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El calor lo obligó a quitarse la chaqueta. 中的lo是賓格

而下面這句

La nariz tapada le impedía 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中的le是與格,

兩句都是人做賓語發出動作,為什麼一個是賓格,另一個是與格?求指教。


2020.08.17再更新下:

在查了皇家語言學院的《西語疑難詞典》後,看到了下面兩段解釋:

首先是關於obligar的用法的:

obligar(se).1.Cuando significa 『forzar [a alguien] a que haga algo』, como otros verbos de influencia (→leísmo,4b), se construye con un complemento directo de persona y otro complemento introducido por a, que expresa la obligación:

?Cómo obligar al pueblo aque tome partido por la guerrilla?Es incorrecto suprimir la preposición: Pretendió obligarlos laborar en ranchos y residencias particulares.

其次,是impedir的解釋:

impedir. 2. Como otros verbos de influencia (→ leísmo, 4b), además del complemento directo suele llevar un complemento indirecto, que exige el empleo de la forma le(s) si va representado por un pronombre átono de tercera persona:

El mal tiempo le impidió navegar.

簡單說來就是:

obligar在表示」強迫做...「的意思是,人是作為直接賓語,而後面可以再加上一個由a引導的賓語。所以,這裡使用的是lo。

impedir除了帶個直接賓語外,還會帶上一個間接賓語。而這個間接賓語如果是第三人稱的話,使用的是le的形式。

所以,這兩個句子中,obligar里的人是用作直接賓語,而impedir則是間接賓語(這就是 @Lucas Lin提到的)。所以會出現lo obligó和 le impedía的情況。

而很有趣的是,在《疑難詞典》中,解釋兩個賓語時,又都提到了另外一句話(引用加粗部分): 」Como otros verbos de influencia (→ leísmo, 4b)」。

啥意思呢?就是,這兩個動詞的用法,又都可以參考其他影響類動詞的leísmo的用法來解釋。應該是,本來邏輯上來說,應當是都是作為直接賓語的,也就是在原答案中做出的判斷。但是,也出現了 @Lucas Lin 提到的出現人和事件兩個直賓的衝突。所以,在皇家語言學院的語法處理與解釋中,將impedir這類動詞中的人處理成間接賓語。然後,就是這樣的一個原來該是lo的位置,變成了le,就歸類到leísmo中去了。

嗯...這回看起來,相對清楚了很多。當然,至於有沒有其他語言學分析,不用通過這樣改變句法角色,或者,能夠解釋產生原因的話,那這個就暫時不在討論之列了。

(原答案也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這裡的lo和le「本來」是充當直接賓語使用的。(注意「本來」二字,是在更新答案後加上的)

obligar
impedir

詞典中兩個動詞都是及物動詞,人也「本來」都可以作為直接賓語。而且裡面的兩個句子「La han obligado a admitir」和「El portero me impidió acceder al edificio」和題主的兩個例句,有點類似。第一個句子直接使用了賓格「la」,只不過第二個句子中的me無法判斷是賓格還是與格。


在這兩個句子結構相似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會不會是leísmo了。

經常說到的leísmo這個現象就是將原來用lo、la的地方換成le。(新增:所以,皇家語言學院的解釋是,將impedir這類動詞的人給看成間接賓語,作為特例出現)。

出現leísmo的原因很多,但這些都是母語者因為某些原因傾向於使用某個形式,這就是語言使用傾向的問題。那和題主提問相關的問題,在皇家語言學院的《泛西語疑難詞典》裡面有這樣一個專門的解釋(→ leísmo, 4b),這裡就用簡單的話翻譯一下:

在題主問題中出現leísmo是主動詞有關係,在這兩個句子裡面就是obligarimpedir

這兩個動詞都從屬於影響類動詞(verbos de influencia)。這類動詞就是表達希望通過特定的行為、動作對某個人產生影響。這些動詞有:autorizar, ordenar, permitir, exhortar等。

句子的結構是:「[影響類動詞 ] + [ 人稱賓語]+ [原形或者由que引導從句的從屬動詞]"

在這樣的句子中,如果動詞是permitir, prohibir, proponer, impedir, mandar和ordenar的話,人稱賓語傾向於使用間接賓語形式,也就是與格代詞。比如:

Esa experiencia le permitió vivir a su manera.

Le prohibió salir de la capital hasta nueva orden.Le propuso hacer un viaje a la costa

La penumbra le impide ver con claridad

Quién le manda soltar pendejadasLa Policía les ordenó que no lo hicieran.

而當影響類動詞後面需要使用前置詞(preposición de régimen)來銜接後面的成分時,則傾向於使用直接賓語的形式,也就是賓格代詞,比如:

Una barrera los obligó a desviarse.

La convenció de que vendiera un anillo de brillantes.Ella lo incitó a seguirla.

綜上,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兩個例句裡面,「本來」同樣的結構但使用了不同的「格」的形式。

Leísmo的出現並不代表所有的lo, la都可以替換成le,這個現象的出現也是需要遵照一定的規律,比如上例。


後記:為什麼討論語法

在做語法分析時,第一步就是理清楚句子中各個成分的作用,如果出現了一些反常的現象時,這時候再去查語法書。如果分析完全依賴「語感」,那基本上很可能會跑偏。

對於leísmo, loísmo, laísmo三個現象,從規範性語法的角度來說,都是叫做「不當用法 (uso impropio)「。所以, 並不能簡單的所有涉及直賓、間賓的問題,都拋給其中的任何一個。

而且,在三種使用傾向中,皇家語言學院基本上會將loísmo和laísmo看做錯用,然後,基本上沒啥解釋。而leísmo後面會加上詳盡的解釋,並且會歸因於動詞本身和地域使用的情況。

這就說明,leísmo的使用可以算作一種語言變體,而loísmo和laísmo基本上大多數人(或者是皇家語言學院)會認為使用錯了。

為什麼我們要強調這一點。因為,這就是涉及到語言使用群體的問題,特別是外語母語者對不規範語言使用的接受度和態度的問題。他們會認為是在社會階層較低的人,才會出現錯誤(當然,到了川普的等級,被群嘲也無所謂了)。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書,在外語學習中,我們還是應當以規範性、正確性的用法來學習和產出外語。但是,能夠理解和讀懂不同語言變體,並且理解一些出現辭彙、語法錯用的一些語句。


嚴重反對 @LZY 的答案,至於認為是leísmo 現象也不敢苟同。個人比較贊同 @隔壁周小哥 的答案,但是否為「利益與格「以及其明確的定義值得商榷。

關於認為leísmo現象的解釋,其問題在於:

如果是leísmo, 則「標準」說法(陽性單數的leísmo已被皇家語言學院承認)應該是:

La nariz tapada lo impedía 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然而,若是這樣,

1)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所承擔的成分應該如何解釋?

2)則不存在 Se lo impide 這樣賓格代詞和與格代詞同時出現的情況,因為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顯然不可能是間接賓語(並非由前置詞「a「 引出)。然而事實是,se lo impide這種形式的存在的。XXI世紀 皇家語言學院的語料庫中有221個例子(見下圖,改為過去時,因為存在有更多的例子)。

綜上,認為此處的le是lo的變體,即leísmo現象的解釋並不成立。此時的le確實是一個與格,而動詞原形inf. 是直接賓語,可以由能被lo指代看出。

個人認為,雖然兩個例句中看起來le/lo所指代的人都是動作的發出者,但實際上,語義和結構上都存在不同。

語義上,賓格比與格受動作的影響程度大,可以由以下encantar與molestar的例句中看出:

(1) a. María lo encantó. 『施巫術『

b. María le encantó. 』使非常喜歡『

(2) a. Estos ni?os lo molestan. 打擾『

b. Estos ni?os le molestan. 『使不快『 或 Le molesta el olor de gasolina(具體可以參考西西字典的解釋和例句)

對比(1)和(2)中的例句,做賓格時所指的人受影響程度大於與格,賓格直接受動作影響,而與格間接受動作影響,因此有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的說法;而且,比較與格和賓格的主語,施動性是不一樣的,「施巫術「時主語明顯具有施動性,而『使非常喜歡「 雖然中文翻譯也是使動,但很直白的一個解釋是,使某人喜歡主語可能並不需要做什麼,同(2b)中的主語,汽油的味道作為非生命物體,不可能具有施動性。

句法上,obligar 的要求的結構是algo/alguien obliga a alguien a hacer algo, 可以發現需要主語、直接賓語和一個補語,而impedir的結構是algo/alguien impide algo或者是algo/alguien impide a alguien hacer algo, @讀詞典的R 提供的例句中已經提到。也就是說,obligar和impedir的結構中,前者a alguien是並要的,後者中如果出現動詞原型做賓語,則傾向於出現a alguien,若是algo而非動詞原型,則可以不出現a alguien。

因此,obligar這個動作直接的影響對象是人,而impedir的影響對象是一件事,與格所指代的人在這件事中收到牽連,但並非直接影響的對象,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前者使用的是賓格,在後者使用的是與格。

最後,關於這個le是何種與格。 @隔壁周小哥 指出是此處的le是一個利益與格,個人認為此處應該是動詞語義要求的與格,也就是上面搭配中出現的。

關於利益與格,中文的西語語法書中並為給出一個很明確的解釋,西語中與格的分類也多種多樣,除了動詞本身要求的與格,如dar這類表示轉移關係的動詞,明顯需要主語、直接賓語與間接賓語的結構,其他非動詞語義要求的與格(dativo no argumental)中,有dativo benefactivo, dativo posesivo, dativo ético, dativo aspectual的多種子類。回到這個例句,中文語法書中介紹的利益與格通常是表示受益、受害關係,且是非動詞選擇的,也就是可以去掉:

La nariz tapada impedía 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這句話個人非母語者的判斷是雖然可以是正確,但不太自然,且語義與加上le的時候有明顯不同:沒有le時,動詞原型respirar的邏輯主語的普遍的(genérico),就如beber desmasiado no es bueno。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改成名詞形式 respiración normal;而有le時,與格代詞所指的人就是這個原型動詞的邏輯主語。再看 @讀詞典的R 中的另一個例句:

El portero me impidió acceder al edificio.

這句話中若去掉me, 個人判斷應該近乎不合語法。因為若是將動詞原型的邏輯主語作為普遍解釋,則應該改成名詞形式:El portero impidió el acceso al edificio.

因此,此處的le更應該理解為了句子完整性所需要的(argumental),而非可有可無的(no argumental)。

最後,還是關於與格的解釋, @隔壁周小哥 提到另一個例句 Un ni?o me rompió el vaso,此處的me的確是利益與格,因為去掉me,句子完全成立。但還是利益與格界定的問題,因為這句話是有歧義的,me可以是杯子的所有者也可以不是,也就是對應的兩種dativo:dativo posesivo與dativo ético。


先把賓語搞正確,就不難理解了

第一句話可以翻譯成天氣太熱逼他(脫掉了外套),即是賓語,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括弧的部分主謂賓齊全一整句話依然成立,a quitarse la chaqueta算是賓語的補足語。到這裡你的理解沒有問題。

第二句話的賓語實際上是respirar en forma normal,鼻塞妨礙了呼吸。並不是。加個le是為了強調鼻塞影響到了他,突出和他切身相關,所以用的是利益與格,並不是賓格。

你會把第二句的le理解成賓語,一是le和lo做賓格時的界限不那麼明顯(但利益與格必須是le),二是可能因為中文翻譯過來是鼻塞妨礙了他呼吸。這麼翻譯的基準是符合表達習慣,並不是維持原語法結構,中文譯句的他是賓語沒錯,但改變了西語原句le本身的語法定位,畢竟漢語並沒有能夠百分百對應上的利益與格譯法。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可以翻譯成相對合適的漢語,比如:Un ni?o me rumpió el vaso, 可以翻譯成:一小孩把杯子給(a)我(mí)摔了,也就是me。


在西語中 做直接賓語陽性時 le可以替代lo 這個已經普遍承認可以替代了 但是要注意做直接賓語陰性時不可以用le替代la 只有陽性可以


El calor lo obligó a quitarse la chaqueta

主語el calor , 賓語lo

句式obligar a alguen a hacer algo

la nariz tapada le impide respirar

主語la nariz, 這裡的結構其實可以理解為

impedir hacer algo/impedir inf

le 是受事者(受到影響的人),所以le在這裡指出了受到那件事影響的人,如果這個是是我也可以是

la nariz tapada me impide respirar

所以其實這個句子可以這麼理解

la nariz le impide (a él /ella) 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學到了學到了,修改一下:

  1. El calor lo obligó a quitarse la chaqueta. --- lo直補,可以用le代替(leísmo)
  2. La nariz tapada le impedía respirar en forma normal. --- respirar en forma normal是動詞原形短句作直補,le間補


感謝 @大查科的捕獵者d的指正,以下修改。

我西班牙語在西班牙學的,所以我不是很懂國內教學的賓格和與格之說。

來分析第一句句El calor LO obligó a quitarse la chaqueta。這句話以 @大查科的捕獵者 的分析為準。

我一開始弄錯了,這裡sujeto是 el calor,因此我以下的用法和例句和這句話無關。但是也希望可以把相關知識分享給大家。

給大家一個公式:

Cmplemento+ verbo+ estructura enfática (para destacar,para dar fuerza,intensidad)

舉幾個例子

Yo he comprado esta camiseta por Internet / esta camiseta LA compré por Internet(sujeto是我,不是camiseta)

Ayer vi a mi profe en centro / a mi profe LO vi ayer en centro (sujeto是我,不是老師)

Este ni?o ha comprado el pan en la panaderia / el pan LO ha comprado el ni?o en panadería(sujeto是小孩,不是麵包)

此El calor LO obligó a quitarse la chaqueta這句話改變一下形式也可以改為hacía tanto calor que se obligó a quidar la chaqueta(這裡的se放前放後都可以)

都是強調非常熱的意思。

至於第二句我覺得大多是回答都對的,你可以常考他們的答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