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只有3分之2議員同意,才能罷免黨魁。

為了徹底終結令選民感到厭煩的黨內領導權紛爭,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日前宣佈,自由黨通過「歷史性改革」,以後只有獲得三分之二黨內議員的支持,在位的自由黨黨魁才能被罷免。

網上圖片

據報道,過去十年間,澳洲兩大黨都曾多次出現過在任總理被黨內議員「逼宮」的事件。首先在2010年,當選的工黨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被澳洲首位女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趕下臺。

2015年,自由黨當選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在任期中途被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所取代;今年8月,特恩布爾的總理之位又受到前內政部長達頓(Peter Dutton)的挑戰,結果反讓莫里森漁翁得利,成為了現任總理。

今年的領導權紛爭風波沉重打擊了自由黨的支持率,在特恩布爾退出政壇,觸發溫特沃思(Wentworth)選區補選後,自由黨在這個從未失手過的富人選區敗北。在民意支持率不斷滑落的情況下,自由黨決定訂立新規以求改變。

譚保(右)和達頓(左)(網上圖片)

「我們理解,當澳洲人民自己選出來的政府和總理因為堪培拉政客們的舉動被拉下馬時,他們對我們的政黨會感到多麼挫敗和失望,」莫里森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道,「我們理解人民的挫敗感,理解他們的失望,所以我們要為此負責。」

莫里森表示,這是議會成立74年以來最重大的改變,自由黨在聆聽選民的心聲。「人們已經對(領導權紛爭)感到厭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修改了規則。」

這也意味著,如果現由莫里森主管的自由黨在下屆大選中勝出,那麼自由黨黨員要罷免他將變得不容易。但這並不能保證莫里森在大選前都不會被「拉下馬」。

網上圖片

同時,這項規則的改變只適用於自由黨,若自由黨不再是澳洲的執政黨,則不會影響總理的更換,而工黨在改換領袖方面,仍然只需獲得50%以上議員的支持即可。

據瞭解,莫里森就新規的制定曾諮詢了包括霍華德(John Howard)和艾伯特在內的幾位前總理,他們均對此表示支持,而剛遭「逼宮」下臺的特恩布爾在受訪時也對這項改革表示歡迎。

特恩布爾說道:「我們無法重來一次,很明顯上次更換黨魁是一次破壞性巨大,且毫無意義的瘋狂舉動,對自由黨和政府都產生了巨大的破壞。莫里森想改正這一點,我想這也是承認了8月的政變是錯誤的。」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