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805字,推荐阅读4分钟

作者:冯云飞 换行教育

今天,你的职业安全感还好吗?

01.

年初华为事件引发了众多关于职业发展35岁的思考。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在华为工作10多年的老员工,上有老下有小,在深圳买了学区房,背负著每个月三万的房贷,忽然要被公司离职,仓促间居然没有职业选择权,以至整个家庭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经多方证实,华为确在清理部分老员工,引进年轻新员工,同时瘦身减员。

华为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企业?这不是偶然现象,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正视职场35岁现象。职业生态已然巨变,工作出色远远不够,每位职场人士都必须主动应对环境和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打破35岁魔咒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02.

最近出差到上海,和几位外企HR朋友聊天,发现聊到最多的居然是裁员,她们纷纷感慨裁员的压力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把自己裁掉。事实上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频繁传出各大外企在华裁员的消息,摩托罗拉,三星、摩根大通……,一直持续到现在。很多人,把职业中最黄金的时间都给了外企,但是人近而立不惑,却面临重新择业的中年危机。他们出身名校,简历镀金,但正在上有老下有小关键期,却发现站在人生职业的十字路口……

每件事情都有硬币的两面。外资企业的失可能是中资企业的得。外企裁员的同时,VIPKID、嘀嘀打车等却在大肆扩张,更有众多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有著强烈的人才需求。外企螺丝钉果断适应民企或许还有成为顶梁柱的可能。我的一位多年好友,在一家欧洲企业做了近十年的BD,也是审时度势,在今年成功加入了一家快速成长的民企,负责海外拓展业务,聊起来也是对新工作充满激情,觉得民企的发展空间更大。

03.

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发展最困难的几年,产业结构也在经历重大的变化!如互联网,医疗健康,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大消费,人工智慧等有著巨大的发展前景,随著这些行业的发展,对人才有大量的需求;而同时煤炭、钢铁、低端制造、传统媒体、快消品、服装制造等行业却在逐年下降,成为夕阳行业。

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当中,一定伴随著人才结构的阵痛,产业转型,人才却没有转型。你是否认识到自己行业、职业的发展前景,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日渐衰退,你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职业危机?在过往的经历当中,有很多主动选择转行的年轻人,例如从汽车制造到文化创意,从房地产到投资,从快消品到在线教育……赛道转换后,不仅职业发展前景更好、速度更快,薪水也更高?可见行业更替之时,只有敏捷取势者才能稳立不败之地。

04.

李开复在一次专访中预测,随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慧将快速爆发,十年后50%的人类工作将被AI取代。包括翻译、记者、助理、保安、司机、销售、客服、交易员、会计、保姆等……」马云也说「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人工智慧挑战著现有的产业逻辑和社会秩序,甚至人类关于智力的认知;智者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竞争力有清晰的预判,提早规划应对策略.......当一个人的职业成为一个行业、公司、岗位的附庸,并将自己所有的价值和意义寄托其中时,一旦这个行业、公司、岗位消失,本人也将面临巨大的职业危机。

如何掌控自己的职业人生

从之前谈到的几点就可以看出,要掌控自己的职业人生,仅仅有努力工作是完全不够的。你公司所在的赛道不行了,你的公司不行了,甚至你的专业领域不再被需要,都会百倍千倍抵消你的努力。

当职业本身已经不能带给你安全感,你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01.

选择比努力工作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取势,明道,优术」,取势,远见也;明道,真知也;优术,实效也。三者当中,取势最重要,明道次之,优术最后。对于职业发展来说,尤为如此。行业赛道的选择;城市的选择;公司老板的选择;专业领域的选择,都至关重要。

曾经的一个案例Y女士,浙大的高材生毕业后进入某全球知名快消品巨头做全球管培生,无比风光,但是真实的工作是做供应链,每天和仓库打交道,而且行业竞趋于争饱,看不到发展前景。利用她在大消费行业的经验,后来跳槽到一家全球顶级的资产管理公司做一级市场投资,薪水涨了150%以上。同样的背景,在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和在传统行业,即使不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只是薪水可能相差都不止一倍。你只是埋头苦干,根本不知道方向,等到被迫需要抬头看天的时候,却发现时间已经偷走了你的选择权。大脑的勤奋远比身体的勤奋重要,把这些事情想清楚,选择对,才是最重要的。

02.

要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建立自己的职业品牌。见过很多聪明、能力很强事业却不理想的年轻人,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没有奋斗的动力,也不知道自己该把力气朝哪个方向使,白白消耗了青春。而回想身边职业发展好的朋友,都是很早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清晰目标定位,并且一直为之努力的人。

J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之前在一家全球领先的体育品牌零售商做市场,但是他一直对风险投资感兴趣,也一直朝著这个方向努力。很早便主动了解各行各业,结识人脉,一步步规划,先是进入了一家母基金公司,工作了几年便成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

了解自己的优势、天赋、价值观,用自己的长处去对接高价值赛道,并从最开始就重视建立自己的职业品牌。就好像海底捞是餐饮业里服务最好的,顺丰是快递行业服务质量最高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在行业和领域内的定位和品牌,这也是能力相差不多的人,年薪却是100万和300万的差距所在。

不断学习,始终让自己具备主动选择的能力。学习包含的内容很广泛,系统知识体系的搭建,前瞻性的视野,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和洞见,当然还包括卓越的专业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工具技能。学习是个慢功夫,重要但不紧急,很容被忽视。但是一旦通过学习建立起了自己的职业壁垒,就具备了难以被取代和超越的独有的职业竞争力。

曾经有人问股神巴菲特是如何工作的,巴菲特却这样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阅读」。事实上,工作无论有多忙,巴菲特每天都要挤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曾说:「我认为我和巴菲特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我认为,没有大量的广泛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投资者」。当然阅读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习的重要性。

03.

搭建自己的职业社交人脉。这里说的是有效的社交人脉。包括能够给你指引方向的职业导师,能够在职业路上提携你的领导上司,能够和你互相帮扶的同事同学,能够信赖支持的合作伙伴,能够开拓视野和机会的各行各业的人。拿出时间来经营你的有效社交,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给你巨大的帮助。

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可能还感觉不到人脉的价值,随著工作年限越来越长,人脉的价值就越来越明显和重要。我之前两次跳槽的经历都是朋友推荐,也见过不少因为深得领导信赖而跟随领导一路职业发展顺风顺水的人,而事实上同事和同学也是职业发展中重要的伙伴。

人的职业发展很像一段旅程,要有想要达到的目的地,也一定要选对通往目标的道路,而同时必须具备选择道路的能力以及在道路上克服困难前行的能力,如果在路上还有人携手同行,甚至能搭上一辆车,就更好了。

换行君相关文章:

那些成功换行的人,都做对了什么?|换行

打破35岁魔咒|换行

从技术男到管理精英,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经过的关键阶段|换行

连一汽都被强势洗牌,汽车人该何去何从?|换行

AI人才奇缺,商业管理型人才有机会吗?|换行

你以为那些牛校MBA的年薪是怎么翻翻儿的?|换行

25岁,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换行


换行edu(换行),是【北京换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务实高效的商业管理型人才发展专家。

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及共享社交化模式,为人才持续发展提供敏捷的学习方案,让高潜力人才获得无边界提升,持续性成长;同时为商业管理精英提供私人定制的职业发展咨询服务,高效助力每一次职场转型和跃升,运维职业生涯全周期。

------------------------------------------------------------------------------------------------------------------------

欢迎关注:

知乎机构号:换行edu

换行微信公众号:huanhangedu

换行官网:www.huan-hang.cn

换行新浪博客:换行edu_新浪博客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