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借款。

「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該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賬戶的期末餘額分析填列,剔除其中將要在一年以內到期的部分。

【來源】

長期借款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質押借款。

2、抵押借款

3、保證借款。

4、信用借款。

5、信託借款。

6、股權質押借款。

7、其他借款。

【拓展】

拓展一:仔細閱讀「長期借款」的財報注釋。

一般在財務報表注釋中,「長期借款」注釋中應該披露如下信息:

1、長期借款分類。這是一般按照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借款業務品種進行分類,如質押借款、抵押借款、保證借款、信用借款等。

2、長期借款明細。詳細羅列借款銀行、借款期限、金額、利率等。

拓展二:其他「長期借款」的資料。

1、長期借款(包括一年期以內的長期借款),屬於非流動負債科目。

2、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每年產生的利息計入應付利息科目(財務費用的二級科目),需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3、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與短期借款不同,雖然兩者還款周期都在一年以內,但是兩者會計準則上分屬不同子科目。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需要單獨列項,記入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科目。

【分析】

1、長期借款的目的一般是彌補企業流動性資金的不足、擴大生產經營購置設備廠房建設、提高槓桿增加企業獲利的能力。

2、長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

(1)利息發生時,直接確認為當期費用,這樣的會計處理比較穩健。如果一個企業利息全部確認為當期費用,往往預示著企業較為負責任,且無需考慮該操作會過度影響當期利潤,這樣的企業多數比較優秀。

(2)利息發生時直接計入該項資產(即資本化),利息資本化有利於企業的當期利潤,這也是會計調節利潤的一種手段。一般有此操作的企業,投資者需考慮這是否意味著該企業本身盈利能力就不行,到了需要靠利息資本化的小手段來調節利潤的地步了?

3、企業的長期借款越少越好。沒有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企業,說明企業本身盈利能力強,可以自給自足,並且還有很多盈餘,企業的流動資金足夠支撐企業的各項費用,不需要向金融機構借款,這往往是優秀企業的表現。

4、如果一個企業每年都在盈利,並且賺的錢足以支撐企業的各項費用,並且還有很大的盈餘,但是企業卻四處舉債,大舉借款(借入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甚至發可轉債,定向增發,那我們就要考慮了這個企業是否進行了財務作假,或者這個企業是否賺的都是一些應收賬款,難以兌現公司的現金流。這樣的企業往往預示著較大風險,需要謹慎對待。

【案例】

三聚環保:股票代碼300072。

三聚環保2015年上市,2015年-2017年每年凈利潤為8.14億、16.35億、26.54億,2015年-2017年每年賬上的貨幣資金為31.57億、61.62億、70.32億,公司每年都在盈利,而且盈利在大幅增長,賬上資金也充足,公司卻在這三年間借了有息借款75.97億(包括短期借款60.82億,長期借款15.15億),這是為什麼呢?

經過梳理,公司2017年的應收賬款達到了89.18億億元,預付款25.73億,原來公司賺的錢不但全部都變成了應收賬款和預付款,而且還要自己拿出貨幣資金63.89億進行填補(這還沒有算其他支出)。

這樣的公司好不好?穩不穩健呢?還記得當初市場質疑三聚環保和神霧環保的業績造假嗎?

請各位結合三聚環保近兩年股價的走勢,好好考慮考慮。

【小結】

「長期借款」這一項比較簡單,具體要結合其他科目一起看,它能部分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使用槓桿的情況,但是這一項越少越好。因為優秀的企業,往往沒有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

註:

1、文中闡述的觀點及案例,僅用於研究探討,不作買賣推薦股票的依據。

2、撰寫此文,既是愛好,也是自己的知識梳理。歡迎各位專業人士前來糾錯斧正,也歡迎各位讀者留言交流。

3、覃覃財經學財報相關課程已經在公眾號更新完成,對學財報、股票投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微信搜索公眾號:覃覃財經,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