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真的有坦克上安裝防空導彈的。

比如朝鮮的坦克,就安裝有攜帶型的薩姆防空導彈。

一般認為,這是沒什麼用的。

因為,武裝直升機的作戰模式已經有所改變,不再是以往近距離幾百米內使用機關炮掃射,或者用火箭彈攻擊。

如果採用這種方式,採用射程幾公里的攜帶型防空導彈,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

但是,目前武裝直升機幾乎都採用遠距離發射反坦克導彈的方式來攻擊。

比如我國的武直10,目前已經採用紅箭-10反坦克導彈。

紅箭-10為10公里,也就遠遠超出了攜帶型導彈的攻擊範圍。

我國很先進的飛弩6、飛弩16攜帶型防空導彈,射程不過5到6公里而已。

那麼,坦克安裝攜帶型防空導彈就毫無意義可言。

如果安裝近距離防空導彈,這也是不可能的。

最簡單的問題是,雷達往哪裡裝。

以紅旗-7為例,射程雖然有10多公里,但需要安裝S波段脈衝多普勒搜索雷達。

坦克上是沒有空間安裝這種雷達的。

沒有雷達,導彈也就成為廢物。

退一步說,即便坦克可以安裝雷達,操縱紅旗-7還需要2名專業操作員。

坦克的空間是有限的,第一無法容納相關的操作設備,第二也無法再容納2個成員。

有人說,可以有其他坦克成員兼任。

其實,中國坦克成員已經很少了,比如96式坦克僅有3人。除去駕駛員無法用,剩下炮仗和車長更是動也不能動。

所以,坦克安裝防空導彈是不現實的,也沒有必要。

因為坦克不是孤立作戰的,必然有野戰防空網一同前進。

以紅旗-7為例,每個導彈連裝備一部搜索車、三部發射車和三套光學瞄準系統。每個導彈連共有12枚近程防空導彈,能夠同時對付從不同方向襲來的3個目標。攔截目標時,可以使用一部發射車連續多發射擊,也可以由3部發射車多發齊射,集中火力打擊目標。

這種火力,也就足夠了。


因為,坦克的任務是地面突擊,防空不是坦克的專業。專業的事情要放給專業的武器去幹。從技術角度來說,坦克完全有安裝防空導彈的可能性。而且實際上有好幾種坦克曾經安裝過防空導彈,但都不是主流配置。目前陸軍強國最先進主戰坦克沒有一個安裝防空導彈的。野戰防空需要由專業的配備地空導彈的防空分隊來完成。

例如基於T-62主戰坦克改進的「天馬虎」主戰坦克,這一坦克是裝甲兵部隊的絕對主力之一。而為了提高這一老舊坦克的戰鬥力,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其中就包括加強防空火力的導彈發射器。相比於單純的高射機槍防空火力,搭配導彈進行的防空很顯然更加全面,對武裝直升機也有著更大的傷害。

事實上,從戰術實用性的角度來說,給坦克安裝防空導彈是完全符合需求的,幾位答主提出攜帶型防空無用論是完全錯誤的。作為位於機動集羣、突破集羣核心的裝甲兵,完全可能獨自面對敵方漏網武裝直升機甚至攻擊機,在這一情況下,擁有一定防護能力的輕型防空導彈就能派上很大用處。由於大部分攻擊機在打擊攜帶型防空導彈時大多依賴小口徑高爆火箭和機炮破片,而處於厚重裝甲掩護下的坦克即使不能抵禦穿甲彈藥灌頂攻擊,也完全能為坦克兵提供基礎的破片防禦,這也是為什麼美軍、蘇軍都大規模裝備了機動的輕型防空導彈,而非單純依賴機械化步兵搭配攜帶型防空導彈。雖然9K31(北約編號SA-9)的發射重量明顯大於SA-7等便攜防空系統,但是也並非不可能被用於坦克。捷克就曾經提出過在炮塔兩側使用機關炮艙的T-72M4CZ方案,其機炮系統總質量顯著低於2枚9K-31M防空導彈的質量,通過合理的設計完全可以使用。

從性價比的角度考慮,為坦克配屬防空導彈發射器是極為愚蠢的。坦克,是當前科技條件下陸地戰爭最關鍵的兵器之一。由於各國坦克相比於早期不成熟階段已經經歷了極大的發展,在實際性能上已經沒有質的差別。而想要提高一點點性能,就必須減小每一平方釐米的受彈面積,壓縮每一立方厘米的可用空間。雖然有著空調、改進的乘員座椅等人性化設計,但是其本質也是在最小的空間下實現最大的戰鬥力。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在坦克核心的關鍵指標上對其他國家取得微弱優勢。

我國的主戰坦克也有安裝防空導彈的探索。坦克裝甲車輛雜誌社的記者曾經近距離接觸並乘坐體驗了一輛國產99式坦克的原型車,並發布了一組這輛原型車的照片。這輛99坦克原型車居然外掛著單兵地空導彈的發射裝置。可以使用車長瞄具來操控導彈,不過,坦克車長和炮長的火控仰角都很小,通常不足以支持對空作戰。所以這種配置顯得很雞肋,該方案在99式坦克最後的定型時被否定了。

如果在坦克上安裝傳統的防空導彈,而不是攜帶型防空導彈,那麼需要的額外設計就很麻煩。為了使用防空導彈,原有的車長指揮塔必須集成基礎的預警雷達,制導雷達,紅外光電系統等防空載具才會配備的設備,為了清除尾焰燒蝕障礙,必須重新設計車體,並且極大的抬高防空導彈的部署位置,使得坦克極容易被發現和識別。為這一切也帶來了更大的受彈面積和更大的重量,迫使坦克必須使用更強勁的發動機——最終無非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結局。一輛坦克在不使用防空導彈的情況下可能只需要50噸重量、800萬美元就能實現均衡的優異性能,而在搭配防空導彈後,很可能需要60噸重量、2000萬美元造價才能保障基礎技術指標達到其他國家坦克水平。很顯然,這是不利於大規模組建裝甲部隊的。

然而,坦克不能搭載防空導彈也並非絕對。早在20世紀80年代發展的炮射導彈技術就為防空導彈帶來了新的可能。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防空導彈可以完成基礎的自尋敵和引導,坦克用熱成像技術也為未來中遠距離發現攻擊機、直升機提供了可能性。在使用炮射導彈、適當升級車長熱成像儀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實現坦克防空能力的提升。

中國則發展了新式坦克炮射智能榴霰彈,使用電子時間引信,通過坦克上的瞄導合一火控系統測定敵武裝直升機飛行距離和速度等數據,自動裝配智能時間引信。具有很強的防空能力,可以在戰場上打擊敵武裝直升機和地面人員車輛等軟目標。所以也稱為「智能榴霰彈」。


兔哥回答:坦克是陸上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以強大的火力、厚重的裝甲、高機動性能被譽為移動的堡壘,坦克也是坦克的剋星。坦克作為裝甲突擊集羣的主要的火力支撐點被譽為陸戰之王,現代戰爭中的突擊集羣正是以坦克為核心建立起來的,所有的武器裝備的配置也是以坦克為中心進行配置,例如,裝甲戰鬥車(步兵戰鬥車),自行火炮,單兵反裝甲武器,車在反裝甲武器,自行高炮,自行導彈發射車,單兵防空導彈等等。步兵為坦克提供火力掩護,反坦克導彈等為坦克掃平道路,就連武裝直升機也是為坦克裝甲集羣提供空中火力掩護,而坦克的作用就是帶領一干武器裝備奪城拔寨,攻城掠地。坦克只所有有這樣的能力靠的就是移動碉堡的強大實力和快速的突擊能力,然而,坦克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而空中的威脅尤為突出!

直升機的普及化使戰場不再是單純的,而是陸空聯合作戰,陸上戰場走向了立體化。武裝直升機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打坦克。武器的相生相剋是根據其缺點來實現的,坦克的優點是厚重的裝甲防護、強大的火力打擊能力和對地形的高通過性能,而缺點就是看不到天空的情況,而且坦克防禦最薄弱的部位也是頂部。根據這個缺點直升機出現了,直升機的防禦能力顯然是不能和坦克比,然而,直升機在天上,而坦克卻沒有能夠對空打擊的武器,所謂的高射機槍在直升機面前就是擺設,因此,坦克如果遇到直升機就好比老鼠見了貓咪,只能是捱打的份,那麼,給坦克安裝防空導彈是否可行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爭論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但從目前的坦克來看卻並沒有這個舉措,這又是為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答我們就必須從廣義的角度來分析,首先是體系化作戰的原因;我們知道坦克雖然強大,但缺點也不少,不能獨立作戰就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坦克的乘員視野並不好,屬於半瞎子狀態,它可以發現坦克,未必能發現埋伏的單兵反坦克導彈(火箭)發射手。戰場環境下坦克的視野更是受到幹擾,目前的技術還做不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正是因為如此,坦克都是和步兵配合,它對步兵起掩護作用,步兵是坦克的保鏢,這就是傳統的「步坦協同作戰」理論的來源。我們在俄羅斯的電影《解放》中也有這樣的鏡頭,坦克面對複雜的巷戰不前進了,原因就是遇到了反坦克手,缺少步兵掩護,最後來了步兵又繼續前進。其實坦克就是一個戰場上能夠運動的堡壘,靠火力打開通道,但也需要有人為它提供保護。

現在戰爭已經脫離了傳統的步坦協同作戰,走向了體系對抗,所謂體系對抗的原則並不是一款武器包打天下的理念,而是各負其責,自行火炮負責壓制敵人的陣地,截斷敵增援兵團,坦克負責打擊敵坦克,火力支撐點,碉堡工事,為步兵戰車掃清障礙,步兵負責消滅敵反坦克火力點,接近坦克的敵人,直升機負責為坦克裝甲集羣提供空中火力打擊。因此坦克的防空任務有直升機,地面防空導彈負責,不需要坦克來幹這活,這就是體系化作戰的理念,這樣就減輕了某一個武器裝備的使用壓力,發揮出坦克本能的優勢。

坦克空間方面的因素;坦克上的空間非常有限,人員也不多,坦克只所以研製了自動裝彈機,就是為瞭解決空間小,載彈量低,體力消耗大的問題,坦克的三名乘員,一名需要駕駛坦克,炮長負責搜索瞄準開炮射擊,車長除了戰場上的指揮協調,對敵情觀察,幫助炮長搜索目標還要負責通訊,並且還負責操控機槍,可見坦克乘員的活並不輕鬆。如果在安裝上防空導彈,只能由車長來幹,顯然是忙不過來,如果在增加一個對空武器操作員,就又回到了空間狹小的情況。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防空導彈必須要有對空探測雷達系統,敵我識別系統,雷達不可能太小,而防空導彈也是佔地方的,在加上儀器設備,這麼多的東西對於坦克有限的空間無疑是一個無法容納的窘境。

按裝技術層面的因素;坦克是衝鋒陷陣的兵器,所面臨的作戰環境複雜,彈片橫飛,溝壑縱橫,防空導彈則是精密的設備,經不起這樣的折騰,而且雷達系統金貴的很,一顆子彈就能打殘廢,如果坦克捱上一炮坦克沒事,防空導彈非散架不可。這對於坦克的安裝要求就顯得非常的困難。坦克的優點之一就是裝甲防護,如果按裝防空導彈就不能裝進炮塔,只能是外掛,這樣的安裝方式,導彈、雷達等設備很容易就遭到破壞而失去作用,也就等於白折騰,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說也不支持坦克安裝防空導彈。

使用方面的因素;防空導彈是對空作戰的,坦克是對陸作戰的,兩者沒有共同點,對陸作戰中,坦克需要全神貫注,恨不得多長幾雙眼睛幾雙手。如果再分心抬頭望著天上,必然會分神,另外,立體作戰的情況下,敵我雙方的空中力量交織在一起,有時甚至是「狗鬥」,你坦克能幫上什麼忙,突然來一發導彈,打中誰都很難說。這就等於人家正在喫飯你揚一把沙子,這不是添亂嗎,幹你陸上的活就是了,瞎參合什麼呢。正是由於坦克不適合安裝防空導彈,到目前沒有這麼做的。戰場上,坦克裝甲集羣中有專門負責防空的機動防空導彈武器,自行彈炮合一的系統,自行高炮,自行防空導彈都是幹這個活的,沒必要讓坦克在安裝防空導彈,坦克又不是哪吒,能夠三頭六臂。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觀點,歡迎探討評論,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路。


不是不裝,而是沒什麼大用。

俗話說,專業的活得專業的人士來幹,身兼數職相反不一定幹得好,不然各個國家還費神費力的研發能跟隨前進的野戰防空系統幹嘛?

當前的主流武裝直升機已經脫離了那種視距內打坦克的作戰方式了,除了電影裏的某些需要,基本沒有武裝直升機拿火箭彈和地面部隊肉搏的,因為現在的武裝直升機都有雷達,而且方位高看得遠,加上當前的空射反坦克導彈有效射程基本沒有低於八公里的,人家都不跟你玩面對面開火,坦克基本看不到對方就被飛來的導彈開了蓋子還怎麼打?現代的武裝直升機都吸取了蘇聯在阿富汗戰爭的經驗(被毒刺教育出來的),紛紛加強了對武裝直升機防護和隱身能力,以及對發動機熱輻射抑制加降噪措施,和針對單兵防空導彈的幹擾器,所以坦克裝防空導彈的效價比不如專門的野戰防空系統。


現代戰爭中武裝直升機和搭載反坦克導彈的無人機已經對坦克的生存產生巨大的威脅,由於坦克大部分裝甲都用於地面火力的防禦,對空幾乎沒有任何防護。而且由於頂部面積巨大,全面增加頂部裝甲也是行不通的,目前坦克只能通過加裝大口徑的高射機槍和攜帶型防空導彈來增加防空能力,無法安裝大型的防空導彈。

大型的防空導彈體積很大,基本不可能安裝到坦克上,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大型防空導彈必須要有專門的搜索、火控雷達配合才能發揮出戰鬥力,而這些火控系統顯然也不可能安裝到坦克身上,所以即便為坦克安裝遠程防空導彈,沒有雷達指引也不可能擊中目標。目前能安裝到坦克的都是小型的肩抗式防空導彈,這種導彈射程較近,不需要專門的雷達指引,但是射程非常有限,無法威脅遠距離的飛行目標。

現在武裝直升機搭載的反坦克導彈射程已經遠遠超過了坦克裝備的高射機槍和肩抗式防空導彈,而且還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這意味著對方的武裝直升機根本不用進入坦克的有效防空射程內就可以鎖定坦克並發射導彈攻擊,坦克完全處於被動捱打的地位。而且由於坦克並沒有對空搜索雷達,加上其封閉的空間,即便武裝直升機飛到坦克的射程內,坦克乘員也很難發現目標,自然也來不及發射防空導彈反制。

坦克這一特殊的武器平臺決定了它很難具備較強的防空能力,對於坦克的防空問題只能交給其他專門的防空武器裝備和坦克協同作戰,為其提供空中掩護,如專門的野戰防空導彈發射車、自行高炮等。但是坦克也很有必要安裝大口徑的高射機槍,對低空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形成一定的威脅,使其有所忌憚,另外也可以用於反步兵作戰,壓制敵地面步兵。坦克在沒有其他防空武器掩護下單獨對抗敵軍的武裝直升機的話,最好還是選擇主動撤退,否則必然會損失慘重!


現代戰爭中直升機確實已經成為坦克的一大剋星,但是對付直升機從來沒有列為坦克的任務。

人們確實想考慮過在坦克上安裝高射炮或導彈等等,但是這些計劃努力都停留在研究階段,沒有真正的列裝,相關技術是在理論上不是很難解決,在實際上應用當中卻存在了一些問題。

坦克是為地面作戰設計的,主要以坦克為主要目標,沒有考慮過什麼對空作戰的問題,如果要給他安裝到高炮或者防空導彈的話,確實可以裝上去,界中面臨著一些技術困難,主要就在於如何發現目標以及進行制導等等,現在的技術條件雖然都可以解決,但是效率與專業的自行防空系統相比,還有著很大的區別。

也就是說,這個事情可以做,但是效費比太低。現代戰爭講究的是多兵種協同作戰,對付直升機實際上應該是防空部隊的任務,而不是坦克的任務,讓坦克去對付直升機效果不理想,還造成自身的任務也要受影響,這屬於「魚與熊掌」的問題,最後決定了讓坦克來擔負坦克的任務,防空則由其他單位來負責,而不需要坦克上了。


我是博雜哥!我來說說:

首先需要明白坦克在現代戰爭中主要扮演的角色。坦克問世以來,一直在陸地戰爭中有著霸主級的地位,而在二戰中,各國也是大量的生產坦克,坦克一度主宰戰場的走向,所以說坦克也被稱作陸地之王,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以現代戰爭中威力最大的主戰坦克為例。主戰坦克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摧毀反坦克武器、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可以看出坦克是一種進攻武器,它要跟其他兵種、武器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作戰效能。顯然在坦克需要對付的目標中沒有直升機!對付直升機的任務可以交給其他武器完成。

防空導彈系統通常由雷達、控制系統、導彈、載具等幾部分構成。把他們放入本身自重大的坦克中顯然不合適。如果讓坦克防空,就是本末倒置了。相反一些簡單的防空系統可以安裝在輪式戰車上,更加實用。

綜上所述,還是分工不同,不可能將一種武器全能化,這樣的設計不符合現代戰爭的需求!


坦克底盤裝上防空導彈與高射炮,這就是彈炮一體放空體系,嚴格意義上屬於自行高炮範疇,不再屬於坦克。大量坦克在少量自行高炮的掩護下承擔地面突擊任務,這就是現代裝甲集羣的常規模式。當然,自行高炮造價是坦克的兩倍以上,畢竟現代自行高炮不僅有高炮而且有對空雷達與防空導彈。

坦克是陸戰突擊之王,坦克底盤可以加裝其他火力變成自行火炮、自行高炮,承擔起不同的作戰任務。也有國家直接把防空導彈加裝在汽車上,例如美軍把毒刺導彈加裝在汽車上變成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自行高炮與防空導彈一體化系統,這是直升機、無人機、巡航導彈的攔截好手。


其實像T72坦克家族可以發射炮射導彈,但因為坦克主要任務是對付坦克,而武裝直升機是由己方的防空導彈車和武裝直升機來對付,這樣更有。


你怎麼知道沒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