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了,它來了,它帶着一堆槽點走來了。”



在經歷了漫長的8年時間後,一代“劇王”《權力的遊戲》今天正式落下帷幕。迎接這一刻的有讚歎,有懷念,有唏噓,更多的是不滿與抗議。


今早8點,國內擁有《權遊》獨家版權的騰訊視頻發佈微博,稱因種種原因,最終集將延期上線。



隨即,短短几個小時之後,沒來得及追劇的觀衆就被微博熱搜劇透了一臉。


鮮明的大字掛在那裏,言簡意賅:“XX死了”,“XX當上了國王”


然而,這一次大家對於劇透的反感明顯沒有以往來得強烈,更多人甚至早在幾周前就已經表達出“鐵王座愛誰誰坐吧,不關心了。”



可見觀衆對於《權遊》的爛尾趨勢早已累覺不愛。


前幾日有報道稱,海外網友請願重拍第八季,新聞剛報道出來的時候人數只有十萬左右,截止到昨天已經突破百萬。



今天大結局播出後,人數想必還會持續上升。


第八季爛尾已經板上釘釘的事實,所以它究竟爛在了哪裏?


以下內容有嚴重劇透

如果還沒來得及看劇

可滑屏至“劇透結束”提示後繼續閱讀


從始至終,《權遊》的特效和視聽語言一直沒得說,第八季中令人驚豔的場面比前幾季都要多。


被觀衆們所詬病的地方全部集中在故事走向和人設轉變兩個方面。


第一集和第二集,當時只是覺得平庸了一些,如今反倒成爲了最安全的兩集。


二丫睡大牛是第二集的爆點,很多人捂着胸口高呼不能接受,但“狼家有女初長成”絕對不算槽點。



從第三集“長夜”開始,(這裏先拋開恢弘熱血的戰爭場面不談),編劇們開始了一系列迷惑行爲大賞


戰鬥力最強的多拉克斯騎兵團開局送人頭,只爲成爲夜空中最亮的星;



標槍運動員夜王千里迢迢走八季,傾其一生阻止全球變暖,剛笑了一下就死在二丫刀下;



第四集,囧雪諾面對掉了一隻耳朵的白靈冷漠異常,扭頭就走,這種男人不配養狗。



渣男詹姆前腳高喊着“爲了生者”來到北境,勾搭完美人馬上又喊着“爲了瑟曦”回到君臨,拔x無情。



第五集,人精瓦里斯坦然等死;小惡魔持續智商掉線;龍媽瘋狂屠城;二丫無頭亂竄;被寄予厚望的囧雪諾從頭到尾只會一句“她是我的女王”。



今天第六集,520當天,龍媽死在了囧雪諾手上,生動地告訴我們有情人不但會成爲親姑侄,還有可能會一邊聽對方說甜言蜜語一邊被突然捅死。


龍媽死的時候其實不是很難受,但是卓耿的反應太讓人淚目了,突然就想到它剛出生時站在龍媽肩膀上的一幕。


至於布蘭躺贏這一點,有人表示很不服,但我覺得這個安排挺好的。自帶天眼系統,保障人民安全不成問題。



劇透結束,以下內容可放心閱讀。


那麼,《權遊》狗尾續貂,究竟誰背鍋?


很明顯,觀衆所有的唾沫都吐在了兩位編劇的身上: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




不光國內觀衆,海外網友在請願重拍的同時也提出要開除兩位編劇。


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是美劇《權力的遊戲》的發起人、總編劇,以及執行製片人,是絕對的幕後人員。



大衛·貝尼奧夫(右)和D·B·魏斯(左)


身爲這場“權力的遊戲”中最有權力的人,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這兩位“大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事業巔峯,又如何淪爲“全民公敵”的呢?


《權力的遊戲》播出8年,但兩位製片人在採訪時一直說爲這部劇奮鬥了11年。如果要追溯兩人與馬丁老爺子的原著《冰與火之歌》結緣的時間,還要回到更早的時候。


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是兩個美國猶太人,一個來自紐約,一個來自芝加哥,年齡也只相差一歲。



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是搭檔也是多年好友


1995年,大衛·貝尼奧夫來到愛爾蘭的都柏林聖三一學院深造,參與一個爲期一年的研究愛爾蘭文學的項目。


在那裏,他遇到了同樣在研究愛爾蘭文學的D·B·魏斯。多年後,愛爾蘭也成爲《權力的遊戲》最重要的取景地之一。


研究愛爾蘭文學可不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關於詹姆斯·喬伊斯、塞繆爾·貝克特等文豪的論文讓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頭大,也讓兩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困惑。


大衛·貝尼奧夫曾說過:“一想到自己的論文世界上只有三個人會看,我就覺得自己好沒前途。”


所以大衛·貝尼奧夫迅速從一位學者轉型爲一位作家、編劇。他的第一本小說《第25小時》就被“前蜘蛛俠”託比·馬奎爾賞識,後被拍成同名電影,由斯派克·李導演,愛華德·諾頓主演。


《第25個小時》劇照


大衛編劇履歷表上的作品還包括《特洛伊》、《金剛狼》、《追風箏的人》等。據說他在爲2004年的《特洛伊》做編劇時,從華納拿到的稿酬就已經達到250萬美元。


D·B·魏斯的編劇經歷比較簡單,在《權力的遊戲》之前,他參與的所有編劇項目幾乎都泡湯了,或者壓根沒幾個人聽說過。


兩位大編劇第一次讀到馬丁老爺子的《冰與火之歌》這部鉅著是在2006年。


當時是大衛·貝尼奧夫的一位文稿代理人向他推薦了這部作品,大衛開始以爲這又是一個《指環王》的拙劣模仿者,但細讀之下大爲驚豔,“讀到詹姆將布蘭推下高塔後,我沉迷了。”



又讀了幾百頁之後,大衛·貝尼奧夫決定給D·B·魏斯打電話推薦這本書。因爲兩個人不僅是多年好友,也都是《龍與地下城》的資深玩家,大衛認爲DB應該喜歡這部書。


結果是D·B·魏斯花了三天時間讀完了900多頁。他一直坐在沙發上讀,連吃飯也不起身,他女朋友一度以爲他被封印在沙發上了。


兩人用“震驚”、“欲罷不能”、“高潮不斷”來形容初次讀到《冰與火之歌》的感受。


就這樣,兩個沒拍過電視劇的新手像受到召喚一般,主動找到喬治·R·R·馬丁,大言不慚地說想把他的鴻篇鉅製改編成電視劇。


兩人和馬丁老爺子在洛杉磯的棕櫚泉酒店吃了一頓5個小時的午餐+晚餐,期間掏心掏肺,描繪《權力的遊戲》的藍圖。


最終,因爲一個精彩的回答,馬丁老爺子選中了他倆。



兩位製片人與馬丁老爺子合影


當時馬丁問兩人,“你們能猜到瓊恩·雪諾的生母是誰嗎?”兩人同時說出萊安娜·史塔克的名字。這是書中沒寫,但兩個書迷早就討論過的問題。馬丁老爺子很滿意。


按喬治·R·R·馬丁的說法,其實他早就考慮過將《冰與火之歌》影視化的問題,也有很多電影製片人向他拋過橄欖枝。


馬丁的想法是,拍電影肯定是不合適的,《冰與火之歌》體量比《指環王》還大,拍電影起碼拍20部。



而《指環王》系列的成功讓製片人們都傾向於改編電影,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幾乎是唯一提出改編電視劇的人。


搞定了馬丁老爺子,下一步就是找人買單了。


兩位製片人最初帶着這個項目向Showtime提交方案,但因爲預算太高未獲得通過。然後HBO接盤,撿到了一個大寶藏。


HBO有眼光,但也並非一下子就看到了《權力的遊戲》的潛力。尤其是HBO此前從來沒拍過史詩奇幻劇,這部劇的預算又非常之高,想說服HBO掏錢並不容易。




戲劇性的一幕再次上演。


HBO負責項目開發的總裁邁克·隆巴頓去健身,在健身房遇到了兩個怪人,他們不好好健身,而是拿着紙筆埋頭寫寫畫畫。


邁克·隆巴頓覺得兩個怪人很眼熟,仔細一看,原來是剛剛來公司提案的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兩人正在快被翻爛了的劇本上做筆記。邁克·隆巴頓大受感動。


因爲這個美好的巧合,《權力的遊戲》的項目很快在HBO通過了。


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開始着手試播集的準備工作,過程卻並不順利。先是遭遇好萊塢編劇大罷工,耽誤了不少時間。試播集拍完後效果也非常非常差,導致HBO不得不花大價錢重拍試播集。


最初的試播集有多差呢?


據飾演瓊恩·雪諾的基特·哈靈頓透露,他在被斃掉的試播集中表現是如此之糟糕,以至於製片人經常嚇唬他,“你要是總抱怨的話,我們就把試播集放到網上。”


試播集之後換了很多演員,比如凱特琳·史塔克一開始是由詹妮弗·艾莉(上)飾演,後來才換成了米歇爾·費爾利(下)


2011年4月17日,《權力的遊戲》正式在HBO開播。


《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平均每集製作成本500萬美元,而當時,主流美劇的平均製作成本也就200萬美元。


然而這些錢想做好《權力的遊戲》還是不太夠。《權力的遊戲》直到第二季的“黑水河戰役”時才正面表現大規模戰爭戲份。



這一集由馬丁親自撰寫劇本,海陸空三個維度的戰鬥非常壯觀。但把文字變成畫面,需要燒掉很多美元。


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硬着頭皮去HBO要錢,HBO高層很大方地問:“再給你們加50萬夠不夠?”答:“不夠。”“再給加100萬夠不夠?”答:“不夠……”


最終兩人從HBO爭取到200萬美元的追加投資,雖然他們的心理預期是250萬美元。


事實證明,這筆錢投的非常有價值,“黑水河戰役”後,《權力的遊戲》一炮而紅。HBO的觀衆訂閱數瘋狂增長。


因爲劇集太紅,2014年時,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女王和菲利普王子還曾親自到訪《權力的遊戲》在北愛爾蘭的片場。


劇組成員當時邀請女王坐一坐鐵王座,女王很高冷地迴應:“不了,謝謝。”因爲英國國王是不允許坐上其他國家的王座的,即使是電視劇中的王座也不行。


之後,隨着《權力的遊戲》人氣越來越高,HBO也越來越敢於爲它花錢。到第八季時,《權力的遊戲》的單集製作成本已經超過了1500萬美元。


前面已經說過,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是整部劇的總編劇和執行製片人,每一集的創作他們都有參與。


兩人曾在採訪時透露,他們的工作方式是,先把一整季的大綱寫好,然後會同時兼顧撰寫劇本和前期籌備的工作。


開拍前,一整季的劇本都已經寫好。一完成整季的拍攝,他們就會馬上着手寫下一季的大綱,同時監督後期工作。


 “瑟曦”琳娜·海蒂透露,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對臺詞特別上心,演員不能做任何修改,“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有時想稍微即興發揮一下,心想‘他們不會知道的’,但他們每次都能察覺。”




因而工作量太大,兩人經常全年無休。每季《權力的遊戲》都會在幾個國家同時拍攝,演員上百人,劇組幾千人……兩人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一切都搞定後最想做的事是補點覺。


除了編劇和製片,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還參與了少量導演工作。八季《權力的遊戲》中,兩人共執導了三集,都是聯手執導。


這三集分別是第三季第三集、第四季第一集、第八季第六集(把大結局留給自己也是非常有私心了)。雖然是聯合執導,兩人喜歡用拋硬幣的方式決定具體由誰來署名。


今天的大結局就是他倆親自上陣拍的


 “我們首次向HBO推薦該劇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我們想要拍一部70小時長的電影。事實上,應該是73個小時,但開頭、中間幾乎不變,現在即將迎來它的結局。”


“我們希望觀衆喜歡它,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爲這部劇付出了11年時間。”


“從最開始我們就考慮如何結尾,一個故事如果沒有好結尾就不是好故事,我們有很大壓力。”


“播完大結局時,我會喝個酩酊大醉,遠離互聯網。”


在談到自己爲之努力了幾十年的作品迎來終結時,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都有些傷感,同時也很慌亂。不知道最近觀衆的反饋是否讓他們壓力更大了。



當然,爲《權力的遊戲》劇本做出貢獻的編劇還有好幾位,所以爲“爛尾”背鍋的也不應只有兩人,比如Bryan Cogman、Dave Hill 等,甚至也包括喬治·R·R·馬丁。


馬丁開始答應爲每季寫一集劇本,但第四季後就沒動筆了。他的理由是要專心把小說寫完,然而並沒有說到做到。


從2014年出版完第五卷《魔龍的狂舞》之後,最新一卷至今都沒能寫出來。



不過,雖然他的書沒有寫完,但後續情節的構思已經在腦子裏了。


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曾透露,爲了劇集的完結,馬丁已經提前把書中的結局告訴了他們。所以第八季的故事設定,基本可以肯定是受到馬丁認可的。


也就是說,即便重拍,該死的八成還是會死,該登基的最終還是布蘭。


照馬丁的速度來看,就算重拍3遍第八季,他的書也不一定寫得完。重拍不過是等於重新換一種爛法。


而且,在我們怪馬丁不填坑、罵編劇無能的時候,其實更應該感謝他們在最一開始將我們帶上維斯特洛大陸,開始了這段奇幻旅程。



總而言之,不管有多少人討厭《權力的遊戲》最終季結束的方式,相信HBO是絕對不會重拍的。


就算可以,也沒必要。


《權力的遊戲》帶給觀衆的震撼和缺憾都是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論好與壞,在今後的很多很多年裏, 《權遊》會被引用到各種稿子裏,影視劇裏,被人反反覆覆說來說去。


在今天片尾主題曲播完的那一刻, 《權力的遊戲》已經註定成爲歷史。


所以,就這樣吧,挺好的。



往期精選回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