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国际书展,城邦推出了「六本以上67折」的超级优惠,因此独步文化(大概是听到我前几天的碎念)请我针对他们家的出版品,以六本为单位进行主题性的选书。

以下是主题二:我从隔壁的纯文学国过来的。

 

文学其实有点像禅宗的以指喻月,每个作品都有他意图要表达的月亮(啊不过有时候作者想表达的跟读者能读到的未必重合,但这也是文学的乐趣之一),而只是透过文字形式这样的手指来指引人意识到月亮的存在。而纯文学与大众小说,很多时候,差异是在手指,而非月亮,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月亮也挺好看的大众小说。

 

1.        野崎惑《KNOW:量子叶少女的四日革命》

二十世纪后半段的小说,开始在质疑文字的可信度与真实的存在基础,在这本科幻小说中,我们则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知识」,以及这个世界与知识的关系展开质疑。

 

2.        贯井德郎《愚行录》

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大,但在看《愚行录》的时候,我不断地想到卡缪的《异乡人》,两者都在思考,到底人存身于世,为何总会逼自己走向某种决绝的境地呢?

 

3.        尼尔盖曼《触发警报》

这绝对不是尼尔盖曼最好的小说,也可能是最编排无章的,但正因为这样,里头的短篇小说互相碰撞,让我们看到一个闪烁著异质光芒的奇想世界,而每个扭曲与黑暗的心尽在其中张牙舞爪。

 

4.        伊坂幸太郎《A KING—某王者》

在选伊坂的书时,我在几本之中犹豫,不过最后选择了这本。不是因为这本拟仿了《马克白》的形式,而是因为这本小说的表述形式花巧繁多,对熟悉现代主义的纯文学读者应该不成问题,但同时,他又表达了一个当代的命题:「一个英雄,身处于一个追求平庸的时代,是否是种悲剧?」

 

5.        连城三纪彦《花葬》

有些小说呼应时代,有些小说创造时代,这本《花葬》则是将某个古典的时代完整的萃取起来,巧妙地收纳到书页中,同时,将个人的悲剧,转化成为了整个时代宿命性的悲剧。

 

6.        京极夏彦《络新妇之理》

 

现代小说的百科全书性格,通常是在试图重新创造人跟知识以及叙事的关系,而在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系列」中,这份百科全书性格,则变成了双重的隐喻,一重是侦探将知识作为武器解开谜团、一重则是作者靠著知识逼迫我们重新思考与社会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