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赛制回归原点,取消了「导师考核」当中的抢人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将「导师盲选」的播出变回六集,入围的选手人数由五十六人变成六十四人,每位导师就能选上十六位学员。且看导师考核部份的赛制会不会因此而有所变化。

  本周是「导师盲选」最后一场,除了四位尚未出场的选手以外,还有一些之前并未获得导师转身的学员,也会在本周再次登场,希望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惊艳的表现吧!

  嗯,我知道了,我已经脱稿脱了两个星期…

延伸阅读:

 《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 Week 5 导师盲选(第五场)

《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 Week 4 导师盲选(第四场)

《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 Week 3 导师盲选(第三场)

《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 Week 2 导师盲选(第二场)

《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 Week 1 导师盲选(第一场)

20140822《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Week 6 导师盲选_20140830-17550787  

赛制解构 - 「导师盲选」

   顾名思义,比赛第一阶段的「导师盲选」与外地的「Blind Audition」如出一彻,所以我也偷懒一下,直接把以前写「Blind Audition」的赛制部份拿来用(笑)。

   四位导师背对著选手,只听其歌声判断其可塑性,若导师觉得不错的话按下按钮把椅子转至面向舞台,代表自己有意把那位选手纳入旗下。若演唱完毕后只有一位导师转过来,该选手就自动成为该导师旗下的选手,若多于一位导师转过来,选择权就落在选手身上,自己选择加入其中一位导师的团队,没有导师转过来的话,那位选手就宣布失败了…

  在「导师盲选」阶段,四位导师分别要招揽十四位学员,共五十六人进入下一个阶段比赛。

(注:「杨」代表杨坤、「那」代表那英、「汪」代表汪峰、「齐」代表齐秦,粗体代表该教练有把椅子转过来红字粗体则代表选手最后的选择,直接删去的就是被淘汰。)


Week 6 导师盲选(第六场)

(选手演唱片段版权属于中国浙江卫视及腾讯,若片段从腾讯或Facebook上被删除恕不另行通知。)

1. 丁文淞 《第一次》(原唱:光良)齐 汪 那 杨)

01. 丁文淞  

2. 张婧懿 《玫瑰》(原唱:贰佰)齐 汪 那 杨)

02. 张婧懿  

  第一位出场的小胖子丁文淞,选唱了光良的《第一次》,光良的歌好像没有在《好声音》里面出现过,而虽然齐秦老师提到丁同学的演唱当中有著音准上的小瑕疵,但光听那三十秒左右的演唱,我反而觉得他的音色很不错、也很吸引人,副歌的处理其实算是四平八稳,我反而有兴趣听他完整的表演,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大概听了我也不会再多作补充了…

  至于第二位出场的张婧懿,比起丁同学来说她算是运气比较好,能够获得参加复活赛的资格并且加入了汪峰老师的队伍当中。走纯民谣路线的选手在《好声音》来说一直都是小数,唱民谣的已经不多了,选歌跟唱都完全在走民谣的我印象中好像是没有…张同学第一次出场带来的这首《玫瑰》,乍听之下感觉不错,但听到了那句「你只是隐藏的比较深而已」好像拍子怪怪的,我想大概就是拍子的问题,因为剪接后能播的大概都是唱得比较好的部份,如是者连播出的一小部份都出现这种失误,应该她的拍子出问题,加上别的部份没有让导师惊艳也是她未能获得转身的原因吧。


3. 苹果园组合 《她他》(原唱:徐若瑄)齐 汪 那 

 

  男子双人重唱组合似乎每一季都会出现一两组,然后今年等到了最后一场盲选,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两位演唱走阴柔路线的苹果园组合。他们选唱了徐若瑄的《她他》,其实算是一首冷门的歌曲,然后听他们唱之前,我其实想不到这首这么女性化又小品的歌曲,会被他们改成什么模样。

  先唱的高磊似乎演唱功力比较好,不管是抖音还是气音的运用都比于文飞、也就是后唱的那位来得稳定,但他们两人的气音跟抖音又交互使用,不管是两人的独唱也好、合音也好,听起来都有一点点混乱的感觉。

  而且两人的声音其实我觉得可以唱得更男性化,他们选了一首女生的歌曲,却硬要把自己的唱腔调整到跟歌曲的感觉一样,就有一种怪里怪气的感觉,明明他们有能力可以唱更适合他们的歌,但选了这首《她他》,出来的效果有点像青峰,却不自然。升key后的部份于文飞的高音挺有魅力但差了点稳定度,而高磊负责合音就相对地稳多了,如果两人的角色换过来的话,也许整个呈现会更好。

  到了表演的最后一刻,杨坤老师才转身,证明了他也是迟疑很久、毕竟当时他的队伍还有三个空缺…


4. 伊克拉木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原唱:静婷) 汪  

 

  很有趣的改编,但同时也曝露了少数民族在华语流行音乐的比赛当中,选曲有著极大的限制,我猜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接触到的流行音乐不多,所以他们不选民族歌曲的话,也只得选上一些我们普遍认为是老歌的歌曲;二是他们自知演唱自家民族的歌曲,在盲选的时候也许会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其实在近两年已经被用得七七八八,再听也只会让评审觉得厉害而不惊艳,所以他们也只好选一些经典歌曲、搭配改编、融入不同的音乐风格来出奇制胜。

  这一次伊克拉木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不要说是原曲,就连改头换面的版本都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几个了,所以这次他在前奏的时候以Flamingo 为主调,配上了维吾尔族的吟唱,新鲜感是有的,但总不能整首歌都是这样,毕竟这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啊…

  经过了一个精彩的前奏,进入了原曲的部份,他的演唱尚未称得上是充满激情,但是声音条件不错,演唱也相对的稳定,拉丁风格的曲调也让这首老歌多了几分异国风情,特别是背景音乐的那些手风琴,让相对简单的编曲变得活泼。

  最后的Flamingo 混合维吾尔吟唱,首尾呼应,为整个表演划下了优美的句点。简单一点来说,伊克拉木的实力不俗,但在杨坤老师的队伍里,我很好奇他跟李文琦合唱英文歌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5. 钱华兴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原唱:优客李林)齐 汪 那 杨)

05. 钱华兴  

  选优客李林或林志炫的歌,先是输了一半。不是说志炫老师有多会唱(事实上他真的很会唱),但是他的歌基本上没有一首是不难唱的。这首《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我们根本听不出来这位钱华兴在主歌的部份有什么特别的呈现,只是把所有力量集中在副歌的部份,没错,他的高音是很不错,但是他在副歌的表现称得上是优秀吗?优秀得足以弥补他在主歌随便唱所失去的分数吗?唱歌是唱一整首的,没有唱高音唱得好低音的部份就可以随便带过,而且,重点是,他的高音也没有说真的好到哪里去。

  两段副歌的「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唱上去了,但跟游刃有余四个字还是有点距离,而且他也唱不出那种无奈徒然的感觉,整段表演,除了高音,没了。

  我只能说他的声音条件是很不错、但是他对歌曲的理解、音乐的触觉什么的,都完完全全的是业余级的,不懂得如何编排自己的表演,广东话有一句谚语就是「头重脚轻」,只是把重心放在表演里能出彩的部份,忽略了歌曲起承转合的重要性。我实在不觉得他是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耶…


6. 魏雪漫 《我是真的爱你》(原唱:李宗盛) 汪  

 

  魏雪漫一站出来就让我觉得很像两位歌手,第一位是去年汪峰组的刘海星,然后就是很像著名歌手辛晓琪,像前者是因为外型真的有点像,然后后者就是因为她与辛晓琪在演唱的时候都散发著相类似的气质。

  一开口的「曾经自己」已经好像在告诉观众以及导师她不是一般的选手,但是歌唱老师参加比赛时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们的歌唱技巧已经相当娴熟,跟素人选手或真的选手比起来,所欠缺的不是音准、拍子、高音、假音、低音等等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能耐以及极限有著充份的理解,选歌除了因为制作单位的限制以外,基本他们是不太可能会选一些他们应付不了的歌曲。

  歌曲前半部份的起伏不算大,而魏老师的表演也恰如其分,并不会有多余的卖弄技巧,也不会有很多所谓的洒狗血式的演唱。反而到了间奏后的部份,高音一出来就少了本来的那种空灵的感觉,算是有一点点可惜,但是魏老师的高音真的很好听、很柔和也没有压迫感、轻重的拿捏也相当出色,那个让齐秦老师跟那英老师同时转身的长音,的确唱得很棒。长音后立刻收回来,然后再来一记高音,让杨坤老师也跟著转身,她在处理歌曲情绪的起起伏伏、抑扬顿挫都可以说是有著很高的水准,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她会选那姐…总觉得她在齐杨两位老师的队伍当中会走得更远…


7. 朱强 《卷朱帘》(原唱:霍尊)齐 汪 那 杨)

07. 朱强  

 


8. 李文琦 《流星》(原唱:郑钧) 汪 那 

 

 


9. 梁栋江 《爱疯了》(原唱:戴佩妮)齐  那 杨)

 

 


10. 魏然 《彩虹天堂》(原唱:刘畊宏)齐 汪 那 

10. 魏然  

 


11. 张婧懿 《斑马斑马》(原唱:宋冬野)  那 杨)

 

 


12. 钱华兴 《无辜》(原唱:曹格)齐 汪 那 杨)

12. 钱华兴  

 


加时赛(争夺齐秦组最后一个席位)

13. 魏然 《I Believe I Can Fly》(原唱:R. Kelly)

 

 


 

 

 

20140822《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第六期完整视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