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asin-001

 

 

抱著期待已久的心情,今天我一个人,买了票,进了戏院,看了《刺客聂隐娘》。除了侯孝贤导演,还有个让我花钱进戏院的原因,就是摄影师李屏宾。两位都是我心中的大师,无庸置疑。

「内敛再内敛、简约再简约。」这是第一个心得。

对话不多,感觉更好,让人更能关注在影片中的画面与更多的细节。而摄影之美,是从头到尾让我相当享受的部分。

 

关于画面,《刺客聂隐娘》是好看的。
对我而言,片中的画面满足了自己对摄影的挑剔与期望。用「炉火纯青、反璞归真」八个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影片中呈现的中国山水、庭院、建筑(虽然对我来说是京都日式庭院、京都风的唐式建筑)、草木、光影、唐代服饰,美丽又有味道;在典雅、华丽、内敛、朴实的画面中,达到了「成熟又精准的境界」。也难怪侯导不只一次夸奖李屏宾,总是拍出他想要的东西跟画面。 (我相当建议职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我的摄影学生去看看,去体验何谓「成熟又精准的境界」是怎样的构图跟运镜。)

片尾列出了日本取景的地方,包括我熟悉的京都平安神宫、清凉寺、高台寺,还有我不熟的奈良正仓院等地。推算聂隐娘发生于唐朝贞元元年(西元785年),为京都迁京于平安京(西元794年)之前,也难怪要去京都、奈良等地取景了。因为也只有京都、奈良这些日本的古城,完整又忠实地保存了在大陆已经失去的唐代古风了。

 

关于剧情与内容,《刺客聂隐娘》是不容易懂的。
虽然早知道了故事大纲,看完了电影,我还是一头雾水,后来花了时间上网查了《聂隐娘》原著跟电影脚本,才了解这改编于中国古代的「奇情」武侠故事,重点其实在「奇情」,不是武侠动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纸人作法的乔段。本以为这是部打斗很「日式」、很「好看」的武侠片,不过很快就理解侯导的武侠,决不是我心中「一代宗师」那种武侠,而是多了更深层、更内敛的意境。
意境两字,谈何容易,这也是这部片对话少、打斗更少的原因之一。

 

关于武打,《刺客聂隐娘》更深一层。
说到武侠片,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是我近几年相当喜爱的一部片。片中所谓的「功夫两字,一横一竖。」正点出「一代宗师」武打画面给我的感觉,一横一竖,清清楚楚、美不胜收。

不过,《刺客聂隐娘》的武打更深一层。看不过瘾,招式不清也不够华丽,但多了想像,也多了艺术感,意境似乎更深、更远了。中国武侠片发展至今,终于到了「船过水无痕」这般境界。

网路上的资料说,侯导为追求绝不妥协的完美,许多拍过的精彩片段都在剪接时舍弃不用,或一段时间后又再度重拍。也有很多影评说,这部片完全是基于侯导的喜好,所以随心所欲的剪接,导致许多人看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还是看得不是很懂。

如果可以,希望以后出的蓝光版能有导演版、完整版、加长版。毕竟要在两小时之内表现侯导心中的爱恨情仇、民族大义,其中还交织著君臣、夫妇、男女、亲情、师徒之情,这些连中国人都不懂的国仇家恨、男女情爱,怎是这么容易说清楚、讲明白的?

人到了某个年纪,就像片中的「青鸾舞镜」一般,是种心情写照、一种领悟与无奈。很多东西,多说无益,能懂就懂;日子还是得过、人还是要活、戏还是要演下去。


看得懂不懂,重要吗? 很重要吗?
懂是一回事,享受又是一回事。就像看摄影作品、看艺术作品一样,能懂多少,需要懂多少?今天进了戏院,觉得自己享受了、感受了,也许就够了。看电影跟玩艺术一样,开心就好,享受过就好,不用太计较懂不懂。

看电影是门艺术、是哲学、是想像、是感受,别忘了,也是娱乐。

多说就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