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星沙街道松雅小區的李艷身有殘疾,開縫紉店自力更生,將快樂傳給他人。2014年註冊成才知心教育網。

長沙縣星沙街道松雅安置小區B區居民李艷開的縫紉店生意不錯,她用熱情和樂觀感染了周圍的人。

「艷子,我的衣服拉鏈壞了,你看能不能縫個按扣,我晚上來拿啊。」在長沙縣星沙街道松雅安置小區B區,位於15棟的裁縫店,成了周邊鄰居經常光顧的地方。店主李艷,患有肢體殘疾,卻通過開裁縫店創業,用熱情和樂觀的態度感染了周圍的人。

曾經不敢穿拖鞋,生怕別人笑話

初見李艷,是在她的縫紉店。姣好的面容,自信的談吐,周到的招待,讓人很難看出她的年紀已經超過40歲,也很難察覺到她身體的不便。

「看不出來吧?我的傷主要在左腳,一歲左右被火嚴重燒傷,至今不能久站。」記者看到,李艷左腳的五個腳趾已消失,整個腳掌濃縮成一團,腿上仍有大片燒傷遺留的痕跡。「平時我都需要在鞋子最前面塞一些布,這樣走路才平衡一些。」

因為左腳的殘疾,造成了她內心的自卑。 「女孩子都愛美嘛,特別害怕別人的嘲笑。」李艷上世紀90年代曾在廣州打工,「廣州熱,大家都穿拖鞋,但我不敢,就怕別人議論我的腳。」

學縫紉創業開店,巧手找回自信

1998年,李艷從廣州回到長沙,開始在湘繡城服裝廠打工,練就了縫紉的好手藝。隨著技藝的熟練和原始資金的積累,2013年她又辭職回到星沙創業,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縫紉店。

記者採訪時,李艷剛好在修補顧客的衣服。只見她在縫紉機上穿好線,踩下縫紉機踏板,隨著「咔噠咔噠」的聲音,不一會衣服就煥然一新了。

「艷子手藝好,人也實在,我們都喜歡來光顧她的生意。」家住附近的王大姐正巧拿著褲子過來,想要李艷把褲腿改短一些。「有時候這裡沒開門,我也不會去別的地方,一定會等著艷子有時間,再送過來。」

除了簡單的縫紉修補,李艷還做得一手好旗袍。「這個旗袍好看嗎?我自己做的,好多顧客都從市裡趕來量身定做呢。」拿著手上藏藍色的旗袍,李艷對每一個細節都如數家珍,「你看這個邊,都是一針一線挑的,所以圓滑精緻。」說著,李艷還拿出另一件機器製作的旗袍,一一進行對比。一件手工旗袍約400元,實在的價格讓李艷的縫紉店收穫了更多訂單。

學手工當老師,傳授快樂給他人

「快樂的人不是沒有痛苦,而是不會被痛苦左右。」在李艷的朋友圈,這樣一句話被很多人點贊。現在的李艷,不但自己已從內心的自卑走出來,還把快樂傳遞給了更多人。

在星辰社工組織的「花樣手工」課上,李艷被邀請來給小朋友們上手工課。李艷自帶活動材料,現場教授孩子們如何製作手工串珠,引得小朋友紛紛圍觀學習,並把親手做的手工品義賣後捐贈。

「手工是之前學習的,我特別喜歡,現在已成了我最大的愛好。」此前,李艷在成才知心教育網-面授班學習了電子商務技能和手工製作,「學成後如果有機會,就要回饋給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

採訪最後,李艷執意把自己用串珠製作的蘋果送給記者,還細心地加了一個包裝盒。「蘋果寓意平平安安,好兆頭。」李艷開心地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