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50015095b  


「我母親出生時正值鄂圖曼土耳其占領巴勒斯坦,我出生時的占領者換成英國人,我的小孩出生時占領者又換成約旦人,等到我的孫兒們出生時的占領者成了以色列人。每個世代都有人覬覦這塊土地,卻沒有人真心對待我們這些住民。這是怎樣的悲劇啊!」

 

一直到了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巴勒斯坦本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名稱,一如「台灣」在清朝和日治時期也只是一個島嶼的稱謂,如同我們口中的澎湖、綠島、蘭嶼以及釣魚臺。如果沒有以色列復國的逼迫,也許巴勒斯坦人不曾萌生建國意識,是足足晚了以色列四十年,但如果不是宣布建國,以今日兩國實力懸殊,巴勒斯坦恐怕早被以色列併吞。


1948年英國放棄託管權,將巴勒斯坦土地方割交由聯合國決定,聯合國決議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一個猶太國,一個巴勒斯坦國,反對土地一分為二變成兩個國家的巴勒斯坦人,開始拿起武器捍衛家園。但不知道是不是納粹大屠殺滅族的恐懼太深,1948、1956、1967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巴勒斯坦儘管有鄰近阿拉伯國家助陣,但土地面積愈來愈小,以色列愈來愈強大,原本各據山頭的雙方實力愈來愈懸殊,領土眼看就要合而為一。

1988年,成軍24個年頭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終於宣布「巴勒斯坦國獨立」,是以巴衝突出現轉機的關鍵。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後改變美國中東政策,公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並促使以巴重啟和談;巴勒斯坦雖國土面積狹小,但已獲103國承認,2012申請加入聯合國,在以色列打壓下,雖僅獲得觀察員的身分,仍是一大突破。

如果從兩國半世紀的交戰史,以及巴勒斯坦日漸縮小的國土來看,巴勒斯坦的處境真的是危如累卵,但為什麼他們可以依然挺立,並獲103個國家承認?為什麼即使以色列打壓,無法順利加入聯合國,還能獲得聯合國觀察員的身分?為什麼向來偏袒以色列的美國總統轉而公開支持建國,並促以色列與之對話?追根究柢,就是他們自己清楚明白的向世界宣告,他們是巴勒斯坦人,他們要有自己的家園。縱使在外表上,外人分不清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縱使巴勒斯坦又窮又小,每次都打輸,但他們就是巴勒斯坦人,他們再也不要被別人統治。

過去美國支持以色列人有其歷史背景,包括二次大戰猶太人慘遭大屠殺,逼使國際不得不重視猶太建國的訴求;美國總統杜魯門尋求連任,需要猶太裔美國 人支持;美蘇冷戰,美國需要一個位在近東地區的軍事和經濟夥伴,不惜得罪反對國土分割案的阿拉伯世界;加上巴勒斯坦常採自殺攻擊以致國際觀感不佳,911恐怖攻擊也讓復仇心切的美國放任以色列迫害巴勒斯坦。

跟台灣很像,我們的盟友常常有很多的不得已,但美國可以轉向來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前提是經過二十一年艱辛無比的年頭,巴勒斯坦還是想要獨立建國。所以其實把任何的事情歸罪中國打壓、國際現實、國力強弱,都只是台灣的推諉之詞,根本的原因是台灣還沒想好到底是要統一還是獨立,也才會民調出爐支持維持現狀的人最多。一個移民社會沒有自立自強的念頭,誰都沒辦法幫助你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看看亡國一千多年的以色列,除了聖經上的預言,1896年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發表《猶太國》書,被視為呼召猶太建國的啟蒙。

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只是一名新聞記者,也不是政治人物或運動領袖,他震撼於採訪工作中目睹一場不合理的欺負猶太人的司法訴訟,而著手起草呼籲猶太人覺醒。(一名法國軍官阿弗列‧屈里弗斯(Alfred Dreyfus)被懷疑替德國蒐集情報而遭起訴,光是猶太人人分就足以讓許多法國人認為他應該被判有罪,但事後證明他是被冤枉的。)

儘管如此,1896年到1948年,從獨立建國的念頭萌生到真的建立一個國家,以色列也走了足足52個年頭,中間更經歷國納粹德國1935年頒布反猶太法律,明訂德意志血統者不得與猶太人通婚、婚外性行為,並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權,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大屠殺,種種苦難都逼使猶太人往外奔逃,也因此大量的猶太難民湧入巴勒斯坦。

尼采名言:「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以巴衝突在國際上是歷史糾葛、是宗教衝突、是種族對立,但對台灣而言,它是一個啟示,獨立建國的確不容易,但最怕的就是自我放棄。

 

你就是無法擊倒永不放棄的人

You just can't beat the person who never gives up.

                                      ~~美國職棒傳奇球星Babe Rut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