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薛之谦,陈洁仪,还有类似百鸟朝凤这样的电影,都很走心,却不火,为什么?

而孙燕姿,王力宏,王菲,他们的歌也很走心,同时也很火,这是为什么?


有一种很玄的说法,叫做「时运不济」。如果真的探寻规律的话,就是有没有掐准社会心理的兴奋点

有不少人被诈骗电话骗得家破人亡,但大众就当听了社会新闻唏嘘一下然后就没了,而徐玉玉事件,却让全国媒体把电话诈骗骂得沸反盈天,公安紧急出动逮捕嫌疑人,电信运营商们纷纷自查自纠。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爆出过大的诈骗案件,省吃俭用凑学费、考自身努力考上大学、报案后突然晕厥死亡,这些元素掐在学校开学前这个时间点爆出,一下引爆全国媒体。如果缺少任何一项,都不可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回看以往的一些事件:2003年SARS,娱乐场所关闭几个月。上海在6月开禁后,浦东陆家嘴地区开了「环球嘉年华」游乐场,人们像疯了一样涌去玩,一个游乐设施要排好长时间才能玩到,人们还是乐此不疲。但是2004年同样时间同样地点又举办了一次,但客流大大减少。日本电视剧《血疑》的剧情对于现在的韩剧来说,根本不够煽情狗血。1984年在国内播映,恰逢长时间封闭的国内电视台开始可以播出外国电视剧、电视机开始普及,看惯了伟光正剧目的中国人突然看到这部直至人心讲述普通人故事的电视剧,一下子就风靡了。之后有很多电视剧也走这样的路线,但就远不及《血疑》轰动。

王菲正从「王靖雯」改名「王菲」的这段时间,筹备了翻唱邓丽君的歌出专辑,谁知邓丽君在95年5月去世,《菲靡靡之音》专辑是7月推出,踏准点了。后来有很多人也翻唱邓丽君,但远不如这张专辑卖得好。

如果重拍《血疑》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就算制作再精良、演员演技再优秀,也根本不可能在现在这个时间引起轰动,《菲靡靡之音》也一样。为什么电影《百鸟朝凤》不受欢迎?对不起,因为电影的主题已经过时了。如果这部电影早2、30年拍出来,在当时中国那种努力工作为国家作贡献的大环境下,这部电影是能激发很多人的共鸣的。但现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民众的心理是对玄幻题材更感兴趣。

另一点,大家永远只能记住开创先河的第一人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超级男声》只有李宇春最红,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只有第一季的吴莫愁大家记得最清楚,说到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也只有第一季的冠军用脚弹钢琴的刘伟大家还记得,爱奇艺的《奇葩说》也是第一季冠军马薇薇人气最高。

刘观伟、林正英的《僵尸先生》开启了香港僵尸片的先河,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开启了新派武侠电影的风格。开创先河的人,总是被人记得最牢的。原因也不再赘述了。

所以,很努力很用心很有才华的演员、歌手,能不能出名,完全是靠「运气」——能遇上开启新一代风格的作品吗?这个作品的推出时间上是不是恰到好处?这可不是演员歌手自己能掌控的,遇上了就遇上了,遇不到就只能等。

谢邀

火不火跟商业有关和作品以及歌手关系不大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回答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考虑,第一就是没有好的平台去推自己的歌曲,像薛之谦一样他的歌好听,他在没有靠段子火之前也没有许多人听他的歌,火了之后,渐渐的也开始认可他的歌曲。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你没有公司给的资源,世界的不公平也在此,那些没有那么努力的人却因为一个好的资源火了起来,你的能力太强也只是少部分知道,再好听的歌也可能只是知道歌曲却不知道歌手。像王力宏这样的歌手本身知名度就高,在那个年代唱这种流行音乐风格的人少,而且加上他也很帅,很有才华,自然有很多人喜欢,到现在已经是大神级别的了。
营销团队有很大的关系。
相信我,营销做的好,出名没烦恼,就算你是一头猪,就能炒的起来,当然,景甜,我不是在骂你………………
刚刚开始百鸟朝凤电影出来的时候,没有人关注,后来一跪关注来了,各路神仙出场,批判电影娱乐化,需要关注传统文化(的电影)。不过显然的是,之后的一些优秀文艺片依旧没有人关注,呵呵,再来一个呵呵。音乐也是一样。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我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小众能活(也许部分经典历久弥新),可只有大众选择的音乐和电影才能活的更久一点(请勿喷),谁知道,一千年后会不会有太多的考古学家为复活最炫民族风而付出多少努力。更何况,一千年太久,只争朝夕。

ps:也许那些你认为不火的歌曲在某一个小群体中发光发热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