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意思是不是:有些網友不承認比甲骨文更早的半坡陶文是一種文字?

不是有些網友不承認,而是學術界也不承認,沒有證據表明半坡陶文是一種文字。

半坡陶文符號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給文字下一個準確的定義,重要的話說三遍:

  •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視覺符號

  •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視覺符號
  •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視覺符號

理解了這個概念,我們再來談論這個問題。

第一,文字是系統的符號

既然文字是記錄語言的,語言具象的辭彙,比如「木、日、月、星」具象事物可以畫一個對應的形象表達。

要是記錄語言中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比如:方位、邏輯關係、歸納名詞,怎麼用象形符號表達?

  • 「蘋果」你可以畫一個蘋果的象形,「水果」怎麼辦?

  • 表達邏輯關係:蘋果是水果的一種,
  • 表達主觀判斷:我喜歡喫蘋果,
  • 表達比較關係:蘋果比桔子好喫。
  • 表達更抽象的意義:水果是被子植物的果實。

你怎麼用象形符號記錄,沒有辦法的。

只有採用記音的辦法,也就是用一個同音象形字記錄語言的發音,這就是「假借」。

「我」就是假借一種「鋸齒樣武器」的發音,記錄漢語中的「第一人稱」。

漢字保留了一部分象形符號,成為後來的表意字,表意字和記音符號一起構成形聲字。

而西方的字母都是由記音符號組成,其實這些記音符號也是象形符號演變而成的。

西方拼音文字的始祖就是閃族字母,閃族字母的前身就是來自埃及象形文字中的記音符號,古埃及的記音符號其實就是借用的象形符號。

所以,人類的文字體系的演變過程完全是一樣的,因為人類的認知系統是一樣的,文字和語言無非就是視、聽信號:

  • 只不過漢字、古埃及文由意、音兩種符號構成。

  • 而古閃族人相比當時的古埃及人,文化程度低,他們學不了那麼複雜的古埃及文字,只借用了古埃及文中比較簡單的記音符號,閃族字母后來演變成希臘字母、拉丁字母、梵文字母。

文字是由系統的形符和音符的構成,只有這樣纔能夠記錄語言,表達抽象的意義。

沒有證據證明半坡陶文是系統文字的一部分。

你能指出這些零散的半坡符號確鑿的意思嗎?是形符還是音符?什麼都不清楚。

第二,文字是符號與語言的結合

這些交通標誌是符號,有形、意,但沒有讀音,和語言沒有對應關係,它們只是符號,不是文字。

所以,人類的文字是由符號演變過來的,符號和語言結合,形成固定的對應關係,這個時候文字就誕生了。

饒宗頤先生在《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一書中,對史前符號有過十分系統的研究。

他認為半坡、姜寨一類的陶文:一是「裝飾」,二是「標誌某些意義」,和漢字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饒先生認為這些符號可能是古書如《易經》中記載的「書契」,介於文字和符號之間,這個論斷是十分到位的:

饒宗頤先生認為文字與語言結合的演變過程:

某些「紋飾」演變成「符號」,表達一個固定的意義,使用久了漸漸就與語言結合成為文字。字母文字也是從這些「符號」中演變而成的:

所以,漢字和字母文字走的是不同的演變路徑,不存在什麼低級和高級之分,各有優劣:

漢字形、音並重,比較穩定,但是基礎符號過多,比較難入門。

字母文字完全只記錄語音,人類的發音就是那麼多,基礎符號較少,容易學。但人類的語音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字母文字不穩定,會產生斷層。

如饒宗頤先生所言,漢字沒有走上言語化的道路,「語、文」分離,文字不隨語言而變化,所以延續至今,而且漢字結合書畫、韻律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

引自:饒宗頤. (2000). 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上海書店出版社,引言部分、頁3

------------------------------------------------------

綜上所述,文字一定是一個複雜的符號體系。

語言有「辭彙、語法、語音」三要素。文字的三要素是「字形、字義、字音」。

半坡陶符就是零散出現的符號,根本沒有證據表明這些符號是記錄當時人的語言。

換句話說,沒有證據表明這些符號和語言是對應關係,還不具備文字三要素。

沒有一個學者敢說「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是記錄語言的文字,因為信息太有限了,不足以下定論。但是,這些符號很明顯與漢字有承襲關係,只能說他們猜測,它們也許曾是漢字的前身。

我認同饒宗頤的先生的看法:可能這些符號剛剛開始與語言結合,表達固定的意義。換句話說:半坡、姜寨等史前陶文離文字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為什麼很多的網友不承認比甲骨文更早的半坡陶文是一種文字呢?

其實這個並不只是很多的網友並不承認,而是現在的學術界也沒有承認他是一種文字,現在我們公認的中國最早的自成體系的文字就是甲骨文。沒有人敢說半坡的陶文是一種成體系的文字,它只是一種類文字的符號。

文字的定義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文字是記錄語言的視覺符號,它包含兩個含義,首先它要是一種符號,其次這種符號是用來記錄語言的,這一點非常的關鍵。

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可以看到各種表意的視覺符號,比如我們在路上經常看到的交通警示牌,它就是非常明顯的的表意符號,我們在路上行走,看到它就知道什麼意思,但它只是一種表意符號,並不是一種文字,並沒有記錄語言,我們沒有辦法把它讀出來。

同樣的,半坡的陶文我們現在也沒有證據表明它的每一個符號都對應著一個讀音,它的很多的符號都是散亂的刻畫,也沒有形成體系,或許就像專家說的那樣吧,它已經是接近文字的符號了。


謝謝悟空官方邀請!

關於「為什麼有些網友不承認比甲骨文更早的半坡陶文」這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上圖為半坡陶文)

陶文:古人在陶器上刻畫的文字元號。

(上圖為半坡陶文)

據有關資料記載,較有名的當數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對於半坡陶文,有學者指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為中國最早的文字。

(上圖為半坡陶文)

陶文有兩種:第一種是新時器時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第二種是戰國時代陶器上的文字,一般只有幾個字,大多是印文。內容為人名,官名,地名,督造者名,吉祥語和年月等。

(上圖為半坡陶文)

有關資料顯示,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剪前,最像是文字元號就是陶文。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符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間。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但可以肯定半坡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係。

(上圖為半坡陶文)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之!歡迎各位網友留言和評論!


對於半坡陶文和甲骨文,我的看法是半坡陶文也許比甲骨文,但它屬不屬於文字,恐怕一下子難於下定義。

寫有甲骨文的龜甲、獸骨等,目前已發掘出10餘萬片,含單字約5000多個,已辨識的有1500多個,甲骨文被定義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科學上定義一種文字,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數量,並能確切知道其含義,而不只是一個符號。

而目前,半坡陶文出土的數量不夠,不能系統地研究,故目前恐怕不能定其為文字。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改寫的歷史。隨著我們對古人的不斷瞭解,歷史也在不斷被揭開真實的面紗。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並不意味著在它之前沒有文字,可能只是我們在沒有發現。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為什麼不承認?因為這個東西超出了人的認知範圍。說是文字的這部分人,所持的意見僅僅停留在猜測的範疇。

半坡陶文,它的數量有限,只有三十個符文,其中的含義,持文字論者也解讀不了。持反對意見者,也不是毫無理由。至於網友不承認,因為大家對於半坡遺址的認識遠遠不如甲骨文,甲骨文十多萬片甲骨,四千五百多單字,至今解讀出來的有兩千字左右,尚有二幹五百字左右沒有解開。即便是這樣,也沒有人會否定甲骨文。

對於半坡陶文,天天專門研究的專家都不能完全確定。網友們承認不承認,並不能以對錯去看待。

半坡陶文專家們估算的時間大約在六千年左右。甲骨文專家推算的時間距今三七百年左右。中國的文字始創於黃帝時期的倉頡。黃帝時期往遠處算,距今四千七百年。有專家認為半坡陶文是中國文字的雛形。認為造字不可能是一個人的能力所能完成的。

以此來推斷,半坡陶文六千年前,是文字的雛形。倉頡造字,四千七百年前,文字基本形成。甲骨文,三千七百年前,較成熟的文字。推理僅是按時間和文字的形態來進行。是以正常的思維邏輯來分析出來的結果。但是,很多時候,人的正常邏輯推理並不是正確的。所以考古工作不會以任何的思維判斷作結論。考古人員重的是實物。以實物來佐證歷史。

那麼,對於半坡陶文連專家都不確定的符文,網友們就更無發言權了。


你的問題就問錯了,不是有人不承認半坡陶文。還是為什麼有人認為半坡陶器刻符為文字。


陶文是客觀存在的考古文物,若不承認,豈不是否認它的存在?問題在於它是不是比審骨文更早的文字?甲骨文當初也沒人意識到是文字,出土量大了,纔有學者共同努力破解出是文字。陶文出土數量小,僅憑幾個符號,難以破解。


謝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

對於為什麼不承認甲骨文之前的半坡陶文,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文字是什麼?文字應該是一種可以準確記錄與溝通的一系列文字,但是半坡的刻符個數不足以達到這個要求


人類文明應從語言人文上著手研究比較正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來的纔是真正的線路。埋入地下的雖然也能體現當時文明的程度但是那是失去的沒有生命的死物。真正體現文化流傳的是人類語言的語法共同點上。


甲骨文的形象代言更成功唄。就好像現在的很多人只知周迅不知魯迅,難道周迅更厲害?一個現象罷了,歷史最終會給出答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