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中國基本完成經濟體制轉軌 未來應完成政治體制改革2009年07月30日 14:32南方週末【大 中 小】【列印】 659位網友發表評論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60年,在和其他媒體一同總結過去之時,南方週末也將展望未來。為此,南方週末將邀請中國經濟、政治、外交、商業、文化、科技、思想和環境領域的智識之士為共和國未來60年的發展做一次展望與規劃。

在經濟領域,南方週末邀請了許小年、張維迎、陳志武、鍾偉、王石和謝國忠等6位學者和企業家。藉助他們對中國經濟的理解與洞察,在2009年這個特殊時點,給中國民眾指出事關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是為「60年·60人·60問」系列專題第一期。

張維迎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張維迎

再過一些年,看司法制度問題就跟現在看國有企業的問題一樣,剩下的是技術性問題而不是體制性的問題;再過一些年看政治制度也是一樣,剩下的只是技術性問題了。

過去的這些年,中國基本上完成了經濟體制的轉軌。未來,我們應該完成政治體制的改革。

中國經濟改革一直有兩個核心任務——價格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所有其他方面的改革都是圍繞這兩項改革進行的。現在兩大改革基本上已經完成,接下來改革應該轉到政治體制改革;只有在政治體制改革完成以後,才能鞏固經濟改革成就。

政治體制改革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分別為15年。第一個階段主要任務是建立相對獨立的司法制度,減少政府部門的權力,也就是建立一個法治社會。

法治社會就是約束政府,政府必須按照規則辦事,不能有太多自由裁判權。怎麼能夠讓政府按規則辦事呢?必須要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司法機關。老百姓可以同政府打官司,個人、企業與政府在民事上是平等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法院本身是相對獨立的主體纔可能做到這一點,否則,如果法院按照政府領導人的意志 辦,法律就無法約束政府。

第二個階段主要是要建立民主選舉制度。不過我強調,社會民主一定要使每個投票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責任。法治國家一定要建立在一個中產階級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搞民主是不穩定的。民主就可能變成民粹、變成流氓政治,走向專制。現在一些地方在搞基層選舉試驗,相信以後選舉的範圍會不斷擴大,逐步完善。經過這個階段之後,中國的改革就基本完成。

唐德剛先生曾說過大的制度轉型需要200年左右的時間。這樣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算到2040年剛好200年,也就是再過30年,經過大約200年的時間,中國的社會轉型和制度轉型就會基本完成。也就是說,再過一些年,看司法制度問題就跟現在看國有企業的問題一樣,剩下的是技術性問題而不是體制性的問題;再過一些年看政治制度也是一樣,剩下的只是技術性問題了。

<< 前一頁123456後一頁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