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提到博物馆,很多人会想到不少“高大上”的地方——庄严肃穆的中国北京故宫,浪漫唯美的法国巴黎卢浮宫,亦或是被艺术浸染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然而,很多不为公众所熟知,亦或是藏匿在街头巷尾的小博物馆,同样能让人大开眼界。今天,我们就带您去揭秘北京城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博物馆。

“大咖”云集的博物馆——北京人艺博物馆

蜚声中外的老艺术家英若诚、《茶馆》中的“王掌柜”于是之、濮存昕、宋丹丹……巨大的照片墙记录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璀璨明星和他们塑造的上千个角色。作为中国第一家戏剧博物馆,在中国人艺博物馆1600多平的空间中,“大咖”的影子随处可见。

从《雷雨》中周朴园的大烟蒂到蔡文姬的戏服,从人艺剧院自制的化妆盒到《骆驼祥子》的服装设计图,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接触43台剧目的2000多件藏品。

技艺炫丽的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

在北京报国寺南广场西侧的一座小四合院内,坐落着北京空竹博物馆。走进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空竹,据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竹,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也亮过相。在它旁边的则是世界上最小的空竹,只有拇指长。

走进里间,各种千奇百怪的展品陆续呈现。茶杯盖儿、酒瓶子,罗盘、大蘑菇、保龄球……这些可都是空竹,要把这些玩意儿抖落起来,而且要抖得好看,抖得精妙,那都是需要技巧的。

可以闻的博物馆——气味博物馆

在北京前门大街上,有一家气味博物馆,这里收藏了6000多种生活中的味道。每种味道都被一颗蘸有香水的小棉球收集在小棕瓶当中,瓶身的便签描述着瓶里的味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后海宿醉、姥姥家的胡同、豆汁油条……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罕见的、难以想象的气味,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最有历史感的博物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在北京东长安街建国门贡院6号,有着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蔡元培、胡适、陶行知、徐志摩、梁思成等名人墨客的亲笔书信,还可以通过一页窄窄的信封、一方小小的邮票,见证中国邮政的历史变迁。

从远古的以物传情,到古代的狼烟烽火台;从明代的龙场九驿,到清代的邮政官局,再到新中国时期的邮电部;从脚踏车到电动摩托、汽车,再到火车、动车、飞机,它们见证着千百年来中国邮政事业的变迁和逆袭,将这里称为“最有历史感”的博物馆绝不为过。(北京时间记者张晓萌 渠占洪综合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