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承諾的2020年廣州恆大隊實現全華班,從現在的趨勢來看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只不過是炒作的一個噱頭而已,何必當真!

許家印真的為中國足球著想嗎?其實不然。恆大足球只不過是恆大集團的一個宣傳工具,恆大進入足球界對足球的傷害遠很大。從2011年國家隊比賽時,郜林和鄭智作為國家隊主力,但是在比賽時出工不出力,和俱樂部的表現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高洪波當時炮轟兩的原因之一。

足球在恆大也只不過是政治工具和宣傳工具,針對恆大而改變的規則都是弊端而無良策,7外援和2000萬搜刮國腳球員等等。以前一支球員只能有4名國腳,而在恆大進入足球,卻改變為無限制國腳人數。廣州恆大的很多國腳球員在恆大隊不能保證出場率,因此也狀態下滑。

廣州恆大現在歸化球員已經達到了6名,而且甚至還有可能歸化更多的球員,如果廣州全華班是這樣的「全化班」,對中國足球沒有任何意義。

從廣州恆大的一慣作風來看,想在2020年實現全華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比如今年初廣州恆大發布公告說中超實行上兩名外援,而在對武漢卓爾的比賽中就開始使用了3外援,用3外援一直打到現在,而恆大集團也沒有發布任何說明,可見,朝令夕改對恆大集團來說是家常便飯。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廣州恆大會實現全華班,夢應該醒了!


我覺得還是難以實現的

許家印的初衷是好的,且也是為中國足球的發展考慮的,但要實現全華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從目前來說,全華班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全部都是中國人組成的球隊,這也是純正的全華班,但這真的只是一廂情願,如果許家印願意用成績來說話,那全華班還有成型的可能,因為如果採用全華班,實力肯定是會下降的,處於中下游,甚至是保級的隊伍。但是我想許家印一定是不願意犧牲成績的,畢竟成績纔是衡量球隊表現的關鍵。

第二種就是包含了更歸化球員,廣州恆大最近還在瘋狂的引援,或許也是在為歸化做準備了,我覺得這種方式的歸化對於廣州恆大來說更加的實際,這其中包括了高水平的歸化外援,有外援在場,整體的成績不至於一落千丈,而且還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的。

我覺得阻礙廣州恆大的關鍵因素就是保利尼奧,因為暴力鳥是不符合歸化條件的,但他的實力和對球隊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這個賽季在其他外援受傷的情況下,暴力鳥一人扛著球隊前進,一個個進球拯救著球隊。如果要全華班,勢必要把暴力鳥處理掉,不管能不能處理掉,這對廣州恆大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對於廣州恆大投資人許家印曾經喊出的全華班口號,外界大可不必太過在意。恆大賽季初以文件形式出臺的雙外援政策,現在不是已經廢棄了嘛,那口頭上喊的東西就更沒有太多可信度了。

現在外界普遍熱議的是廣州恆大囤積的一堆外援用於歸化這事。埃爾克森、高拉特、費爾南多、阿洛伊西奧,包括布朗寧、羅伯特蕭等球員,都是恆大潛在的歸化對象。如果這些人下賽季都成為廣州恆大的內援,那2020年"全華班"還真變相實現了。只不過,以這種方式實現,確實令人大跌眼鏡。

拋開這些潛在歸化對象,廣州恆大隊內還有保利尼奧、塔利斯卡、樸志洙三名根本不存在歸化可能性的外援。許家印如果真的按上文說的那種方式玩"全華班",不知道許老闆有沒有魄力送走保利尼奧、塔利斯卡。要知道,恆大現在囤積的這些潛在歸化球員,只要是有實力的都是鋒線球員,難道要一場比賽上四五個前鋒?所以,筆者認為,廣州恆大在下賽季實現全華班根本不現實,另類"全華班"也夠嗆實現。


最近這個話題其實很敏感。廣州恆大最近周處於輿論風口,因為連續運作埃爾克森、費爾南多轉會,坊間對恆大不少批評聲音。

筆者先表明態度,以免讀者產生不必要的誤會。長久以來,本人都支持中國足球開啟歸化,按照FIFA現行規則,埃爾克森、費爾南多都滿足入籍要求,且能代表中國國家隊出賽,歸化合情合理合乎需要。

但是我也旗幟鮮明的反對以下幾點:

  1. 反對歸化不具備為國家隊出賽的球員。德爾加多、布朗寧等人暫不具備歸化條件,就不應以足球需要的名義為其辦理入籍手續,享受「內援待遇」。
  2. 反對以歸化名義收買球員入籍中國。根據最近一些報道,入籍球員的待遇非常之高,尤其是原效力於中國聯賽的球員,接受歸化的同時,俱樂部對其大幅漲薪。雖然俱樂部掏錢是私人行為,但是入籍是個人自主選擇,不應與金錢交易混淆不清,歸化是國策不是買賣。
  3. 反對無節制歸化忽視本土青訓建設。足球人都明白,青訓是足球之根,歸化只能對有限人選、有限時間內作用,不可能長久依靠歸化徵戰世界。尤其是中國不承認多國籍、中超聯賽相對封閉的情況下,給予年輕球員完善的上升通道至關重要。無節制的歸化,勢必破壞本土青訓結構。

說完這些,我們再聊恆大全華班的話題。

首先我們要承認恆大俱樂部的努力。恆大本賽季本已確定縮減外援規模,加上塔利斯卡受傷,恆大一度真真接近「全華班」。韋世豪、高準翼、楊立瑜、徐新等年輕球員都獲得了很多出場時間,並且長足成長。

其次我們要接受恆大突如其來的變化。最近一段時間,恆大突然加速「歸化」動作,高拉特、埃爾克森、費爾南多、阿洛伊西奧等人接連被擺上檯面,到現在恆大陣中外援規模空前,如果照此下去,這些「外援」勢必佔用大量名額,全華班的策略勢必要發生變化。

需要注意的是,恆大的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恰好發生在足代會召開前後,可以揣測出這不是恆大單方面的決定,恆大也不可能獨自運作的來。按照這些歸化對象的薪資、實力,他們必然要佔據球隊主力名額,那麼2020全華班就是一句空話。但是又有誰說過,全華班是由全部本土培育的球員組成呢?至少恆大方面從來沒這麼說過。


目前的廣州恆大,已不單純的是一個俱樂部了,其規劃和發展都與足協甚至更高層領導有著深入的溝通,也體現著高層領導對於足球的期盼與希望。恆大的全華班必然是要包含著歸化球員的"全華班",也是著眼於再一次進入世界盃的計劃。


恆大在本賽季買入了韋世豪等等的年輕球員,而且在賽季開始不久塔利斯卡就傷退,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恆大場上只有保利尼奧一個外援,就是靠著這樣的陣容恆大成功登頂了中超現階段的第一名,因此可以看出,恆大限制外援數量的政策是有效果的,楊立瑜、韋世豪、嚴鼎皓等等的球員都得到了鍛煉,並且越踢越好,我個人認為2020年全華班的話可以實現,但是不一定能夠拿到中超冠軍,但是隻要年輕球員能夠得到鍛煉,那麼聯賽冠軍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說實在的,現在媒體和一大堆好事者炒作的全華班,早已不是許先生曾經提及到的全華班。

在恆大足球俱樂部成立之初,許家印的初衷是通過運作俱樂部的形式,推動中國足球不斷向前發展。提出全華班,更是希望能為國足出一份力,嘗試著用國內運動員組成一個高水平俱樂部隊伍,不斷探索最合適中國球員的足球體系。

而這樣一個願景,竟然被外界不斷的拿來炒作,抨擊,真的是匪夷所思。而近期的歸化潮,竟然也被歪曲到是用來打造「全華班」,只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歸化的事情,也就是近這一年,為了衝擊2022年世界盃,體育部門高層才臨時起意,這個和幾年前恆大提出的全華班是兩碼事情。

恆大的全華班,是建立在恆大青訓基礎上的。是建立在不斷湧現的青年才俊上的。近年來恆大的西班牙馬德里分校,通過不斷的與國外青訓對抗,比賽,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球員的水平讓國內外教練刮目相看。可以說,成績斐然。

假以時日,我們國內的青訓成長起來了,沒有什麼理由不可以出現一個由全華班組成的俱樂部。


全華班是指在運動比賽的賽事中全部採用中國人的團隊,如中職籃、中超聯賽、電子競技的賽事中外援比較多,但是八一男籃、RNG電子競技俱樂部等一般都首發全華班。

全華班最早起源於中職籃CBA裏的八一隊,因為主場位於浙江寧波的八一富邦男籃是解放軍隊,受制於中國籃協的規定不能有外籍球員,因此八一男籃百分百全華班。因此廣大球迷和媒體就稱呼球隊裏沒有外援的為全華班。

我覺得恆大不管短期內能否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必須要有決心,敢想敢做,這一點讓人佩服。


先不管到底哪一年能實現全華班這個目標,光是恆大能提出這個偉大的戰略夢想就值得令人尊敬,一支球隊,為了國足的成績,費盡心思,累計投入了無數的人力,財力。所以我相信恆大,更願意支持恆大,相信有了我們的支持,恆大一定能實這一偉大的戰略目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