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巨貪不假。孫殿英是東陵大盜這也不假。那既然和珅財富傾國,他的墓又離清東陵不遠,那為何孫殿英卻對他的墓不動手呢?

先看看孫殿英盜清東陵的動機是什麼?

孫殿英這個人在抗日的時候還是做出了一些貢獻的,但這是後話。

1928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奉命駐紮在薊縣馬伸橋,這個地方離滿清的皇陵——「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

他這個軍長當的也不容易。雖然它屬於國軍編製,但卻不是校長的嫡系部隊,只是個雜牌軍。所以剋扣軍餉物資那是常事,要知道那時候的雜牌軍裏很多人就是奔著軍餉來的,孫殿英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他這個軍長也坐不穩當,甚至會引起兵變。

孫殿英被錢逼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他該怎麼辦?一山之隔就是清東陵,這是一塊大肥肉。孫殿英便打起了它的主意。

隨後他以演習的名義,將部隊開進了清東陵。一頓炸藥開路,炸開了清東陵。拉走了20車的寶貝,其中包括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和慈禧太后的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從前因後果可以看出他盜墓的動機就是為了錢。

再來看看和珅的墓。

和珅是乾隆朝的大富豪,富可敵國。他擁有8~10億兩的白銀,是大清15年的財政收入。

而且乾隆皇帝對他委以重任,權傾朝野,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乾隆當了太上皇以後,民間就把和珅稱為二皇帝。

他也確實耗巨資在薊縣為自己修建了陵墓,被稱為「和陵」。

大家也都知道,他花半輩子積攢的財富,瞬間就化為泡影。嘉慶上臺以後,不給和珅任何喘息的機會,就把他給殺了。查抄了所有家產。他的和陵壓根兒無福消享,他死後都沒人敢給他收屍。

關於和珅在北京的墓懷疑有兩個地方最有可能,一個是在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橋鎮的上萬村,一個是北京市昌平區南流村,也就是說和珅死後,葬在哪裡還不確定。

現在明白東陵大盜孫殿英為什麼不盜和珅的墓了嗎?

原因很簡單。首先孫殿英找不到和珅的墓確卻在哪裡?其次就算能找到,也是一座空墓而已,財產都被朝廷查抄了。他的和陵也沒派上用場,裡面什麼都沒有。


理科男答歷史。

和珅墓位於北京的西北,也就是南山西部、漆園村交界的位置。

在那裡有一個大疙瘩環山,在風水學上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陰宅。

因為有「三環扣月」,在三個環交界處都有河流,最後匯入了南流村河。

在北京房山區上萬村,有幾個墳包,據說是和家墳,也就是和珅家的墳。

這些墳中有幾個已經被盜了,後來房山區的文物保管所表示不能確定這裡就是和珅的墳墓,但還是被列入了一般級別的保護。

其實在和珅還活著的時候,和珅就已經在河北薊州開始為自己準備豪華大墓地了,也就是被民間稱為「和陵」的墓。

因為被賜死,所以沒機會住進去。

孫殿英,我們都很熟悉了,他盜了慈禧陵和乾隆陵,幾乎將裡面洗劫一空。

那就有人好奇了,為什麼孫殿英盜了兩個皇家陵,確不去盜富可敵國的和珅墓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和珅再也不是從前的和珅。

因為和珅的家產全都被嘉慶沒收,充當國庫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孫殿英肯定知道。

如果去盜和珅墓,肯定要花費不少功夫。

首先要知道和珅墓在哪裡,然後還要規劃一番,接著帶大部隊去,尋找具體入口。

最後廢了牛鼻子勁,挖開,結果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

這不白費功夫嗎?

孫殿英也不是傻子,他盜墓的目的就是為了錢,沒錢的買賣誰會做。

第二,以什麼藉口去盜和珅墓呢?

當初孫殿英盜慈禧陵時候,是打著「正義」之舉的口號去盜墓的。

很多人都支持,別人也不好反駁。

而如果盜和珅墓,根本沒有正當理由。

說他跟和珅有仇,別人會信嗎?畢竟都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更何況和珅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所以說,孫殿英是沒有任何理由能夠盜和珅墓的。

第三,和珅墓能和皇家陵比嗎?

很顯然,沒有可比性,更何況和珅已經被抄家。

孫殿英那可是非常有野心的人,小人物他看不起,必須是大人物的。

慈禧就是一個非常大的人物,一萬零一人之上的大人物。

慈禧生活上的鋪張,大概早已被很多人知道,所以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知道慈禧的陪葬品很多。

就算花再大功夫,孫殿英都願意去盜慈禧陵,而不是和珅墓。

陵和墓完全是不能相比的。


和珅、孫殿英,這可是歷史上的兩位大名人,一位是18世紀的世界首富,另外一位則是東陵盜寶的主角。那為什麼孫殿英不去盜和珅的墓呢?這要從和珅說起。

和珅出身滿人官宦家庭,其父常保為福建副都統。都統分為八旗都統和駐防八旗都統,八旗都統是每一旗的最高長官,而駐防都統,則是地方駐防八旗軍的最高長官。福建副都統就是駐福建八旗軍的最高副長官,屬於地方駐軍的高級官員。

這麼看來和珅應該生活很幸福才對,可惜,在他三歲時母親去世,九歲時父親去世,和珅、和琳兩兄弟差點被後媽掃地出門。少年時期的和珅,甚至要賣祖地籌集學費。還好,和珅長的帥,可謂是儀錶堂堂,而且好學,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是精通四書五經,才華橫溢。可惜,和珅不善考試,科舉不利,最後只能世襲家族留下的三等輕車都尉,成了宮廷侍衛。

和珅跟乾隆見面之後,很快得到了乾隆的賞識,坐上了升職的火箭。原本,和珅還是很清廉的,一心報效國家,與朝中的清官為伍,打擊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和珅人生的轉折點,起自李侍堯案。和珅受乾隆諭令,前往雲南查清了大學士兼雲貴總督李侍堯貪腐案,得到了乾隆進一步的賞識和信任。可是,正是在李侍堯一案中,和珅私吞了查獲的李侍堯及其黨羽的大部分財產。從此,和珅開啟了對於權力和財富的貪婪模式,一發不可收拾。

和珅官至正一品文華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兼領軍機大臣,權傾朝野。同時,和珅還獲得了乾隆的格外恩典,和珅之子豐紳殷德迎娶了乾隆最喜愛的十公主,搖身一變又成了皇親國戚。

和珅結黨營私,貪污受賄,同時,還經營當鋪、銀號、飯館、茶樓等產業,並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的十三行過往甚密,開啟了大肆聚斂錢財之路。據說,和珅很快聚斂到了現銀近三千萬兩,家中的古玩珍寶,不計氣數,還兼併土地數萬頃,擁有房產210餘間。和珅的財產全部折算成銀兩,據說至少在六億兩以上,相當於乾隆時期,數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和珅這可是富得流油呀,那他死後的陪葬品肯定非常豐富。可是,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叫做「和珅跌到,嘉慶喫飽」,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嘉慶四年,即1799年,太上皇乾隆剛剛病逝,劉墉就上奏摺彈劾和珅貪污甚巨。和珅很快被革職查辦,並在被彈劾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後,被嘉慶賜在家中自盡,除了留下十公主生活的必要財產外,其餘家產悉數抄沒。

和珅的家產已經被抄沒了,和珅還是罪臣自盡,他的葬禮自然不會太隆重奢侈,而是被家人悄悄的埋葬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去世後,都是嘉慶撥錢,才得以安葬,可見和家在和珅去世後,是有多麼的落魄。

和珅的真正墓地,到現在並沒有找到。據說,在距離北京西北四十公里的一個小村莊附近,有一處山包,前面有5個不起眼的墓,周圍因為環繞7棵古松,顯得墓主人身份很不一般。當地人都叫這片墓地為和家墳,說是和珅的墓就在其中,不過並沒有得到確切認證。

再來看孫殿英盜寶,發生在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距離北京市區有125公里。孫殿英當時所盜的兩座陵,可以說是清東陵所有陵墓中,陪葬品最豐富、最奢華的兩座皇陵,一座是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另外一座是乾隆的裕陵。不能不說,孫殿英的判斷還是很準確的,看來孫殿英絕對看過歷史呀,知道誰最奢侈。

而在清東陵附近,的確有一座和珅生前為自己建造的陵墓,位於河北薊縣的翠屏湖內(於橋水庫)。和珅的墓在湖內?的確是的,只是當時建造時,並不在湖內,後來修水庫,和珅墓就被淹沒到了水下。

和珅知道東陵風水好,為了殷及自己的子孫,同時拍乾隆的馬屁,表示要永遠侍奉乾隆,就在清東陵附近也為自己找了塊墓地,就是距離清東陵大約30多公里的薊縣境內的翠屏湖所在地。和珅有錢呀,所以陵墓也建的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被當地人稱為「和陵」。在古代,陵只能是皇室纔可以用的稱號,所以,當地還流傳有一首民謠:「老和珅,萬民恨。想篡位,修大墳。糟萬金,傾黎民。沙河深,殺和珅。應神言,天報應。」說是和珅有謀逆篡位之心。

結果麼,自然很明顯了,嘉慶賜死和珅後,命人毀掉了這裡,陵上的很多石材、木材、磚瓦等物,也被附近的村民給搬走了。

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孫殿英為什麼不盜富可敵國的和珅墓了,最主要的是薊縣的和珅墓,根本就沒有啟用,裡面沒有任何東西,孫殿英根本就沒必要去盜。其次,即使和珅埋在和陵,和珅死前被抄家,陪葬品不會太多,孫殿英看不上。再有,和陵距離清東陵還有三四十公里的路程,來回跑不方便呀,與其去盜和陵,那還不如再挖一座皇陵來的方便。

孫殿英都看不上和珅了,這和珅是要多麼的悲哀。財富積攢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說這和珅是何苦呀。


首先謝謝悟空小祕書邀請!

原因很簡單,孫殿英挖墳掘墓的對象都是「金主」,顯然和珅不是。


雖然和珅也是滿清貴族,還是乾隆時期的大貪官,但其貪污積攢的萬貫家財,最後被抄家治罪,他所有財產歸被嘉慶皇帝沒收充公了。


關於和珅有多少財產,民間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喫飽。和珅雖然在乾隆時代貪污受賄,到了嘉慶皇帝時期又還給朝廷,順帶把性命也搭上了。


孫殿英最早盜墓時間是在1927年時候,而和珅死亡時間是在1799年,時間差距也不過一百多年,和珅被嘉慶皇帝抄家滅門人盡皆知,孫殿英作為土匪頭子肯定比誰都清楚。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皇帝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將和珅革職關入大牢。並命人查封和珅貪污受賄積攢的財富,當時價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還有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字畫,據說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在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在獄中自盡,年僅四十九歲,為了不擴大影響,和珅被草草葬入了家族墓地。


到了一百多年後,孫殿英為財盜墓,幾乎把清朝皇室在北京周邊的陵墓都光顧一遍,唯有慈禧太后陵墓的財寶讓其聲名大噪,瞬間成為「土豪」。



原因有二。

第一,和珅的墓找不著。並且,和珅死時已經被抄家,他的墓不值一盜;第二,孫殿英當時也沒有條件去找和珅的墓。

第一,找不著

和珅生前曾在天津薊縣(為了拍乾隆皇帝的馬屁,故意修得離清東陵很近)為自己修建了豪華墓地,民間稱之為「和陵」。

但是,由於和珅得罪了嘉慶,因而他還沒有來得及「住」進他的墓裏,便被嘉慶賜死了。

和珅被賜死後,又由於抄家以及戴罪之身的原因,和珅沒有風光大葬,而是由其家人匆匆收斂其屍身後,偷偷下葬的。

據說,和珅的墳頭在距離北京市區西北四十公里,昌平區西南二十一公里的一個大疙瘩環山坳裏。至於究竟是不是,沒人知道。

新中國建立後,疑似為和珅墓的墳頭被列入了一般級保護的古墓,但是由於沒有文獻資料能佐證,因此迄今為止也就仍然沒有確定和珅的墓地到底在哪裡。

↓位於天津薊縣的「和陵」。(和珅沒來得及住進去的墓)

既然連專家都不知道具體的位置,孫殿英那種草頭軍閥又可能怎麼找得到呢?

並且,和珅是偷偷下葬的,他的陪葬品能有多少?也值得上孫殿英一盜?要真有價值連城的好東西,估計嘉慶早給他刨了,那還輪得到孫殿英刨。

盜和珅墓,就怕孫殿英會虧本哦。

第二,沒條件盜

孫殿英乾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是盜清東陵。按他自己的說法,他祖宗三代都被滿清旗人迫害致死,他與滿清有刻骨銘心之恨,所以他要毀掉滿清祖陵,報仇雪恨。

不過這只是孫殿英在盜東陵後,為自己找的開脫之詞。事實上,他盜東陵的原因,有且只有一個:就是東陵離他的地盤近。

清朝入關後,順治皇帝出於政治考慮(擔心被打回關外),因而沒有把陵寢就近選在北京郊外,而是定在了離北京、天津、唐山市區都非常遠的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離京津唐都有百餘公里的路程)。

清朝統治時期,由於有專人護衛,東陵選址儘管偏一點,也沒什麼。民國成立後,由於也有專人保護,所以也沒啥毛病。

但是,1928年二次北伐之後,東陵選址偏僻的問題就顯現了。

1928年6月,北伐軍直抵北京郊外,張作霖被迫宣佈退出關外。臨走前,張作霖對負責殿後張學良說,張宗昌不是好東西,不能放他出山海關。於是,隸屬於張宗昌的孫殿英部就留在了冀東。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不久後,孫殿英被國民政府收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但是國民政府只負責收編孫殿英,卻不給他軍費。囊中羞澀的孫殿英就只好打起盜墓籌軍費的主意。

盜誰的墓呢?很顯然,就是盜東陵了。因為他當時的駐地在馬伸橋鎮,這裡離清東陵非常的近,直線距離只有十幾公里。於是孫殿英就以剿匪和軍事演習為藉口,把東陵團團圍住,不讓外人接近,繼而把東陵盜了。

所以說,孫殿英盜清東陵,沒別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東陵離他近而已。如果他的駐地在河北保定,說不定他就把清西陵給盜了。

前面說了,和珅生前給自己修的的墓在天津薊縣,如果他真的是葬進了薊縣的墓(非賜死的正常情況下),或許孫殿英真的會把他的墓也給盜了。畢竟離得近嘛,盜了東陵再順手盜和珅的墓,也就是順手牽羊之舉。

但是由於和珅的墓據說是在北京郊外,而當時北京一帶是晉綏軍的駐地,孫殿英只是個臨陣投降國民政府的人,閻錫山不可能讓他穿過自己防區,跑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實施盜墓。所以,孫殿英也根本沒條件盜掘位於京郊,疑似為和珅的墳頭了。


孫殿英

其實孫殿英這個個人自幼混跡社會市井中,他的身上頗有一份俠義之氣,在抗日戰爭中他也是盡心儘力的去抵抗日軍的侵略,曾經再一次和日軍作戰中,他連著和日軍對戰了七天為了守住中國的每一寸土地,後來日軍投降之後,他就跟隨著國名黨。如果不是這個東陵盜墓事件,他也算得上一個名族的英雄。

東陵盜墓

在冀東一帶的土匪是非常之多,於是國名黨就派了孫殿英前去剿匪。他也確實是完成了組織給他的任務,將當地的馬福田等一些土匪給趕走了。可是在他的腦子裡卻又想起了一件大不為之事,他將清朝的慈禧和乾隆皇帝的墓給盜了,連續用了20兩大卡車來拉走裡面的珠寶,尤其是最貴重的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和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也正是因為這個他遭到了國人的譴責。

和珅

和珅在乾隆年間初為官時,他通過李侍堯一案奪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從此步步高昇,在朝廷官拜文華殿大學士,有很多的權力,他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何況皇帝還將自己的小女兒文成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更讓和珅在朝廷的權力不可一世,所以和珅也是沒閑下來,他各種結黨營私,搜刮民脂民膏,和珅的家產都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

那為什麼孫殿英沒有盜和珅墓呢?

孫殿英當時盜墓是因為軍隊的錢不夠用,所以他選擇盜慈禧和乾隆的墓來充軍餉,可是和珅纔是清朝年間最富有的人,為什麼沒有被孫殿英盜去?和珅雖然富可敵國,但是在乾隆皇帝死了之後,上位的嘉慶皇帝可就沒給和珅拍馬屁的機會,他直接將和珅給嚴辦了,順理成章和珅的萬貫家財也是被全部給抄了。和珅死之前給自己修了一個陵墓,但是還沒有來得及過去就死了,也沒有人敢給他收屍。根據記載,和珅所埋葬的地方已經被水淹沒,和珅的墓也沒有那麼的財寶和錢,所以對孫殿英沒有太大吸引力。

不知道大家有哪些看法?
孫殿英

孫殿英是我們熟知的一個以盜掘慈禧太后墓而出名的軍閥,在盜撅清東陵的時候,出動軍隊,用爆破的方式打開了慈禧墓,將慈禧墓洗劫一空,為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還對慈禧的屍體進行了毀壞,從而得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從來補充軍餉,擴充實力。民國時期,有錢就有槍,有錢就能招兵買馬,有了兵馬就能擴充實力增加地盤,所以出現了孫殿英這種不擇手段的主(曹操好歹還委婉點,偷偷的掩人耳目的給盜寶軍團起了摸金校尉這麼個雅名,所以沒文化真可怕)。

和珅

和珅我們都知道是乾隆的寵臣,滿人出身,前期是大內侍衛,可這人好讀書,腦子好使,而且情商賊高,一步步成長為清庭重臣,從而使得手中多了很多權力,有了權力就會有一些不純潔的想法,和珅也免不了俗。他在朝期間可謂是喫的缽滿盆滿的,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我們就能發現他確實很貪,別人是撈油水,他是撈肉,撈骨頭呢,雁過拔毛主,是錢就收,誰讓人家有實力呢,就這樣,半輩子積攢了無數的財富。

可是好景不長,他的大老闆乾隆走後,新主子嘉慶並不買他賬,直接查抄了和珅,所得財產是清庭20年的財政收入吶,這下可高興壞了新領導嘉慶,全部通通收入自己的私庫,別提多爽了。

為什麼不到和珅墓

從上面我們就發現了,盜墓是為了利益,而和珅被殺時已經被抄家了,可以說一毛不剩了,埋葬時也不可能有豐厚的陪葬品,也不值得孫殿英去大費周章的去搞一番,還不如把那幾個知名的墓搞一搞劃得來。


和珅雖為清朝最大的貪官,也是清有史以來最富有的貪官,據野史記載和珅貪污的錢財等於大清國二十年的賦稅,約為20億7000萬兩。

可以說若是和珅正常逝世,他墓穴中的財富絕對不遜色於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帝王的陵寢。可是眾所周知,和珅並非是正常逝世的,他是被嘉慶賜死的,他的家也被嘉慶抄了。

「和珅跌倒,嘉慶喫飽」。嘉慶三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真正掌控了偌大的大清帝國。於是嘉慶四年正月,嘉慶決定對和珅動手,最終和珅被勒令自盡,其家產被全部抄沒。

而據《清史稿.和珅傳》所載,嘉慶共抄沒珍珠手串二百餘,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以上原屬和珅的家產都被嘉慶所抄。

也就是說和珅死後,他是沒有多少金銀財寶再去陪葬的,即使他當年的財富較之皇帝的私庫都要多,是「多於大內數倍」,甚至比清朝國庫的財富都要多,到和珅臨死後也都歸嘉慶所有,所以既然都沒有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和珅拿什麼去陪葬呢?而且和珅可是被皇帝賜死的,他又有什麼資格去風光大葬呢?

所以就是這樣的一個「毫無油水」的和珅墓,孫殿英哪會這樣興師動眾的去盜掘呢?根本沒必要,也是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

再者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很大程度源於「便利」,因為他當時的駐地就在清東陵的附近,所以這就給了孫殿英很大的便利,也就是如此,本來就膽大包天的孫殿英,加上位置的優越性,孫殿英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東陵大盜」。

而和珅墓卻並不在清東陵的範圍內,它卻是在北京西北四十公里,昌平西南二十一公里的地位(當然尚未完全核實),這裡距清東陵可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而且和珅墓不像清東陵周圍是人跡罕見之處,它的周圍可是有村莊的,在這個地方孫殿英可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挖。

當然和珅墓之所以沒被盜,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天下人都知道和珅的財產都被嘉慶收刮的乾乾淨淨,和珅墓已無多少油水可撈,而這點孫殿英自然也知道,所以他纔不會做出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或許換一種想法來看,和珅被抄家未嘗不是好事。試想,如果當初和珅未被抄家,也未被賜死,以和珅「遠播中外」的財富,他的安眠之所恐怕早就被打開了,早就會被那些虎視眈眈的盜墓賊給破壞的是面目全非了。

遙想他的主子乾隆,生前何等的榮耀,九五之尊,天下臣民生殺予奪皆有他決定,可是他死後的遭遇卻讓多少人唏噓,屍體被拉出棺木,爆屍數日,一根孤零零的辮子橫亙在墓穴之中,頭顱與屍體分開,這就是曾經的一代帝王身後的遭遇。

所以,和珅的結局對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不然以他的財富,他死後恐怕很難得到安生,結局恐與乾隆一般無二。


和珅(1750年—1799年),滿洲人,清朝中期權臣、商人。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1799年,嘉慶帝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僅49歲。

百度詞條上的位置為:北京西北四十公里,而且只被國家列為一般級別保護文物而已,你想孫殿英怎麼也會去翻翻歷史書吧,也知道和珅是怎樣被處死並且被沒收家產的情況吧,他不翻部下也會去翻吧,更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出來吧……


清朝不僅給後人留下了清東陵,也留下了無數笑談。就比如清朝的官場,大概從乾隆後期開始,就已經腐敗的一發不可收拾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說的就是,再清廉的官吏,只要在清朝做官三年,就再也經不住誘惑了,因為白花花的銀子,在清朝,太好貪了。

和珅就是清朝貪官的代表,他媚上欺下,貪污受賄無數,據史料記載,他所貪污的各項錢財合計有11億兩之多,抵得上大清十五年的稅賦收入。當然,和珅是沒有好下場的,如此巨貪,任哪位皇帝都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碎屍萬段。嘉慶也不例外。

嘉慶念在和珅是皇親,又侍奉先帝多年,留了和珅全屍。和珅死後,所謂樹倒猢猻散,誰也不敢再招惹他。只聽說他的屍體被家人草草收斂,不知埋於何處。

現今,人們所知的和珅墓,是和珅風光之時,命人在河北薊縣挑選風水寶地所建,民間又稱之為和陵。和陵建的氣派無比,也甚為扎眼,嘉慶是無論如何不會讓和珅死後入葬此地的。和珅也就只能被人埋葬於一處不知名的地界。在京郊房山上萬村,就有疑似和珅的墳包,但是與不是,也難以定論。

時光飛逝,眨眼到了民國,戰亂頻繁下,盜墓賊蜂擁而起。中國近代最大的盜墓賊非孫殿英莫屬了。孫殿英外號孫大麻子,他堂而皇之的盜掘東陵,使中華文物遭受了千古未有之浩劫。這樣一位東陵大盜,最後竟在蔣介石政府的庇護下,沒有承擔應有的罪責。這實在是一種莫大的諷刺。有人就會問了,既然孫殿英連清東陵都敢盜,為什麼不去挖巨貪和珅墓呢?

孫殿英不是傻子,落毛的鳳凰不如雞,這麼淺顯的道理人盡皆知。和珅倒臺後,其家財早被嘉慶查抄了。給和珅下葬的人,肯定也不敢藐視皇威,將和珅風光大葬,萬一被人告發,自己都會受到牽連。所以和珅不僅是被偷偷下葬的,其墓穴規制肯定也非常稀鬆平常。孫殿英既不知和珅所葬之處,也不會對一位落馬貪官的墓穴產生覬覦之心。而且,盜墓的人都比較迷信,沾染了和珅的晦氣,孫殿英以後怎麼飛煌騰達呢,種種原因之下,孫殿英是不會對和珅墓有任何興趣的,你們說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