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7世紀時就視己為華夏,視百濟、高句麗與新羅等朝鮮為「夷人」,在13世紀視自己為天下神州,說中國在崖山(南宋滅亡)後再無中國,同樣,朝鮮人視日本為「禽獸之國」,稱自己為小中華,對中原王朝實行事大主義。越南也自稱「中夏」,多次出兵寮國與柬埔寨。

朱舜水認為被夷狄治理的中國已非中國,而流亡地日本則更有資格被稱為中華,並成為日本的小中華思想的先驅。日本認為中國發生華夷變態,且山鹿素行亦在歷史書《中朝事實》中稱日本為「中華」。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天皇下令國史局總裁,稱:「其速正君臣名分之誼,明華夷內外之辨,以扶植天下之綱常」。

建國初期,對儒教持強烈否定態度,在公共思想體系中不存在中華思想。


問題補充說明中所描述的現象,應當被成為華夷之辨。現代民族國家不存在華夷之辨,那是過時的政治概念,已經被拋棄。中國人應當把自己視為同世界各族人民地位平等的民族,努力融入全球化的世界。

謝邀,這個問題感覺是一個比較有爭論的問題,我覺得得票最高的答案可能是回答技巧比較好的答案或者是思想比較能夠引起共鳴的答案。

思想和文化這些東西非常虛無縹緲,所以當政府開始大力宣傳的時候,其目的必然是為政府的某個目的服務的。比如提問者說到的日本提出的種種以中華自居的思想,其大肆宣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中日親善提供理論基礎。其他的問題中也提到了越南宣稱之後就入侵寮國柬埔寨神馬的……

一般提到文化或者文明,聊天里談的比較多的是地理劃分的XX文明(或者是文化,感覺這兩個詞在這個問題里區別不大),比如華夏文明,歐洲文明,希臘文明,當然更大的分類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這兩個和問題牽扯不多,所以就不多說了。既然是以地域為劃分方式,那麼只要咱們腳下的土地還存在一天,咱們的文化思想就不會斷絕。

文化思想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變革不斷變化的。希臘文化在經歷了無數的變遷之後經過羅馬發揚光大,留下了很多璀璨痕迹之後吸收了游牧民族和基督教,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等逐漸演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知道的西方文化。中華文化也一樣,漢朝的儒家思想,宋朝的儒家思想和明朝的儒家思想都有不同,這些不同點之間最核心的關聯就是——時應當是的社會背景,更好的為統治階級服務。

我個人認為,歷史上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地區很多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但是由於本地區文化歷史過短,在需要做宣傳的時候略顯力不從心,所以紛紛將自己當地的文化說成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傳承。想想歷史上,可有一次刻板的古老文化復辟取得成功?宣傳古典文化,必然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然後將其融入到現代文明之中。

謝邀。

中華思想太飄渺了,也難以界定。

看你的提問似乎是問華夷之辯。

因為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國家。中國就是天下,天下也只有中國(先不論觀點的正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雖然只有一個天下,但民族卻很多。 華夷之辯就是來區分「民族」的,但是那時的華夏跟現代的民族概念還不一樣。只要信奉華夏的那一套,並接受了就是華夏,所謂夷狄入夏則為夏。當有漢族政權時,漢族政權就是正統。但是到清朝,誰是正統就有爭議了。中日馬關條約,日本不允許清朝署名中國,認為滿清異族,不配稱中國,他們才是華夏的繼承。清當然也不退讓(寧可再次開戰)。最後大家各退一步,日語版條約不署名中國。

辛亥革命的口號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對當時的中國再正常不過。

民國之後,現代的民族觀、國家觀才在中國確立。
潛意識裡很強。中國就是個洋蔥,表皮滿滿的是自大。

剝開自大的表皮,發現裡面全是自卑。

再繼續剝開自卑的皮,發現裡面又是自豪。每一層皮就像年輪,對應不同的歷史。
為什麼不存在中華思想?你說說我們平時的日常行為,思維方式,政治考量與古代中國有多大的區別?文化文明傳承中華自古從未斷絕。日本、朝鮮、越南,這些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區域,會自稱中華,實際是民族國家興起的必然。較短的歷史,盡於無的文化沉澱,使他們需要一個高大上的身份來樹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信心。環顧東亞唯有中華才符合這個要求。這其實是民族自信心空虛的潛在表現。因此,當他們發達時,高傲自大,遇到強者是又迅速轉變。日本明治維新的脫亞入歐,朝鮮和韓國現在的棒子自大,越南猴的叫囂跳腳,不正是這種自卑心在作祟?自稱中華,而真中華還在,叫他們如何自處?連基本的民族自信心都不具備,妄稱中華。
以前的中華至今是否存在不好說,但至少現在一堆人這樣認為
確實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來自先秦的諸子百家。可是經過後來各個朝代的需要對傳統進行了不同的解讀。很多甚至是錯誤的。中國的很多文化精髓其實是喪失掉了。我們都提倡儒家的思想。可是我們真正做的確實為自己 為利益。那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想從很久以前就成為我們骨子裡的思想。
我相信中華是有自己的思想,他的最大優勢是有著兼收並蓄,能融合先進文化的優點,一定會引領世界的潮流的。

沒有一絲一毫,只有外來的什麼主義。


不知霓虹棒子和猴子知道自己祖宗一直在爭一個其他國家的名號是作何感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