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藝術|精緻生活|人文空間|知識典藏

  這一年,元旦的子時還未到,但是宮裏的太監們早就已經準備好平整的案几,案几上擺放了三件乾隆帝御用的器物,並放置上等的筆、墨、紙、硯等書寫用具,靜候皇帝的到來。按照宮中慣例來說,皇帝通常在寅時(即5時左右)起牀,但唯獨元旦這天例外。

  這,究竟是爲何?

  元旦,爲一年歲首,而皇帝,是一國之君,皇宮中的新年,則從開筆儀式開始,這一天,連皇帝都要早早起牀爲新年的開始做準備:

  1.禮一

  在一片炮竹聲中,乾隆帝身着龍袍到達養心殿東暖閣明窗,移步於已經擺放好開筆之物的暖閣前。

  養心殿東暖閣明窗

  2.禮二

  皇帝向金甌永固杯中倒入屠蘇酒點燃“玉燭長調”蠟燭拿起“萬年杆”毛筆蘸硃砂墨書寫“海宇同禧”、“平安如意”等吉祥語蘸黑墨書寫“永享昇平”“所願必遂”等吉祥語,以祈國泰民安。

  乾隆帝元旦開筆吉祥祝語

  3.禮三

  禮畢,皇帝須親手把禮器整理好,再命內府專人負責收藏,任何人不得擅自開啓,以待明年元旦再用,因此這些御用法物每年僅有一次機會方顯真容。

  以上開筆儀式自乾隆皇帝時定爲典制,以後歷代皇帝敬守成例,遵行不違。儀式當中,有一重要禮器不得不提,它就是——金甌永固杯。

  “金甌”一詞最早記載於《南史·朱異傳》,梁武帝蕭言道路,“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甌”即杯子,“金甌”暗喻國土,後人便用“金甌”喻指疆土完固無缺,乾隆帝以“金甌永固”命名可謂大費苦心。

  它,到底有多厲害?

  所願必遂 所求必成

  乾隆四年,大清內務府造辦處建立, 這一年,乾隆帝在全國3000名能工巧匠中挑選80名,淘汰率直比選妃,範圍堪稱浩大,皇帝的關注度空前絕後,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工程就此開啓。

  清 郎世寧 乾隆皇帝朝服像

  從畫金盃紙樣開始,直至選材、尺寸、裝飾等,乾隆帝都要事必躬親,製做過程中又再三修改,直至皇帝十分滿意方可。

  幾經修改後的杯子,有什麼講究?

  故宮博物館藏 金甌永固杯

  整體呈“鼎”型——象徵社稷江山,基業穩固;

  正放如金樽,倒放如皇冠——象徵皇家尊貴;

  左右兩耳的夔龍——寓意乾坤在握,蒸蒸日上;

  杯口鑄有“金甌永固”,寓意江山永固。

  象鼻做足,預兆皇宮住宅“太平有象”。

  就連所採用的寶石數量也反覆推敲,如:

  杯身36朵含“寶”“仙”之氣的吉祥圖案寶相花,預兆一年365天,日日吉祥。更有紅寶石、珍珠、 藍寶石等36顆奇珍異寶排宮佈局,頗有《周易》九宮數理之妙,的確證實了它是帝王祈盼皇宮大吉大利的鎮宅之寶。

  花絲鑲嵌技藝

  配以點綴、花絲鑲嵌等技藝,裝飾精美而不失端莊,曾陪伴皇帝在無數個新年清晨華麗亮相,完成所願必遂,所求必成的美好祝願。更有傳言,當杯子成功完成的那一刻,天空中出現了“日月同輝”“五星連珠”的吉象。

  

  郎世寧等繪《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中,就完整記錄下宮中新年的祥和盛況:圖繪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在庭院內點炮竹,慶賀新年的熱鬧場景。

  其慈祥的目光,溫柔的舉止,彷彿此時他不再是萬人之上的皇帝,而是一名盡顯天倫之樂的父親,充滿無限的愛意與溫情。

  郎世寧等繪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中的“金甌永固杯”

  推陳出新 中華永固

  金甌永固杯寓意着國土的完整和國家的繁榮,所以稍有磨損就要重新不吝時間和成本重工製作,製作完成後,參與的工匠加官進爵,成爲大清的功臣,恰是大膽的推陳出新,方得中華永固,令炎黃子孫綿延至今。

  

  金甌永固杯並非只有一件?

  據清宮檔案記載,現存四件分別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1金 嘉慶造)、臺北故宮博物院(1金 乾隆造)、倫敦華萊士博物館(1金、1銅 乾隆造)。

  四隻杯子在整體造型上並無異樣,但由於保存程度的不同,在視覺觀感的呈現上稍有區別:從外形看,北京故宮的金盃通體大多呈金色,點翠部分大多數已脫落,而華萊士的兩件杯子則是有較完整的點翠。相較而言,華萊士的兩件則保存較好。

  華萊士博物館藏 金甌永固杯

  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這隻被清朝歷代視爲鎮國重器的金甌永固杯已成永恆,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正在傳承,書寫着960萬平方公里的萬古長青。

  獨具巧思的匠人通過精湛極致的手藝延續着皇家宮廷的技藝,國家特級工藝美術大師姚迎春,擁有“花絲工藝國家級傳承人”的美譽,在他領銜下打造的這隻金甌永固杯,向專屬於東方文明的經典致敬,成爲高還原度的復刻珍品,雖不像古董那般絕無僅有,但也不失份量,同樣可做絕世珍藏。

  純熟的鑲嵌技法把大小數十顆珍珠寶石穩穩嵌在金屬表面,讓人匪夷所思。細緻的後處理工藝,使整個作品至臻至美、渾然天成。

  200多年前,無數能工巧匠的日夜堅守,只爲金甌永固杯在元旦一瞬的華彩綻放,恰是中華兒女智慧的沉澱,得厚積薄發的堅守。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歷經斗轉星移,雖時間流逝,可勤勉的中國人,仍舊可以與先人達到穿越古今的共鳴,從此,家國天下,華夏兒女攜手同行,祈願國泰民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