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賽龍舟這項活動,我們縣城到今年已經舉辦了四次了。再過幾天到了端午節就是第五次了。在我們縣城裡舉辦龍舟賽,據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我們縣城裡自古以來就有一條不大也不小的一條河流。現在,縣政府和其他機關的辦公大樓就蓋在了這條河的北岸邊上,大樓距河邊不足二百米遠,緊靠河邊,大樓到河邊有一個很大很大廣場。每年舉辦龍舟賽都是在這個廣場上進行。每到這一天,廣場上和河邊可熱鬧啦!幾乎全縣好看熱鬧的農民都來看龍舟比賽,有的開車幾十里地也來專門看比賽,最後得冠軍的還要發懷和獎品。到了這一天,整條河岸上兩邊都會站滿了人看熱鬧。

現在,我在淺談一下為什什在端午節這天要賽龍舟?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喫棕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優秀的先人而留下傳統和習慣。屈原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是怎麼投江自殺的?他為什麼要投江自殺?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想一般的網友的都是知道答案的。所以,我在這裡就不再重複回答這個問題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在這一天除了為了紀念屈原以外,我本人認為還另外的含義。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賽龍舟,我認為可能有代表祭拜祖先和慶祝風調雨順,丐求祖先保佑年年豐收的含義。我們的祖先是條神龍,我們都是龍的後代。今天我們賽龍舟,我認為:我們是跟祖先在交流,在對說,在訴說,在彙報。我們今天賽龍舟,是在丐求神龍保佑,保佑龍的後代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家平安!

以上的評論是我個人的淺薄猜想。肯定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網友多多批評和指教。

最後,到了瑞午節賽龍舟的那一天,我爭取把我們縣賽龍舟的照片或視頻發在網上,讓各位網友看一看我們縣賽龍舟的真實情況。


賽龍舟在我國已經有幾百年歷史,第一是為了紀念屈原投江!第二是因為南方經常發生水患,祈禱老天能風調雨順,祭奠龍王給農民帶來一個好的收成!所以民間自發組織了每年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在我的老家安徽蕪湖下屬的無為縣,河道錯綜密佈!記得我童年的時候經常發生洪水,內澇災害嚴重,每年一到梅雨季節,莊稼被淹,甚至顆粒無收!所以在我們老家流傳這樣一段民間諺語!「無為州」(解放前無為縣是州)十年九不收,三年只要收兩頭,鍋巴都能蓋牆頭!證明瞭我們無為縣是真正的魚米之鄉!有了洪水的泛濫,農民叫苦不迭!為了想有個好的年景,民間自發組成了每年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希望每年能風調雨順!在無為縣,賽龍舟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現在無為縣最大的民間龍舟比賽,在無為縣裕溪河一帶,龍舟比賽規模宏大!每年裕溪河有幾百條龍舟,那場面相當壯觀,在2018年,北京一家上市公司,組織公司員工,在當地租了十條龍舟,參加當地的民間賽龍舟比賽,同時也在激發公司員工要有團隊協作的精神文化!

在我老家無為縣,現在不是簡簡單單的民間龍舟比賽,而是上升到民間的一種文化娛樂行為!每年有固定的賽龍舟節日,每年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十三、五月二十,五月二十五,五月三十,六月六,六月十三,六月二十,六月二十五,六月三十!在這段時間,裕溪河內,彩旗飄揚!裕溪河兩岸,人山人海,「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之壯觀,空前絕後!

現在農村人口外流嚴重,農村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回到家鄉賽龍舟的都是天南海北的,在外打工或創業的青壯年勞動力回到家鄉賽龍舟!即使有的離老家幾千公里,在那段時間,都會放下一切手上的工作回老家參加賽龍舟!

現在離賽龍舟沒有幾天的時間了,如果你想了解我們老家賽龍舟激動人心的場面,去無為裕溪河千年古鎮來!(運漕古鎮)那是有著悠久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看龍舟,逛古鎮!美不勝收!


大家好,我是農村燕姐,

感謝平臺邀請答題,

我只知道在我的家鄉五月初五,劃龍船,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爸爸跟我,過屈原的故事,我只記得爸爸講述,屈原是抱著石頭投江的?

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年到了五月初五一,我們那裡的河裡面特別熱鬧,到處都是練習劃龍船的,到了五月初五的時候就更精彩了,在我很小的時候都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來劃龍船比賽,

去年在汨羅江,五月初五那天的龍船比賽,汨羅街上是人山人海,而且外國朋友也特別的多,雖然詩人屈原以成為故人,但是詩人屈原依然在給家鄉的百姓帶來一方的財富,

歡迎大家到我們美麗的嶽陽市,汨羅江,來觀看最熱鬧的龍舟賽,那場面是相當的熱鬧,汨羅江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端午節。


端午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賽龍舟是源於打撈屈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不捨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眾多人划船追趕想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隨後就以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也有做糉子,做香包,投入江中讓魚喫糉子而不喫屈原的屍體,投香包為了屈原的屍體不臭。

說起端午賽龍舟,這些都是以前傳承下來的習俗活動,現在每年很多地方都有這些習俗,每到端午這個日子,各地賽龍舟盛況空前絕後的熱鬧,還有在過幾天我老家也要賽龍舟了,哈哈,


悟空你好,感謝您的邀請,可以讓我參與回答這個問題。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很多朋友都十分的好奇端午節有的地方有賽龍舟的習俗,今天我就來給朋友們分享下我的家鄉為什麼要賽龍舟,我家鄉在湖北襄陽,一個魚米之鄉,從我記事開始就知道賽龍舟,

端午節在我家鄉是比較看重的節日,每年的端午節辦的很隆重,當然了要屬賽龍舟最為出彩,賽龍舟舉辦的當天江邊有人多人來觀看,加油,場面十分的壯觀,吶喊聲,加油聲,直到現在想起來都是那麼的記憶猶新。

那麼、為什麼端午節要龍舟呢?

大家都應該知道端午節起因源於「楚國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嶽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之後就有了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意。

史書上也有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賽龍舟也慢慢演變成現代人的一種體育娛樂活動,同時也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以上就是我的家鄉端午節什麼要賽龍舟的分享,我是鄉野鑫子,你們的家鄉端午節有賽龍舟的活動嗎?賽龍舟的意義和我家鄉的一樣嗎?歡迎大家踴躍發表意見,展現不同地區賽龍舟不同的意義,喜歡的廣大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我,同時也感謝大家的支持!


謝謝邀請

我認為賽龍舟主要是一種團隊的建設,有利於一個村,一個鄉,或者其他什麼組織和團體,通過劃龍舟的比賽,往往要幾個月一起訓練,有利於大增強體魄,有利於大家團結一致,有利於大家擁有集體責任感。

現在節日的內涵已經慢慢轉變了,不敢說看龍舟的圍觀人羣多麼的懷念屈原,但是龍舟賽總能展現出我們中國人對於第一名的渴望和羨慕,撞線的龍舟隊也許和自己不相識,但是總會投以讚許的眼光。

另外現在的龍舟賽總是和美食節或展銷會一起舉辦,當成一個文化旅遊特色,得到了當地的重視,甚至有的地方還搞成了全國龍舟賽,全世界龍舟賽,說明瞭龍舟賽本身有自己的體育內涵,是一種更高、更快、更強的奧利匹克精神,自然有喜愛運動的人會喜歡這種體育項目,現在的龍舟賽不僅是文化項目,也是體育項目,也是愛國教育,是多種內涵的統一。

希望各地能夠通過龍舟賽,賽出自己的精氣神。加油。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5069c3f2a37a1b6243a205221233849", "vname": "", "vid": "v02016740000bjqjc9qiv5701524p2u0", "thumb_width": 360,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32.4, "h": 854, "subjective_score": 0, "w": 480, "file_size": 2541231}, "ultra": {"duration": 32.4, "h": 1280, "subjective_score": 0, "w": 720, "file_size": 5010670}, "normal": {"duration": 32.4, "h": 640, "subjective_score": 0, "w": 360, "file_size": 1681439}}, "src_thumb_uri": "178550010ecacd6103401",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431d00001db8e786846f", "vu": "v02016740000bjqjc9qiv5701524p2u0", "duration": 32.4, "thumb_url": "2431d00001db8e786846f", "thumb_uri": "2431d00001db8e786846f", "md5": "15069c3f2a37a1b6243a205221233849"} --}


端午節為什麼要舉行賽龍舟?

原因如下:

第一個: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嶽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嶽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喫掉屈原的屍體。」

第二個: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第三個: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認為文中記載的「飛龍」即是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喫掉屈原的身體。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年以上,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1、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況下,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喫掉屈原的身體。

  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

2、沅陵盤瓠招魂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龍舟。沅陵龍舟發源於遠古,祭祀的對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盤瓠。盤瓠曾落戶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兒六女,兒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瑤、侗、土、畲、黎六個民族。盤瓠死後,六族人宴巫請神,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師不知他魂落何處,就讓各族打造一隻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呼喊,以至演變成後來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動。

3、紀念曹娥

  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

4、紀念伍子胥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非常感謝邀請

我們福州各個地方每年端午節都進行競賽龍舟,非常熱鬧;那天像福州西湖整個西湖旁邊都圍滿了人,湖上有好多龍舟進行比賽,又熱鬧有刺激;

同時福建各個地方也都有龍舟比賽,特別沿海地方。到了那天朋友圈都是龍舟比賽。

週末期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殺。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投身於嶽陽汨羅江),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嶽陽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喫掉屈原的屍體。」

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熱烈歡迎大家來福州過端午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