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堂·吉訶德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堂吉訶德從來都是孤寂的

即使陪伴在身側的桑丘也不懂他的夢想

視頻封面

動畫版堂吉訶德

在初中時,語文老師便說起過這本巨著,一直以來都認為堂吉訶德的讀法是正確的,然而學習了西班牙語之後才發現,正確的念法應該是堂·吉訶德,Don也就是中文裡的堂,在西語里是先生的意思,也就是說這本書書名最直觀的翻譯應該是「吉訶德先生」。

我猜測許是當初最早的白話文譯者----楊絳老先生在那個年代因為是自學的西班牙語,當時國內沒有正統的西語教材,就連教材都只能是直接選自蘇聯中學的西班牙語教科書,而當時中蘇斷交之後就更難找到學習資料,又受到紅衛兵影響,楊老先生在名字翻譯上存在一定的誤差。

不過翻譯的事情,原本就不能那麼生搬硬套,個人有個人的理解,就像《堂吉訶德》的不同譯本有著不同的多種不同的名字----《魔俠傳》、《吉訶德先生傳》等,但最多的譯法還是《堂吉訶德》。

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落寞

《堂吉訶德》問世幾百多年以來,經受了時刻的考驗,堂吉訶德的名字在不一樣的歷史年代,在不一樣的國家都流傳著。堂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了脫離實際、醉於幻想、主觀主義的同義語。堂吉訶德生活在一個瘋癲的世界裡,他是清醒的。處在瘋癲世界中,堂吉訶德不願意像別人一樣的瘋癲。堂吉訶德的瘋是對理性的反思,是對事物單一價值的懷疑。堂吉訶德看到世界的多層好處。

就連大文豪雨果也曾說過:「塞萬提斯的創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謂天衣無縫;主角與桑丘,騎著各自的牲口,渾然一體,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極……」《堂吉訶德》不愧為一部經典之作。

癲狂只因世間需要正義

作品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朽的典型人物。書中寫著,這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窮鄉紳,由於愛讀騎士文學,入了迷,竟然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駑騂難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銹的長矛,戴著破了洞的頭盔,要去遊俠,除強扶弱,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騎了驢兒跟在後面。

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人生

堂吉訶德又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像為他的女恩主,給她取了名字叫杜爾西內婭·台爾·托波索。於是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因此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向執迷不悟。他把鄉村客店當做城堡,把老闆當做寨主,硬要老闆封他為騎士。店老闆樂得捉弄他一番,拿記馬料賬的本子當《聖經》,用堂吉訶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著實打了兩下,然後叫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

即使只是在夢裡,起碼還有夢想

受了封的騎士堂·吉訶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做巨人,衝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群當做軍隊,衝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桑丘·潘沙一再糾正他,他總不信。他又把一個理髮匠當做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做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他把一群罪犯當做受迫害的紳士,殺散了押役救了他們,要他們到村子裡找女恩主去道謝,結果反被他們打成重傷。他的朋友想了許多辦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繼續去冒險,又吃了許多苦頭,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參孫·卡拉斯科假裝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罰他停止遊俠一年。堂吉訶德到死前才悔悟。

是悔悟嗎?

作品簡析

堂吉訶德與桑丘

主僕二人的歷險,略似《西遊記》當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的歷險,只是前者是現實世界為背景的荒謬,而後者是以神話世界為背景的奮鬥。這另人想起信仰的問題,信仰是遙遠的,如遠方的燈火。而眼前的世界,局限於經驗,是感性的,淺薄的而或許是「正常的」,桑丘就是一個沒有理性,光知道享受的傻子,主僕二人看似矛盾,實際卻不可分割。堂吉柯德的理想固然可笑,但是誰又能笑話他呢?如果一個人有點使自己激動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比堂吉柯德的遊俠夢更加真實,更加高明一些呢?如果不是,想做桑丘,滿足於眼前的快樂,又有誰甘心這樣呢?

一本偉大著作的誕生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作為世界現代小說之父的塞外提斯,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擁有了一雙洞察社會的雙眼和一腔怒火。他以犀利的諷刺筆鋒對西班牙的上層統治階級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嘲諷,對人民的苦難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說揭露了西班牙統治階級外強中乾的本質和彬彬有禮的外表下掩蓋著的陰險、兇殘的本性。小說中寫到官僚們貪污納賄,買賣黑權,賣官鬻爵的社會現象,好大喜功的國王瘋狂的軍事侵略,幾千名無辜士兵,盡成炮灰。在面臨重重危機的狀況下,統治階級以挑起宗教衝突或民族矛盾來擺脫困境,勞動人民被逼迫生活不下去了,只好鋌而走險起來反抗。作者真實的反映了官逼民反的真情。

?

在當時黑暗腐朽、貧富懸殊的社會裡,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暴,不恤喪身」、立志掃盡人間不平的堂吉訶德。小說中的主人翁生活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期,充滿著崇高的理想主義精神,總幻想掃除一切社會不平,這就與客觀現實造成了衝突,這一衝突既具有喜劇性又具有杯具性。這個犯了時代錯誤的堂吉訶德卻要在現實生活中恢復過了時的騎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個誇張的、滑稽的、喜劇性的主角。但是作者在種種場合中,反覆突出他醉心剷除人間罪惡的這一特點,從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高貴品質,即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身危險於不顧,願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已的生命。因此與單純的喜劇性主角不一樣,他又是一個帶有杯具因素的人物,一個有著崇高精神境界的「瘋子」。

?

西班牙廣場的堂吉訶德雕像

塞外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是一個為了維護正義,拯救世人,甘願犧牲自身生命的無畏勇士。他痛恨專制殘暴,同情被壓迫的勞苦大眾,嚮往自由,把保護人的正當權利與尊嚴,鋤強扶弱,消除人世間的不平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見義勇為,從不膽怯退縮。他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主張「一切東西都平等」,社會地位的尊卑是暫時的,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高貴。他尊敬婦女,主張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戀愛自由。他心地善良、幽默可親,學識淵博。作者實際上把自己的愛憎與期望寄托在了這個人物身上。

在堂吉訶德表面的喜劇因素之下,實際隱含著深刻的杯具意蘊。他對社會正義和人人平等的要求,在扼殺人的一切完美願望的強大的封建黑暗勢力下,是不可能得以實現的,他以過時的、虛幻的騎士道來改造現實社會,更是一個時代的誤會,完全不足為訓。但他的進步思想,閃耀著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他的失敗,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萊昂西語

精彩原創文章 -愛上西班牙

留學·語言·簽證·生活·旅遊

weixin.qq.com/r/9CkGHrH (二維碼自動識別)

Estilo - Espa?a

有我,

你能了解更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