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哪里来?4月1日,习近平在会见“元老会”代表团时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2019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元老会”代表团。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0世纪初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肆意欺凌,军阀纷争不断,人民饥寒交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1912年前后的几年间,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政党几百个,争权夺利,喧嚣一时。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救国救民之良方,究竟是什么?救国救民之道路,又在何方?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当时中国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思想武器,即开展阶级斗争以实行社会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建立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革命政党。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习近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艰巨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了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村占国土绝大面积、农业占国民经济绝大成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工业化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接着,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正是这一切,赢得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正如1949年9月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讲话时所说,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党”。习近平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辉煌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我国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习近平作出“两个最”的著名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他还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党是领导一切的”两个维度,深刻阐明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问题。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雄辩证明: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使命任务、我国国体政体的性质、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等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