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的說法,實際上存在太多的誤解了,先是存在翻譯上的錯誤,軍事術語上有「防護激光系統」一說嗎?然後又被許多人在進行片面的解讀了,有點架空性質的,實際上,正確的理解為,俄軍在直升機上安裝的不是什麼機載防護激光,而是激光報警與幹擾系統,主要用途為對對方武器的激光制導系統進行幹擾,從而避免被其引導的武器擊中,這個東西在技術談不上特別,更不是什麼世界首創,其他國家也擁有類似的產品,俄羅斯能夠加裝新系統而已,而不是說什麼首創。

至於說所謂的激光對抗系統直接機會將來襲的導彈擊毀的說法,那根本是不現實的,相關技術還存在著無法突破的問題,即便中美等國現在都不敢說:可以實現這一點。激光攔截系統在目前來說只是一種科幻的東西,只是在實驗靶場上進行可行性測試,但是這一系統過於龐大,重量為多少噸,根本無法安裝到直升機上。

目前的激光武器處於高速發展之中,但是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問題就是在於功率不足,必須依靠自己的功率強大來摧毀目標,目前來說,所需的功率尚沒有達到可以輕易將目標摧毀的尚無法在小型激光器上實現,目前情況下,相關技術剛剛接近這個邊兒,所謂的機載系統目前來說還是一個傳說中的東西,還沒有作為現實中的裝備加以使用。


你沒分清楚攔截的定義,可能錯誤理解發射激光炮一樣打掉來襲的火箭和導彈,那是不可能的激光炮武器還沒有那麼濃縮一個小直升機就能攜帶發射光能打掉敵人音速飛行的攻擊武器,做不到。。。實際應該是激光告警器/幹擾儀才對,要打的準空中目標那就得知道得飛行參數,比如距離等數據要導彈打得更準,首先必須發射激光束照射目標利用回彈激光自動標定輸入直升機參數,才能發射導彈,其次是導彈戰鬥部引信也是近炸型(距離飛機幾米爆炸發射金屬鋼珠和鏈條等炸出一個傘型面破壞敵機)而不是靠彈頭撞上飛機,凡此種種說明智能武器也得靠廉價光束髮射器來啟動攻擊指令,,,,所以飛機上呦激光對抗設備也就等於破壞幹擾了攻擊武器的準確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