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邯鄲悲斷腸——半殘戰神李牧(8)

肥累之戰後,秦王嬴政暫停了對趙國的用兵,因為

第一:肥累大捷後趙國軍民抗秦的士氣高漲,在尚未制定出對付李牧的萬全之策之前,絕不可倉猝攻趙。

第二:目前并吞韓國的時機已經成熟,韓國一下,對其他五國的震懾力是不可估量的。秦王嬴政與李斯早已擬好統一天下的通篇大計,那就是先滅韓,再滅趙魏燕,最後滅楚齊,由近及遠,由易及難。

趙幽繆王三年(公元前233年),韓王安為求「安」,派公子韓非出使秦國,韓非子乃是法家集大成者,天縱奇才,秦王見之大喜,封其為客卿,欲以大用。

韓非入秦之後,給秦王提出了一整套的君權理論體系,他認為,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國君,需「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於上,群臣竦懼乎下」,在他的描繪下,國君幾乎成了無形無體又無處不在,在冥冥之中操縱著生殺予奪大權的至上神。這一套鼓吹君權至上理論簡直太對嬴政脾氣了,史書記載的是三個字,「王悅之」。

可惜,韓非畢竟不能為秦所用,因為他是韓國國君的兒子,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韓國的根本利益,所以他屢次上書,要求秦王存韓滅趙,其理由是:「今釋趙之患,而滅內臣之韓(韓長期入貢於秦,形同內臣,故云),則天下明趙氏之計矣(則諸侯都將齒冷,而明白與趙國合縱抗秦的必要性了)。」

韓非的這個觀點似乎不錯,卻從根本上阻礙到了秦統一天下的基本國策,這是秦國統治層所不能容忍的。要知道,當年三家分晉,若不是韓氏臨陣的時候反戈一擊,強大的知氏決不會被三家滅掉,如今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韓國又想玩這一招了。

然而,嬴政可不是自大愚蠢的知伯,此前車之鑒,豈能再蹈乎?

於是李斯對秦王嬴政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韓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常情也。王不可用之。」

秦王嬴政點頭,道:「子之言是,然則逐之乎?」

李斯冷笑一聲,道:「韓非有才,縱之還國,卒為秦患,不如殺之,以恫嚇韓王,並剪其翼。」(好一個狠人)

秦王以為然,乃囚韓非於雲陽,李斯使人送毒藥於非,令早自殺。韓非長嘆一聲,以冠纓自勒其喉而死。法家之一代宗師就這麼悄然隕落了,悲夫!

韓非一死,韓王安大懼,秦殺韓使,看來嬴政滅韓的心是堅如磐石了,這時候有大臣勸韓王稱臣於秦,以保社稷。

韓王安無奈,只好向秦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

趙幽繆王五年(公元前231年),秦王嬴政命「咸陽市長」內史騰加兵於韓,韓王安大恐,乃割地求和。九月,秦國發卒受韓南陽地,以內史騰為假守(代理太守)。魏不甘人後,亦獻地於秦。秦置麗邑。之後,秦國全境展開了一次大規模的人口普查,令男子書年(登記年齡),以便徵發兵卒,為接下來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作準備。

趙幽繆王六年(公元前230年),內史騰再次攻韓,虜韓王安,盡納其地,命曰潁川郡。至此,韓國宣告滅亡,六國的末日緩緩降臨。

更多先秦名將精彩內容,請看拙作

《千古名將英雄夢:烈烈先秦》作者簽名版,豆瓣評分8.6 ¥31.00 微店 購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