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政府主導,由新能源公車取代傳統公車的浪潮,正在中國數百個城市間展開。

 

「我們能看到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正在出現一些巨大的變化,例如裝備技術的升級,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公車的落地和普及!」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劉舉,在2018中國國際城市公共交通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公開表示。

 

按照中國交通運輸部的計劃,至2020年底,城市公車、計程車、城市配送物流車領域的新能源車輛保有量將會達到60萬輛,而在2017年年中,中國交通運輸部曾經預測該年年底新能源公車保有量將達到20萬輛,而包括出租車、城市配送車在內的整個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車,將會達到30萬輛。

 

這也意味著,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時間中,中國還將有超過3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各個城市交通運輸領域應用。這一需求所帶來的刺激,正在讓整個新能源旅遊巴士市場收益,在新能源補貼退燒後,新能源公車正在成為整個新能源旅遊巴士領域成長最為迅捷的板塊。

 

按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至7月新能源旅遊巴士共計銷量42049輛,較去年同期成長110%。其中公車38428輛,較去年同期成長131%。旅遊巴士市場龍頭公司宇通,也在2018年年中報告中表示「在中國內部市場,受2018年國家新能源旅遊巴士補貼政策過渡期調整的影響,報告期內行業旅遊巴士需求,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提升,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公車佔比大幅增加。」

 

新能源公車的異軍突起不僅來源於頂層政策的支持,也得益於中國各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在2018年上半年,儘管整體新能源補貼呈現保守態勢,但是一些中國地方政府對於中國交通運輸領域的新能源車輛依然保持了積極的態度。以廣州市為例,2018年8月,廣州市實施了《廣州市新能源公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獎勵辦法》,將根據車輛登記日期、車長類型等標準,對於符合條件的純電動公車給予從人民幣37萬元到59萬元不等的減排獎勵金,分8年等額支付。此外,深圳、長沙等對於純電動物流車也給予了一定扶持政策。

 

按照主辦方介紹,本次博覽會劃分五大專題展區,其中兩個均與新能源公車相關,五個展區分別為:城市新能源公車及零部件展、城市公車場站建設展、城市公車交通信息化展、城市新能源公車輛維修及保養展、城市快速公車系統(BRT)建設展。儘管銷量猛增,但目前的新能源公車仍然在面臨包括配套設施落後、標準制定滯後、運營及維修保養成本高、商業應用模式少等諸多困境,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財政補貼退燒和中國地方債監管趨嚴所帶來的影響。

 

對此,中國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曾經在5月表示將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將調整後的農村客運、出租汽車油價補助資金合理統籌,用於支持公共交通發展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動新增及更新公車優先選擇新能源車輛。農村公路、出租車汽車油價補助是中國油價補助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此前中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06-2014年,中國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城市公車、農村客運、出租車、漁業和林業等五大行業油價補貼資金5040億元。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