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題主其實問了三個問題。我們分別來回答,篇幅有限,只能點到為止。

第一、題主問:「柏拉圖影響最大的著作是什麼?」

這個很難回答,這就好比你問一個中國人,《論語》裏那麼多語錄,哪一句對中國影響最大?柏拉圖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幾乎可以等同於孔子,畢竟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是沒有留下著作的,而且,蘇格拉底的另一個學生色諾芬,他和柏拉圖都曾寫過蘇格拉底,但兩個人筆下的蘇格拉底是氣質完全不同的哲人形象。

懷特海說過:寧可跟著柏拉圖犯錯,也不跟著別人正確。這多像古人所說的: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因此,我們來看柏拉圖哪個著作更大,就要從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學科來分析了。

那麼《理想國》不僅是政治學、政治哲學的必讀書,也是社會學的必讀書。在這幾個學科內,《理想國》無疑是非常大的。

而《會飲篇》對西方哲學史的影響也非常大,《會飲篇》和《國家篇》哪個對哲學史影響更大?我想不分軒輊,都大的不得了。

再比如《遊敘弗倫篇》,基本上關於法理學,關於何謂正義的政治哲學,都繞不過去。連研究中國古代的「父子相隱」這一《論語》中十分重要的語錄,也往往要對勘柏拉圖的論述。

等等。總之,都挺大,哪個更大?「只有神知道。」

二、為什麼大家總是先想到《理想國》?

很簡單,因為課本里舉例子舉了啊。中國的中學課本里舉了,外國的也往往喜歡舉《理想國》作為柏拉圖的代表作。這就好比,大多數人都能背一點《論語》,但背的最多的,一定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三、《理想國》和《蒂邁歐篇》哪個影響大?

我剛才說了,都很大。《蒂邁歐篇》在以前往往只是被看做早期古希臘自然哲學的書籍,但在漫長的歲月裏,其中蘊含的普遍哲理也被頻頻解讀。

近幾十年,《蒂邁歐篇》還被解讀了的關於藝術哲學的理論——《蒂邁歐篇》講了光,而光是西方藝術哲學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以及古典學觀照下的政治哲學,也可以從《蒂邁歐篇》引申出來。這個文本同樣呈現出豐富的多義性。

所以,這兩個都很重要。但是如果讓我說,普通的讀者還是先讀一下《理想國》,其他的可以暫時先放下,特別是《蒂邁歐篇》。原因,讀了就知道了。


因為「柏拉圖式的戀愛」影響比較大,所以普通人也會曉得《理想國》。另外,國內早期劉小楓這批人推動了此書在國內的流傳,但柏拉圖的理想國確實比較有名氣,順應了早先大家重視政治的潮流。

《蒂邁歐》確實著名,但最有影響力的當為《巴門尼德篇》與《智者篇》,因為學界無論是西方還是國內,都認為《巴門尼德篇》乃柏拉圖理念論的分水嶺,代表著他後期的成熟思想體系,是對自己早先理念論的批判。


在《理想國》一書中,各種思想融合為一體,包括美學、倫理學、形而上哲學和政治學。從一個人的出生開始以對話的形式層層分析,深入到一整羣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大一時讀了一半就沒讀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