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超越,部分落後。我們現在盯著的不是日本這樣的小國,而是美國。告辭。


日本這樣的超級大國,擁有全世界頂尖的院校,東亞最早工業化的國家,唯一一個戰勝沙俄的東亞國家。還有被炸兩個核彈現今深刻反思歷史尋求和平,獨立自主民主自由的東亞國家。

中國永遠超越不了。

因為,我們說話大聲不愛排隊不洗澡不幹凈。


現在許多文章都喜歡用「中國科技落後/領先XX國XX年」的標題,我實在是想知道他們是用什麼統計方法和什麼數學模型得出的。

中國再過多少年才能趕上現在日本的科技?科技?什麼科技?那些科技?科技縱向分6大部門,橫向分三個層次,每一項又有無數的分類、分支。每項分類、分支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科技如此龐雜的系統概念是不可能做出例如「多少年才能趕上」這種定量分析的。

那這個問題要怎麼回答呢?有人說,換個思路,用某些特定指標來作為衡量標準,例如諾貝爾獎的數量。那請告訴我,有什麼方法能知道多少年後中國會產生超過日本的諾貝爾獎?沒有。所以這種問題只能靠每個人的大腦根據你日常收集的信息進行模糊判斷。我說10年,你說20年,我說100年,大家爭論一番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看了這個標題,獅子還以為自己活在20年前的《中日夏令營》時代呢。

還記得東京灣下的高達、奧特曼,和「令人窒息的工匠精神」呢。

獅子懂得也不多,隨便舉幾個例子,我國的「墨子」號量子加密通信衛星,趕上了日本沒有?

我國的華為、小米、藍綠大廠等手機,趕上了索尼、夏普等品牌的工匠手機沒有?

我國的移動互聯網,趕上了日本的科技水平沒有?

我國世界第一的鋼鐵產量,趕上了去年名聲大噪的日本神戶鋼鐵科技水平沒有?

我國的載人航天,趕上了日本的航天水平沒有?

我國的J20四代機,趕上了日本的心神科技水平沒有?

我國的055萬噸大驅,趕上了日本的買來的宙斯盾科技水平沒有?


有所長,也有縮短,你這籠統的。。。。


請問什麼樣的科技,軍事科技?民用科技?有什麼樣的技術是日本有的中國沒有的?什麼樣的技術是日本領先中國的?日本科技領先是以前的事了,大清都亡了。不否認日本在部分技術上比我們領先但整體而言已經不如我們了。


說不準。

這個實在說不準,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中國與日本的科技差距至少有五到十年的距離。

儘管現在日本因經濟問題和人口短缺整體處在下降的趨勢,但短期內中國除非吸收超級科技公司在境內開研發部,否之這個可能性非常低,中國連標準的NAND晶元製造都會成問題。

我知道可能有人要說「總體超越,局部追趕」。請問在座各位有誰敢直接正面露西亞的?這句話說的,就好像中國就是個大泡泡。

最重要的,如果中國人改不了驕傲自大和拜金+啃老的毛病,就很難向前。中國現在的狀態,就好像一個喫了威爾剛的XX,勉強硬了起來,但是藥效過去後,陽痿的還是陽痿。

即使你在GDP總量贏了人家,人家照樣有良好的基礎繼續進步繼續領先。

更何況貧富差距和人均GDP的問題,貿易優勢和人口紅利喪失,這個就不用多講了。今天的日本,更多是在為未來投資。

我就拿中國人最洋洋得意的「新四大發明」之一高鐵舉例吧。

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沒有聽說過磁懸浮高鐵?

日本已經有了。運營的最快速度是505km/h,技術基本已經成熟,而在近期的實驗當中,列車最高速度能達到600km/h以上。

而上海磁懸浮列車的最高速度也只有431km/h;廣深港高鐵的最高速度也只有350km/h。

現今日本JR東北新幹線也有320km/h,東海道新幹線開到350+都行,並且能平穩地以300km/h以上的速度過彎道,考慮到日本的地質因素(地震多發,丘陵地形)而言。

而中國若不是高鐵線修的直,修個高鐵要重修火車站甚至在城市規劃上做大手腳,可能連260km/h都開不到。

而除掉新幹線呢?

成田機場線以普通列車規格,最高時速可達160km/h,

JR長磐線最高時速可達130km/h,

而且日本鐵路普遍使用窄軌。若中國列車開窄軌,能開80就不錯了。

所以我說中國科技趕超日本,還很難說。

以上。


日本18年18個諾貝爾獎,中國是2個


停止不發展,估計五年掉到日本水平


啊?2018年還問這種問題?不扯片湯,只說事實:軍事科技、核能科技、建築科技、通信科技、交通科技、材料科技、造船科技、航天科技……等等領域,已經全面超越日本,而且不是超越一點點。生物醫學、精密加工、汽車發動機、光學儀器等還是日本領先。 什麼衛星、飛機、5G之類的先不說吧,僅就航母用鋼、超薄鋼板、超薄玻璃等等日本就鼓搗不出來了。

儘管中國毛病依然很多,比如法治建設極其爛污、食品衛生慘不忍睹,但是,各主要領域的進步也是硬邦邦的事實。

中日兩國,體量不對稱,底蘊不對稱。只要中國內部不亂套,五、六十年,世界第一,就是必然的事情,歷史早就證明瞭這一點。中國是艘航母,當它乘風破浪的時候,日本這部豐田小卡就只有拚命踩油門兒、瘋狂捶喇叭的份兒。


現在中國應該努力看齊的是日本的福利待遇低保等方面,追趕人均上。

科技····確實材料學上是中國的痛啊,是有少數領域不如日本的。


中國可別說超過日本了,就說日本有過兩次使用核武器的經驗就應該入常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知乎的精神一定要代代傳下去


最多10年吧,日本這麼多年喫法拉第、麥克斯韋的老本太過,太過於實用(例如視聽界的玄學)而不是理論,碰上美國搞數字信息革命,徹底敗下陣來。

中國大學生數量太多,百分之一能懂傅立葉分析,就能10年內超過日本科技。


為啥問這種問題?因為日本國家太小了,我們很多人骨子裡看不起人家。但同時,日本的科技實力太高了,我們很多領領域不得不依賴人家。於是總有人異想天開的,不停的意淫,何時超越日本。。。


日本不是我們的目標。


你要說ACG和足球拍馬一輩子趕不上我還信,科技方面除了幾個核心技術都不難吧


欲抑先揚

拋「玉」引磚拋贊引黑A「一個人黑日本真沒意思」A「上知乎吧」A「為什麼日本的地理條件完爆中國?」(或者 類似問題)

B-Z「精日腦子都傻了?不知道你主子的小破島馬上要沉了?」×10086

A「羣黑真開心」日本日常躺槍知乎眾日常玩不膩


這麼籠統的問題,能問更籠統一點嗎?

嗯,如果不打算理性討論的話,已經足夠了。

個人感覺,再多點喜歡遇到矛盾和稀泥,做事「差不多就得了」,說話「你自己體會就好」這種模糊的表達方式。

而不是在科技研發中抱持「1nm就是1nm,多出1埃米都會導致結果的不準確」的嚴謹態度的話。

講真,無法想像以下情景:

「領導!這個晶元需要14納米工藝製造,我們設備達不到要求啊」

「哎呀~差不多就得了,這個16nm的還能用著吧?」


超不過,因為日本小學生夏立營太牛,培養出太多精英,中國人只能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

嗯,先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估計還要10年左右)然後再說趕上的問題吧,落後那麼多,哪裡那麼容易追上。


中國的科技完全可以跟得上甚至可以說是超過日本,畢竟中國是超級大國,中國已經邁入強國行列,只是現在已經開始有個人素質和綜合素質的分層,這樣下去會比貧富差距更可怕,會是中國發展的一大阻力


科學和技術是兩回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