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星辰一、宋虎臣大師著名弟子 1、董秀升 董秀升,名俊,太谷董村人,生於1882年(光緒八年),卒於1939年,終年57歲。董先生出生中醫世家,其父董芳倫行醫為業,兼營古玩,擅長武技,曾在京津地區與遼寧一帶經商行醫,後定居北京,人稱「山西董」。聞名於世的「大刀王五」王子斌(1844~1900年,名正誼,又稱「京師大俠」,「源順鏢局」創始人),曾師事「山西董」。董秀升天資聰穎,自幼好學,讀詩攻文,並與其弟董子英(名傑,「大刀王五」之師弟)一同隨父習武練功。二十歲隨父遠遊,父卒後與師弟石瑞亭往返於京津及瀋陽一帶,尋師訪友,行醫習武。1918年返鄉,受聘于山西醫院從事醫療工作,遂定居太原。此後,又受山西民眾教育館和山西國術促進會之聘,兼任國術教師。日寇侵華後,政局動蕩,生活無著,先生又染「鴉片」嗜好,不幸於1939年困頓而逝。 董秀升先生幼習山西地方拳械及形意拳,曾師從於多人。弱冠之年,遊學四方,廣投名師,技藝方臻完善之境。他從燕京李志英先生處習得少林絕技——五行柔術,又從河北形意大師劉奇蘭之弟子耿繼善、李存義、張占魁學藝,並親得劉奇蘭先生之指點,其間與張占魁弟子姜容樵過從甚密。1918年返鄉後,又拜山西宋派形意宗師宋世榮長子宋虎臣先生為師,精學宋氏形意拳,並得師爺宋世榮之指點,於內功一道獲益尤深。1924年(民國13年)6月,64歲的武學大家孫祿堂先生赴晉拜訪師爺宋世榮,往返途經省城時均下榻董先生家。其間,董先生又向孫先生討教八卦、太極等藝。後來,形意大家劉奇蘭次子劉文華先生受聘任教於太原國民師範學校,董先生又向劉先生執弟子禮,虛心求教,技藝日精。 董秀升先生的一生,在武術求學之路上決不抱殘守缺,閉門造車,而是以海納百川、俯仰天地的博大胸懷與寬廣氣度虛心吸納各派武術之長為己所用,與終生固守一人一藝、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井底之蛙」實有雲泥之別。尤在當時門派之間壁壘森嚴、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下,他的這種胸襟氣度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董先生雲水襟懷,書劍情節,文韜武略,多才多藝。1934年,先生著成《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法精義》上下兩卷,由范華印刷廠印刷,晉新書局發行。先生武功精湛,藝通多家,內力充沛,尤精技擊。年近花甲時,尚能與壯漢相較而如閑庭信步,令人嘆為觀止。先生入室弟子有李錦文、李桂昌、劉毅、申秉廉、苗雨林、王乃一、祈艾、商長鎖、左德偉、張成彪等。2、劉實君 劉實君,又名劉瑤琨,河北滄州人,生於1900年,卒於1964年,享年64歲。 先生自幼嗜武,5歲起習武,先後拜劉德寬(八卦宗師董海川之入室弟子,精六合、八卦、岳氏散手等藝,尤擅大槍,人稱「大槍劉德寬」,並擅戟法,傳有著名的 「六趟戟法」存世)、紀子修為師習八極、六合、通臂、八卦、太極諸藝。後拜宋氏形意拳大師宋虎臣為師精習山西派宋氏形意拳,尤精「內功盤根」。其技藝全面,尤擅散手,因其手快,故有「快手劉」之稱。他一生從軍,戎馬倥傯,曾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武術教師。 劉先生晚年授徒較多,有孫豹隱、黃江天、劉義群、王文滿、李茲軒、潘興文、趙夫敏、張鳳、於欽都、楊基偉等。3、車潤田 車潤田,字雨亭,號笑然,山東寧津(原河北吳橋縣)張敖鄉高崔庄人。生於1907年10月22日,歿於1993年10月15日,享年87歲。 車先生1923年從原籍到山西太原學習鑲牙技術,1933年在太谷開設鑲牙所和照相館。在此期間,有緣與形意大師宋虎臣相識並拜在宋師門下學練宋氏形意諸般技藝,與師食則同桌,寢則同室,情同父子,深得真傳。他侍師至孝,練功刻苦,勤思善悟,深得宋門內功真傳與大槍精髓及短拳長勁之妙用。 宋虎臣大師晚年患病在床後,車先生衣不解帶,日夜精心照料,多方延醫治療,終乏回天之術而未能留住授業恩師。恩師病逝後,他又得師叔宋鐵麟大師的耳提面命和諄諄教誨,頗得宋門武功真傳。 車潤田先生還為宋家拍攝了許多照片。今天我們有幸看到宋虎臣、宋鐵麟大師等人的很多資料照片,實車先生在太谷開照相館之功也。 1982年,車潤田先生定居天津塘沽後發揮餘熱,廣傳形意拳,為宋氏形意拳的傳承發揚和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其津門弟子有周金柱、周金堂、田永生、楊其軒、楊其發、陳寶先、李燕福、李義、張志強、吳清江等二十餘人。4、李旭洲 李旭洲,名耀東,河北保定人,生於1899年,卒於1962年,享年63歲。 先生少年時愛好武術,性喜動手。早年寓居山西太谷,經人介紹,投師於宋氏形意大師宋虎臣先生習藝,並得師爺宋世榮宗師親傳技藝,也得師叔宋鐵麟大師之指點,他練功刻苦,勤學巧悟,堅持不懈,終成大家。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李旭洲先生從山西返冀,在津京一帶設場授徒,其主要活動區域在天津市河東區復興庄一帶。當時復興庄系武林高手薈萃之地,李先生因武功高強有「鎮東窪」之稱。李旭洲先生深得山西宋氏形意之真傳,內功深厚,勁力精巧,尤擅技擊。其出手神速,內勁飽滿,冷彈脆快,將形意拳七拳十四處打法運用得淋漓盡致,達到了渾身無處不彈簧、挨著何處何處擊的精妙境界。因此,後來享有「津門河東大俠」之譽。 先生一生授徒較多,主要有許繁曾、張得記、孟洪福、周連聚、張貴良、張啟發、劉佩滿、張燕、於連發、張長泰、楊月波、孫玉文、鮑進興等人。宋鐵麟大師著名弟子1、吳立孝 吳立孝,字子達,山西太穀人,生於1896年農曆12月4日,歿於1983年農曆7月22日,享年87歲。 先生自幼嗜武,曾習少林、八卦及刀、槍、劍、棍等兵器技藝。15歲時,正式投師於形意大師宋鐵麟從學宋氏形意諸般功夫,並親得師爺宋世榮親授技藝,藝臻上乘,尤得宋門內功真傳,技術全面,功力深厚。 1933年秋,吳立孝先生隨師叔賈蘊高大師去濟南參加華北國術擂台大賽,大勝而歸,並獲得「青龍偃月刀」。1937年日寇侵華時期,吳立孝先生在國難當頭之際積极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廣泛傳授盟員殺敵本領,屢創日寇,令敵聞風喪膽。直到1980年日人訪華時,還打聽吳立孝先生之威名。 吳立孝先生武功精深,武德高尚,是一位在武術界廣獲讚譽、受人尊敬的前輩長者。他隨宋鐵麟大師習藝近70年,一生集中精力傳徒授藝,弘揚武術,並撰寫了《宋氏形意拳》、《氣功與健身》等書稿。 先生一生授徒較多,門下佼佼者有田進忠、陳長印、賈繼堯、杜洲、柳惠生、劉稱心、劉德豐、董春寶、張效書、賈申武、庫進忠、庫進生、陳月海、李玉根等人。2、史一峰 史一峰,山西太穀人,生卒年不詳。從師形意大師宋鐵麟習宋氏形意拳,功力深厚,技藝精絕,尤長技擊。 史先生後任太原某廠廠長,曾以宋門精功與太原晉祠至太谷60裡間的眾多名家高手交手試技,未嘗一負。遂稱雄晉中,名聞遐邇。3、田種蘭 田種蘭,字子馨,山西平遙人,生於1914年12月17日,卒於1982年8月21日,享年68歲。 田種蘭先生出身武術世家,其祖上三代均以授拳、保鏢、捕快為主要職業。受此家風熏陶,他自幼即隨父練功,習長拳、綿拳、六腿等藝。他生性好鬥,酷嗜武功,以舞槍弄棒為樂事。因其父早逝,家境貧寒,他17歲即到太谷西大街宋鐵麟大師的鐘錶店當學徒,21歲返家。在宋鐵麟大師的鐘錶店期間,他目睹了宋鐵麟大師及各地武術高手的精湛技藝,從而使他無限神往宋門武功,也更熱衷於習練武功之事。此後,他便時常到太谷向宋鐵麟大師等人習學宋氏形意拳。經長期考驗,終於在1951年左右被宋鐵麟大師正式收為入室弟子而獲宋門武功真傳。 田先生天性嗜武,數十年來不避寒暑,勤功苦練,精心探研,著重在實用技術上狠下功夫,從力量、勁節、技巧、速度、靈敏、戰術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細緻地刻苦研究,創編出多種新的練法。他技術全面,功深藝絕,與諸多高手切磋試技,常常是瞬間勝負立判,從而名揚三晉,威震武林。先生痛恨倭寇,曾以形意崩炮二拳重創兩名日本憲兵而身遭酷刑,保釋後奄奄一息。建國後,他重振雄風,東山再起,廣招門徒,弘揚真功,在自家大院中長期開展無護具式傳統武功自由散打,訓練出一批能征善戰的技擊好手。 田種蘭先生出生於在舊社會刀頭舔血、以武術為生的特殊武術家庭。受傳統家風影響,他除嗜好格鬥技擊外,一生都保持著舊時江湖武人所具有的高度戒備心。據宋鐵麟大師長子宋光華先生講,田先生在行止坐卧、飲食茶水間皆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時時都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蓄勢而待、一觸即發之勢。更令人稱奇的是,先生晚上睡覺從來不脫衣服,都是和衣而卧,以應隨時之不測。這正是舊時鏢師、武俠必備之素質,在先生身上可謂一覽無餘。嗟嗟夫,奇哉! 田先生一生授徒眾多,佼佼者數十人。主要弟子有李六八、冀立業、范天保、田寶林(子)、田寶榮(子)、米克儉、梁雲源、李雲、董青山、李孟祥、馬植舜、李金生等人。4、趙永昌 趙永昌,山西祈縣人,生於1919年,卒於1993年,得年74歲,從師形意大師宋鐵麟精習宋氏形意拳,頗得宋公真傳。系山西省武術隊最早武術教練之一,在山西武術界聲名極著。 1980年,全國武術觀摩大賽在山西太原舉行,趙永昌先生在會上表演宋氏形意十二形及宋氏形意拳獨門兵器麟角刀,技壓群雄,滿場轟動,榮獲金牌獎。趙永昌先生一生授徒甚眾,主要有王儒貴、賈寶壽、趙川輝(子)、武星民、張育仁、李靜、馮拉科、郝湛龍等。5、宋光華 宋光華先生,祖籍北京大興,1932年生於山西太谷,是宋氏形意拳創始人宋世榮侄孫、宋世德嫡孫、宋鐵麟長子,也是目前存世的、宋氏形意拳碩果僅存的有限前輩長者。 宋光華先生幼承庭訓,隨父宋鐵麟大師習彈腿、長拳、形意,兼習太極、八卦諸藝,並得伯父宋虎臣、宋青山之指點。他練功刻苦,不避寒暑,視祖傳技藝為瑰寶,數十年勤研不怠,內外兼修,文武並重,藝臻爐火純青之境,是當今存世者中唯一全面繼承宋氏形意拳功法、拳法、器械、套路、內功和理論的宋氏形意拳第三代 「邦」字輩嫡系傳人,也是宋氏形意拳的歷史見證人和國內外宋氏形意拳的核心。 先生自幼生長於武術世家,廣識名家高手,各路豪傑,所以胸懷寬廣,眼界開闊,頗有大家風範,宗師氣度,在海內外武術界享有極高聲望。凡與先生交往者,皆為先生無私無畏、寬仁忠厚的高尚人格所深深傾倒。 宋先生不僅技勇超群,武德高尚,虛懷若谷,平易近人,而且武術理論功底深厚,學術研究碩果累累。20世紀90年代後,先生除在各武術刊物發表多篇武術類文章外,還潛心著述,出版了《宋氏形意拳》和《宋氏形意拳續編》兩部專著,數次脫銷,反覆再版,深受好評。宋光華先生曾在各類武術大賽和論文研討會上多次榮獲嘉獎,並數次被太谷縣政府、縣體委評為先進工作者。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宋光華先生長期從事武術教學活動和參與各種社會武術活動。尤其是從21世紀開始,他先後到全國各地及香港、美國、澳門、新加坡等地進行講學交流,深得好評。同時,他還在香港註冊成立了「宋氏形意拳協會」、「國際宋氏形意拳總會」和數個國外分會。並建立了「形意宋氏堂」網站,籌建了宋氏形意拳宗師紀念碑等。因此,先生的事迹被《中國民間武術家名典》、《中國大百科人物專集》、《山西武術名人名拳錄》、《太谷縣人物誌》等收編入書。作為宋氏形意拳的直系家傳人,宋光華先生深受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尊敬和愛戴。歷任山西省武術協會常委、山西省形意拳協會顧問、太谷縣武協副主席、山東省形意拳心意拳研究會顧問、國際宋氏形意拳總會會監等多家職務。1998年,先生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評為「國家武術七段」。 宋光華先生思想開放,虛心好學,在繼承祖傳秘典《內功四經》和《易筋》、《洗髓》二經的基礎上,他與各派高手廣泛交流技藝,互相取長補短,結合現代體育、生物力學等理論,不斷研究提高,推陳出新,使宋氏形意拳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風格也更加獨特别致。 宋光華先生雖已年逾古稀,但身體健壯,精力充沛,身軀挺拔,老當益壯,仍在為宋氏形意拳的傳播發展和人類的健康事業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奮鬥著,正是「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 先生性喜讀書,好學不倦,淡泊名利,超然處世。其為人忠厚質樸,俠骨禪心,有古長者之風。無論何人求教,他都有問必答,從不藏私。教習後學,循循善誘,孜孜不倦,使學者備感親切。其弟子遍及全國各地及日、美、法、俄等國。先生一生誨人不倦,授徒眾多,其主要弟子有劉豐、劉如漢、武振淇、馬福民、付茂蘭、庫晉雲、王勤學、李國梁、吳亦民、潘小傑、苗永治、蔡衛東、宋寶貴(子)、宋寶昌(子)等。 關於宋光華先生的詳細武術歷程和武術業績,我在《俠骨禪心 功純藝精——記著名形意拳家宋光華先生》一文中有比較全面的記述,此文僅簡述而已。任爾琪大師著名弟子何連蠻 何連蠻,字卓敬,山西太原市南郊辛村人,生於1902年,卒於1989年,享年87歲。 先生自由酷愛武術,四處虛心求教。後拜形意拳大師任爾琪為師,系統學練宋氏形意五行拳、十二形拳、盤根功、內功、五方鴛鴦掌等。練功刻苦,勤奮鑽研,深得真傳。後來,他又向劉文華、王新五學習太極拳、八翻手等,還向山東武師郭殿武學習連環劍。他還對各種兵器的單對練及使用法有較深研究。其弟子遍布山西、江西、內蒙等地,主要有康二保、張銀娃、王禿娃、李四妮、高全義、胥四則、康潤生、張玉生、韓寶玉、胥文信、宋毛兔等。賈蘊高大師著名弟子郝湛如 郝湛如,原名映淵,山西榆次人,生於1900年,卒於1971年,享年71歲。 先生系宋氏形意拳大師賈蘊高之高徒,但其自幼多在宋家從其師伯宋虎臣和宋鐵麟習藝,並得師爺宋世榮之親傳,技藝精絕,功力非凡。他還繼承家傳中醫,造詣極深,並以醫為業。 1927年,郝湛如先生曾借經商之便遊歷南北各省,尋師訪友,深研各派功夫,頗多心得。後來,他以宋門《內功四經》之《神運經》、《地龍經》發展了夜行術;以《內功經》和《納卦經》為基礎,創編了多種運練於周身的訓練法和技擊法。他精熟各種兵器,尤擅大杆子。1946年,他定居上海,以醫為業,懸壺濟世,其醫德醫術均深受患者好評。 先生初闖上海灘便一鳴驚人,拜師學藝者甚眾。到上海後,先生曾與以心意拳疾、毒、狠、快之超人功夫享譽上海灘的盧嵩高先生切磋交流,惺惺相惜而結為摯友。後來,先生又與各派高手試技而顯示出深厚的功力與不凡的造詣,因而與盧嵩高、王子平等並稱為「上海武林四大家」,聞名海上,享譽遐邇。 郝湛如先生對宋氏形意拳在上海、華東諸省的傳播發展頗有貢獻。當今宋氏形意拳在南方傳播之功,當首推先生也。先生還將宋氏形意拳的拳譜資料、珍貴相片妥善保存並傳於弟子,給後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文化財富。 先生傳人較多,得意弟子有新中國武術開拓者邵善康及朱福寶等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