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列舉的這些部首,大概都是帶有轉折的一些部首。

其實篆書的轉折,無論大篆還是小篆,都未必是一筆而成的。

以前專欄中講過一些技法上的邏輯,篆書多圓轉,應該注意什麼?當然是「方折」,篆書因為重圓,所以要注意很多「方」的細節。

比如「呂」字內輪廓,是不是有「方角」的味道?或者雨字頭的左右兩角,是不是也偏方?

包括雙人旁的寫法,是不是也偏方?

這就是因為筆畫是斷開的,或者在銜接處重新調鋒所致,說白了就不是一筆寫下去的。

其實篆書最難在保持穩定的中鋒用筆,圓起圓收,行筆流暢,筆力厚實。

其次就是觀察「轉折」之處,轉折處要圓,但有方意,這是鄧石如篆書的特點,或者說是清篆的特點,只不過每位名家的處理方式不同,有些篆書名家習慣把起收筆寫成露鋒表達「方意」,意思是相通的。

所以每個轉折是一筆寫成還是兩筆寫成,差別很大。這是一種讀帖的能力,可能基礎不夠的話看不出。這個也沒辦法,只能多看多寫多感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