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定了兗州大本營之後,曹操派泰山郡守應劭去徐州接他的父親和家人過來,可在應劭還沒到徐州的時候,陶謙部下都尉張闓就殺了他們,奪取財物後跑去了淮南。為此,曹操和陶謙發生了戰況極其慘烈的徐州之戰。

那應該對此事負主要責任的張闓呢?《三國志》說跑到淮南,下落不明瞭。但其實張闓在事發後是跑到了淮南袁術那裡,此人後面還做了一件影響到整個漢室走向的大事,這在《後漢書》裏就有記載。

張闓逃亡淮南,被袁術收留

《三國志》記載是「闓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羅貫中也是沿用了這一說法,所以張闓在殺了曹嵩等人後跑去淮南是肯定的。有疑問的是他去了淮南之後呢?死了?落草了?還是投靠別的勢力了?

我認為張闓跑到淮南後是以曹嵩財物作為見面禮,投靠了袁術。因為以曹操的性格,面對殺父殺弟之仇,怎麼可能只追究陶謙而放過主犯張闓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仇人張闓投靠了更加強大的袁術,曹操雖敢直面陶謙,卻不敢輕易得罪袁術,或者說是稱帝前的袁術。加上大本營已經被呂布端了,所以曹操只能放下家仇,先去解決後方的問題再說。

袁術和陳王交惡,派遣張闓去刺殺劉寵

袁術稱帝導致他眾叛親離,在向陳王劉寵借糧被拒絕後,袁術就派了張闓潛入陳國刺殺陳王劉寵和陳相駱俊。「袁術使部曲將張闓,陽私行到陳,之俊所。俊往從飲酒,因詐殺俊」。

張闓先暗殺陳國相駱俊,再刺殺陳王劉寵,「遣客詐殺俊及寵,陳由是敗」。劉寵和駱俊死後,陳國就此衰敗。

劉寵本是復興漢室的最大希望,可惜卻死在了刺客張闓之手,而張闓殺曹嵩,殺劉寵,最後也難保善終。在劉寵死後,張闓在史書上就不見了,我認為他是和劉寵一起歸天了。要是張闓還活著,別忘了還有個大仇人曹操在等著呢!那這樣的話還不如真的就「壯烈犧牲」算了。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評論!!!文章來源/那隻胖狐狸


陶謙乃是徐州刺史,曾率領擊破黃巾軍。張闓本是黃巾餘黨,後投降了陶謙,陶謙久居徐州,見曹操勢力龐大,心生畏懼,便意欲結交,正當此時,曹操之父曹嵩率領一家老小離開刀兵之地,欲前往曹操的大本營兗州,正巧途中需要經過徐州,陶謙得知此消息,非常高興,認為此是結交曹操的大好時機,便派部將張闓前去迎接曹嵩,想把曹嵩一家接入徐州,好生款待,以討好曹操,然而陶謙沒有想到的是,部將張闓為貪圖錢財,竟將曹嵩一家殺害,席捲錢財奔淮南而去,此後便再無張闓的任何記載,而曹操聞之其父被殺,大怒,曹操手下兵將亦是義憤填膺,只等曹操一聲令下,便出兵報仇,然而曹操卻並未派兵打探殺父仇人張闓的消息,而是打著「報仇雪恨」的旗號,率領大軍攻打徐州的陶謙。而陶謙也向曹操多次表示自己本意是想好好款待曹嵩,殺害曹嵩乃是部將張闓自作主張,與自己毫無關係,而曹操根本不聽陶謙解釋,一心只想攻取徐州而擴大自己的勢力,曹操的「報仇雪恨」只是為自己攻取徐州的藉口而已。


陶謙是徐州牧,其手下殺害避兵禍的曹操父親曹嵩一事史書說法不一,不過曹嵩的確死在陶謙手下的手裡。

有一種說法是陶謙為討好曹操,派手下張闓帶兵五百護送曹嵩到琅琊,結果張闓見財起意,殺了曹嵩及其家小,其中有曹嵩的兒子曹德,搶奪其財物百餘車。

張闓原為黃巾頭目,陶謙剿滅黃巾時投降陶謙,殺曹嵩父子後帶了搶劫的財物投汝南袁紹。

袁術曾經向劉姓郡王(陳王劉寵屬地淮陽)借糧遭拒,心存懷恨,派張闓藉口路過刺殺了陳王和陳國國相駱駿。張闓至此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徐州最後歸了曹操,這傢伙要麼被袁術殺人滅口,要不落草後被曹操派人剿滅了。


張凱殺害曹嵩逃走後,,曹操不可能親手殺他。首先,這是。陶謙對手下管教不力,那麼,陶謙一定會派人追殺張凱,張凱是生是死,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但是有一點。曹操肯定不能親手殺 張凱報仇。

張凱的結局有兩種。

第一種是落草為寇。從此幹起,強盜買賣的生意。

第二種投奔某一勢力。在戰場上死的不明不白。


此人殺了曹操之父,曹操東徵徐州並屠城,後來袁術收留了他,因為袁術向當時的陳王劉寵借糧不成,袁術又派此人刺殺了劉寵。劉寵當時實力挺強,帶甲十餘萬,可惜了。


這個還真不清楚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