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禄宝举报「表哥」杨达才,到罗昌平举报刘铁男,网路实名举报事件层出不穷。近日,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梳理近一年以来的实名举报案例,作出研究报告。报告分析,网路实名举报贪官者近三成商人,其中两成网路实名举报者被拘留或通缉。(《南方都市报》13.10.16)

网路真好,它把地球变小,它开阔人们的视野,它为人们提供更快捷、便利服务。近一时期,网路又增添了新的优势——网路举报。

过去说举报贪腐官员难,风险大,弄不好举报不成还惹一身骚。如今不了,习近平出任总书记之后,把反腐败提升到王党、亡国的高度来认识,表态十分明确,意志十分坚定:「苍蝇老虎一起打」。王岐山出任中纪委书记之后,非常重视网路举报。我们不妨看看以下数据: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以来,举报网站统计的网路举报数量呈现明显上升之势。9月2日至10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统计的网路举报数量达2.48万多件,平均每天超过800件,而在今年4月至8月每天只有300件。紧接著,广东纪委官网升级并强调实名举报贪腐将优先办理。

通过中纪委网路的数据和广东纪委网路举报优先来看,足能让贪腐官紧张和颤抖。为啥?举报者再也不用像特务和小偷一样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行动了。只要把举报材料做足,然后打开电脑、上网,选好投递地址,把举报材料往上一贴,用手指一点,举报到此结束。然后只等处理结果了。

举报者方便,就意味著贪腐官员「遭罪」!

根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针对网路实名举报事件,88 .5%的举报官方有作出回应,11 .5%没有回应。73 .1%已有处理结果,15.4%已经有回应但还没有明确的处理结果。从处理结果来看,免职、双规、拘留、批捕为被举报人面临的较常见的处理形式。

从举报者的身份看:商人占26.9%;媒体人占23.1%;同僚和下属23.1%;情妇占15.4%;普通网民占11.5%。

报告分析称,官员贪腐多涉及官商利益的勾结和纠纷,当利益分配不均时,商人便可能反目,举报官员;情妇的举报一般源于情感破裂;而同僚或下属由于掌握内情,举报的成功率较高。

这里该吸引眼球的是情妇和媒体人举报。

官员情妇成为举报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类举报常附有****、视频等吸引眼球的内容,社会关注度较大,举报成功率较高。

那么,媒体人成为举报人并且增多的原因很值得研究,以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经验之见,是不是记者在调查和采访中发现官员腐败,又在自家媒体上难以实施「拳脚」而成为举报人的呢?

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实名举报已不仅局限于市县等基层领导,已跃升至省部级官员。比如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成为因实名举报而落马的高官代表。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