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點擊進入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入選時間:1987年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v)(vi)地理位置:N34 22 60E1090560遺產編號:441

簡介: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驪山腳下的下河村的附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後不久便開始在驪山營建自己的墳墓,特別是在他統一六國後,更是在秦陵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全國各地徵調70萬人參加陵墓的修建,夢想著自己死後依舊統治中國。前後費時近40年,至秦滅亡時陵園尚未完全竣工。修建秦陵的人最多時曾經達到70萬。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園,工程浩大為史所罕見。冢高76米,周長2000米,陵園內有兩層城垣,呈回字型,外城周長6264米,內城周長2525米,陵丘位於內城的中部偏南側。1974年至1977年在秦始皇陵東1500米處發掘出了秦陵兵馬俑坑,隨著發掘工作的展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個墓坑重見天日。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16米,南北寬62米,面積有13260平方米,是一個長方形軍陣,有步兵和車兵聯合組成;二號坑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面積有6000平方米,是一個曲尺形軍陣,有多兵種組成;三號坑東西長124米,寬62米,面積僅有520平方米,三號坑最小,但據推測是指揮部,位置極為重要。目前在三個墓坑中共發掘武士俑800多件,木戰車近20輛,戰馬100匹。由模擬的軍陣,可以想見二千年前橫掃六國,統一全國,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的威武強大。陶俑體態高大,與真人相仿,一般在1.8米左右,陶俑的神態各異,表情逼真,體現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藝術水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各式奇異珍寶。秦陵及兵馬俑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朝以前,對先王的祭祀不在墓地進行,秦始皇首次將祭祀用的寢殿建在墓地。秦始皇的陵園內有兩重城垣,平面呈回字形,陵丘位於內城垣中偏南側。陵丘的西北50米處建有寢殿,現可見到的基址近正方形,面積3500平方米,附近還有其它建築遺址。在寢陵中,對秦始皇像進行供奉和祭祀。這種陵寢制度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以後歷代帝王陵墓所效仿,直至明清。這也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的一個發展。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中的成千上萬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第一位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周圍圍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鹹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小陶傭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No doubt thousands of statuesstill remain to be unearthed at this archaeological site, which wasnot discovered until 1974. Qin (d. 210 B.C.), the first unifier ofChina, is buried, surrounded by the famous terracotta warriors, atthe centre of a complex designed to mirror the urban plan of thecapital, Xianyan. The small figures are all different; with theirhorses, chariots and weapons, they are masterpieces of realism andalso of great historical interest.

訪問本博客首頁,根據「博文快速查閱說明」可查找你喜歡世界遺產的圖文介紹。

博客首頁鏈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