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傑出的人才。之所以劉備不能得天下,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劉備,諸葛亮,龐統組成團隊的時機不夠好,太晚了。此時戰亂已久,群雄爭霸已經接近尾聲,好地盤所剩不多了。劉備集團此時才開始謀取天下,難度實在太大了。

二。對手太強大。曹操得到了穎川知識分子集團的幫助,經濟上實行屯田制,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軍事上消滅數家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原地區,可謂實力雄厚。孫權集團內部團結,人才濟濟,實力強大,在江東經營了很久,統治已經穩固下來了。與此兩家相比,剛崛起的劉備實力稍遜一籌。

三。劉備自己才能有限,對下屬的意見沒有足夠的尊重。最典型的就是吳軍襲取荊州後,發動對吳報仇的夷陵之戰。當時劉備集團已經佔領了漢中,關中在望。

劉備集團的趙雲,諸葛亮等人權衡利弊。認為應該先把荊州之仇放下,繼續打著中興漢室的旗幟。聯吳抗曹,把下一步軍事進攻目標放在關中地區――還舊都長安。無疑,這個決定當時是符合劉備集團利益的。

劉備卻無法放下對吳的仇恨,一心滅吳報仇。意氣用事,這是一個梟雄政治家最忌諱的。曹操家屬當年在徐州被人劫殺,起兵報仇時,見時機不對,馬上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報仇。劉備的自控比曹操差遠了,不顧一切一意孤行,盡起傾國之兵伐吳,落了個慘敗的結局。

如果劉備採納意見,集中精力北伐關中以收復長安,未必不能得到天下。


卧龍,鳳雛得其主不得其時。若劉備在割據徐州的時候,有了諸葛亮,龐統這樣的謀士,一內一外,一正一奇,則劉備還有和曹操逐鹿的資本和條件。作為君主,曹操雖然文武全才,但性格上依然有缺點。而劉備雖然軍事能力不及曹操,識人用人卻有劉邦的風采,性格堅韌不拔。在曹操還未統一北方的時候,劉備如果有曹操一樣的資本是可以一爭的。

但諸葛亮加入時候劉備還寄人籬下,龐統加入的時候劉備才剛剛佔據半個荊州。而此時曹操早已經統一北方,經營多年,赤壁雖敗卻沒有傷到根本。這個時候的曹操雖然沒有能力滅了孫權劉備,卻已經立於不敗之地。西線有長安,中路有襄樊,東路有合肥,進攻不足防守萬無一失。

雖然赤壁後劉備發展勢頭極快,漢中後更是一度壓住曹操,但當時的劉備關羽張飛已經到了暮年,龐統身死,法正病死,夷陵之戰更是輸的徹底。早就失去統一的可能,諸葛亮以戰止戰明知不可為而為,也是萬般無奈。

反過來看,即使這些人都健在。靠著四川漢中加半個荊州,也基本沒有打贏曹操的可能性,當時的北方無論人口資源經濟都遠遠超過南方。荊州出兵很難打破襄樊防線,還要防止東吳偷襲,漢中出兵進入關中歷史上僅韓信一人,即使諸葛亮龐統法正有韓信的能力,曹魏也遠遠比章邯之流強太多了。

總而言之,三國時代想統一天下,不是靠著一兩個絕頂人才就可以的。三國演義里給人感覺劉備頂尖人才超過曹操,但中層人才差距太遠了,而歷史上真實的情況,曹魏頂尖人才,前有郭嘉戲志才,荀彧荀攸程昱賈詡一直健在,後期也有司馬懿,之後有鄧艾鍾會,武將方面,曹仁曹洪,夏侯兄弟,五子良將。都不比劉備的五虎將和卧龍鳳雛差。想統一,唯一的可能就是如隆中對說的,天下有變,也就是曹魏自己內亂,孫權堅持同盟積極配合,才有一線希望。


要得到天下不是單靠一兩個人的能力,而是要靠一群人。

劉邦得天下,不僅僅有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而且其手下聚集了一群人,武有曹參、周勃、灌嬰、樊噲,文有陳平、審食其、周昌,劉邦光列侯就封了145人。

而劉備呢?武不過關羽、張飛、趙雲,文不過諸葛亮、龐統,劉備手下聚集的人才遠遠都不如曹操,怎麼能得天下?

諸葛亮與龐統確實是一等一的人才,但得天下靠的不是一兩個人才,而是一個團隊。

司馬徽說卧龍鳳雛得一而得天下,他要真這麼歷害,為何不自己出來號令諸葛亮與龐統而得天下呢?他是否把得天下看的太簡單了?

當然,劉備自身的能力也很強,與曹操不相上下,但劉備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出身太低。曹操出身官宦世家,有一定的政治資源及家族宗親勢力的支持,孫權出身官二代,一上來就繼承父兄的政治遺產,而劉備有什麼?只有一顆紅心,兩手準備。雖說英雄不論出身,但出身低要比競爭對手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劉備直到赤壁之戰的前一年,公元207年才得到諸葛亮,而龐統更是晚,在公元210年周瑜死後,才得到龐統。此時曹操己擁兵百萬、雄據中原,孫權已在江東經營多年,憑險而守,而劉備才剛剛起步,實力差了一截,此時天下十三州除益州外,其它州均已被曹操、孫權瓜分,曹操獨佔九州,而天下的人才,早已被搶奪的差不多,大局己定,劉備要得天下談何容易?僅僅靠諸葛亮與龐統奪天下己不現實。


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及也!人算不如天算,逆天而行,倒行逆施,客觀上的條件因素不具備,老天爺不願意幫這個忙,再有能力的人也獨木難支,也無力回天,只能怪生不逢時了!」


如果拋開演義的情節來討論這個問題,我認為劉備不缺龐統諸葛亮這樣的人才,龐統是出謀劃策的『』謀主『』,諸葛亮是治理政務的『』賢相『』,這兩人其實別人也能替代。劉備缺的是一個有統軍能力又智謀過人、知人心知己也知彼的

『』帥才『』,一個像韓信一樣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人。 劉備和劉邦多像啊,都是自己挂帥統領大軍,結果都是一敗塗地,不同的是劉邦戰敗後還有個奇才韓信可託付軍權,而劉備也只能託付給諸葛了。


諸葛亮徒有虛名,龐統可惜英年早逝,如果劉備有龐統、法正撫佐帝業早成,諸葛亮在用人識人比劉備差遠了,在才能上只知治國之策軍事上是文盲,如果沒有三國演義對他的吹噓他跟本沒有一席之地,但觀諸葛亮一生有名無其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