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郭德勝提出退休;2019年,李兆基正式考慮退休——30年過去,香港地產四大豪門家族初代目退隱江湖,商業帝國版圖全部移交給二代公子們。時代落幕,風景不同,只是再厲害的算命大師,也算不了豪門的江山——豪門公子有着各自的“命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偏見實驗室”(ID:ThePrejudice),作者:孔如也。


一場豪門大戲,掀開了香港歷史上最嚴重貪腐案的遮羞布。


2012年3月,香港廉政公署光顧新鴻基地產,帶走了聯席主席兼總經理郭炳江、郭炳聯兩兄弟。


此時,距離兩兄弟把他們的大哥趕下臺過去了將近4年。


已經退休的香港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也被牽扯進來,他涉嫌收取郭氏兄弟的賄賂,各控罪合計的款項總金額逾2000萬港元。


歷時近3年,“世紀貪腐案”蓋棺定論,許仕仁被判7年監禁,郭炳江被判5年監禁,只有郭炳聯倖免於難。


自香港迴歸以來,許仕仁是被捕級別最高的官員。


拉許仕仁下水的是被稱爲“豪門棄子”的郭炳湘,也是郭炳江和郭炳聯的大哥。


兄弟鬩於牆。豪門內鬥,如烈火烹油。



家族事,不足爲外人道。


曾經的香港,有一段“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佳話,是華人企業家“傳承江山”最成功的的範本。


書寫這段佳話的三兄弟姓郭。


1990年10月,一手創辦新鴻基地產的郭德勝,因心臟病突發猝然離世。生前,在如何進行財富的傳承與分配的問題上,這位老人家煞費苦心。他設置了一套“三分式”的管理機制:郭氏三兄弟共同執掌新鴻基,他們可以獨自開疆拓土,“三輛馬車”並駕齊驅,但在決策上採取投票表決的方式。


這種“分權而治”,在一段時間內令人津津樂道。郭氏三兄弟不負郭德勝的期望,聯手經營新鴻基地產,在1992年使得新鴻基的市值超越了李嘉誠的長江實地,成爲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


他們建造了香港最高的三棟建築:香港中環廣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高達490米的香港第一摩天大樓——環球貿易廣場。把香港城市天際線的屁股留給了李嘉誠。


靠地產發家,香港有四大家族,分別是李嘉誠家族、郭德勝家族、李兆基家族和鄭裕彤家族,他們也被稱爲香港地產界的“四大豪門”。郭德勝逝世後,出席過郭德勝葬禮的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都曾羨慕地表示:“郭德勝有三個好兒子。”


在郭氏家族身邊人士傳出來的非官方消息中,這種局面被一位悍匪改變。


1997年9月29日,香港迴歸不久,郭炳湘在太平山隧道遭遇了外號“大富豪”的悍匪張子強,他被綁到了新界一處村屋內。


郭炳湘


養尊處優慣了,郭炳湘一點也沒有被綁票的覺悟,他拒絕合作。郭家人也態度強硬:如果聽不到郭炳湘的聲音,就拒絕談判。


在這場綁票案中,張子強開價20億。


彼時,郭家的資產僅僅排在李嘉誠之後,位列香港第二大豪門。張子強漫天要價,郭氏家族坐地還價,“400萬行不行?”


在被捕之後的張子強的供述中,郭炳湘成了一個談判矛盾的“出氣筒”,他赤身裸體地被關在一個小木箱內六天六夜,被蒙上眼睛,也被綁住了手腳,僅有一個出氣孔用以活命。


流言蜚語中,郭氏三兄弟仇恨的種子,埋在了1997年。


郭氏兄弟與張子強陷入了“贖金拉鋸戰”,三翻四次談判之後,雙方互相妥協,郭炳湘的贖金從20億被硬生生砍到了6億港元。


交了錢,郭炳湘得以恢復自由身,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鬱郁不得志。


有消息表示,在他被綁票期間,他的手足兄弟說過:“即使郭炳湘出事,新鴻基地產公司依然穩健,不會影響其在大陸的投資業務。”


更扎心的事源自另一個傳聞,郭炳湘的贖金是由他的太太李天穎先行代付,此後家族內部對這筆錢的權屬責任出現了爭執,最後由郭氏兄弟的母親——鄺肖卿老太太出面給這個爭端畫上了句號。她指出,郭炳湘被綁,是新鴻基職務之罪,他算是“代家族受罪”。


鄺肖卿老太太地位超然,儘管她沒有任何職務,卻在郭德勝的遺囑中成爲了家族信託基金的代理人,掌控着家族信託基金的統一管理。郭氏兄弟分享基金股權,沒有私自處置其名下基金股權的權利。


郭氏掌權者,不是郭氏三兄弟。


鄺肖卿老太太之下,新鴻基地產也並非如同早年他們建造天際線時的鐵板一塊。


由於各自負責的版塊不同,漸漸形成了各自爲政、山頭林立的局面,比如郭炳江曾安排自己的妻子出任新鴻基地產建築部經理,女兒出任採購部主事,郭炳聯的妻子曾出任新鴻基地產的法律顧問。


在外界看來,郭德勝的“分權而治”被認爲是一種穩定的家族產業傳承的方式,但也爲豪門的派系之爭埋下了隱患。


鄺肖卿老太太不得不“事必躬親”,曾有新鴻基高層向媒體抱怨,每逢週末,鄺肖卿老太太都會指明幾位中高層管理人員,赴尖沙咀帝苑酒店共進午餐,瞭解新鴻基的部門運作和動態。


1997年是一個拐點。


從小木箱裏走出來後,豪門公子郭炳湘被指性情大變。


媒體報道,由於在小木箱裏遭受非人的虐待,郭炳湘長期未能走出心理陰影,他開始懈怠工作。鄺肖卿老太太曾指責他“整天只知道睡覺”,在公司內部,甚至流傳他只知道在文件上籤下自己的大名。


豪門子弟的關係出現了間隙,郭炳湘始終保持着“戒心”,他甚至懷疑妻子李天穎。但唯獨,對一位“情人”信任有加。


豪門子弟結姻緣,向來不易。李天穎與郭炳湘在英國留學時認識,兩人能修成正果實屬燒了高香。他們曾被郭德勝棒打鴛鴦,最後是郭炳湘與第一位妻子離婚之後,一再堅持之下,父親郭德勝才妥協了。


插足郭家豪門恩怨並獲得郭炳湘信任的女子叫唐錦馨。香港本地媒體曾爆料,在郭炳湘鬱郁不得志時,她曾陪着郭炳湘周遊世界。


最難消受美人恩,郭炳湘2007年末曾提出讓唐錦馨入局新鴻基董事局執委會。


這一舉動也成爲了新鴻基三兄弟反目的導火索,一個“外人”的出現打破了郭家的權力平衡。


郭家實際的掌門人鄺肖卿老太太坐不住了。另一方面,曾和父親郭德勝一起打天下的李兆基也“隔空喊話”郭炳湘:“阿湘的這個女人是非多……阿湘應該聽媽媽話,一家人和和氣氣纔好。”


人生起起落落,郭炳湘卻“一意孤行”。


2008年初,曾經表面上同心同德的三兄弟正式撕破臉皮。郭炳湘另起爐竈,成立了“新鴻基地產國際有限公司”,有意思的是,新公司是把“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中的“發展”替換成了“國際”。


這一年,郭炳江、郭炳聯兩兄弟將所有的恩怨追溯到了1997年。


郭炳聯(左)郭炳江(右)。


2008年2月18日,新鴻基地產通過香港聯交所發出一份簡短的通告:郭炳湘因個人理由暫時休假,他的職務由郭炳江及郭炳聯分擔。


“休假”的緣由是在1月份,郭炳江和郭炳聯爲大哥郭炳湘請來一位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爲其“看病”,診斷其因爲1997年的綁架案,患上了躁狂抑鬱症,不宜再繼續工作。


一切始於被綁架的六天六夜,一切始於悍匪張子強。


新鴻基地產發佈通告後的一個多小時,郭炳湘也發佈了一條個人聲明“闢謠”:未來兩至三個月,有私人及海外公幹事物。


自己沒病,在郭炳湘看來,他有充分的理由證明這一點。被迫休假期間,他向三位醫生求診,均拿出了未患病的證明。但此時,郭炳湘卻面臨了另一個問題,他的兩名兄弟,正在打算將他“驅逐”出新鴻基的實權管理層。


郭炳湘一紙訴狀把郭炳江、郭炳聯送上了法院。法院卻認爲這是家族內部事,不宜插手。


不久後,郭炳湘就被罷免了職務,轉任非執行董事,其原職務由鄺肖卿老太太擔任。


鄺肖卿老太太的任職,對郭炳湘又是一個打擊。鄺肖卿老太太以個人名義宣佈,對家族信託基金進行重組,郭德勝曾指定的受益人“郭炳湘及其家人”變成了“郭炳湘的家人”。


繼失去“曾使他遭受張子強綁架”的新鴻基職務後,郭炳湘又失去了父親傳承給他的財富。郭氏豪門爭權塵埃落定。


恩怨還沒有結束。2012年,郭炳湘把自己的兩位兄弟送進了廉政公署——那個香港電影中無論是從政者還是從商者都畏之如虎的名字。


時年,郭炳湘六十有二,剛過耳順。


來去匆匆,郭氏大觀園恩怨結束的6年後,2018年10月20日,68歲的郭炳湘猝然離世,爲這段豪門恩怨畫上了一個句號。


或者,這個句號在兩年前就已經畫下了。2016年,在將軍澳藍塘傲記者會上,郭炳湘被問及是否與曾經的兄弟還有合作的機會,說了一句話:“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但環境系點,好難講。”



郭炳湘的靈堂設在香港中環聖約翰堂,一位扶靈者叫李澤鉅,是李嘉誠的長子。


郭炳湘和李澤鉅是多年來的宿敵——新鴻基地產和長江實業集團長期以來競爭的關係;他們也曾抱團打天下——2010年郭氏家族內鬥時,李澤鉅邀請郭炳湘參與長江實業集團的亞皆老街項目的投標。


更重要的是,他們同樣“命途多舛”。只是,從“命數”上看,郭炳湘就比李澤鉅遜色不止一籌了。


李澤鉅曾和郭炳湘遭遇過同一個悍匪——1996年5月23日,郭炳湘被綁的前一年,在香港深水灣道,坐在日產總統牌轎車裏的李澤鉅被張子強“請”上了另一輛車,這是張子強的“成名一綁”。


張子強(中)


在此之前,張子強未有過如此刺激的綁票經歷,李澤鉅是當時香港最富有大佬的大公子。李澤鉅得到了張子強的額頭一吻。


和這一吻有些落差的是,他被脫得只剩下一條內褲,囚禁在一個廢雞場。


一件事情有前因,必有後果。


李澤鉅被綁架,張子強成功向李嘉誠索要了10.38億港元的“安家費”,李嘉誠極爲爽快地付了錢,當晚,李澤鉅就被載到銅鑼灣怡東酒店門口放了。這一次成功的綁票經歷,讓張子強打起了郭炳湘的主意。


10.38億港元對李嘉誠來說不至於傷筋動骨,但這場綁架案卻被稱爲“世紀綁票案”。好事的媒體拿這場“世紀綁票案”做文章:張子強腰上綁滿炸藥,帶着一幫武裝匪徒進了李家,並且威脅李先生,如果不合作就炸掉他的大宅——那棟三層大洋房。


那是李嘉誠1963年與表妹莊明月結婚後花63萬港元買下來的,其屋脊上還有莊明月的名字,李澤鉅和李澤楷也都在這裏出生。


2018年3月16日,已近90歲高齡的李嘉誠宣佈退休,這一年,李嘉誠的大公子李澤鉅54歲,他的二公子李澤楷52歲,都過了知天命的年紀。


李澤鉅。


在李嘉誠的分家計劃中,長子李澤鉅繼承了江山,接任了董事會主席一職。


普通人對豪門的興趣,除了八卦,最多的就是源於財富的獲取和分配,香港收看率最高的電視臺TVB的經典電視劇種就是主打的豪門八卦和爭產風波。


曾是香港TVB編審的鮑偉聰說過一句話:“上世紀90年代,豪門電視劇的收視率達到32點至40多點。一點是6萬多人,相當於最多有200多萬人在收看電視劇,而香港人口不過600多萬。”


2012年5月,郭氏家族關於財產的“再分配”鬧得沸沸揚揚時,李嘉誠對外宣佈,將市值超過8500億港元的40%長江及和黃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以及名下上市資產逾2900億港元,盡數歸於長子李澤鉅。至於李澤楷,李嘉誠聲稱其不會加入長河,但會獲得對其更多的生意上的支持


對於這一分家方案,李嘉誠表示:“用分家來傳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後,下一代用訴訟來分家。”這樣的安排,用李嘉誠的話說,“也是爲了讓兩個兒子可以有兄弟做”。


前車之鑑,郭氏家族的平均主義或許是行不通的。


面對父親的財富分配,長子李澤鉅曾公開表示:“爸爸的安排我們永遠都OK。”


這一方案呈現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平靜與祥和,包括比世紀綁架案中的“肉票”李澤鉅更出名的,李嘉誠的二兒子李澤楷。


24歲創辦香港衛視、26歲創辦盈科拓展、33歲收購得信佳借殼上市、併購香港電訊更名爲電訊盈科。當然。還有一件事比較出名,騰訊的第一筆投資就來自李澤楷。


1999年,風雨飄搖中的馬化騰找到李澤楷談融資,基於雙方父親還不錯的關係,李澤楷給了騰訊110萬美元,獲得了20%的股份。如果李澤楷能更看好一點騰訊,沒有在2001年賣出的話,現在他完全可以成爲新一代的商業傳奇。


美國《華盛頓郵報》1994年1月24日刊登過一篇李澤楷的文章,開篇這樣讚譽:


“莫看香港只是個繁榮的小都市,當中不乏自命不凡的年輕才俊。在芸芸衆子中,最矚目而又最惹人羨慕的,當算是香港首富李嘉誠27歲的次子李澤楷。”


實際上,李澤楷獲得後來的成就依舊離不開李嘉誠的支持——明面上的資金支持和李嘉誠的人脈關係。


李澤楷。


1991年,港英政府發放衛星電視牌照,25歲的李澤楷獲得香港首個衛星電視牌照,開播兩年,覆蓋包括中東、印度、中國等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300萬家庭用戶,觀衆數目達到了2.2億人,這筆生意的啓動資金是李澤楷向李嘉誠“借”的5億港元。


兩年後,李澤楷與傳媒大亨默多克在一艘豪華遊艇上談笑風生,將衛視64%的股權賣給了默多克,一戰成名。


李澤楷有了一個外號:“小超人”。這件事也成爲李澤楷後來“自立門戶”的底氣。


“小超人”李澤楷商業天賦確實令人驚豔,但其背後,李嘉誠的影子也功不可沒。細看衛視最重要的廣告客戶,萬國寶通、百富勤、國泰航空,無一不是李嘉誠的老關係。換句話說,沒有財團構成的權力與財富關係網,這個年輕人走在香港中環街頭,依舊會被如潮水一般的香港民衆們淹沒。


對於父親,李澤楷一直不怎麼買賬,他一度想擺脫李嘉誠。在頗具傳奇色彩的《李澤楷傳奇》一書中,有這樣一段關於李澤楷“心病”的描述:


“在香江,曾經有報道說,李澤楷雖然可以呼風喚雨,但卻有兩塊心病。一塊就是傳媒在報道他的時候,總少不了提一句“李嘉誠的兒子”……而另一塊心病,則與其兄李澤鉅有關。原來,李澤楷從小就不滿自己總是站在大哥後面,事事都要扯大哥的‘衫尾’。



1993年,大公子李澤鉅位至長江實業副董事、總經理,同一年,李家大喜,李澤鉅宣佈與王富信結婚。


李澤鉅的豪門婚宴在當時一度被媒體渲染:一席婚宴近4萬,一隻鮑魚2000元。這場盛宴,二公子李澤楷不怎麼感興趣,直到11點多,迎親車隊回到李宅,人們纔看到他的豐田車默默地停在路旁。


次年,李澤楷搬離了李家的花園別墅,花1.2億港元買入石澳大浪灣道的一塊地,建了一所木屋,算是正式自立門戶。


外界盛傳,李澤鉅與李澤楷的兄弟關係並不親密,李澤楷與其父李嘉誠的關係也十分疏離,包括李澤楷曾發動其公司的小股東,以76%的反對票,懟回了將其公司股票出售給包括李嘉誠在內收購方的提議,甚至制定了“不說話,不來往,不見面”的“三不政策”。


關於李澤楷的“叛逆”,還有這樣一段流言,李澤楷在還未完成學業時,就把李嘉誠爲他在銀行賬戶裏存的錢連本帶利還給了父親。這個橋段可以在鮑偉聰編、邵氏兄弟發行的《珠光寶氣》中找到。


2012年《三聯生活週刊》發佈的一篇名爲《繼承者:李澤鉅與李澤楷》稱:


“在李澤楷的辦公室裏,懸掛着從撒切爾夫人、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到新加坡總統李光耀等人照片——他最崇拜的人是李光耀,而不是他父親。”


李嘉誠家族裏,二公子李澤楷與其母莊明月的關係最親近,莊明月去世後,《李澤楷傳奇》這樣描述過一段李澤楷掃墓的場景:


“他把墓前擺放的東西重新整理,又拿出手絹,仔細揩抹着母親的遺像,再把自己帶來的白玫瑰及勿忘我放在墓前中央就這樣擾攘一番,已經10分鐘過去。他看看腕錶,打了個電話之後,傾前上半身,以右手捂着嘴角,向着母親的遺照輕輕地耳語了一番,然後深深地一拜,挺直身子,便揚長而去。”


那一年是莊明月逝世十週年。

 

李澤楷與李家顯得格格不入。李澤鉅與王富信婚後,王富信爲李家生下了第一位男孫,李氏江山有了第三代。


相反,年過50的李澤楷遲遲未婚,在一向少有緋聞的李嘉誠家族,李澤楷不止一次榮登過娛樂版頭條,包括2009年樑洛施爲李澤楷生下了長子,2010年樑洛施又在美國舊金山爲李澤楷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


2011年,樑洛施發聲明宣稱與李澤楷分手,輿論界一片譁然,“作爲華人鉅富的李嘉誠,始終無法接受作爲‘小太妹’出身的樑洛施入嫁李氏豪門,最終逼迫兒子李澤楷與樑洛施分手。 ”


李嘉誠的迴應相對來說,就顯得有些“意氣用事”了:“他(李澤楷)從7歲就不聽我的了,何況他現在47歲了。”


豪門子弟從不少風言風語。關於李澤楷的婚姻大事,在一段時間內一直是香港報刊熱議的話題,一隻腳邁入豪門的樑洛施能否嫁入豪門也是娛樂圈的重頭戲。香港一衆玄學家不看好這段“姻緣”。


一位名叫陳子才的風水大師斷言:“樑洛施2008、2009年合作伙伴關係出現變動,有衝突跡象。2007年行正桃花運,不過並未是真姻緣。她本身夫緣薄,配不正常姻緣,而且命格顯示嫁入豪門機會不大,可以嫁到有錢人,但絕對不會是李生這類大戶人家。”



香港人很多都信命,窮通有定,離合有緣。遇事不決,找一個大師算一卦。


先後綁架李澤鉅、郭炳湘的張子強曾找陳朗大師算命,得出賺到錢後要離開香港的箴言。陳朗在香港的“信衆”不勝枚舉,比如李嘉誠、鄭裕彤,再比如和郭德勝一起打過天下的李兆基。


豪門子弟,向來不省心。


在大多數人眼中,生在豪門本身就屬於天大的幸運,但實際上,這句話也不能完全爲豪門公子定性,豪門公子有各自的“命數”。


李兆基的大公子李家傑在學生時代與一個女同學戀愛,他們甚至要打算結婚。豪門的門檻,不是那麼好邁的。再加上一個傳聞,這段感情最終不了了之。


李家傑。


李兆基在香港財雄勢大,加上又篤信“命數”,傳聞中,李兆基找香港的算命大師偷偷爲女孩看了面相,最終得到大師的指點:兩人八字不合,如果李家傑娶她,將會一輩子被她騎在頭上。向來注重家族傳承的李兆基,找到女孩的父母,“勸”他們將女孩送出國。爲此,李兆基甚至付出了一大筆“好處費”。


事後,李家傑未曾有過怨言,但父子心中總免不了芥蒂。李家傑到現在都沒有結婚,或者說,沒有對外公開的婚姻。


外界印象中,李家傑是豪門公子圈的一股清流:這位公子經常拿着一把摺扇上街,且還是一位佛教徒。


和大哥李家傑一樣,李家誠的婚姻也是先從“相面”開始。


和名模徐子淇拍拖後,李兆基故技重施,找算命大師爲徐子淇看相,這次得到的結果讓李兆基很滿意:旺夫相,而且貴不可言。


2006年,李家誠與徐子淇的婚禮在澳大利亞舉辦。這是少有的可以一探豪門身價的公開舞臺。


婚禮花費之高,讓人咋舌。李兆基花了7個億給兩人舉辦了婚禮,媒體送了徐子淇一個外號:“千億媳婦”。婚禮當天,李兆基說了幾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一日收入就夠婚禮的開支”、娶媳婦與炒股賺500億“一樣開心”。


後來,果如大師所言,徐子淇“貴不可言”,2007年7月17日,徐子淇生下一名女嬰;2009年5月16日,李家誠發出聲明,李家第二名女兒出世了;2011年6月21日,徐子淇再產下一名男嬰,李兆基爲其取名李建熹,李家誠花1.1億買了一艘Sunseeker Predator 115型號遊艇,作爲送給兒子的第一件玩具;2015年10月,徐子淇再度產下一名男嬰。


李家誠(左)、李兆基(中)、徐子淇(右)。


在李家誠的大女兒出生後,李家誠就成了恆基兆業的副主席,他的大哥李家傑走到這一步用了十幾年,他爲李家開枝散葉,這一過程只用了3年。


李兆基的接班計劃,被外界譽爲最“和諧”,李家傑李家誠兩兄弟至少明面上沒發生過糾葛。


但不代表沒有較過勁。


2010年,在李家第三代仍然沒有男孩出生的情況下,李兆基不顧82歲的高齡忽然去了美國,去見李家第三代中的孫子。


在此之前,李家傑偷偷去了美國,用了一年時間,找了一個代孕對象,懷下了三胞胎,是三個兒子。他爲三個兒子取名:大智、大勇、大信。


李兆基飛往美國當天,恆基兆業高調做慈善,先是給1300名員工,每人發了1萬,接着又捐給香港仁安醫院2000萬,合共3300萬,取意生生不盡。


媒體調侃:那位經常拿着摺扇的豪門公子,終於掉進了名利的窟窿。


縱觀李兆基家族的開枝散葉史,儼然一副“軍備競賽”的戰況。而其中的豪門公子,又有多少能最終決定自己的意願呢?


算命的大師,算不了豪門的江山。


2019年3月20日,恆基地產發佈公告,李兆基因年事已高,正式考慮退休。兩個兒子李家傑和李家誠出任聯席主席及總經理,李家傑負責內地,李家誠負責香港。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李兆基留任董事,此時,李兆基的大公子李家傑56歲,他的二公子李家誠48歲。


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香港地產四大豪門中在位時間最長、也是最晚交棒的李兆基退休,至此,香港四大豪門的商業帝國版圖全部移交給了二代公子們。



香港地產界四大豪門中,最晚退休的是李兆基。


最早退休的是郭德勝和鄭裕彤。1989年,70歲的郭德勝提出退休。1989年元旦剛過,鄭裕彤就宣佈了退居二線,讓他的大公子鄭家純擔任新世界發展總經理,自己僅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職。


那一年,鄭裕彤64歲,和他同齡的李兆基、李嘉誠都在20年左右之後退休。那一年,鄭家純43歲。


對比李嘉誠家族和李兆基家族後來的接班人,他當時太年輕了。


年輕是一件好事,鄭家純執掌帥印之後,就迫不及待地開疆拓土,剛上任就吃下了永安集團25%的股份,同時,年輕也是一件壞事,再之後,鄭家純在一條瘋狂收購的路上越走越遠,他斥資30億,準備下一輪全面收購永安集團,


鄭家純。


即使是新世界發展,也不免債臺高築。


鄭裕彤很快發現,自己這麼早便退休有些理想化了。


1991年,鄭裕彤重新執掌江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賣掉了永安集團27%的股份,爲了挽回這個將在鄭家純手裏走向沒落的商業帝國,鄭裕彤發售鉅額債券、將多處物業套現,其中包括香港會展中心景閣豪宅。


再次上任的鄭裕彤,迫使剛獲得掌舵人體驗卡的鄭家純,不得不推遲23年才能再次接班。


許多媒體曾言,對於大公子鄭家純和二公子鄭家成,鄭裕彤都不太滿意,無論是能力還是私生活


大公子鄭家純在與葉美卿結婚後,被爆出與香港大法官王見秋的女兒私會。報應不爽,因不滿意鄭家純在外瞎搞的豪門太太葉美卿,後來曾被狗仔隊拍到與舞蹈教練王永剛私會。


二公子鄭家成與楊曼麗有過一段感情,兩人離婚後,鄭家成的獨子鄭志恆跟着鄭裕彤長大。


鄭家的三代公子被寄予厚望,很多人曾說,鄭裕彤最喜歡的是孫子鄭志恆。


豪門幾度風雨,未曾太平。


許多年後,鄭家的三代公子長大成人。2011年,鄭家成的兒子鄭志恆的韓裔女友在香港淺水灣的鄭氏豪宅內試圖割腕自殺;後來,鄭志恆又被爆出與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生下了一名私生女,女方抱着那名私生女在鄭裕彤的豪宅外苦等三個小時,要求其支付女兒每年700多萬的生活費以及3000萬的保險。


86歲的鄭裕彤直接被氣得中風。


2012年2月29日,已經87歲高齡的鄭裕彤宣佈正式退休,曾經接任新世界發展主席的鄭家純再次上任,這一年,他66歲。


卸任之後的鄭裕彤,身體每況愈下,只過了4年,2016年9月29日,鄭裕彤離開了人世,留下來一個接近4000億港元,涉及珠寶、酒店、物流等各行各業的龐大商業帝國的版圖。


不到4個月,2017年1月,有港媒稱,69歲的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中風住院。


對於華人家族企業而言,無論他們曾經締造的商業帝國多麼龐大和輝煌,到頭來都不免要經受傳承的考驗,無論是李嘉誠、李兆基、郭德勝,還是鄭裕彤。


人事有代謝,財富亦如此。

版權聲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偏見實驗室”(ID:ThePrejudice),作者:孔如也,題爲《香港豪門二代目》,原文發表於2019年04月24日。無冕財經已獲得轉載授權,並稍作編輯。如有其他需要,請聯繫客服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

無冕財經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簽約賬號,現已覆蓋今日頭條、搜狐財經、網易財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號、新浪微博、UC頭條、百家號、企鵝號、雪球號、螞蟻財富號等平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