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發生了哪些新鮮事?臨睡前回顧一下吧!      

  •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新成效

  • 上海“引進來”“走出去”雙引擎驅動,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高

  • 上海海關助力振華重工試水港口機械入境維修再製造

  • 年出入境旅客數約8200多萬人次,日均23萬人次——從“打蛇餅”到“秒通關”

  • 芬太尼快速檢測方法問世

  • 深圳海關打造通關“綠色通道”

  • 4月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 增值稅率新政首月,汕頭海關減徵增值稅6300萬

  • 江門海關查獲6900支人體胎盤素針劑

  • 今年前四月 歐盟成爲湛江市最大出口市場

  • 建設內陸一流現代化新海關,助推湖南開放崛起

  • 海南4家企業入選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調查樣本企業

  • 恩施海關掛牌開關

  • 青海外貿企業享受340萬元減稅紅利

  • 滿洲里海關:強化服務舉措,提升出入境旅遊通關便利化水平

  • 浙江外貿繼續領跑

  • 寧波海關:個人攜帶寵物出境可就近辦手續

  • 南京海關持續優化全省口岸營商環境推動高水平開放工作

  • 南京實現中歐班列海關無紙化監管

  • 前4月山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5.6%

  • 歐盟開放禽肉關稅配額推動山東省出口禽肉創六年來新高

  • 青島海關“科技興關”紀實

  • 天津口岸前四個月外貿進出口增長7.8%

  • 盤錦完善口岸開放功能打造北方新糧港

  • 56家AEO高級認證企業拿到國際貿易“綠色通行證”

  • 河北外貿勢頭好動能足

  • 重慶海關努力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 甘肅與“一帶一路”國家外貿增速加快

  • 蘭州海關幫扶甘肅武山縣——秦川牛“出海”記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新成效。——央視《新聞聯播》



 

上海


上海“引進來”“走出去”雙引擎驅動,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高。——東方衛視


 


上海海關助力振華重工試水港口機械入境維修再製造。上海振華重工是國內重型裝備製造企業,自1992年開始出口港口機械,目前其岸橋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70%,已爲10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萬餘臺港機設備,包括約3200臺岸橋。近3年中,估計有超過1000臺舊港機即將或已超過使用年限。把這些大傢伙弄回來,實現入境維修再製造後再出口服役,市場空間和產業前景都非常樂觀。然而,舊港機被明確列入國家限制進口類別,開展入境維修再製造的設想幾經擱淺。振華重工的煩惱也被監管其進出口的上海海關牽掛着。上海海關根據國家《高端智能再製造行動計劃(2018—2020)》精神進行詳細調研分析,並會同上海市商委、市經信委等部委共同研究方案,積極向商務部申請。經多方努力,商務部最終特批振華重工舊港機開展入境維修再製造事宜。——《解放日報》





廣東


年出入境旅客數約8200多萬人次,日均23萬人次——從“打蛇餅”到“秒通關”。一直以來,推動科技化、信息化建設是羅湖海關的工作重點。據深圳海關所屬羅湖海關辦公室副主任曾湫捷介紹,1980年,羅湖海關設立“應稅通道”與“免稅通道”,旅客可根據行李物品是否需要完稅的情況,自行選擇通道過關,提高了旅客的通關效率。1986年,設立“紅色通道”和“綠色通道”,驗放速度有了進一步提高,逐步向國際慣例靠攏。1993年,開始實施大通道敞開式監管方式,將原有九條通道改爲寬敞的三條通道,其中兩條爲“無申報通道”,一條爲“申報通道”。1996年,羅湖海關啓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實現了對旅檢現場作業即時視頻監控。不僅拓寬了各類監管信息來源渠道,更拓展了海關監管空間。這一連串的改革大大地提高了深港兩地旅客的通關效率。


曾湫捷表示,新時代以來,羅湖海關聚焦“科技興關”,以建設智慧旅檢爲契機,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以“科技+協同”理念,打造新型監管模式的部署,通過人臉識別、智能快辦系統、旅檢多功能自助終端等開發應用,持續提升旅客監管和服務效能。——《經濟日報》

 



芬太尼快速檢測方法問世。日前,深圳海關聯合廈門大學成功研發芬太尼現場快速檢測方法,可在口岸查驗現場快速實現芬太尼類新型毒品的鑑定,從而更有力打擊芬太尼類物質走私。芬太尼類物質屬第三代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強效麻醉劑,其鎮痛效果是嗎啡的100倍。5月1日起,我國將芬太尼類物質列入《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增補目錄》,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


據悉,該檢測方法採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可對芬太尼整類化合物現場快速定性檢測,僅需將待測物溶液2至5微升滴於芯片上,置於便攜式拉曼光譜儀的檢測池檢測即可,耗時約爲10秒。此外,該檢測方法靈敏度高,可達到ppm級別(百萬分之一),且可實現包裹外包裝殘留物檢測,“無須開包,即可檢測”。——《經濟日報》



深圳海關打造通關“綠色通道”。爲方便文博會展商辦理進出境通關業務,深圳海關推出了專員駐場主展館、掃碼指引等一攬子便利服務措施。據瞭解,在本屆文博會籌備期間,深圳海關根據以往文化類產品通關特點和監管經驗,提前制定了文博會通關監管工作方案,並主動對接主辦方,詳細宣講海關支持服務展覽品暫時進出境業務的政策法規,瞭解掌握境外展商參展情況,引導企業規範申報。


爲鼓勵深圳文化產品“走出去”和“引進來”,深圳海關還在主展館及深圳各口岸設文博會專用服務窗口,精選綜合素質及外語水平高的關員優先辦理文博會展覽品進出境手續,提供“5+2”預約式個性化通關服務,實現7天24小時預約通關,爲文博會專門打造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


此外,針對國外展商不熟悉海關暫時進出境業務流程的情況,深圳海關還專門派員到主展館提供駐場服務,專設文博會諮詢臺,並提供流動諮詢服務,全天候接受諮詢。——《經濟日報》



4月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額實現兩位數增長。近期,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呈現出良好的回升態勢,優勢產品進、出口增勢明顯。記者近日獲悉,海關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廣東對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明顯回暖,進出口值爲1378.3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831.3億元,同比增長7%;進口547億元,同比增長24.6%。一系列數據折射出廣東經濟的外貿韌性與穩定性。——《南方日報》

 


增值稅率新政首月,汕頭海關減徵增值稅6300萬。自4月1日國家調整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以來,汕頭海關共爲300餘家企業減徵進口環節增值稅6300多萬元,粵東五市進出口企業切實享受到了國家增值稅率下調帶來的紅利。汕頭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進口貨物增值稅率調整,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和資金壓力,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並有望刺激國內居民對進口消費品需求。——《汕頭日報》

 


江門海關查獲6900支人體胎盤素針劑。江門海關日前接連從日本郵寄入境的快件郵包中查獲大量人體胎盤素針劑,共計138盒、6900支。因收件人未如實向海關申報且無法提供相關審批文件,江門海關依法對該物品予以截留待處理。由於人體胎盤素製品來源於人體胎盤組織,屬於海關嚴格監管的生物製品,未經檢疫或沒有合法手續的人體胎盤素製品,可能攜帶細菌、病毒等傳染病病原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江門日報》





今年前四月 歐盟成爲湛江市最大出口市場。據統計,今年1—4月湛江市對歐盟出口10.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2%,佔同期湛江市出口總值的18.1%,歐盟取代美國成爲湛江市最大出口市場。——《湛江日報》

 

 


湖南


建設內陸一流現代化新海關,助推湖南開放崛起。近年來,湖南外貿快速發展,但湖南省地處內陸,不靠海、不沿邊,外貿發展起步晚、基礎薄、總量小,結構性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在此情況下,如何進一步推動湖南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湖南省加快開放崛起?長沙海關作爲國家設在湖南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處於湖南省對外開放最前沿,責任重大,要立足新海關新職責新定位,以建設內陸一流現代化新海關爲抓手,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發揮好職能作用,助推湖南省加快開放崛起,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湖南日報》

 

 


海南


海南4家企業入選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調查樣本企業。近日,海關總署確定了新一輪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調查樣本企業名單,海南4家企業入選。海口海關近日召開企業說明會,宣講我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調查工作,並向4家入選的企業頒發調查樣本企業證書。——《海南日報》



湖北


恩施海關掛牌開關。“在家門口就能辦好報關程序,不用跋山涉水了。”5月16日,參加恩施海關開關儀式的立訊精密 (恩施)公司負責人羅森興奮不已:企業下半年將加大投資,年出口額有望突破20億元。當日上午,恩施海關正式掛牌。爲支持恩施少數民族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國家海關總署和省委省政府克難攻堅,進行了大量前期準備。新成立的恩施海關,將負責該州八縣市的進出口通關、減免稅管理、保稅物流、檢驗檢疫等業務。——《湖北日報》

 



青海


青海外貿企業享受340萬元減稅紅利。海關總署自4月1日起全面實行新的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首月,全國海關共爲青海外貿企業減徵進口增值稅340萬元,西寧海關減徵144萬元。據西寧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增值稅稅率下調,有效降低了進口企業的稅務成本,減少了資金佔用,特別是無法進行增值稅抵扣的企業,直接享受到了新一輪增值稅改革帶來的紅利,也使加工貿易企業生產成本降低、利潤增加,爲企業提升管理、研發創新、開拓市場提供了更多的資金支持,使得青海省企業的進口意願進一步增強。——《青海日報》




內蒙古


滿洲里海關:強化服務舉措,提升出入境旅遊通關便利化水平。據滿洲里海關監管數據顯示,2018年滿洲里公路口岸旅檢渠道共監管持ATA單證冊進出境車輛1259輛次,其中出境車輛698輛次,進境車輛561輛次;2019年第一季度滿洲里公路口岸旅檢渠道共監管持ATA單證冊進出境車輛113輛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3.77%。爲了更好地服務自駕遊通關,滿洲里海關所屬十八里海關設立了專人專崗,對ATA單證冊進行辦理,爲進出境車輛提供“一站式”服務,縮短旅客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指派專人負責接受ATA單證冊,進行系統錄入操作,辦理出境手續後告知其復進境日期以及不能按期復進境需要進行的其他操作流程,並在手續辦理完畢後監管放行。——《滿洲里日報》 

 



浙江


浙江外貿繼續領跑。今年1月至4月,浙江外貿進出口總值9000.6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6601.7億元,同比增長7.7%;進口2398.9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分別高於全國3.0、2.0和3.2個百分點。“這是繼一季度之後,浙江省進出口增速繼續在東部沿海主要外貿省市中保持首位。”杭州海關統計分析處有關負責人分析,4月,浙江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365.0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1687.8億元,同比增長5.1%。——《浙江日報》

 

 

寧波海關:個人攜帶寵物出境可就近辦手續。寧波地區攜帶寵物出境檢疫業務辦理點日前由1個增至8個,今後個人攜帶寵物出境,可就近選擇到各設點海關辦理手續。寧波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寵物可能攜帶多種病菌及寄生蟲,大部分國家對入境寵物檢疫很嚴格。一般來說,個人攜帶寵物出境的,出境人員須向海關提前一週左右申報,並提交正規狂犬病疫苗接種證明、出境人員個人出境證明等資料。——《寧波日報》

 



江蘇


南京海關持續優化全省口岸營商環境推動高水平開放工作。據南京海關統計,1-4月江蘇省累計實現進出口13278.9億元,同比增長0.6%,佔全國比重達14%。其中進口5158億元,同比下降3.5%,出口8120.9億元,同比增長3.3%。截至今年3月底,南京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已分別壓縮到46.64小時和3.74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53.89%、69.49%,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從86種精簡至46種,貨物、水上空運運輸工具、水運艙單等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率達100%。

——《新華日報》

 


南京實現中歐班列海關無紙化監管。近日,新生圩海關轉關到滿洲里海關、出境至俄羅斯的“中歐班列”通過物流系統收到放行指令準時出發,南京海關物流監控信息化管理系統(鐵路部分)在南京地區正式上線。這標誌着,南京地區實現了“中歐班列”貨物從報關放行到轉關放行的全流程無紙化監管。——《南京日報》

 



山東


前4月山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5.6%。海關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755.5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比山東省外貿整體增速高9.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2.2%,進口增長19.9%。今年以來,山東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整體增長態勢顯著。4月份,山東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中,東盟依然爲最大進出口市場,對東盟進出口183.9億元,增長12.2%,佔38.8%。此外,對俄羅斯進出口81.2億元,增長40.1%,佔17.1%;對印度進出口33.2億元,增長15.5%,佔7%,對上述3個地區進出口累計佔比達到62.9%。——《大衆日報》


 


歐盟開放禽肉關稅配額推動山東省出口禽肉創六年來新高。自4月1日歐盟對我國輸歐禽肉產品開放新的關稅配額以來,山東省對歐盟出口禽肉製品快速增長。據青島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山東省對歐盟出口禽肉製品4097.3噸,價值1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32.2%和48%,出口量值均創2013年2月份以來新高。——《經濟日報》

 


青島海關“科技興關”紀實。5月17日,在青島海關科技大會上,青島海關關長韓森提出集關區之力,在科技創新上求突破,在技術保障上求突破,在政策機制上求突破,推進“科技興關”戰略實施,把牢“一流強關”建設目標,到2021年,建成“智慧青關”,不斷強化監管和優化服務。從研發小型儀器到實施智慧監管,從手工計徵關稅到計算機系統處理,科技在海關業務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青島海關的信息化技術能力、科研水平、實驗室檢測能力一直保持在全國海關前列。——《科技日報》

 



天津


天津口岸前四個月外貿進出口增長7.8%。天津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天津口岸外貿進出口總值達4416.2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出口2071.4億元,增長2.1%;進口2344.8億元,增長13.4%。4月當月口岸外貿進出口1182.2億元,增長14.2%。其中,出口增長7.8%,進口增長21.1%。——《天津日報》

 



遼寧


盤錦完善口岸開放功能打造北方新糧港。近日,海關總署發佈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名單公告,盤錦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位列其中。這意味着盤錦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具備進口糧食的條件和資質,並投入運營。——《遼寧日報》

 


56家AEO高級認證企業拿到國際貿易“綠色通行證”。“真沒想到,AEO高級認證企業有這麼高的含金量,等於拿到一張國際貿易的‘綠色通行證’。”在日前召開的大連海關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上,一家參會企業負責人這樣感慨。而目前,大連AEO企業中一般認證企業有397家,高級認證企業僅56家,在大連關區企業中僅佔0.19%。要成爲AEO,企業需向海關提交認證申請,海關要進行實地認證,認證項目包括企業的內部控制、財務狀況、守法經營和貿易安全等。——《大連日報》

 



河北


河北外貿勢頭好動能足。一季度,河北省外貿亮點突出:河北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821.9億元,同比增長4.2%,是2015年以來一季度進出口峯值,增幅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14.0億元,增長12.3%,是歷年以來一季度出口最大值。不僅如此,河北省一季度外貿還有一個非常亮眼的數據,就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增速。據石家莊海關統計,一季度,河北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達241.8億元,同比增長7.1%,進出口總值佔同期河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9.4%。河北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成爲拉動河北省外貿發展的新動力。——《河北日報》

 



重慶


重慶海關努力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重慶海關主要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深化海關業務改革,助力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二是大力推進大通道、大口岸、大樞紐、大環境建設,助力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三是全力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強化,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助力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重慶日報》


 



甘肅


甘肅與“一帶一路”國家外貿增速加快。今年前4個月,甘肅省對外貿易累計進出口總值123.8億元,其中,出口總值48.6億元,進口總值75.2億元。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總額達66.5億元,同比增長4.2%,佔全省外貿總值的53.7%,比重提升4.6個百分點。——《經濟日報》



 

蘭州海關幫扶甘肅武山縣——秦川牛“出海”記。“秦川牛”是中國五大黃牛品種之一,肉質細嫩、膏脂潤香。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以獨特的氣候環境孕育了“秦川牛”,卻一直戴着“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如何將優質的“秦川牛”變成農民打開致富大門的“金鑰匙”,一直是蘭州海關希望幫助武山縣儘快解決的問題。


經過蘭州海關3年多的幫扶,2018年5月28日,武山縣16頭“秦川牛”實現首次“出海”,輸往香港地區,難題終於被破解。截至目前,“秦川牛”已實現供港745頭、產值1728萬元,帶動周邊600餘戶農戶養殖,提供就業崗位40餘個,農戶年增收約1萬元。同時,供港活牛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綠色農業循環產業的發展。目前,這一產業年收購玉米秸稈5000餘噸,價值160餘萬元,農用有機肥1.2萬噸,價值1400萬元,有效促進了當地羣衆脫貧致富。——《經濟日報》





監製/陶永  

審校/付軍鋒  朱偉

編輯/王曉丹  劉暢  實習生/姜書妍

美術編輯/衛昊  常相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