利。荣立三等功,晋升为副营长。1952年12月归国到沈阳高级炮校学习,成绩优异,获嘉奖,并留校任教官。 公戎马一生,出生入死驰骋疆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战功显赫,多次荣获勋章。 公大义凛然,响应国家「十万军官支商」的号令,毅然回乡,到长乐供销社担任部门经理20年,于1984年光荣离休。 公一生光明磊落,从不居功自傲,平易近人,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口碑极佳。

公因病于2011年逝世,享年91岁。

邢诵铭传记

邢诵铭(1902 -1 972)君牙公第四十四世孙,沃基村人。1921年毕业于绍兴第五师范学堂,即在师范学堂附小任教。1927年回乡任锦水小学校长。1929年受知名人士周樟潮邀请,赴杭州市尧典桥小学任副校长。由于推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而取得成效,受杭州市教育局的特殊嘉奖。抗日战争爆发,受乡绅邢乐中先生和堂侄邢子陶的劝说,回乡再次担任锦水小学校长。倾向中共,秘密安排中共地下党员在学校仼教,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利用在乡村的名望,庇护邢子陶等开展中共地下活动,保障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和宁绍特委机关(当时设在自家沃基新屋台门里)的安全。1943年任开元小学校长,1945年调阳山中学(长乐中学前身)任教,1950年任长乐区校首任校长。1952年又调阳山中学任教,并负责校后勤工作,至1962年退休。「文革」期间,受「极左」势力迫害,1972年病逝,县教育局为其举行了追悼会。

公宅心淳厚,宽容博爱,为人师表。公高风亮节,嫉恶扬善,为资助贫困学子上学,义无反顾乐施援手。在莘莘学子的心目中,公既是良师益友,又是关心爱护学生的守护神。 公博学多才,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公十分敬业,在三尺讲台上毕生耕耘,含辛茹苦不遗余力,为教育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

邢梅介传记

邢梅介(一九一六年至二○○三年)君牙公第四十四世孙,坎流村人。一个赴汤蹈火、浴血疆场,赤胆忠心的老革命战士,一个任劳任怨、义无反顾的农村基层带头人。

公出身贫寒,思想激进,青年时期受地下共产党员邢传炎影响,接受进步思想,参加读书会等活动。1945年赴四明山参加浙东游击队,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军事教导营迫击炮连任司务长,多次参加解放战争。

公于1954年6月复员,积极投身农村合作化运动,组建了村第一个初级合作社及高级合作社,并担任首任社长,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合作化道路。

公从1958年任村第一任支部书记起,至1962年分村任坎一村支部书记历时七年。公任职期间工作严谨负责,勤勉热情。竭尽全力为民谋利,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与广大群众心心相印、打成一片,深得群众的爱戴。

公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自力更生,兴建了荷花心、梨脚五亩等水库,为农田灌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公从不以「老革命」自居,在晚年还长驻大塘湾守护水库,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余热。

公谦逊随和的形象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邢元老传纪

邢元老(一九○七年至二○○叁年)君牙公第四十三世孙,坎流村人。一个浑厚忠良、勤于奉献的干部,一个慈善的长者。 公出身贫寒,自幼上不起学,解放后进扫盲识字班才勉强识了几个字。靠砍柴、

挑脚,卖苦力艰难度日。 公勤勉谦逊,秉性耿直,乐于助人。虽不然言语,却是非分明,正气凛然,诚实稳健,办事有主心骨。公为人处事原则性极强,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与敬重。 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六十多岁时,还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担任坎一村党支部书记,历时八年,为稳定村文化大革命后的混乱局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任职期间,呕心沥血出谋划策,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之宜发展多种经济,增加集体与村民的收入。针对村农业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公带领干部群众,修建一横五直、覆盖全村所有农田的多条机耕路,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心惦村民身体健康,在全村范围内,填甽平沟扑灭钉螺,并配合政府部门,发动群众积极治疗血吸虫病,全村治愈者近百人。 好心人长寿,公活到九十七岁高龄才逝世,人们永远怀念他。

邢宝祥传记

邢宝祥(一九二二至一九九四)君牙公第四十二世孙,太平村人。一个工作认真负责,作风踏实的农村基层干部,一个正直无私、勤于奉献的楷模。

公秉性淳厚,于解放初期就担任村民代表,积极参加土改工作。从一九五四年

起至一九七七年,担任太平村党支部书记长达二十多年。「为社会、为家乡作贡献,唯我又谁?」公襟怀坦荡,立足乡村,傲视天下风云,坚持原则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于各项运动。以老黄牛的精神,艰苦创业不遣余力,广开思路,带领群众兴修农田水利,修建花坟湾、东山湾水库,在东山干垦荒植果树、茶叶近百亩,利用村下坂成片荒滩,种桑栽果发展集体经济。为壮大村级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公作风正派,公正清廉,尊重民意,格守原则,有极强的凝聚力。公任职期间,村风和谐,安定团结,干部群众思想高度统一,村的精神面貌欣欣向荣,是长乐区各项工作先进示范村。多次被县、区、公社评为先进单位、荣誉村。 公艰苦朴素,为人低调。处处严以律己,从不以权谋私,口碑极佳,是一个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太平村村民永远怀念他。

邢福庭传记

邢福庭(一九三三年至二零零三年)君牙公第四十五世孙,坎流村人。一个朴实无华、兢兢业业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

公于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担任坎二村党支部书记。公任职期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提出「向田要粮、向荒山要钱」的奋斗目标,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齐心协力描绘鸿图改造山河。防洪治水修拓大坑江,开垦山丘大种柑橘,植树造林在后门山培植毛竹园…辛勤的付出,丰硕的回报,坎二村村级经济与村民的生活,都处在逐年提高中。 公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办事公允。集体与村民的大事小事,都是公极其关心的份内事,不管多么困难,都尽力帮助解决。 岁月峥嵘,历史沉浮。公不辞辛劳、不计回报,坚守在农村基层领导岗位上,

紧跟时代的步伐,风雨一肩挑,深得领导与广大群众的赞赏、爱戴。「显赫、璀璨」,这些耀眼的殊荣,与秉性淳朴的公,距离是那么的遥远,但公用无私的付出,书写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邢茂堂传记

邢茂堂(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八三年)君牙公第四十四世孙,上南庄村人。

公慷慨激进,异常活跃,在解放初期就崭露头角。一九五○年,被当地政府择才选用,去大昆乡小昆村搞土地改革运动。

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七年,公风华正茂,担任上、下南庄村党支部书记。一九

五八年至一九六零年,公勇挑重担,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创办长乐砖瓦厂,并担

任负责人。公以身作则,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把砖瓦厂

创办得风生水起,名闻遐迩。 公勤勉谦和,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一九六零年至一九七五年,担任上南庄村支部书记期间,工作优异出色,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是一个辛勤耕耘在农村基层领导岗位上,大家公认的风云人物。 公任劳任怨,以老黄牛的精神,一生为乡村建设作贡献。在近六十岁时,还参加建造孔岭水电站,并担任副总指挥,为电站按期优质竣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公的正面形象永远留在家乡人民的心中,难以忘怀。

邢樟生传记

邢樟生(一九二八年至二○○○年)君牙公第四十二世孙,大昆村人。一个参加抗美援朝的老革命战士,一个为家乡建设毕生奉献的好干部。

公一九五一年入伍,响应国家呼唤,赴朝参加抗美战斗。在战场上,公豪气万丈,视死似归奋勇杀敌,傲显中华儿女英雄本色,为捍卫伟大的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公于一九五五年戴誉退伍后,继续保持军队的优良传统,以旺盛的斗志、火一样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中,深得干部群众的信赖。从一九五七年起至一九七九年,任村(大队)书记长达二十多年。

公深谋远虑、胸怀全局,誓志为民办实事。在村级经济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在大昆江上建造起二座永久性的虹拱石桥。

公带领群众修建大昆公路,建造水力发电厂,开垦兴办茶场,修筑防洪堤坝等宏大项目。为家乡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作风正派,公正清廉,勤勉谦和。一言一行,都从关心爱护群众利益出发,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望。

公毕生无私奉献,堪称基层干部的典范,公傲人的政绩永远留在大昆村村民中传诵。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