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中,兩種最重要的技術一是分析「防禦機制、阻抗」;二是展現和分析「移情與反移情」。

——我們為什麼需要「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的作用,是迴避或處理強烈的、具有威脅性的情感,比如極度的焦慮、非常痛苦的哀傷等等。

因為人的本性是不要讓自己太過痛苦,防禦機制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為了減少或避免,在衝突、挫折、應激時產生的焦慮和痛苦,心理上產生的自我保護的方式。

防禦機制,可以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因為防禦機制是在潛意識層面運作的。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意識到我們正在「防禦」,也很難預判「自己要做什麼防禦」。

防禦機制還起到維護自尊的作用。

一個人即使採用的是很原始的、甚至是病理性的防禦機制,對他自己來說也是有作用的,如果不是從小到大靠這樣的防禦機制,他的自尊可能會更加要崩潰。因此,對於諮詢師來說,不管做出什麼樣的評估和判斷,在面對來訪者的時候,都要理解和尊重他的防禦方式,試圖去看他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防禦機制,又給他造成了什麼樣的困惑。

一個是怎麼通過防禦機制,

來進行自我保護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以某一種心理的方式或手段,把自己跟現實的關係做出某些改變,不讓自己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緊張和痛苦,使自己比較容易接受。

這裡講到的「某些改變」,更重要的是改變的程度,這個程度決定了一個人防禦方式的成熟程度。

為何諮詢師要學習防禦機制?

了解防禦機制的最終目的,還是用來指導我們實踐

——幫助我們去判斷、預判、評估,我們在和來訪者見面、咨訪或治療關係中,來訪者可能會出現多大困難的阻抗;這決定了如果諮詢師要幫助來訪者,會有多困難。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管你是掌握多少種的防禦機制,一定要分等級。

——防禦機制的分類——

一般把防禦機制分為四個等級:「精神病性」的、不成熟的、神經症性的和成熟的。也有把「神經症性的」和「成熟的」合併在一起,分為三個等級。

理解防禦機制的分類,需要結合人的心理成長年齡去理解。

「精神病性」的防禦機制是最幼稚、最嬰幼兒的水平;「不成熟的」是幼兒的、青少年的,「神經症性的」和「成熟的」防禦機制屬於成年人的。

隨著心理年齡的發展,從上到下,防禦機制會發展得越來越成熟。

註:我們雖然說最幼稚水平的防禦機制是「精神病性」的,但是對於嬰幼兒來說,他們使用這樣的防禦機制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們的心理發展年齡只到這個水平。

·「精神病性」防禦機制·

這裡說防禦機制的性質等級是「精神病性」的,但它跟「精神病」是兩個概念。精神病是一個癥狀,是一種心理疾病,有各種各樣的。如以精神分裂症為代表的,像幻覺、妄想等一些精神病性的癥狀。

臨床當中要診斷一個人是精神病,有一點是——他所有的表現背後,共同的本質是喪失了現實檢驗的能力,不能區分現實的還是非現實的。

我們討論「精神病性」防禦機制,其實是在強調其本質當中也是喪失了判斷現實的能力。

也就是說,使用這種防禦機制的人,是在改變自己跟現實的關係,即在自己的思想中把現實改變了。在旁觀者看來,感覺好像是發瘋了。

一個人再痛苦,如果為了去應對這個衝突,把現實都改變了,明顯是走得太遠了。從這個角度,我們所謂的「發瘋」。

這一防禦機制,一般在5歲以內的孩子中存在。還不到5歲的小孩子,他是沒有發展出充分的能力去判斷現實的,有時會把童話、幻想或想像當成真實的。沒有人說他是有問題的,因為他還小。當然,這在我們成年人的夢、幻想當中也會有。

在治療中,如果來訪者大量使用「精神病性」防禦機制的話,靠傳統的心理治療性解釋很難讓它改變,需要通過改變現實來改變他們這樣的防禦機制。比如服用藥物改變大腦神經遞質、消除外界的壓力衝突或幫助他心理成長發育成熟。

此外,提供強有力的人際關係支持,或直接讓他們面對現實,能使應用者暫時放棄它們。

代表性防禦機制

·妄想性投射:對外界現實直率的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放棄了對現實的檢驗。

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各種妄想的心理防禦機制都是妄想性投射,通過這樣的方式產生妄想癥狀,這些癥狀有一個共性——被害性。

從人性的本質來看,被害的體驗是人類基本的體驗。如果我們有機會去觀察嬰兒,可以看到嬰兒有的時候哭得很厲害,周圍人花了很多力氣哄他,但嬰兒仍然在哭。

你如果自己觀察嬰兒的表情,感覺上好像周圍人在害他。因為嬰兒可能是小腸痙攣,但是他不會說話,他唯一的感受就是非常痛,沒有人幫我解決,周圍一切都是有害的。所以呢「被害的體驗」是我們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有的。

但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逐步會判斷,痛苦可能都是有一定的現實原因。但如果一個人二三十歲,現實中沒有人害他,他仍然感到有人要害自己己,我們就會說他有被害妄想。

當成年人應對痛苦衝突的方式,變成跟嬰兒一樣,把不存在的事實當成事實,肯定會對現實功能社會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分裂(spiting):主動地將相互對立的情感、自體表徵或客體表徵分裂開來的潛意識過程。

自戀、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經常採用這一類的防禦機制。他們在感知人或事情時,往往是「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的歪曲的認知模式,

要麼全好,要麼全壞,沒有中間地帶,把好的一面放在一個人身上,把壞的一面只能放在另一個人身上,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一開始還蠻好的,一會又翻臉不認人。

比如,會有這樣的來訪者——初次訪談沒進行多久,他就主動表揚你,說你水平最高,幾句話就能夠把他說到點子上了,他原來找過很多人都不解決問題,你是最理解他的,上海就屬你最厲害,會原來找過的諮詢師水平很差。

但是他現在表揚你,把你抬得很高,把別人說得一錢不值,沒過幾個月他跑到別的諮詢師那裡,也可能把你說成一錢不值。因為他無法接受一個很好的人也有缺點,一個可能不那麼好的人也曾經有過優點,或者對自己有過幫助。

·否認:否認外界的現實

「鴕鳥政策」、「掩耳盜鈴」等成語所體現的,是典型的使用否認的防禦機制的例子。

·歪曲:為了滿足內心的需要,重新塑造一個外界的現實形象

·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3-15歲的「健康」人和人格障礙患者常使用這一等級的防禦機制。

在3歲到青春期前期這一年齡階段,心理發展肯定也是不成熟的。前一個等級的防禦機制是改變現實,這一等級則是改變親密感情(或者是因為失落了這種感情)引起的苦惱。

如果來訪者大量使用這一防禦機制,要改變他比較難。

要實現這一目標有兩個條件:

第一,人際關係的改善,幫助其建立比較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

第二,需要長程的心理治療,諮詢師要做再三有力的解釋。我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等級的防禦機制如果涉及到人格障礙,那麼短期以內改變肯定是很困難的。

代表性防禦機制

·投射

從廣義的角度來講,生活當中我們對於任何一個人的想法、感受都可以說是投射,因為你認為別人是什麼樣的,肯定是你帶有你主觀的感受。

狹義上看,投射的概念是個體將自己不能接受的感受歸於別人。比如我感到有敵意,但是我不能接受自己對別人有敵意,我就會感受到別人大概對我有敵意。在生活當中可能表現為,嚴重的偏見、因為猜疑跟別人拒絕親熱,對於外界危險過分警覺以及為了說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證據」等。

·分裂樣幻想/白日夢:

個體為解決矛盾衝突或為獲得心理滿足而應用幻想,或者經常沉湎於孤獨的隱退狀態之中。

可能會極度的自我封閉,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白日夢/幻想當中,不跟人來往或用古怪的行為來使別人遠離自己。

例如,長期沉溺於網路世界。在網路當中的交往相對比較安全,可以獲得一定的滿足,而且自己想撤離就撤離,可以避免現實當中跟人交往時可能受到的傷害。

·疑病/軀體化:

軀體化的過程通常是:由生離死別、孤獨或未被接受的攻擊性衝動所產生的對別人的譴責,首先轉變成自責,然後是訴說疼痛、軀體疾病等。把別人的特點內射到自己體內,並且因此引起了似乎可信的「疾病」。

這種防禦機制允許應用者以他自己的痛苦或不舒服心情去斥責他人,而不直接向他們提出要求,也不會為了別人忽視他的願望(往往是未曾表達的)而訴苦。

雖然這個概念是西方人創立的,但是在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背景當中,這種現象可能更普遍、更常見。

但我們的文化當中,一個人直接表達心理的情緒的痛苦,好像不是那麼被鼓勵,相反的,生理上的不舒服,比較容易得到周圍的同情和幫助,是尋求幫助的一塊敲門磚。

在中國的精神科門診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病人來到門診,不講心情是否高興,情緒好不好,而是講身體哪裡哪裡不舒服。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生理上的不舒服卻在醫院裡查不出具體的原因。這很可能是軀體化的防禦機制所致,因此,一個人總是講身體不舒服,如果查下來沒有什麼明顯的器質性的疾病,我們要關注背後隱藏的心理問題。

特別是在綜合性醫院,在內科、外科、婦科當中,經常去推廣這個概念,如果你在臨床當中發現病人有這麼一個現象,不一定是生理上的毛病,而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被動攻擊:間接被動地把應該直接針對他人的攻擊表達在自己身上

例如,兩三個人一塊合夥或者一個團隊,個體對團隊中的某人有意見,但不攤開來說,而是被動消極地抵抗、抵觸,比如說有任務不做,做的不好,拖延,最終導致整個團隊失敗,也是自己的失敗。

·見諸行動/潛意識釋放/發泄(actingout):把潛意識的願望、衝動直接表現出來。

即一個人內心當中有某種衝突,有時候不得不一個人去承受、忍受,當面臨忍受不了的太大的張力時,化為行動,把潛意識的願望、衝動直接表現出來。但通過這種方式,雖然情感是釋放了,但是在現實當中會給他帶來不利甚至於麻煩。

比如,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大發脾氣、突然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個性的衝動性行為甚至違法違紀的行為、濫用藥物或自我傷害等等。

·神經症性的防禦機制·

這種防禦機制的使用可以貫穿一個人的一生,3-90歲都可能使用。

一個比較成熟的人,碰到急性應激時,也會運用更多神經症性的防禦機制,讓自己更舒服一點。這一等級改變的是個體的感受或本能的表達。

以往經典的精神分析,對這一類個案更感興趣。一般諮詢師能幫助的,治療能起作用的,就是使用這一等級防禦機制的個案,而且在傳統的、短程的心理治療的解釋之後就可以發生戲劇性的改變。

代表性防禦機制

·合理化/文飾作用:對自己行為的後果加以合理性的解釋,藉以掩飾潛意識的動機。

通俗一點講,就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例子中,自己的行為的後果就是沒有吃到葡萄,合理性的解釋就是說葡萄是酸的,潛意識的動機其實是很想吃到這個葡萄。

·壓抑

壓抑可以說是所有其他防禦機制的基礎,任何一個其他的心理防禦機制都首先在壓抑這個防禦機制的基礎上再疊加其他的成分才變成其他的防禦機制的。任何防禦機制中都有壓抑的背景,潛意識從何而來?就是被壓抑到潛意識當中去的。

心因性遺忘,或者說失憶症,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壓抑。還有時,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某個情景,突然一下眼睛濕潤,好像要哭,但是又不知道是為誰而哭,這很可能就是運用了壓抑的防禦機制。

·退行(regression):心理水平退到更幼稚的水平

有的時候我們會主動運用一些退行,不少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是一種主動的退行,是有助於心理健康的。比如說我們去參加老同學聚會,行為舉止表現得就像回到當年一樣,這是一個主動的退行,這樣的話很釋放壓力的,很減壓的。

還有,近來很受關注的話題——二胎,當一個四五歲的幼兒突然要有一個弟弟妹妹,他一下子蠻難面對父母的關注和愛分給其他人,就可能會出現講話特別幼稚、吃手和晚上尿床等非常典型的退行行為。

·置換/移置:情感改為指向一個比較少情感關注的客體,而不直接針對引起這個情感的人和情景。

用一個成語來解釋,就是「遷怒於人」。本來惹你生氣的是一個很強的比你厲害的讓你感到害怕的人,由於這個人不那麼容易指向,你就把怒氣發泄到一個比較弱的人身上。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將不被人接受的本能、衝動以正好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

如,一個人很希望別人照顧自己,但是他感受到的,表達出來的都是自己主動去照顧別人。

·解離(dissociation):暫時劇烈改變自己的性格或某種情感

有的書上翻譯成分離,但分離焦慮或分離創傷中的分離在英文當中的表達是separation,因此用解離可能更為合適。

比如,神遊,一個人突然出去半天一天,沒有預先計劃好的,然後回來以後,事後忘記了;還有在遭遇到巨大痛苦和打擊的時候,反而每天把自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當中去,忙忙碌碌的行為也是解離的表現。

·情感隔離:把痛苦焦慮的體驗隔離掉。

外科醫生常使用這種防禦機制來避免過大的情感波動。我們有時候會認為醫務人員很冷漠,但其實只要去想想,每天要面對病人死亡或病危,家屬痛不欲生,如果不把這些痛苦的情感隔離掉,他們自己可能也會崩潰。

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是一個人能夠把現實人際關係的需求和個人的情感體驗整合在一起,能同時兼顧到現實當中是否能行得通以及周圍人和自己內心的感受,全部整合在一起。

代表性防禦機制

·利他:替代性的建設性的為他人服務,本能地也讓自己感到滿足。

有時候,我們去做公益或志願者事業,做一些慈善捐助的行為,可能是不僅出於幫助別人,也是為了內心某種滿足。如果不做,還會有一種莫名的內疚、過不去,做了心裡才舒服。

儘管是為了內心的滿足,但從最終結果來看,這樣的做法是對別人有好處的,也是社會所倡導的。

·幽默

即一個人正體驗到痛苦、倒霉的經歷,但沒有被自己的感受壓倒,反而還能跳出來觀察自己,幽自己一默——「我居然還有這麼倒霉的」。

·壓制:意識當中出現想解決矛盾、衝突的衝動,而在意識半意識當中做出了予以推遲的決定。

·預期:為未來不舒服的感受做出切合實際的預期或計劃打算。

即面臨即將要出現的有挑戰、壓力的事物,做出有目的的仔細的計劃、對死亡或外科手術在情感上做出切合實際的預料,同時能在意識中自覺運用「自知力」。

比如說,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班級里常有這樣的人,考試之前非常焦慮、緊張,但最後考出來的成績都比別人好,其實是因為他比較早的預感到威脅,提前做出準備了。

·升華:間接、減弱地表現本能。

如通過各種遊戲、運動或業餘愛好來表達攻擊性;或者藝術家將所有的情感濃縮在藝術成果當中。

—相應心理障礙患者常用的防禦機制—

癔症——壓抑和解離

恐懼症——置換

抑鬱症——內飾

強迫症——情感隔離、反向形成、抵消

分裂樣的人格——幻想

邊緣型人格障礙——分裂、投射性認同

—同一情境,採用不同的防禦機制有何表現—

一個人感受到他怨恨自己的父親,如果沒有防禦的話,他可能直接體驗到的就是,指向自己的父親,非常怨恨。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如果指向父親的情感是非常怨恨的,這是非常危險的、衝突的,所以會採用各種方式的防禦。

·精神病性否認:我出生的時候就沒有父親

·不成熟的:

幻想:在白日夢當中常常殺死巨人

投射:不是我恨父親,而是父親恨我,總跟我過不去

被動攻擊:自殺企圖,把自己搞壞,搞自殺,來讓父親懊悔——通過滅了自己讓別人感受到被攻擊

見諸行動:沒多想,打了12個警察

·神經症性:

解離:跟父親講笑話

置換:恨父親的狗

情感隔離:不同意父親在生意上的決定

壓抑:跟父親在一起時就說不出的彆扭、不舒服,但不知道究竟來源於啥

反向形成:我愛我父親,恨父親的敵人

·成熟的:

升華:在打乒乓球賽中戰勝父親

壓制:我很生父親的氣,但拖延告訴他我的感受

利他:經常安慰恨父親的人

總結來說,防禦機制在同一個人身上是動態變化的,隨著世界、環境的改變波動,一個成熟的人可能也會在面臨巨大的創傷、極度痛苦的應激時退到去使用一些較不成熟的甚至精神病性的防禦機制。但如果能夠找到更好的應對痛苦的方式,這些原始的防禦機制也可以被改變。


張海音微課40講中國諮詢師常見的20種諮詢僵局配合真實案例講解

現在諮詢客服報名,有優惠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