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老師,今天你反思了嗎?

我們總說,一個班級40多個人,老師一人照顧不過來,視覺上存在盲區,但是思維上呢?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福建策劃部主任、《教育的細節》作者朱永通,在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協辦的閱讀高峰論壇上,提醒各位老師,每日三省!想知道哪三省嘛,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三年反思或成名師,你知道嗎?

各位老師也許沒意識到,盲區無處不在,無視它的存在,有時候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比如視覺上的盲區很可怕,當兩輛汽車並行將近十米左右,你從後視鏡裡面是看不到旁邊那輛車的,所以拐彎的時候,除了藉助後視鏡,還要在瞬間瞥下車窗,看一下旁邊有沒有車。很多事故的發生,就因為無視視覺盲區的存在。

作為教師,應該引起高度警惕的是思維盲區。所謂思維盲區,本質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想當然」。「想當然」是一種不動腦筋的思維模式,盲區的存在與之息息相關。可以說,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想當然」,就存在多少盲區。這一點,猶如警鐘,敲醒了我:我們習以為常的教育行為,也極有可能存在諸多可怕的盲區,比如,無視過程,無視原理,無視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假思索,甚至隨心所欲。

教師如何避免陷入思維的盲區?最好的方式就是反思,反思習以為常的教育行為是否存在一些盲區。葉瀾教授說:「一個老師寫一輩子教案也不一定能成為一位名師,但是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一個風靡一時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我認為應該做一個變式,當然這個變式僅僅是為了表達的方便,不具有數學意義上的內涵:反思=成長-經驗。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有些經驗,是我們日積月累的做法轉變而來的,它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我們要反思這些經驗,不斷「減去」一些有害無益的經驗。反思,就像一束光,可以照亮教師成長中存在的思維盲區。那麼,日常教書生活中,教師反思應從何入手?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我的思考。

反思一:是不是不經意間對孩子貼標籤、做心理暗示

我們老師的不少教育行為往往隱含價值判斷,但我們不知不覺,日復一日地做著。殊不知,有些價值判斷就是貼標籤,容易形成負面的心理暗示,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大家可能覺得,我平時好像沒有這麼做呀。好吧,我先舉個例子,你再仔細想想看:有,還是沒有。

假設你教兩個班的語文或者數學,A班和B班。A班上起課來,順心順手,你覺得很享受。B班上起課來,跟A班一對比,你覺得磕磕絆絆,很不順利,甚至A班上完的教學任務,在B班往往只能教一半。有些時候,你就會很沮喪,氣急敗壞地對B班的同學說:「你看,就這麼一點內容,我在A班不到一節課時間就上完了,他們一學就會了,你們一節課時間,還學不到他們的一半!」這樣的話很真實,甚至你陳述的只是一個事實,但你忘了,在陳述這個事實的過程當中,它無形當中隱含了價值判斷。這個價值判斷很有可能產生這樣的負面效果:它會讓你以後在B班的上課不是得到改善,而是越來越不好上。為什麼?因為學生在心裏面已經形成一個心理暗示:某某老師喜歡A班的同學,不喜歡我們。他們一旦在心理上與你疏離了,學習的熱情自然越來越低,惡性循環由此開始。

不要小看心理暗示,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非常之大。我們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都應該警惕負面的心理暗示,學會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智慧。就像昨天鄭傑老師講座中舉的例子,他偶爾出去買菜,沒想到受到太太的表揚,結果一高興,就把所有的家務活兒都給幹了。這是有心理學依據的,試想一下,要是一開始太太就嫌他菜沒買對,飯沒做好,他哪來的幹勁!

即便懂得負面的心理暗示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但是老師平時在習以為常的工作當中,總是不知不覺做著這樣的事。比如說寫評語。我女兒每個學期的操行評語,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前面幾行是各種各樣優異的表現,接著,總要來這麼一句,「但是你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太小了,希望你再接再厲……」或「如果你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能大一點,就……」。我也曾含蓄地回應女兒的老師:回答問題聲音小,固然有膽怯的成分,但這是孩子的特點,而非缺點,一旦公開反覆強調,容易給孩子心理暗示,從而強化、固化之,成為孩子的標籤。遺憾的是,幾年過去了,老師的「要求」絲毫未變,女兒的「毛病」也絲毫未改。

對孩子顯而易見的個性「缺點」,老師們習以為常的反應,是不遺餘力去公開「改造」它。殊不知,這種沒有建立在研究孩子個性特徵基礎上的教育行為,往往隱匿著看不見的傷害,即對孩子的情感和感受缺乏起碼的尊重。為什麼孩子回答問題非得要以「聲音大」為統一標準?為什麼不斷公開強調孩子的「缺點」,卻起不到任何矯正的作用?如果能多一些這樣的反思,教育的盲區豈會存在?

反思二:是不是嘴上談教育,卻在做著反教育規律的事

第二個方面,我們嘴上說起教育來,一套又一套,卻一直在做著違反教育規律、教育原理的一些事情。舉一個小例子。很多語文老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鼓勵學生多讀書、多讀「課外書」,多做讀書筆記。所謂讀書筆記,無非是摘抄好詞好句,目的是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多用好詞好句。有一次,我去某市聽兩個省的小學語文老師一起上作文課,同課異構,有二年級的,三年級,五年級的。不管是低年級的寫話,還是高年級的寫片段,到了學生當場訓練環節,老師們都要求:用上課學過的好詞好句。這些老師還特意做了「好詞加油站」之類的PPT,把學過的「好詞」搜集在一起,讓學生參照運用。

課上完了,老師們評課,她們互相說這個好那個好,熱火朝天。最後要我發言。我說,我就先不發言,剛才老師讓孩子們寫一個片斷,現在老師也按你們自己布置的要求寫個片斷。老師們刷刷刷,很快寫完了。我讓一個老師同一個片段隨機抽取三到五篇來讀。第一篇讀後,大家點頭,恩,寫得還不錯。第二篇讀不到一半,開始冒出笑聲。第三篇還沒讀完,全場哄堂大笑。原因在哪?其實,只要有點文學常識,都知道這個譬喻:第一個把美女比喻為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一定是蠢材。說到什麼是好文章,老師們都知道,關鍵要學生寫出自己的個性。但為什麼不想一想:假如每個學生的文章都用上大同小異的所謂好詞好句,去寫一樣的事物,個性何在?還存在什麼好文章呢!

好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要表達自己與外界建立起來的生命體驗。這些統統被好詞好句淹沒了,這個淹沒意味著個性的喪失。我剛才提到,孩子的99種語言哪裡去了,難道跟這種未經反思的教學方式沒有關係?我想,我們的中小學作文教學存在不少盲區,但我們極少認真去反思。那麼,其他的教學,其他的教育行為呢?

如果我們對教育只是停留在嘴巴上談來談去,卻不對違反常識、違反教育原理、違反教育規律的事情認真反思,再荒誕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反思三:是不是無意間給孩子灌輸了膜拜權力的觀念

一直以來,不管遇到老師,還是教育局長,我都要強調一點,要做有骨氣的教育人。從哪兒開始做起呢?從教育的點滴做起,要有平等的公民意識。我在《教育的細節》裡面有一篇文章談平等的觀念到哪兒去了。我要談的反思的第三個方面是,教師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反思:是否無視平等意識,表現出對權力的迷戀和膜拜。如果有,就要開始警惕。這些都是辱沒教育尊嚴的行為。

大家可能又覺得好像沒有啊,其實,只要一反思,你會發現,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多。我在《教育的細節》裡面舉了很多這方面的例子。我舉個其中的例子。我的一位教師朋友曾無比煩惱,向我大吐「苦水」:班上一個帥氣陽光的男同學,擅長演講,很有表現力。有一次,德育主任安排他在某次「國旗下講話」活動中脫稿演講。可能講稿太長,他反覆背了好幾天,還不能脫稿。德育主任很著急,要求他每天下午第三節課到學校排練室背稿,該男同學很不情願,找理由推脫,實在推不掉,乾脆搬出班主任來,說:「快期末考了,我們班主任不讓天天去背稿,他說,學習要緊!」見德育主任臉一黑,轉身離去,該男同學得意地回到座位上。不一會兒,校長到了教室門口,叫該男同學出來,要求他即刻去排練室,該男同學故伎重演,搬出了班主任。校長勃然大怒,吼道:「你說,是校長大,還是班主任大?你趕快去排練室,校長給你擔保!」整個教室的同學紛紛抬頭,望向門口,目送該男同學灰溜溜走向排練室。朋友說,他是冤枉的,是那位男同學「栽贓」他的。對該男同學的「信口雌黃」,我相信德育主任和校長是判斷得出來的,倒是那句「你說,是校長大,還是班主任大?」,讓我的胸口隱隱作痛,一下子想起許多類似的日常教育行為。比如,老師經常這麼告訴學生,上級領導要來檢查,我們要做好衛生大掃除;因為班級一些孩子的不良行為被校長發現了,班主任面對全體同學大發雷霆:這種事情連校長都知道了,你們丟不丟臉!

我談的這三個方面的反思,只是觀察教育小小的切入口。我們老師要反思的,肯定不止這些,比如在家校溝通、班主任工作、課題研究等方面,都存在值得不斷去反思的盲區。

缺乏反思,尤其缺乏對習以為常的教育行為的反思,是教育自我進化過程中極大的瓶頸。所以,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不可或缺的素養,老師們要善於觀察,敏於思考,比如你聽完專家的講座和名師的課,要帶著無數的問號回去,問問自己:這節課如果讓我來上,能不能上得出彩一點,這個主題如果讓我來講,我可以從那幾個角度去闡述,或者,這節課的亮點在哪裡,不足呢?這個講座為何精彩,哪幾點對你最有啟發?養成反思的習慣,你一定可以把一個個「問號」變成專業成長中的驚嘆號!


本文整理自「南昌市教師全員優質閱讀行動」啟動會暨閱讀高峰論壇朱永通老師講座部分內容,感謝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夏書系的支持。

本文編輯 | 方藝芬熊安迪(實習生)

責任編輯 | 方藝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