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并没有完全按马伯庸的原著小说来拍,原著第一主角就是死囚张小敬,而电视剧拍成了双男主,且四字弟弟饰演的李必风头明显盖过了张小敬风头,悬疑小说改编成了权谋剧。

原著幕后黑手是何监义子何孚(贺东),而电视剧看来已改变了这一点,至少导演曹盾的微博显示boss另有其人。说明电视剧比小说辅的更大。

电视剧确实拍的不错,就是感觉事情不像是能在一天发生的。一天一夜根本做不了这么多事情,就像张小敬洗澡,做为死囚肯定很久没洗澡了,正常来说洗一次也就需要半个时辰,又在牢里与李必周旋了那么久,又出来吃喝玩乐,感觉这一天都不够用。

我觉得《长安十二时辰》拍成二十四集,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拍成四十八集,有点注水。如果像投资方要求的拍为60集,那肯定沦落为泡沫剧了。


小编可以肯定的回答:没有注水。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

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

拍成48集的电视剧,也许有人会认为,24个小时能有多少事情发生,还需要48集?

其实不然,往细的方面说,48集还真是说不完。下面,小编就具体来说说: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天宝三载,长安城内上元节,各国来使齐聚长安,观看圣人点灯。

②展现长安的繁华,长安全景长镜头描写,长安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气,小吃,花灯

穿著,衣食住行等等

③长安区域介绍:人口、规模,多少坊,比如平康坊,昌明坊,怀远坊等等

④十二时辰大解析,每个时辰时间(专门报时人:庞博士)

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⑤各个人物出场、特写镜头,人物表情、工作,背景介绍,武打动作等等。

⑥剧情很丰富,除了主线剧情,还夹杂著支线,副线剧情等等,故事方方面面俱到,布局宏大。

总结:

从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本剧是真的很精彩,制作方真的是下了苦功夫,丝毫没有注水的地方。目前只更新到20集,节凑快,丝毫不拖沓,该讲的讲,该描的描,该铺垫的铺垫,各个方面的镜头都很齐全。真的是一部良心剧作。


稍微有些注水!

 

注水肉就是在肉里打水,增加重量,当然口感就会变差。

影视剧注水,就是强加不必要的情节,这样观剧体验就会变差,那么这部剧都注水在何处了呢?

注水一,鱼肠的感情戏。

剧中的鱼肠变成了女的,而且对龙波爱慕的紧,随时准备献身,可是妾有意,郎无情,龙波根本看不上鱼肠,宁愿去找妓女!这样跟人设似乎难以对的上,一个杀手、动了情、男人没兴趣、甚至找妓女、但还是义无反顾!这个杀手不太冷啊!

这就是鱼肠注水了,多给戏,不出意外,后面一定有个镜头是鱼肠有机会跑而不跑,反为保护龙波而死!

注水二,檀棋的感情戏

没有感情戏的商业电视剧国内基本是不拍的,《破冰行动》如此,本剧也如此。本身檀棋是李必的有契约的丫鬟,基本是不会有感情自由的,就算是在工作过程中有点好感,那也无非是颠覆性认识带来的冲击效应。

可是导演偏要让檀棋和张小敬之间发生点什么,为了不让这个感情戏来的太突兀,于是安排檀棋代替徐宾去死牢提人(形成第一印象),去处理许多有关张小敬的事情,包括调查背景等(逐渐了解),直到张小敬舍身送灭了要爆炸的马车(改变看法,有点内疚)。

但是这样,剃头挑子一头热仍然不能成功组出CP,因为张小敬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干了九年的不良帅都没有娶亲,现在变成死囚了,更不会在一天里就春心荡漾。于是导演安排檀棋跳了一段舞,还是在火盆上跳的,然后还一起办案,即将共同经历生死,张小敬要不要感动?会不会有点想法?

后面可能还会加别的戏的!


《长安十二时辰》已经由52集缩减为48集了,作为一部支线众多、悬念四伏的罕见国产「美式」电视剧,「注水」一说绝对谈不上。

梳理一下《长安》的主线和支线

反恐主线

《长安》的核心剧情、也就是整部电视剧的主线,是张小敬在李必和靖安司大力支持协助之下凭借一己之力将潜伏于长安城中预于上元盛节之日施行纵火活动的恐怖分子全部拿下,保卫国都长安、保护黎民百姓。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剧情扑朔迷离引人入胜、如果仅以此题材拍摄,24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如果24集讲完,多少会有些美剧《反恐24小时》的味道。

但是,《长安》除了反恐,还有更多错综复杂同样吸引观众眼球的支线剧情,没有支线剧情的展开而是一味以「张小敬救长安」为主题,颇有些无聊。

文化支线

《长安》得益于马爷的原著小说和曹盾旗下的优秀团队,将唐代文化在剧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细致到很多朋友仅仅通过第一集的几十分钟就可以分析出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由该剧引发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更是让人为《长安》感到钦佩,就连头条里的很多历史领域创作者也罕见地参与到了与这部影视剧相关的文章编纂和细节研讨之中,仅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言,《长安》著实是部佳作。

以剧集也就是篇幅而言,在「反恐」主线之中恰当到位地融入文化支线,48集的篇幅绝对谈不上「注水」。

宫斗支线

和以往的《甄嬛传》《如懿传》类似的宫廷剧完全不同,《长安》不再以宫廷内嫔妃争斗为主题,而是以不良人、熊火帮、右骁卫、龙武军等官军为切入点,将靖安司、右相府以及潜在的太子与官宦之争引入剧中。伴随著剧情的逐步展开,这场「反恐」大戏会否是由宫廷争权之斗引发还不得而知,但是已经隐隐地「浮出水面」。

剧中这个唯美的镜头,颇有深意,或许隐藏的谜题在后续剧情中会得到诠释。


此外,《长安》还融合了张小敬和檀棋、闻染的感情支线,加上悬念丛生的剧情、演技出色的诸位主角配角:《长安》被缩剪成48集,已属「缩水」。

如果仅论反恐,24集即可。

如果全面铺开,原版的52集,可能,正好。


《长安十二时辰》中十二时辰为24小时,每集40分钟左右,共48集,剧情时长约32小时,比十二时辰还多,观众怀疑注水也是情有可原。

「注水」意味著什么?

1. 剧情增多,也将带来更多的流量,《长安十二时辰》投资了6个亿,越少的剧情也越难挽回成本,之前投资方要求拍摄60集,分三个季,但导演曹盾的坚持,呈现了现在的两季,48集。

2. 很多网友在看到16集后,就感觉剧情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没想到后面还安排了30多集,有人怀疑这部剧是为了制造悬疑效果而故弄玄虚。

3. 这部剧从人物塑造上来看,更像是群像戏(没有绝对的主角,剧中的相关人物都进行了著意的刻画),花费那么长时间在表现李必、张小敬以外的其他人身上,对于整个案情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为什么说《长安十二时辰》并没有注水?

多条线索同时开展

同一时间段,不同的人在做著各自的事情,我们不能同时看到他们各自的画面,只能将所有的经历都表现在剧情中,所以在时间上,肯定也会超过十二时辰。

编剧重在呈现长安的一天

这部剧的主角是长安,编剧想向大家展现的也正是长安的一天,所以我们会看到除了李必和张小敬以外的人和事,这也正是这部剧的精彩之处。

第一季只是揭开了阴谋的一角

这部剧对原著的改动很大,也包括大结局,原著的幕后真凶是何孚,但我们现在看到20集时,何孚已经暴露了,究竟编剧对结局的改动有多大?幕后黑手是何监、太子、还是当今圣人的自导自演?

为什么观众会感觉注水?

从我的追剧的感受上看,我们之前看剧,可能讲述的是几个月、几年、甚至是一辈子,而这部剧却讲述了一天,加上人物心理、案情进展比较饱满,所以难免会产生错觉,而且优酷之前是每周四更新四集,一周之后容易遗忘,这种错觉也会更强烈。

不过这部剧确实是一部良心好剧,越往后看越精彩,长安的这一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件惊天动地的阴谋,还有紧张的剧情节奏、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细致的人物刻画以及长安的盛景。

对于这部48集的《长安十二时辰》,你的感受是怎样呢?


我认为是没有注水的。

《长安十二时辰》在开播的时候,标注的是25集,后来又改为48集。

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担心《长安十二时辰》后期会注水,我认为是不会的。

据说,这部电视剧本来是要分两季播放的,第一季是25集,第二季是23集,加一起就是48集。

而且每集大概讲述的是30分钟的故事,也就是半小时,四分之一个时辰。

换一句话说,就是四集讲一个时辰的故事,48集正好是十二个时辰。

如果看过原著的都会知道,这部小说是发生在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的长安。

这一日人们都张灯结彩,喜迎上元节,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浩大的劫难正在悄然发生。

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

而能够拯救长安的,只有一个将斩首的死囚,只有十二个时辰。

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这十二个时辰展开的,所以叫《长安十二时辰》。

电视剧又稍微变动了一下。

把张晓敬和李必都拍成了主角,双男主。

而且在这十二个时辰里讲的不是张晓敬的十二时辰,也不是李必的十二时辰,而是整个长安的十二时辰。

电视剧的开头,没有一上来就交代人物和故事背景。

而是使用了很多的长镜头,通过镜头来让观众感受长安的繁华,感受长安里市井小民的生活。

先让观众了解长安,知道故事背景,再开始讲述故事。

《长安十二时辰》在开局就铺了一个大局,

盛世长安的繁华之景,非常美丽壮观。

还在讲故事的同时插入了很多对大唐风土人情的考证,比如大唐的穿著,吃喝,住行,无一不展示了盛唐的风貌。

还描写了长安各种人物的生活现状,支线庞杂,主线,副线都有,故事讲述的很详细,铺了一个很大的局。

而且电视剧的质感也比较好,

不管是拍摄用的道具,还是主要,次要人物,都是用心考据,用心拍摄了。

这部电视剧是古装,也是悬疑,还有破案和官员。

内容自然是丰富的,原著的剧情也很精彩。

有种看电影的感觉。

期待著接下来的剧情。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是没有注水的,可能只是剧情需要的铺垫。


这剧真的没有注水!相反它节奏明快,有些观众或许还跟不上。

《长安十二时辰》里人物众多,剧情线也有很多条,所有剧情缠绕在一天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人物所发生的事情都要展现

所以很多细节都要仔仔细细的展示,不然真的看不懂

导演曹盾在拍摄这部剧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

让长安城的整个面貌都展现在观众面前

有没有用心大家也看得出来

当初导演拍摄《海上牧云记》的时候才是实打实的「注水剧」

因为投资方要求,只能妥协

不过这次曹盾导演吃一堑长一智

直接拍摄了60集的剧情

但给投资方看的是剪辑后的48集

一旦投资方松口,就立马合并剪辑

就这样成功的扳回一局

看这部剧的时候,观众需要理解其中的剧情

每个角色都做到足够的丰满有特点

所以说48集真的不算长

不管是打戏还是文戏都张弛有度

相信这也是观众喜欢的原因

大家不嫌少就行了,怎么会嫌长呢?


剧情好精彩,虽然说有些情节感觉有点多余,但总体来说是非常棒的,不管是服化道还是演员演技。

其中四字的演技挺超乎我意料的,只是台词还需要加强,他的声音确实好听,但是说台词的时候真的注意一下口哨音。

然后我感觉第16集跟后面一集好像有点跳,看17集开头的时候怪怪的,可能是他没有把中间的时间线完整地拍出来。

最近更的这几集里面拍摄出来的长安夜景真的好美,还有一些小细节也拍的很好,现在终于加更了,喜大普奔!我还会继续追下去的。


没有


至少从目前的20集来看,节奏感很好。至于后面,就很难说了。看了才知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