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平沙落雁 龔一 - 千古絕響·古琴

平沙落雁 龔一 - 千古絕響·古琴

雍正《行書五絕詩》---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雍正書法端莊流麗,豐腴飽滿,具有皇家氣象,用筆十分爽快,點畫厚重,結體自然,可以看出他有十分不錯的書法功底。

胡適《杜甫詩》--- 「漫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和珅、紀曉嵐 書法

蔡襄《山堂詩帖》---蔡襄為人忠厚正直,字識淵博,他的字「端勁高古,容德兼備」。宋四家中,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他的書法學王、顏、柳,渾厚端莊,雄偉遒麗。蘇東坡贊曰:「君謨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台北故宮藏

【 清年羹堯書法欣賞】立軸,紙本,117×47cm。釋文:「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此軸一瞥一捺非常有力,收筆自如,外露而不張揚。年羹堯雖然後來建功沙場,以武功著稱,但他卻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雍正朝因功高蓋主,擅作威福,惹上殺身禍。叱吒一世,青史留名,只是一梟雄……

蘇軾《一夜帖》--- 又名《致季常尺牘》。此作質樸敦厚,用筆凝重,筆畫豐腴多肉,且結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漸趨於起伏,全作字形大小、筆畫粗細、字體型態等也隨之改變,頗具變化的趣味。蘇軾一生宦海浮沉,謫居於黃州期間,正是他藝術創作頂峰時期,這幅即是他在這段時間所作的行書精品之一。

康熙 書法《寧靜致遠》

胡適 行書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吳昌碩《為善最樂》

唐柳公權《大唐回元觀鐘樓銘》--- 此碑是柳公權58歲時所書,也是現存柳碑中最完整的。此碑風神爍爍,一筆不苟,其用筆重骨力,以方筆為主,輔以圓筆,勁利清健。其結構往往錯位中求變化,比如左右結構的字「蹲」、「鍾」、「樓」等將左邊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長的結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韻趣。

田英章 楷書 ---「琴韻書聲春花秋月,家和業盛景泰時綏」

雍正行書《經海一滴序》--- 清代十二個皇帝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書法最好,他們酷愛書法,其個人的喜愛與推崇對清代書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大量接觸漢文化,身體力行,尊崇漢儒文明,將書法作為宸翰日課,書法造詣都頗為深厚。

明 文徵明《滕王閣序》

明 文徵明《滕王閣序》(續)

梁啟超 龍門聯 ---「樓上幾日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西窗又吹暗雨,紅藕香殘玉簟秋。」

啟功 行書《五言詩》

雍正 行書 --- 「琴有澗風聲轉澹,心如止水鑒常明」。

宋 米芾《張季明帖》--- 釋文:余收張季明帖。雲秋氣深,不審氣力復何如也,真行相間,長史世間第一帖也。其次賀八帖。余非合書。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弘一法師 書法 --- 「了世皆如夢,見心無所生;於法得自在,知身如虛空」

雍正草書《王維五言律詩》--- 雍正皇帝執政時間只有13年,因此即位前的書法作品以及書法評論流傳下來很少。雍正的書法在經歷了漫長的臨寫摹仿的初學階段,即位時已進入成熟階段,書法總體表現暢朗嫻熟、寬輟自然、文雅遒勁、謀略深邃、格調非凡、氣勢宏偉,有皇帝欲凌駕雄強的氣派。

唐代《靈飛經》四十三行本 ---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筆勢圓勁,字體精妙。無名款,元代桷、明代董其昌皆以為唐代鍾紹京所書。

蘇軾 行書《吏部陳公詩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啟功 書法《無欲則剛》

元 趙孟頫《杜甫秋興八首》局部 --- 此卷書杜甫秋興八首。款署:「此詩是吾四十年前所書,今人觀之未必以為吾書也。子昂重題。至治二年正月十七日。」據此知該卷書於元初至元十九年前後,作者時年二十八歲左右。此書用筆細膩,結體端莊秀逸,筆圓墨潤,筋豐骨健,給人以神定氣閑,虛和宛朗的美感。

明 文徵明 行草《千字文》

田英章 楷書

【東晉王洽《手札》】王洽(323—358)字敬和,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導第三子。他的書法藝術造詣精深,每揮毫落簡,筆筆有來歷,字字有出處,具有郢匠乘風之勢,卓然孤秀,麗雅有韻,運用有方,甚得筆墨之法和筆墨之趣。他曾與王羲之一起研究書體,變章草為今草,韻媚婉轉,大行於世。

清雍正行書五言聯 ---「有志肝膽壯,無私天地寬」。雍正在政治作為上為人所忽視,書法亦然,而《世宗本紀》記載雍正「書法遒雄,妙兼眾體」。

唐 張旭 草書《心經》---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聖」。他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豪,字字有法,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洒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

雍正楷書立軸——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里寫得最好的,比康熙的飄逸瀟洒,比乾隆的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

田英章 楷書 --- 「傳家有道唯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

清 雍正帝 御筆硃批 --- 清制,皇帝在臣僚奏章上以硃筆所作批示稱硃批。釋文: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唐 柳公權《五言詩序》帖 欣賞

文徵明 楷書《跋右軍十七帖》

王羲之《何如帖》--- 此帖筆畫清勁,雅靜宜人。整篇作品氣息靜謐婉麗,無一絲渣塵。用行中帶楷,規矩嚴然而不拘板,法度謹然而不滯泥,有飄逸流暢之妙,用筆圓勁流利,中鋒為主,風格妍麗動人,且秀骨清相,筆纖墨濃。簡遠、高貴、不激不厲的魏晉風度於《何如帖》表露無遺。台北故宮藏。

元 趙孟頫題《二羊圖》--- 釋文:余嘗畫馬,未嘗畫羊。因仲信求畫,余故戲為寫生,雖不能逼近古人,頗於氣韻有得。子昂。現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歐陽詢《張翰帖》--- 原屬《史事帖》,是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跡之一,十分珍貴。此帖字體修長,筆力剛勁挺拔,風格險峻,精神外露。對開有瘦金書題跋一則,是宋徽宗趙佶在賞鑒之餘寫下的心得。他評此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並指出歐陽詢「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面折庭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唐代] 虞世南《鄭長官帖》拓本

[元代] 班惟志《跋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冊》

明 唐寅《吳門避暑詩》--- 此作分行布白,恰到好處,運筆不急不滯,圓潤秀麗,肥瘦得宜,為其著名行書名帖之一。唐伯虎書法為畫名所掩,主學趙孟頫,受李北海影響,俊逸挺秀,嫵媚多姿,行筆圓熟而洒脫,唯筆力稍弱,鉤挑牽絲。遼寧省博物館藏。

蘇軾《江上帖》--- 此貼落筆如漫不經心,而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端莊圓潤,但不做作,筆法精嚴,但不拘束,作者的學問才氣發於筆端,與書札的蕭散風格相吻合。

和珅 書法 --- 和珅並非後人傳說的那樣不學無術。據《和珅列傳》記載,和珅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多才多藝,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乾隆一生喜愛做詩、書法,和珅為了迎合乾隆,在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並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邠風圖詩卷》,紙本,墨跡。用筆清潤精勁,含筋裹骨,表裡瑩潤,疏淡耐看,風格獨具而無一點塵俗之氣,可謂董其昌的行草佳作。

米芾《參政帖》--- 此貼是米芾為蘇太簡家鑒定書畫的記錄。雖僅有三行,但寫得十分精到,結體緊密,筆法內斂,趨於豐肥,轉折處以流便的圓轉筆法取代方折筆,隨筆寫來,然有一種沉著飛揚的神韻,頗得二王筆韻。此帖與《苕溪詩帖》等為其中年成熟書風的代表作品。上海博物館藏。

宋徽宗《欲借風霜二詩帖》---「瘦金書」是宋徽宗趙佶在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瘦直挺拔,側鋒如蘭竹,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所謂「如屈鐵斷金」,趙佶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正如《書史會要》推崇的那樣:「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趙孟頫跋

文徵明 行書《五律詩軸》--- 釋文:晚得酒中趣,三杯時暢然。難忘是花下,何物勝樽前。世事有千變,人生無百年。還應騎馬客,輸我北窗眠。徵明。

弘一法師 書法 ---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田英章 楷書 ---「理本精深,看階前雙水合流,尋到源頭方悟澈;學無止境,想屋後孤峰獨秀,登來巔頂莫辭勞」。廣西桂林桂山書院聯。

和珅 書法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 此帖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此時黃庭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洒脫的神韻,而又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是一件難得的小品。台北故宮藏。

宋 歐陽修《灼艾帖》--- 此帖書法端莊勁秀,即露鋒芒又頓挫有力,正是黃庭堅所謂的「於筆中用力,乃是古人法」和蘇軾說的「用尖筆干墨作方闊字,神彩秀髮、膏潤無窮」、「筆勢險勁,字體秀麗」。北京故宮藏

元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硃批:知道了。

曾國藩 書法

劉墉 書法 作品 ----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通經博史,與翁方綱齊名。本幅為其臨初唐書,點畫轉折全由古人法帖而來,且能舉重若輕,轉化妙用不留痕迹。全篇筆畫以豐潤為主,然不乏細瘦如金的筆畫,肥瘦呼應,相互變化,獨有一份自成萬態的情趣,正所謂「貌豐骨勁、味厚藏神」。

米芾《多景樓帖》--- 此帖運筆如刷,筆力雄健,結態造勢寬展肥美,為米芾書法之精品。此帖流傳有緒,北京故宮藏。

元 趙孟頫 行書 《杜甫秋興八首》局部 --- 此書用筆細膩,結體端莊秀逸,筆圓墨潤,筋豐骨健,給人以神定氣閑,虛和宛朗的美感。上海博物館藏

雍正《行書五絕詩》---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雍正書法端莊流麗,豐腴飽滿,具有皇家氣象,用筆十分爽快,點畫厚重,結體自然,可以看出他有十分不錯的書法功底。

啟功 楷書七言聯 ---「讀書身健方為福,種樹花開總是緣」。

趙孟頫 跋王羲之《時雪快晴帖》,行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唐寅《焚香默坐歌》--- 唐伯虎雖風流自賞,狂放不羈,但為人正直,始終以書畫自給,「不使人間造孽錢」。此軸書法,流麗洒脫,外柔內剛,風神綽約,和他的詩一樣,在通俗平易之中,出之自然,毫不造作,蘊含著俊朗雅緻的書卷氣

明 文徵明 行書冊《阿房宮賦》---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真正能稱得上書法名家的僅不過數十人而已,文徵明就是其中之一。觀其書法筆法精到,雖體勢平正而筆意圓活,一氣貫注,筆力沉勁,點畫遒勁,爽爽然有飛動之勢,給人以生氣勃勃之感。

弘一法師《楷書詩》---「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文徵明 行書 《陋室銘》

曾國藩 書法 --- 「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壽命長

啟功 #無欲則剛#

王羲之筆法:十四筆法剖析

啟功 手跡冊頁

弘一《行書七言聯》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見我非僧。」

【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人間詞話》王國維。

田英章 楷書 ---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啟功 書法 ---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廿四橋。

曾國藩 書法

雍正 書法 --- 雍正皇帝施政時間只有短暫的13年,因此即位前的書法作品以及書法評論流傳下來很少,書法總體表現暢朗嫻熟、寬輟自然、文雅遒勁,有皇帝欲凌駕雄強的氣派。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里寫得最好的,比康熙的飄逸瀟洒,比乾隆的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

毛澤東書法 VS 蔣介石書法

明 文徵明《草堂十志》--- 這件小楷字跡清秀、婀娜多姿,是文徵明傳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北京故宮博物藏。

啟功先生臨《蘭亭序》

秦檜是佞臣,卻詩文天下,頗擅筆翰,陶宗儀《書史會要》「檜能篆,嘗見金陵文廟中欄上刻其所書『玉兔泉』三字,亦頗有可觀。」有書輯入《風墅帖》。首題「秦檢書偈語」尾落朱文「秦」「檜」二印,另有鑒藏數枚。用筆率意自然,結字順勢而就,其筆意結體與蔡京兄弟非常相似,但氣勢之開張稍不及之。

《落花詩》是唐寅傳世的書法代表作之-,用筆圓轉妍美,玉骨豐肌,風流瀟酒,溫文爾雅。

《臨江仙》楊慎(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出自諸葛亮《戒子書》

諸葛亮《遠涉帖》(原石及拓本)

三國張飛《八濛山銘》(傳)拓本三種(後兩種疑為清代、民國偽刻)

元 趙孟頫 「三跋」之一 跋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王羲之《遠宦帖》--- 此帖草法以簡約為主,雖間有縈繞,亦簡略不繁。整篇氣勢雖不暢速,但和諧無礙,中無滯阻之處。筆畫灑落有致,粗細之間勻凈清爽,又不失其古樸之趣。結構與章法方面的大小錯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勢的運動感,顯得虛活靈動,生機盎然。

馬英九手跡。寫得真好!!

汪精衛 書法 --- 雖然汪精衛名聲不太好,但是書法上卻有一定造詣,這幅詩軸上的字用筆儒雅靜穆,氣定神閑,不遜色於職業書畫家。

文天祥《草書木雞集序卷》此卷書作者時年三十八歲。全卷通篇筆勢迅疾,清秀瘦勁,具有俊逸豪邁之氣。

顏真卿撰並書寫的 <郭虛已墓誌> (局部) 2001年6月7日前在偃師發現了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撰並書寫的郭虛已墓誌。據有關專家鑒定,這是當前我國發現的顏真卿最早的書法藝術作品。顏真卿當時是41歲,其書法藝術已有相當濃厚的功底.單字結構嚴密,筆道剛勁有力.

書畫半畝

傳統文化、書畫名家、藝術品收藏、茶道、天籟琴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