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視劇真的是值得細細品味多看幾次,講盡了官場百態,講盡了人性複雜,適合比如我這樣的耿直girl去好好看看,以便在職場更好的生存,否則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說官場百態吧,其實也是人性複雜,因為複雜的人在官場,所以造就了官場的複雜。說複雜也不複雜,圍繞著『利益』二字,有些人只管利益,有些人還要順帶考慮家國情懷。而要實現自己的目的或者抱負,那就要唯嘉靖利益至上,並且要讓他感受到且被他認可。

要說這部劇里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都是複雜的人。

說海瑞是好人吧,他剛直不阿,為了百姓可以連命都不要,是一個好官,但在妻子懷孕,母親年邁的情況下,寫了天下第一疏去死諫,作為妻子,不是一個好丈夫,作為母親,不是一個好兒子。有些人天生就要做個驚雷吧。利劍一樣的海瑞,無欲無求,又沒有把柄可給別人抓,一心為天下蒼生,自然不受制於任何人,我其實挺欣賞這樣的人,活的通透。

嘉靖,真是個極自私的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他心裡卻只裝著自己,玩弄權術。楊金水跟嘉靖彙報毀堤淹田實情的時候,嘉靖跟呂芳說這個人不錯,讓暗地裡給他獎賞。我剛開始是不明白的,後來才意識到,對統治者而言,忠誠才是最重要的。嘉靖最後沒殺了海瑞,最本質還是愛惜自己的名聲,給兒子留個大明朝的利劍還在其次。嘉靖聽到毀堤淹田的時候,面無表情,沒啥反應,好像都不是事兒,聽到嚴黨收稅後私吞的比給自己好多的時候,暴怒,直接導致了嚴黨覆滅,可以感受下前後兩個的態度對比,就知道嘉靖是個啥樣的人。

呂芳,很喜歡他「思危、思退、思變」的處世態度。他對嘉靖忠心耿耿,這麼多年在嘉靖身邊,深得嘉靖信任,且最後能夠全身而退也是本事。太監,能做到他這樣忠厚也是不錯了,臨走還記掛著宮裡的兒孫們。但他雖忠厚,到底是搞政治的。劇一開始,呂芳對嚴嵩那是相當諂媚,在內閣會議上也是向著嚴黨。後面裕王有了兒子,朝局有倒嚴傾向的時候,又開始傾向於裕王一面,不過身在那樣一個複雜的環境中,幾十年見慣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鬥爭,保住自己才是第一位的吧。在楊金水跟他彙報毀堤淹田的時候,他說:只是淹了兩個縣,皇上心裡裝的是九州萬方,那種平靜和無所謂,現在想想,我也是蠻後怕。

楊金水,他在乎的人,比如芸娘,他很關心,努力呵護,比如呂芳,裝瘋賣傻,不牽涉呂芳,跟他沒關係的人,視若草芥,比如為了他50萬匹的絲綢,輕描淡寫的參加毀堤淹田,彷彿九個縣的老百姓都不是人。世界這麼大,俗事這麼多,人心這麼小,除了我們關心的,其他都是無關緊要的吧。

徐階,這種從頭到位都沉默不爭論,偶爾說一兩句和稀泥的話的人,城府最深,絕不把自己置於危牆之下。他也最明白,嚴嵩熬不過自己,只需要穩穩噹噹上位即可。你說他韜光養晦等著上台之後能有一番作為也好,但是照樣民不聊生,官員發不下來工資。但明朝那些事兒中,他做了內閣首輔之後,還是敢跟嘉靖對著干,去幹些實事兒的。不過這裡不是研究歷史,我就從劇中看看人性。

高拱,是個憤青,一開始看的時候,我覺得他有原則又敢於爭論,後來再看,以及在知乎上看其他人的評論,從他的地位分析他的言論和立場,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內閣成員,又是被劃為裕王派系的,不管他說什麼,都代表徐高張共同的觀點,而他又不是老大,無需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嚴黨即便是打擊,也是一起打擊。

張居正,表現的有點過於用力,可以看出他蠢蠢欲動想要做改革的雄心,在倒嚴黨上不遺餘力。比如在毀堤淹田之後,也是建議事件繼續發酵,犧牲一部分百姓,最終把嚴黨給揪出來。你說他不把老百姓的生命當回事兒,他又是為了大局考慮,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只能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嚴嵩,能伺候嘉靖這種領導這麼多年屹立不倒,除了替嘉靖辦事整人之外,也是會用人呀。這就是關係的平衡吧,後期,明顯管不住嚴世藩等一干人,這也是嘉靖讓他退休的原因之一。

嚴世藩,在劇中是個弱智兒童,太張狂了,不多說了。

這個劇,都是老戲骨,演技好,細節處理的極好,值得多看幾次。比如呂芳對嚴嵩的討好態度,比如在御前會議上爭執的時候,嚴世藩簡直句句都把高拱和張居正往嘉靖的槍口上推,而他老爹作為首輔不吭聲就是支持了他的言論和態度,比如張居正在滔滔不絕講滅了倭寇打通海上貿易每年可以多為朝廷貢獻1000萬兩白銀的時候,突然就被嚴嵩強插:張居正和臣討論過這個問題blabla,張居正的表情,那就是:老子啥時候跟你討論過這個問題,但他還不敢吭聲,真是如履薄冰呀。在嘉靖問是否有周雲逸的同黨時,嚴嵩很能審時度勢,察言觀色,這時候他很明智的制止了弱智兒童嚴世藩的進一步過激行為。因為這時候皇孫出生了,嘉靖不想搞事情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