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外星人這個名字絕對是IT界身份的象徵。最早的頂級遊戲本,最具競爭力的品牌Alienware,那是那個年代所有筆記本發燒友的嚮往,是極難企及的目標。最經典的17R4,最早的雙顯卡遊戲本。再華麗的辭藻都無法用來形容這高大上的產品。

如今的外星人怎麼樣呢?從2015年的17R3開始,似乎一下子跌下神壇。一方面是放低身價,讓很多普通玩家都買得起(這裡單指美行)另一方面卻是糟糕的品控,羸弱的散熱,和不再華麗的設計感逐步的失去了曾經的發燒遊戲本霸主地位。那麼現在的Alinware 究竟怎麼樣呢 還值得不值得推薦?讓我以一個純粹個人的眼光來看看。

第一部分:外觀與設計

不用多說,外星人的設計語言一直是最前衛的,時尚流線的線條冠以燈廠之名必然能俘獲大批買家的心。

本次介紹的是一臺美行17R5,購自閑魚某良心玩家。成色非常新,是最新的黑色款。

機身顯得非常硬朗,A面和D面採用金屬材質,外殼很厚,結實程度接近華碩玩家國度G703和G752VS。整機重量達到了4.6kg,可以說是最重的遊戲本之一。

D面金屬板超過1/3的面積為進風口,質感不錯。拆掉幾顆2.5XL螺絲就可以升級硬碟和內存了,非常方便。

整機做工非常硬朗,外殼用料很棒,可以說是旗艦4大金剛裏外殼做工用料最好的,並且內部採用兩層框架結構,雖然加大了拆機難度但對內部元件的保護起關鍵作用,而且看起來是非常整潔,賞心悅目。這點必須給滿分。

C面也很有特點,鍵盤依然採用圍裙按鍵,鍵程手感很好,相比較ROG的G703 按鍵更硬,但回彈力度更好,鍵帽很寬大,打字手感確實不錯。以我個人角度來說 可以給幾個品牌的遊戲本按鍵排個名:藍天P870DM最差,接下來是微星的巧克力鍵帽,之後是華碩的寬大鍵帽,手感最好的是外星人的鍵盤。

不過誇歸誇,這鍵帽有個糟糕的地方就是透光太差,由於側面沒有磨光,完全不透光,所以鍵盤背光效果也是最差的,有光的地方基本看不到,完全就是初代背光鍵盤的水準。所以網上纔出現了給AW打磨鍵帽的服務。還有一點是 在這臺最新型號上還沒有採用單點RGB背光鍵盤,這點不應該啊,在旗艦遊戲本里全都採用單點RGB了(藍天除外)微星都採用了機械軸鍵盤,作為遊戲本的領軍人物,外星人落後了。(據說最新款已經改成了單點RGB)

鍵盤佈局不錯,PAGE UP 和PAGE DOWN放在方向鍵左右肩,滿節約地方,另外之前一直有個梗「外星人沒有截屏鍵」這話誰說的,明明第一排就有嘛。。。。。。

掌託部分依然是類膚質材料,沾染指紋比較嚴重。雖然比以前的類膚質好點,但比起G703的那種類膚質,手感還是差點意思,而且清潔和保持乾淨方面是不如G703的。可能玩家國度的類膚質比較硬和滑。不過手感來說最懷唸的還是GT72的玻璃材質,那纔是終極享受,不明白為什麼微星要放棄那個設計。

觸摸板滑動靈敏,按鍵清脆,手感很好。B,C面需要吐槽的屏幕底部和C面頂部開機鍵那一塊亮瞎眼的滑面玻璃。看起來高大上非常漂亮,讓人忍不住去擦上面的灰塵,然後再看「我湊。居然留下劃痕了,這什麼破材料」此處極容易刮花,我極反感這種用料,B面用還情有可原,畢竟有眼球追蹤需要透光,C面就純粹為了好看了。

介面方面我只說一點:DELL你能多給兩USB麼?從17R3吐槽到現在居然不改!真是倔的像頭驢。

第二部分;性能測試與噪音

外星人的性能釋放很強,我拿到時是官方系統。並沒有出現卡頓,降頻的問題。該機的BIOS選項裏有一個性能開關,

把CPU 性能模式打開後CPU功耗將提升到110W,8750H將得到完全的釋放。

象棋可以輕鬆達到21000以上,R15 也是目前見過的最高分1236.甚至小超G703GS。

自帶的1070OC版 是一塊體質非常好的顯卡,功耗125W,GPU-Z默認渲染達到1911頻率。跑分如圖。

說不清這塊所謂OC版是怎麼來的,有人說是單純拉10W TDP,也有人說是特挑體質,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普通1070的極限超頻一般可以拉250核心,但這張卡最多拉200,再高一點都會崩。

所以極限超頻後跑分達到了恐怖的X9100,當然也有8750H的加持,但作為一張125W的顯卡可以接近1080水平實屬難得。相比之下1080的發熱,功耗和性價比就......可以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了。

可以看到AW把這顆8750H 發揮到了極限,測試時單CPU功耗甚至衝破80W。但極致性能也帶來了極致的噪音和發熱。首先自帶的散熱硅脂就是一坨樂色,有人說這兩代AW就是拜垃圾的原廠硅脂所賜,毀譽參半,我比較贊成。因為拿到這臺機子時無論測試與否都可以看到溫度上躥下跳,哪怕開網頁,玩小遊戲都會各種85度90度的竄,負載明明只有20%。實在莫名其妙。以上測試時全部做了降壓處理,否則性能根本發揮不出來。

巨大的發熱最直接就是引起風扇的狂轉,幾乎80%時間都是在滿轉速下完成的。

可以看到,100%轉速下出風口噪音66分貝,前方正坐噪音54分貝。這也是我們遊戲時百分百聽到的噪音。雖說比起GT73開強冷算小不少了,但他是全部遊戲時間一直伴隨玩家的。所以人們覺得很吵很煩。究其原因還是AW的散熱規格不足,在低轉速下無法迅速傳導熱量,風扇功率較小,轉速不夠時候吹出的風也很小,後面散熱測試環節會說明。

機身表面溫度控制的理想,最高在鍵盤上方區域。43度。整體微溫,隔熱做的不錯。

此處是GPU核心位置。雖然僅有一個GPU出風口,但顯卡溫度控制的非常好,效能超高。整個使用過程中就沒見過65度以上。

第三部分 散熱效能測試

早在17R4剛出來時候關於外星人17R4和微星GT73散熱的比較就非常激烈。無論誰的粉絲羣都認為自己的機器散熱強悍,還寫出各種測評帖子和截圖。不過很多外星人用戶的測評都不怎麼準確,要麼沒有環境變數,要麼測試強度不夠,要麼就是信仰加成。我也是首次接觸外星人,希望我的「主觀測試」能給看客們一個最真實詳細的比較做參考。

首先要說明的是 AW在17R4時候 1070版本的散熱模塊是比較弱的,熱管細,效能較差,而且會出現嚴重的CPU核心溫度不均問題,也就是初代版本散熱模塊製作有問題。經過若干版本更迭,現在的17R5 1070OC版採用的是和1080版本一樣的散熱模塊,效能和規格都是最強形態,

其次是這個原裝硅脂就是一坨屎,原諒我爆粗口,真的非常爛。我覺得比淘寶的萊德爾還要差,在清理時候費了點勁,實在太硬了,反覆鏟了幾遍才搞掉。然後現在的所有測試都是換過TF8硅脂和液態金屬後的測評。

TF8測試環境室溫17度,主機墊高,CPU降壓100MV,機器開啟強冷。

可以看到 8分鐘雙烤測試GPU始終堅挺在63度沒有變化,功耗125W。CPU部分則因為EC限制和降頻最終保持在60W,溫度84度。可以看到即使換了TF8 溫差依然超大,說明三螺絲的CPU散熱底座設計有問題,之後又嘗試更換暴力熊,故意在兩端多擠了一點,壓平。溫差問題解決了。但溫度依舊。只是稍微好一丟丟。

這個成績怎麼說呢,對於消費級筆記本來說,比如。7000到9000擋位,我覺得很不錯了。CPU壓住60W比較輕鬆,GPU輕鬆無壓力。但是對於外星人這種2W塊的豪物,還是覺得不甘心。下面嘗試更換液態金屬來挖掘這款散熱的潛能。

環境溫度22度,機身墊高,CPU部分換不知名便宜液態金屬,GPU部分是較為持久的7921。(主要是第一次換液金髮生了開機不能的嚇人意外,而且GPU做防護太麻煩,液態金屬對顯卡無作用,所以就不搞了)

先是普通模式60W功耗雙烤,降壓110mv

可以看到,GPU依然是62度,CPU溫度壓在了75度,最大溫差控制在6度。算上室溫差距,這溫度下降幅度非常可觀了。

之後是打開BIOS裏的性能模式,此時CPU性能完全釋放,降壓110mv 情況下單烤FPU 達到了恐怖的105W.滿頻率運行。最大溫度達到了91度,但功耗非常堅挺,絲毫沒有下降的意思,但是烤機過程中可以發現CPU的部分核心頻率會出現震蕩,忽高忽低,最低到3.1G最高3.9G原因未知。

下面是最極限的雙烤測試。考慮到功耗壓力,繼續降壓185mv

一開始是保持105W 的,但隨著溫度的升高,慢慢降低功耗 到87W 基本不變了,最高91度。但溫差被拉大了。GPU溫度被拉高到65度。

這樣的成績令我驚訝,說明外星人的散熱模塊設計並不差,甚至可以比較接近G703水平。如果更換功率更大的風扇也許......我只能懷疑散熱模塊的設計出了問題,導致導熱效率不佳。換液金和極品硅脂比較完全是兩個檔次,從後面的遊戲測試來看,即使暴力熊加持溫度一樣非常差。

既然有了和G703 GT75較勁的散熱水平,那麼下面就是實際的遊戲效能測試。

第四部分,遊戲測試環節

本部分我不打算測過多遊戲,只挑選強度大的3款。但每一款都要測兩遍,分別是原裝硅脂和液態金屬。

1.巫師3

默認硅脂在17度室溫下的表現也堪稱慘不忍睹,即使開著強冷加墊高依然無法安心遊戲。

最高特效下大部分場景是在90度情況下度過的,CPU也會有時不時的降頻。最高達到97度,GPU卻很穩定 始終61度,負載99%。遊戲幀數不錯,短時間未出現卡頓問題。但心裡總是很膈應。

更換液態金屬之後有明顯的改善,室溫22度強冷狀態,CPU大部分時間為67度,最高77.極個別情況會跳80度。GPU溫度不錯,最高為61度

全程遊戲幀數60到75之間。體驗流暢,全程無尿點:

2.GTA5,時至今日。這款優化極佳的滿分遊戲依然是考驗性能的好選擇。只因為他就算很低的配置都可以跑順暢,但全特效下即使高級硬體也無法高幀率穩定運行。

默認硅脂效果很糟糕,明明CPU負載不高但溫度卻基本是在80到90之間度過的,6核心溫差巨大。

更換液態金屬後也有明顯改觀:大部分時間CPU為70度上下,最高77,GPU普遍62度。

GTA5的最大CPU功耗喫到恐怖的90W.這也是造成溫度跳躍的根本原因

3.戰地1,在測試的三款遊戲中,單機版的戰地1給電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即使不是正版聯網模式,最高特效的戰地1也是強度最大的。如圖:第一場戰役幾乎全程都在90度以上,幀數沒問題,但無論CPU還是顯卡都是前所未有的高溫,峯值溫度輕鬆破99.心理體驗極其糟糕。

更換液金後情況如何:液金下遊戲幀數和穩定性有了保證,最高138幀,。平均110幀數

長時間超高負載CPU最高為82度,偶爾會瞬間85度。顯卡最大為66度

其他的遊戲懶得測試了,比如喫雞這種大眾貨散熱壓力在GPU,但外星人筆記本最不怕的就是顯卡發熱,因此散熱壓力很小。

經過多次的遊戲測試,發現真實的使用溫度確實不好,尤其是原裝硅脂可以用糞渣來形容,默認狀態下比GE63都差一大截(毫不誇張GE63的CPU散熱比外星人好或者相當,在26度室溫下液態金屬單烤FPU也是輕鬆壓80W,不到80度無壓力,又因為不是串聯散熱遊戲下CPU的溫度優勢可能更明顯)。在一個對於8750H這顆CPU,我認為不做降壓處理和鎖功耗情況下任何筆記本都會翻車,尤其是外星人的高性能模式,經常會竄到80W以上,造成莫名其妙的高溫降頻和機器卡頓。日常情況下強烈建議關閉性能模式,將功耗鎖在PL1 45W,PL2 60W,電壓降低150mv為最佳。

因為實際使用下來降壓後的8750H 在50W以內完全可以發揮出99%的性能,剩餘的1%麼,歸為個體差異。因為即使GS65這樣的散熱弱雞在做好降壓後一樣可以發揮出10成性能,甚至象棋分數比AW還要好。GE63在同樣限制下更是輕鬆超過外星人,只能說CPU個體差異較大或者同功耗下微星的性能釋放和效能更佳(然而這顆8750H最高可以降壓200mv,體質應該很強)

遊戲測試到此結束,總結下就是17R5的散熱效能不低,尤其烤機數據很好看,但實際進入遊戲測試環節表現尚可,與最頂級的P870,GT75,G703還有差距。但足以乾死技嘉,惠普之流。只是散熱模塊的導熱效率有待提升,如果導熱介質做好,效能還是很不錯的。很可惜即使更換暴力熊硅脂衰減的也異常快,我在使用了一週多後,遊戲溫度直線上升,又會時不時的竄90度,只能無奈更換液態金屬,畢竟外星人拆機一次費時間蠻多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