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我國和東盟海上聯合軍事演習能夠看出人民海軍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在與日俱增,而且非常的自信,當然中國和東盟的軍事演習還是主要從維護海洋安全領域出發,以維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為主要目的,同時也為了加強各方的友好交往,互相建立安全保障機制,這和美國以實力展示為主要目的的環太平洋軍演還是不同的。

美日印等國都積極的推出了自己的印太戰略,開始瞄準東南亞地區。

我國和各國的聯合軍演,主要科目依然是聯合搜救,互相補給,編隊航行等基本科目,並沒有存在武力展示、實彈射擊、武器實際使用和數據鏈溝通、聯合防空、強制隔離等比較高烈度的軍事演習內容,說明此次演習針對的是非傳統安全領域,而不是軍事對抗領域,也體現出我國和東盟各國在友好交往的同時,並沒有打算搞類似於軍事同盟的選擇。

圖為我國和東盟各國一起討論海上演習方案。

此外,今後該演習的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這也是必要的,畢竟東盟地區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交匯處,目前已經成為各大國主要地緣關注區域,美國的印太戰略,印度也有印太戰略,連日本也提出了印太合作戰略,各國現在都瞄準了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而這一區域就是東南亞所在區域,主要是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因此,圍繞該地區的各種交往活動今後將會更多。

圖為我國和東盟各國儀仗隊共聚一起。

最後,我國今後還將會進一步加深和東盟交往,進一步加強軍事交流,甚至建立常態化的海上安全維護機制,這些新的動作都表明我國在地區海上影響力的加深,也表明我國將會進一步維護海上安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並且在其中發揮領導者的作用。


我國與東盟的「海上聯演—2018」演習於10月22日上午開始,為期一週。此次,共有來自我國以及東盟國家的8艘軍艦參加,演習地點在湛江以東海域,演習內容包括編隊通信、編隊運動、聯合搜救、直升機甲板互降、補給機動佔位等科目。在演習規模、演習內容、演習目的等方面,都與美國的「環太軍演」差別太大。

換句話說就是,「海上聯演—2018」不能看作是我國版的「環太軍演」,這兩場演習在本質上就不相同。此次軍演的目的是加強海上安全合作,提升共同應對安全威脅能力。參加聯合演習的8艘艦艇,包括我國的「廣州」號導彈驅逐艦、「黃山」號導彈護衛艦、「軍山湖」號島礁補給艦、新加坡海軍「忠誠」號護衛艦、汶萊皇家海軍「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泰國皇家海軍「達信」號護衛艦、越南海軍「陳興道」號護衛艦、菲律賓海軍「達古潘市」號後勤支援艦。

說實話,這次軍演真是沒什麼好說的。隨著我國海外利益的擴大、國際安全局勢的惡化,維護海上的安全成為了我國必須面對的問題。與周邊國家開展聯合軍演,可以說是我國在這方面邁出的第一步,今後這方面的聯合軍演、合作將會更多。雖然參與的國家很多,但都是一些小國,影響範圍有限,對國際軍事格局影響不大。簡單點說,這只是一個開始,也是一次嘗試,不必為此大驚小怪,更沒必要過度解度。

美國自特朗普上臺後,把戰略重心轉向亞太,而且特朗普抱著冷戰思維不放,大國博弈的冷戰狀態將重新成為世界主旋律,這沒什麼好說的。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事,發展是必須的,合作是必須的——美國正試圖建立由它主導的單極世界,不想被人家騎在頭上,那就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儒道之主認為,只有與周邊國家開展更多的合作,纔能夠更好的應對美國的霸權主義。


感謝邀請回答問題!

中國一東盟「海上聯演一2018」,即所說的中國版「環太軍演」,至少有五個維度可以解讀:

1.展現領導能力。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與東盟間也沒有類似澳大利亞與馬來西亞、英國等簽訂了「五國聯防條約」,能把東盟統合到一起聯演,沒點領導力是做不到的。外加我國與東盟各國之間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東盟內各國之間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高超的領導藝術,能統得起來?特別是東盟有的夥伴諸如越南,在南海長期鬧;有的是隔三差五鬧一鬧,甚至請域外大國一起鬧。能讓愛鬧的夥伴安靜下來一起聯演,可見我國領導藝術是越來越爐火純清了。

2.營造地區態勢。表明我國在泛南海區域,要營造一個加強合作而不是加速分離的態勢,聯演了,合的力量不就遠大於分的力量了嗎?要營造內部問題能夠內部解決的態勢,我與東盟間有矛盾,但現在不是走到一起開始很好的解決矛盾了嗎?我們既有辦法、又有能力、還有信心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呢!要營造「天下本無事、大國勿擾之」的態勢,我南海地區的問題能夠通過雙邊和平解決,不用任何域外大國操心,更不歡迎域外大國幹預!

3.迎對多方挑釁。演習演習,戰爭的預演、實戰的練習也。敵人總在備戰,我們豈能不理,當然也要搞一搞多邊聯合演習。美國每兩年舉行一次環太軍演,媒體早就宣稱是直指中俄;美日印三國一年一度的馬拉巴爾聯合演習,針對性也是十分明顯;還有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與英國等「五國聯防條約」成員國,9月剛在南海搞了代號為「五國團結一18」的聯演,在南海賣力攪局啊……我們愛好和平,但和平是靠有實力、靠亮實力、甚至靠使用實力才能換來的。我時刻準備打、隨時有能力將敵人打回去,才能贏得真正的和平。

4.加強區域合作。加強區域合作,是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的需要,也是我經略南海的需要。多國海軍在一起交流交流意見、探討探討局勢,相互來來往往見見面,一塊搞搞海上演習,這正是爭取周邊和平的外交手段之一呀。多國水兵們一起唱唱歌、踢踢球,是不是感情會增加;再相互參觀一下艦艇、喫喫招待餐,像鄰裏串門拉家常似的,是不是友誼又會加深,再一起在維護世界海洋和平的演練上合合作,關係是不是又鐵了幾分呢。打仗是要流血要毀滅的,君不見敘利亞難民在哭泣、中美洲難民在逃難嗎?我們熱愛和平!一定要全力做好打仗準備,也要加強合作、爭取和平,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國際環境。

5.邁出關鍵一步。我國這次組織多國海上聯演是首次,是萬裏長徵的第一步。理解為中國版環太軍演可以,但我們演習的代號叫「海上聯演一2018」,環太是海上、環印也是海上,環南極還是海上等等,完全可以設想:隨著軍力增強,演習的海域會擴大,「海上聯演」,顧名思義,為未來的擴大聯演海域留有充分餘地。同樣的,隨著我國力增強、影響力增大,可以設想參加海上聯演的成員也會增多。那將成為名符其實的聯演了。聯者、聯合也,不只同東盟聯,同歐美日會聯嗎?同澳大利亞、印度會聯嗎?只有歷史知道答案。但當中國綜合國力再強一倍或幾倍,一定會有更多國家申請參加我組織的「海上聯演」的。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歡迎大家指教!


這次我們與東盟10國一起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是我們與東盟10國首次進行這麼大規模的聯合軍演。無論是給我們自己,還是給東盟國家都會帶來眾多的好處。

我國南部戰區司令員袁譽柏致開幕詞。

這次演習是我們南部戰區首次組織多國海上軍事演習,對於南部戰區也算是一個挑戰和突破。本次演習分為岸上活動,海上演練和演習總結三個部分。並且在此期間,各個國家還會展開營救訓練,戰術推演,等科目的觀摩,同時還會針對軍事醫學,潛水作業等進行課題研討。

而這次我們首次與整個東盟10國一起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以往都是與一個或者幾個國家進行過軍事演習。而這次與10國一同演習,體現出來的意義絕非只存在與演習本身,還有維護該海域和平有著一定的關係!

一,這次軍演可以加強我們與東盟國家的軍事互信,尤其是海空軍的軍事互信。畢竟整個東盟國家還是基本圍繞著海洋而聯繫在一起的,通過海上軍演,可以相互瞭解各方的整體狀態,同時也能給雙方和多方之間溝通架起一座橋樑。

二,這次軍演可以體現我們與東盟10國可以共同維護該海域周邊地區的安全和穩定。地區間的國家完全可以處理好地區間的問題,該海域的安全和穩定應該是由該海域周邊的國家共同維護。

三,這次軍演還可以增加參演各國的高層互動,同時提高彼此之間的海軍發展方向的瞭解。可以深化各國之間的防務安全合作,提高國家之間高層處理危機的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這次軍演代表的不只是我國,還有整個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對彼此之間的軍事交流與互信的一種展示。相信這對於促進地區穩定有著積極的作用。如果被稱為東方版的「環太軍演」,淡然小司倒是覺得,我們的軍演更是嚮往和平,和維護地區穩定,這是我們與他們的本質區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