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封面

當姑娘好心扶老人反被訛之後....

發生在2006年的「彭宇案」這一標誌性案件,讓「老人該不該扶」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也讓見義勇為反被訛詐第一次走進大眾視野。

(該圖片來源於網路)

「老人該不該扶?」這成為了一個困擾人們多年的中國式難題,提供救助怕被對方反咬一口,不提供救助又將面臨良心上的譴責。

(該圖片來源於網路)

雖然十年後,彭宇終於承認自己當時確實撞了老人。但「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扶?」這句話卻已經深入人心。從此之後,「敢扶老人」似乎成了一件「財大氣粗」的事情。

為什麼摔倒老人無人敢扶?就算扶還要錄像作證?很多人擔心如果被老人訛詐,如果沒有監控證明自己清白,目擊路人又選擇沉默,自己就會面臨嚴重後果,甚至是巨額賠償金。

隨著「扶老人被訛」的新聞事件輪番轟炸,很多人說:「我老了肯定不做『訛人者』,但我不會冒險地去當那個『扶人者』。」我們很難讓「壞人」變好,也沒有立場呼籲每個人都勇敢地去扶老人。但是,當你看到有人因此被訛時,你會勇敢地為「扶人者」作證,為正義發聲嗎?

我們做了一個這樣的社會實驗:如果一位姑娘好心扶老人反被訛,目睹這一場景的路人們會怎麼做?

這位大姐目睹了「姑娘被訛」的全程,然而她只是好奇地回頭看看,然後繼續玩手機離開。

這三個路過的男生也只是看看熱鬧,然後默默離開。

這位大媽看到「老人倒地」這一場景後,先是默默走開,然後又停下了腳步。

她回頭望了望,發現姑娘被訛。猶豫片刻後,她拐回了原處。

她伸出手指著老人想要說點什麼,但並沒有說出口,最終還是默默地離去。

是什麼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猶豫?是什麼讓她最終決定什麼也不說呢?

有些人選擇了沉默,但更多人為姑娘站了出來。

這位紅衣服男生停下了腳步,然後他拿出手機錄像,對姑娘說:「姐,沒事,我幫你錄了!」

男生:「我剛剛也想扶他的。我看你過來他這樣子,我就不敢扶了。」

接著男生對大爺說:「您不舒服,我們叫警察送您去醫院好不好。好不好,大爺?」

其實在看到大爺暈倒、姑娘還沒有去扶他的時候,這位男生就已經放慢了腳步。他在猶豫「該不該扶老人」的那一刻,看到了姑娘扶老人被訛的場景。在他猶豫的那一刻,也許就是在思考:「我如果扶了老人會不會被訛?」這也是很多人在看到摔倒老人時的下意識反應。

一位男生拿出手機全程錄像,還有一位路過的大哥走過來對姑娘說:「有監控,查就行了。你打110報警就行了,這邊都是監控啊!怕什麼啊?是你的你也跑不了!」

看到這一場景後,一位大爺徑直走了過來,把姑娘的手從倒地老人手中掙脫開來。這位大爺邊指責倒地老人,邊示意姑娘離開:「什麼德行?走走走,還人家撞的你,你快拉倒吧!這樣的人連管都不用管!」

這些路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為姑娘解釋:「不是不是,人家小姑娘剛過來。」「我也看見了。」

「小姑娘剛過來。」「打120就行了。」

一位大哥停下腳步主動扶起大爺,還有一位正在送外賣的小哥也停下了。

聽到大爺說是姑娘把他撞到的後,外賣小哥替姑娘解釋:「人家是好心扶你的,怎麼是人家給你推倒的呢?你要不舒服我打電話給120,沒人推倒你,是你自己倒在那兒的!」

看到「姑娘被訛」這一場景後,這位大姐和姑娘一起攙扶老人起來,然後她對老人說:「你可別這樣,這樣我們年輕人嚇得都不敢做好事了。」

這位大姐說的話其實體現了很多人的想法:現在大家都被「嚇得」不敢做好事了。

如何讓好人不再害怕做好事?如何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及時得到救助?這不僅需要法律方面的完善,需要「訛人者」道德素質的提高,同時也需要大家對「幫人者」的支持。

當「訛人者」的作惡成本變高,當「幫人者」做好事時更有安全感;當「訛人者」的謊言很容易被當眾拆穿,當「幫人者」會有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撐腰......讓好人不再害怕幫助他人,讓每個人的善良可以得到妥善保護。勇敢地為正義發聲,這也是善良的一種形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