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o We Protect Biodiversity?

撰寫者:AkatsukiEL 第一次結稿日期:2018.3.5

前言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被灌輸的觀念。然而,有人提出異議,認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僅僅是為了人類的利益,並且生物多樣性降低至僅僅留存人類「需要」的物種(如家禽、莊稼),人類也能生存。我受此啟發,並試圖找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由。

一、 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因為生物多樣性具有極高的價值。」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中估計1998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達16~54萬億美元(平均33萬億美元),而當時世界GDP僅26萬億美元(沒記錯的話)。

生物多樣性的具體價值如下:

1 直接價值

  • 食物幾乎完全來自於生物資源(獵物、蔬果)
  • 提供豐富的育種資源(遺傳多樣性的價值)
  • 提供醫藥資源(草藥、微生物產生的抗生素)
  • 提供工業原料(木材、纖維、橡膠、澱粉、油脂……)
  • 提供能源(薪柴等)

2. 間接價值

2.1 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價值(元素:植物、土壤、雨/水、動物、微生物)

  • 薪柴、飼料、食物等被直接利用;
  • 植物材料是食物鏈的起點。例如江河入海口是植物和藻類的高產區,這些是魚類和貝類食物鏈的起點;
  • 食物鏈維持生態系統中物種之間的平衡。一個對人類直接價值低的野生物種的減少可能導致重要經濟物種相應減少。例如植物生產力的降低最終將導致該地區的動物群落(包括人)萎縮;
  • 森林固碳.

  • 2.2 水土保持價值(調節水量、緩慢釋放、泉水、雲霧林、森林vs橡膠和油棕種植園)
  • 調節汛期和枯水期水量;
  • 降低表土沖刷量

2.3氣候調節價值

  • 調節溫差——冬暖夏涼(夏天遮陰、冬天阻擋),減少極端天氣(如:大風、雷暴);
  • 水循環——植物蒸騰維持降雨平衡,避免極端乾燥氣候;
  • 碳循環;

2.4 環境保護價值

  • 生物群落分解、固定污染物(重金屬、殺蟲劑、污水),而人工的污染控制系統昂貴;

例子:紐約灣哈德遜河河口處理紐約市區污水;70年代昆明滇池草海濕地圍海造田,失去廢物處理功能,如今斥資上百億元無果。

  • 指示物種。

2.5 休閑和旅遊價值(宜人價值。大把大把的收入啊)

2.6 教育和科學價值(「豐富人類的閱歷」):揭秘生命的起源需要生物多樣性。

2.7 備擇價值(就是說庫存潛在的價值嘛)

例:PCR中的聚合酶來源於溫泉中的耐熱細菌;太平洋紫衫中有強抗癌物質;銀杏中有治療血液循環系統疾病的有效成分;用以尋找生產動物蛋白、對環境損害更小的動物;用昆蟲控制生物。

2.8 存在價值。。(ethnical value)

二、為什麼要保護物種?

保護物種的直接原因是為了防止該物種個體數量減少、物種滅絕。

  1. 總體上看,近期物種滅絕的速率過快,是不可持續的。
  • 物種喪失的速率過快。假定現在有1400萬個物種,每一個現存物種壽命有至少500萬年,那麼(?)生命樹(tree of life)能承受每年至多3個物種的滅絕而不萎縮【這怎麼算的?粗暴地用1400萬除以500萬有什麼含義?】。自從1600年起,每年有記錄的滅絕數量大致就是這麼多(還有沒記載的。可能1400萬這個估計也沒有包括沒記載/沒有估計到的),如今滅絕的速率增加。上個世紀哺乳綱物種的數量削減到了20個物種,而這需要大約200個世紀去補償。
  • 種群喪失的速率快。我們可以做如下預估:熱帶雨林以每年0.8%~2.0%的比例喪失(取1%以論述),因此,預估熱帶雨林中(還是全球範圍內?)有1%的種群(population)消失,相當於每年1600萬個種群消失,即每2秒消失一個。 由於大多數物種有許多種群,所以大約每年有27000個物種滅絕,即每20分鐘消失一個。
  • 滅絕是高度非隨機的,相近的物種趨向於擁有相同的命運。

2. 一旦滅絕,可能產生無法彌補的破壞。

3. 微觀上看,單個物種在食物鏈、生態系統中起作用。

三、為什麼要保護瀕危物種?

  1. 宏觀上看,我們不敢放棄掙扎,因為物種與生態系統相關聯,而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
  2. 以下用黑字表示原文,藍字表示對原文比喻含義的解讀:

「Imagine if the only function of this article was the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假定物種的功能只是維持生態系統續存,

Many of the words could be deleted and you would still get the message.

然而就像在一篇文章中一樣,即使刪去許多字詞,也不妨礙文章傳遞信息,

It would (we hope) be less pleasant to read.

當然,刪去字詞可能使文章讀起來很拗口,

But how many words could you delete before the meaning starts to get lost?

那麼,刪去多少字詞才能使信息恰好不丟失呢?

相似地,丟失多少物種才能恰好使如今的生態系統續存呢?

【質疑:地球不是扛過了5次大滅絕嗎?人類擔心物種大滅絕會殃及人類(比如使人類滅亡)還是地球會毀滅(比如由於全球變暖)?】

不少物種處在瀕危狀態,在我們弄清楚放任多少物種滅絕尚且能使生態系統持續之前,可能沒人敢放任滅絕。

「Similarly, for many people we need biodiversity because we like it; it should be conserverd just as we conserve Mozart concertos and Van Gogh paintings.」

通俗地看,與其說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出於情懷,不如說是出於對未知的害怕。

3. 一旦某一物種滅絕,後果將可能難以彌補。

例子:紐約灣哈德遜河河口處理紐約市區污水;70年代昆明滇池草海濕地圍海造田,失去廢物處理功能,如今斥資上百億元無果。

4, 微觀上,瀕危物種在local尺度的生態系統中可能起到關鍵的作用。

該瀕危物種的滅絕可能導致1.所述結果的輕微化版本。

四、如何明確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用計算機模擬解決?

我們對某一種群、生態因子與其他因素的互作了解並不全面,這導致用計算機模擬得到的可能是一個簡化版的結果。

五、 反對者的觀點

1. 保護生物多樣性純粹是出於人類的利益的行為,實際上,即使很多生物滅絕了,人類同樣能生存。

I dismiss as follows: (1)我們容易看到有限數量的物種帶來惠益(benefits),比如家禽、莊稼,但是忽略了潛在的惠益(醫藥、工業材料、能源、水土保持、水文調節、氣候調節……),人類的需求不止獲得食物這麼簡單,這無法滿足人類最基本的利益(生存);

(2)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宏觀的)互相作用、互相聯繫,二者密不可分。「為人類而保護自然」同時也是「為自然而保護自然」。

(3)反對者的這種觀點根本就是反人類的!阻礙人類文明進步的思想都是反人類的思想!

2. 蓋婭假說支持這樣的觀點:地球是一個具有自調節、自平衡的系統。經歷了46億年的變化,地球仍然存在。在這個巨大的系統中,任何小的波動都可以被其他因素補償,因此,即使物種滅絕,也不會對地球造成明顯的影響。

My response: 如此有理我竟無法反駁……(這就是我想出來的觀點呀)

如果定要吹毛求疵,那麼大概要在「其他因素」和「明顯的影響」以及造成「輕微的影響」的時間上斟酌。

參考文獻:

[1]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Robert Costanza, et al. Nature,1997,Vol 387, pp.253-260.

[2] Getting the Measure of Biodiversity, Andy Purvis, Andy Hector. Nature,11 MAY 2000, Vol 405, PP.212-219.

以及網路資源。

致謝:

感謝BB提供了第一篇參考文獻名稱及全文;感謝飛飛學姐和我討論計算機模擬實驗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